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观课有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留别 梦游 有感 教师

管理员

摘要: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观课有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观课有感,欢迎阅读:  第十六周市教研安排的古诗文教学观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触颇多。下面我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  一、“复制”和“粘贴”备不出有语文味的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观课有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观课有感,欢迎阅读:

  第十六周市教研安排的古诗文教学观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触颇多。下面我谈谈感受最深的三点。

  一、“复制”和“粘贴”备不出有语文味的课。

  此次市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同题异构的两节课。两位老师的两节课各具特色,各有各的精彩,但细细品味他们的课堂,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根本,回归了语文课的本色,凸显出浓浓的语文味。

  这让我不禁思考,能够收获这样浓郁语文味的课堂,其备课一定是有效甚至高效的。我认为,要想上出有语文味的课,在备课中必须备出教师的独特感受。相反,如果把备课仅仅理解为对教材教辅的“复制”,然后用课堂再“粘贴”给学生,这是极其失败的做法。

  从观课结束后,我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有时候我会抱怨学生们课堂上的呆板木讷,也会抱怨他们缺乏灵动的活力,缺乏个性的张扬、思维的活现,殊不知其实真正的问题就是教师本身在备课时无形中充当了了“复制”文本的工具,并没有备出教师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才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尽人意,课堂的语文味严重缺失。

  教师的备课,是在研读教材和大量教辅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结合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和事,备出自己独特感受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理解、领悟这些独特感受时,指导学生理解、探究、鉴赏文章的语言,体悟、品味语言的魅力,从而受到语言的熏陶。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这些是对教参简单的“复制”和“粘贴”取代不了了。

  二、在文化互动中涵养古诗文教学。

  在两位教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中,我都欣喜地看到师生紧扣文本,让古诗文教学植根于文本世界,发挥文本的例读作用,都能有效开展师生与文本的互动对话。这种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标志的教学形式来开展的面向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不仅对于古诗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对整个的语文教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的本质首先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字、意象与意境、匠心与技巧、风格与精神,无不透露出语文的文化底蕴。语文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更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依赖于语文。语文知识中的文学史、文化史等基本内容是它外显的文化因素,而积淀在文章、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则构成了它内陷的文化信息。对语文的解读,其实是文化的解读。在阅读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会亲切地感受到它的风俗、它的情感和它的气质,古诗文教学引领学生去赏品诗歌鉴诵词曲,在历史的长河中遨游,在壮美的山河间游览,在情感的世界里放飞,所以古诗文教学一定不能脱离文化。

  在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一篇篇经过历史检验和精选优择的名篇佳作发挥出应有的魅力,敞开文化的视野,不仅要把学生带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获取真实的体验,而且要更多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得到一种充分发展的内力,使我们的课堂内产生心理、兴趣、情感、价值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课堂中有效激活文本内容,使文化的学业融入到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在文化互动中深化古诗文教学。

  三、处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选修教材的三种课型。

  考虑到有限的课时与学习内容过于丰厚的矛盾,应当在教材的处理上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可将课型分为三类,自主诵读、教师精讲、探究交流。

  ①自主诵读课。主要让学生运用朗读、品读、熟读、悟读、欣赏性和探索性阅读等方法,在阅读中强调自我的理解,自我的发现。对某些需要朗读、熟读、默记、背诵的古诗文,都要反复阅读,养成良好的语感,感受深厚的文化意蕴。

  自主诵读后可设计比赛。可以印制“唐诗宋词元曲”精华本小册子,适当补充优秀篇目,通过班级之间、年级之间进行背诵比赛和书面知识竞赛,举行读书征文比赛活动,以强化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性格气质,以促进其人文素养的提高。还可将某首诗词曲子改编成话剧、小品,在班级、学校艺术节等场合进行表演,展示个人才华和学习效果。

  ②精讲课。教师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进行精讲,要对学生没有掌握,自行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收集、归类、整合,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点拨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解、综合比较、整理归纳,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让学生能够学会如何鉴赏诗或词,也要使其学会答题技巧,规范意识,充分了解中国的古典诗词精华,涵泳回味悠远的诗词歌赋的永恒魅力。

  ③探究交流课。阅读和欣赏不仅是接受性的学习,而且是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在阅读欣赏过程中,将领悟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开动脑筋,努力探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获得新的体验与认识,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积累,写作点评文字和赏析文字,提高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

  针对古典诗词深邃的意境和多样的手法,指导学生进行专题探究,以个体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学习,学习成果以文章形式交流展示。还可进行探究交流,在自主诵读、教师精讲之后,或由教师给定研究专题,或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发研究主体的求思与理解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来理解课文,而不是盲目地将别人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照单全搬。在以上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鉴赏依据,一般要给学生提供《人间词话》《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中国文学史》等资料,并适当补充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鉴赏的操作路径。

  总之,此次的观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我对自身的古诗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进行了细致的反思,我深深体会到语文教师不但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开拓者,只有具备了厚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具备了深远的文化意识、文化视野和文化阐述能力等文化底蕴,才能胜任语文教师的崇高责任,成为一名高尚的文化使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此与同行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