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示范课观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示范课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樊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每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示范课观后感范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示范课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樊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每一步都很稳,很扎实。
课堂伊始,樊老师便开门见山说:“今天我们要学习李白的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在介绍完本诗写作的背景后,樊老师开始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扫除生字词读音障碍,题解释目,让学生依据课下注释再读重点词语解释。对于已经进入高中的他们来说,这一系列举措并非可有可无,这是在为课堂内容的教授夯实基础。
在课文内容讲解时,樊老师的课更体现“稳”的特点。这一部分主要呈现两个教学环节:一是诵读,二是赏析。
在诵读部分,全文齐读、小组读、片段读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内容。赏析,樊老师并没有逐字解读,逐句分析,而是先根据题目和文章内容挑出诗作的主体部分——第二段。
首先,樊老师先把第二部分分为四个小层次,对应目标二“理解诗人复杂的情感”设置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读第二部分,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他登山之前的游程的。用原文,独立思考”,从而抓住了“飞”字,用以体会诗人“急切、迫切”的心情,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那样迫切的心情”,从而使学生根据文本自然得出天姥山“高大峻拔”及“不易找到”的特点,这是诗人梦游天姥山的缘由。第二个问题是“第二部分是否都是在写梦中游历天姥山”。在这个问题提示下,学生很快发现倒数最后两句是在写诗人梦醒之后的失望心情。这两个问题所对应的语句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樊老师便接着梳理概括中间两个层次的内容及其所对应的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以情感为基础进行诵读指导,比如“‘飞’字应该读得重一些,因为这是诗人的急迫心理的表现;‘送’字应该读得亲切一些,“月亮像他的朋友一样送他来到这里”。
其次樊老师针对目标“领悟‘梦游’的意境”设置了一个问题:“自由诵读两分钟,选出你最喜欢的两句是什么”。学生都能选出自己的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原因,樊老师也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阅读古诗的方法——想象,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意境”与诗人情感的.联系:“在朗诵的时候,一定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一幅的画面,或是千岩万转的山路,或是神秘飘逸的仙境,那么诗人或喜悦,或惆怅,或迷离,或失落,也就在这意境中展现出来了”。
再次樊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之处与大家讨论:“诗人用这样那样多的笔墨描写梦境,难道他仅仅就是想要向朋友们讲述自己的梦吗?看文本,独立思考。”这个问题是针对目标三“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特点”提出的。其实,学生只要抓住“梦”的特点并与现实比较,就会很容易得出“梦是自由”、诗人追求自由的情怀,事实证明,同学们没有让樊老师失望。
最后,樊老师为同学们播放诗作的音频,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诗作传达的情感。
整堂课樊老师都是通过设置问题来推动课堂、带动学生的,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他又适时地鼓励、引导。一节课下来,樊老师从未直接给出答案,但课堂却进行得很顺利,老师的问题学生都能答到点子上,表面看,好像是因为学生优秀,其实细细想来,这是樊老师在内容讲解前基础铺得好;内容讲解时问题提得好;学生回答时,老师引导得好。总之,樊老师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和老师“断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