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 一、孟浩然生活……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存诗260多首,多为五言律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成因
一、孟浩然生活的时代历史背景决定了他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
所谓“山水田园诗”,是指那些以“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以及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作为表现对象的诗。这类诗的先驱者是六朝时期的陶渊明和谢灵运,这两位诗人都有很美的山水田园诗或名句传世,像“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田园居》);“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等等。但是陶、谢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很少,不像盛唐时期有一批诗人专写山水田园诗,以致形成了流派,并且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像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其代表作有《终南山》、《山居秋暝》;诗仙太白李白,他的山水诗雄奇、豪放、大胆、夸张,如《蜀道难》等。田园诗的创作也非常兴盛,如孟浩然、王维、范成大等。可以说唐代田园诗的创作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在盛唐时期成熟了。孟浩然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对山水田园诗的兴趣,是由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决定的。
首先,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不少诗人都有自己的庄园,像大诗人王维就住在他的辋川别墅里做诗画画,那里面有山有水有田园,生活在山水田园之中,描写它自然方便。其次,那个时代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再则佛道宣扬四大皆空,教育人们看破红尘,使不少人的兴趣从人类社会转向了大自然。其三,盛唐时期还流行隐逸之风,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
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孟浩然就是一个终身隐居的诗人,他的田园诗更是受到了陶渊明的影响,对陶渊明十分崇拜,他在《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中写道:“赏读《高土传》,最佳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可见陶渊明对其影响之深。
二、孟浩然生平的经历决定了他对山水田园诗的取向
孟浩然的生平经历比较简单,四十岁之前,他一直住在自己的家乡——湖北襄阳鹿门山,过着悠哉游哉的田园生活。四十岁那年,孟浩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上,于是他又回到了家乡。在他四十六岁这一年,唐玄宗命令各地官员向朝廷举荐人才,襄州刺史韩朝宗打算推举他,便约他一同去长安。当时孟浩然恰恰来了一个老朋友,俩人喝酒正在兴头上,有人提醒他去长安的事,他发起火来:“你没看见我们在喝酒吗?什么长安不长安的!”——就这样,他又失去了一次做官的机会。
孟浩然晚年曾在张九龄的幕府中当过几个月幕僚,很快便感到不耐烦,辞职回家了。所以闻一多先生说:“隐居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也只是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而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事实。”
因为孟浩然一生未入官场,他留给人们的是一个飘逸的隐士印象。王维曾为他画过一张像,真本已经失传,摹本上有张洎的题记——“襄阳(指孟浩然)之状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风仪落落,凛然如生。”李白也赞美过这位不爱轩冕爱松云的隐逸诗人: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其实孟浩然并不是一开始就认定要走隐逸这条路的。可以说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一个真心想当隐士,即使有时隐居,那也是迫不得已。官场对读书人具有无以抵御的吸引力,因为一旦做了官,便什么都有了。只有挤不进官场,或者在官场混不下去的人,才把目光转向自然,而美其名曰“隐逸”。还有一些人把隐居作为入仕的手段,因为你越是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名气就越大,名气一大,朝廷就有可能来请你,等于把官帽子送到你的手中,还不需要你参加考试,这样的便宜谁不想拣?就孟浩然而言,四十岁之前的隐居对他来说就不过是一种准备和姿态,他“为学三十载,闭门江汉阴”为的正是有朝一日能弄一顶官帽子戴戴。
孟浩然不止一次地在诗中提到自己的远大志向,“俱怀鸿鹄志”、“冲天羡鸿鹄”……他的用世之心也急切,“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经过长期充分的准备,他终于在“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了!孟浩然对此行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以为登第是必然的,这从他的《长安早春》诗中不难见到——“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何当桂枝发,归及柳条新。”谁料考试结果给了他当头一棒,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家,便又献赋上书请求进用,仍毫无结果,这才彻底灰了心。
其实很多人都不是一次跳龙门的,范进不是到五十岁才中举吗?然而孟浩然并不具备韧性和战斗精神,他不想再考了,唯一能做的只是在诗中发发牢骚,并且这牢骚也只能发给朋友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借?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
自此,孟浩然不再求入仕途,一心归隐于田园生活,寄情于山水之间。
三、孟浩然生活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
孟浩然四十岁以后虽然与从前一样过着隐居生活,但性质却已然不同,心境也不一样了。如果说前期隐居是一种手段,对仕途抱有希望,后期隐居则是不得已,对仕途已经绝望。不过孟浩然毕竟是孟浩然,别人仕途不通也许会痛不欲生,郁郁寡欢——中国古代无数“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读书人都在诗中诉说过这种痛苦,孟浩然却似乎没有多少内心冲突。也许四十年的隐居生活潜默化地陶冶了他的性情,客观上使他养成了亲近自然疏远人事的生活态度,于是他身在山林,心也在山林,诗酒自娱,留给后人一个“风神散朗”的隐士形象。他的山水田园诗,也尽显“清淡”之特色。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清淡”特色,—方面是感情色彩不浓,一方面是语言的平淡。闻一多先生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因此他的诗几乎不大像诗,说它是有韵的“说话”也未尝不可。然而“淡”并非不美,“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淡而美的韵致一般人是难以企及的。
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这首《过故人庄》写景清新秀丽,写故人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可爱,是他田园诗及写作风格的代表作。诗一开头,写出故人对诗人的殷勤邀请,杀鸡、备饭,请诗人到他家去叙谈:“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交代诗人到田家去的来由,并写出故人的情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诗人来到故人的田庄看到的田庄的清幽景色:村庄四周绿树成荫,远处是城郭外逶迤的青山。这两句用清隽工整的句法把一个幽静的村居描绘出来,而这描绘里已经透露出诗人对田庄生活的喜爱了。下接两句描写在故人家里喝酒畅谈的乐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打开田舍的窗户,正好面对屋前的场圃,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今年养蚕绩麻等农事,谈得非常高兴。由于宾主感情的融洽,最后两人分别的时候,自然而然地相约重阳再来饮酒赏菊。末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开头两句相呼应,诗人和他的朋友情谊之笃,也就完全表现出来了。
另一首万人传颂的《春晓》更是证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淡淡的话语中含蓄清丽、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此外孟浩然的这类诗还有不少,如他曾做诗形容自己的田园生活:“敝庐在郭外,素业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城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还寻静者论。”《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沿洄有自趣,何必五湖中。”《北涧泛舟》。“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万山寄张五》等,均猎取自己生活环境中的题材,用朴素而平淡的语言,描写了平凡而又亲切的农村生活和宁静而又美好的自然风光。尽显其山水诗的清淡特色,意韵无穷。
总之,孟浩然之所以能在田园山水诗方面很负盛誉,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是因为由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轶事典故:隐鹿门山
孟浩然性爱山水,喜泛舟,“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正是适应了这性情。从涧南园到鹿门山,有近二十里的水程;从鹿门山到襄阳城,有三十里的水程,泛舟往返非常便利。也许是东汉初年的习郁,修鹿门庙、建习家池给了他启示。光武帝封习郁为侯,其封邑在宜城。习家池则是习郁的私家园林,也就是“别墅”。习郁爱山水,而这三地联结,就构成了一条非常理想的游山玩水的路线。从宜城出发,泛舟汉水到鹿门山麓,“结缆事攀践”,到鹿门庙祭祀神灵,欣赏山林景色。然后,下山登舟,经鱼梁洲到凤林山下,舍舟登岸至习家池别墅。从习家池回宜城可以泛舟,也可以沿着冠盖里骑马、乘车。习郁就是在这条线路上,享受着“光武中兴”带来的和平安宁的生活。而孟浩然则在这如画的山水间,领略着盛唐时代的田园牧歌般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