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是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勾践是大禹子……
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故事勾践卧薪尝胆
勾践是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勾践是大禹子孙夏王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孙,父亲则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详,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阖闾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珍宝,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勾践就是凭借着卧薪尝胆的磨砺,励精图治,与百姓同甘共苦,越国国力与日俱强,最后灭掉了吴国,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启发:顽强的毅力来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
成语解析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比喻刻苦激励自身;坚定报仇雪耻的意志。
成语寓意
卧薪尝胆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方法,有时候身处逆境会使人更加坚强、勇敢,也会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该成语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就被困难打倒,要学会在困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成文用法
该成语的构词方式为联合式;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运用示例
宋·陈亮《与叶丞相》:“奈之何,其度日之悠悠也。前之悠悠已十年矣,而后之悠悠特未可知,孤圣天子坐薪尝胆之本意。”
元·脱脱《宋史·胡宏传》:“太上皇帝劫制于强敌,生往死归,此臣子痛心切骨,卧薪尝胆,宜思所以必报也。”
清·蒲松龄《自勉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