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说课稿15篇(优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美术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说课稿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各种造型,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2、体会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卡纸、竹篾、胶水、水笔、金色的锡箔纸等。
2、教师准备一些彩灯图片及一些制作彩灯的实物材料。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2、导入:
扎糊是 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广泛用于彩灯、风筝等工艺品的制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扎糊的方法制作一个彩灯。板书课题:第8课 扎扎糊糊
3、新授。
(一)欣赏扎糊的彩灯的图片。
小朋友们,你们见到过 扎糊的彩灯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彩灯的世界。
教师逐张出示彩灯的图片,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哪种呢?
(二)并列放置彩灯的图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种,并说说理由
(三)扎糊的制作演示
⑴师:下面我先要讲解扎糊的基本步骤
设计样式----扎骨架----裱糊彩纸----剪纸贴花或是绘彩装饰
⑵演示制作鱼灯的步骤
①将一个竹篾弯成圆形,用绳固定住接口处
②在彩纸上画出一条鱼的形状不能小于竹圆的`大小
③用胶水将竹圆粘在鱼形彩纸的背面,再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个同样的鱼形,鱼的表面用金色的锡箔纸进行装饰
④将两条纸鱼的一端粘好,另一端用一张小卡纸连接固定,并留出空间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制作前先让学生看看以前画过的彩灯图,如小鸡,小兔,桃子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并大胆想象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表扬有创意、有特色的作品,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平时多注意观察,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什么民间艺术的存在?(剪纸什么的)
六、课程结束。
教师引导学生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制作出最优秀作品的同学,结束本课。
《扎扎糊糊》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是:我能够紧紧抓住教学重点,并根据五年级学生特点,选择了难度一般的彩灯来进行制作,亲自示范制作过程,耐心指导学生制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本节课也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课堂上示范制作彩灯的过程稍显仔细使课堂时间把握不够准确,有点拖堂。今后,我会努力锻炼自己,改掉不足,积极吸取其他教丰富的课改经验,努力充实自己,争取在以后的课堂上,有更大的进步。
美术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因此,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四单元主题一,属于“美术鉴赏”模块。由于本节课知识点比较多,所以我将本课分为了两个课时,本次主要讲解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中外建筑材料、结构和空间营造的特点,通过多方面对比赏析,掌握中外建筑的不同特点。
二、说学情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所面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用恰当的语言鉴赏建筑艺术的能力,同时他们对中国建筑艺术的特点有较为深刻的认知,但是他们往往对西方建筑了解甚少。因此,我也会通过大量作品的展示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艺术的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别,掌握中外建筑从材料、空间进行赏析,并理解中外建筑材料土木、石材、黏土等不同材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国家体育场、福建土楼、应县木塔、帕特农神庙等建筑作品知道建筑艺术用材,欣赏分析苏州博物馆新馆和朗香教堂的空间特点,能够鉴赏中外建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养成正确的鉴赏多元建筑的意识,开阔美术鉴赏的视野,提高审美素养,养成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中外建筑的用材、结构及空间营造特点。
难点:建筑空间的虚实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情境法、对比鉴赏法、小组探究法等方法优化教学。
六、说教学准备
同时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将采用PPT课件辅助教学。
七、说教学过程
美术鉴赏旨在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因此我将本课设计为六个环节,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三个维度来阐述我的教学。
活动一:趣味情境导入
好的开始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好铺垫,我会在导入环节创设“建筑沙龙”的情境:播放乐曲,并展示古今中外著名建筑,请学生自由分享感受。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建筑给人不同的视觉美感,顺势导入课题《凝固的音乐》。
活动二:作品内容识读
为了凸显美术教学视觉性的特点,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品内容识读环节我进行了如下设计,用多媒体展示国家体育场、福建土楼、应县木塔、帕特农神庙等建筑作品,并提出问题:中西方建筑用材有什么不同?这些建筑用材有什么特性?能带给我们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不难发现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以石材为主。根据学生回答,我会总结出:木材重量轻、易加工,给人古朴、温和之感;石材坚固易保存、质感冷硬,容易让人产生崇高敬畏之情。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从建筑用材的角度初步感知中西建筑的差异性。
活动三:形式语言审美
在学生对建筑用材有了初步认知后,展示苏州博物馆的.图片和内部空间的细节图,并提出问题:建筑的美感是如何通过外形体现的?与传统建筑相比,空间布局有何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建筑外形有明显的高低起伏,内部的结构面积也有大有小;打破传统建筑的中轴对称布局,将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随后进一步追问:博物馆在建造中运用到了许多不同的元素以及造型手法分别有哪些?这些建筑空间的营造手段对建筑艺术效果的呈现有什么样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苏州博物馆在外形上体现高低、方圆的空间变化,在内部的结构面积中体现出了大小的对比。在布局上,博物馆的庭院、檐廊、门窗、亭台楼榭,通过建筑单元之间、内外之间的转接处理,形成了虚实相映的空间意象,体现出空间营造中最重要的虚实关系,形成一种虚中见实、实中有虚、虚实互映的情趣。
在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和结构有深入了解之后,我会展示帕特农神庙、罗马角斗场的作品图片,请学生以美术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西方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柱式和拱券分别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这些建筑样式会应运而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之上,我再加以总结:古希腊经典的三种柱式是陶立克、爱奥尼亚和科林斯式,外观随时间的发展越来越精美。拱拳外观为圆弧状,有着承重和装饰美化的效果。不同建筑的样式的产生与建筑的材料、地域的文化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中西建筑的差异性。
活动四:社会文化理解
不同的建筑艺术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掌握中西方对空间营造的不同理解。我将展示苏州博物馆、朗香教堂的图片和设计图稿,请学生思考问题:中西方建筑在空间营造上有何差异?原因是什么?师生共同总结出:西方建筑重视结构造型,突出强调建筑的整体造型美,而外部空间只是作为布景,建筑空间划分明确清楚。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差异使得中西建筑在空间营造上大为不同。
活动五:方法归纳应用
为了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将让学生总结中外建筑的鉴赏角度。并创设“鉴赏家”的活动,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西方建筑,从用材和空间经营两个角度鉴赏,从而加深审美体验。在学生分享之后,我也会运用自评、互评、师评多种方式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活动六:小结升华作业
一个好的结尾也能令人回味无穷,因此我会带领学生以回顾的方式对本课的重点进行归纳和梳理。并从尊重、理解中西建筑艺术的差异性这点上进行情感升华。最后,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迁移,我会让学生寻找喜欢的家乡建筑,并用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至此,我的课堂就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结束了。
八、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明了的原则体现重要内容。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美术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
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注重笔墨韵味,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富春山居图》,并提问这幅作品在笔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淡墨干皴,富于变化。
2.教师继续提问:画家体现了什么意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运用绘画布局和笔法创新来营造空灵隐遁的意境。
环节四:示范讲解,学生创作。
1.教师出示黄山照片与张家界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山石与树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山石形态也有所不同。其中黄山的纹理是长线短线结合,张家界的山石方正,纹理是横折线。
2.教师示范山石的步骤。
山石:勾形状-皴结构-擦质感-点苔。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尝试联系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体积与质感;而后选择一首古诗,根据诗词描绘一幅中国山水画。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五:实践展评,小结作业。
1.师生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主要从作品的构思、笔墨以及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2.师生总结课堂主要内容,并布置作业:把山水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作品,也请更多的人来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美术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我来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所说课的内容选自岭南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摄影知识,掌握摄影技巧,运用光与影的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的瞬间表情。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八年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直观形象思维向高级形象思维发展,并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的能力。而且初中阶段也是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美术鉴赏能力、美术创造能力和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念的重要时期。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与美术相关的`理解力、设计能力、动作制作能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摄影知识,掌握摄影技巧,运用光与影的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的瞬间表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探究等方法,学习运用不同的光线抓住人物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学会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好习惯、提升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借助摄影手法,运用光与影的造型语言表现人物的瞬间神态。
难点:准确运用摄影技巧、捕捉人物瞬间表情,体现人物特征。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相机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可以更好的提升授课质量,所以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台上做出不同的表情,与学生互动并提问:有哪些方式可以记录人物的瞬间效果?学生积极回答方式有绘画、摄影、摄像等,从而导入课题《瞬间的表情》。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结合游戏演示互动提问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对比欣赏,总结规律
这个环节我会展示一组摄影展作品,学生观看的同时思考如下问题:摄影的因素有哪些?相比较其他方式,摄影应用范围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摄影的因素有光与影;摄影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记录生活、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有趣的展示环节,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环节三:观察画作,探究技法
然后我会播放视频《摄影技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一幅作品是如何体现人物性格的?学生经过观察可能会有如下答案:构图的经营、光影的处理、细节的刻画等。
我将继续展示作品《你是谁》与《心灵的眼睛》,提出问题:摄影家怎样运用光和影来表现人物摄影的主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不同角度的光影效果、合理的构图更容易突出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规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四:示范拍摄,学生实践
我将示范摄影的方法及步骤,演示如何用相机拍出最佳效果图片,学生从旁观察、记忆、学习拍摄的方式。
接下来我会组织主题为“校园精彩一刻”的班级摄影展,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构思。与此同时我会巡视辅导,提出要点:光影反映在物体上的节奏变化、拍摄手法的合理运用。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进一步认识摄影的拍摄方式以及光影效果的运用。
环节五:作品展览,交流评议
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小结评价,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光线、形象、构图等角度多方面评价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环节六: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课知识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总结本节课收获我会让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摄影的艺术家并了解艺术风格和特点,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能够很好的践行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学生可以养成善于观察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瞬间的表情
因素:构图、光影、细节
角度:正面光、侧面光、逆光
美术说课稿5
说设计意图:
“粉刷”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幼儿园、建筑工地、大街上经常能看到粉刷匠在工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墙面的粉刷越来越讲究个性化,利用涂料的色彩进行大胆装饰,色彩独特,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因此,从孩子们所观察到的事物入手,结合孩子的兴趣点,设计本次活动。通过孩子的前期观察和讨论,以及初次创作,将“粉刷”这种自发的兴趣内化成幼儿对艺术活动的主动参与,从而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幼儿的艺术情趣,鼓励幼儿用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体验艺术创造活动带来的快乐。
说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毛刷作为绘画工具进行涂色练习。
2、体验用毛刷绘画带来的乐趣。
3、促进幼儿手臂大肌肉群的发展。
说活动准备:
1、活动前艺术准备:已欣赏过歌曲《我是一个粉刷匠》,活动前已经进行过亲子制作的“房子”(用鞋盒等废旧纸盒制作)
2、本节活动材料的准备:毛刷、红、黄、蓝三种颜料、磁带
说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小小粉刷匠》作为音乐背景,引起幼儿刷色的兴趣。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小小粉刷匠在干什么?
2、教师出示作画工具,引导幼儿先让刷子在小桶里洗个澡,然后在边上靠一靠,最后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刷子刷色的要领:小刷子,别着急,我来给你穿花衣。小刷子,手中握,上刷刷,下刷刷,宝宝乐得笑哈哈。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太多,要上刷刷,下刷刷。
说活动小结:
小小粉刷匠们真能干,一会儿就把房子变得这么漂亮了,请小小粉刷匠给自己一些掌声吧!
说活动后反思:
1、活动中幼儿始终是以“粉刷匠”的身份来进行活动的'。孩子喜欢游戏,孩子尤其喜欢角色游戏,因此教师让孩子成为“粉刷匠”,让他们的绘画活动变成“粉刷匠在工作”,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我在讲要求的时候没有讲清楚不可以刷房顶,导致有个别的幼儿在刷房顶。但对托班的幼儿来说,他们的兴趣很浓厚,我们原先让幼儿都在纸上做画,第一次让他们通过刷房子更对涂涂画画感兴趣。
美术说课稿6
一、说教材
本课是小学一年级美术第一册第11课《玩泥巴》的第2课时,此课是以美术为切入点的综合性艺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而设置的课程。
本课用泥土为制作材料,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去发现运用压、捏、搓、团等基本方法,组合简单的立体模型。教学内容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情感需要,使学生在空间和质感上得到全新的认识,玩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研究、创造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二、说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玩泥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
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学习搓、团、捏、压等基本技法,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活动中进行创作、表达和交流,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表现丰富多彩的泥塑作品,并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去,体现其应用价值。
2、操作领域: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能力和创造想像能力,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他们进行具有探索性的个性化艺术活动,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3、情感领域: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要珍惜泥土、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要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尊重、关怀、友善、团结协作是人类的美德,提高其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四、说教法:
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感教学法,将极富感情色彩的音乐和美术加以综合,通过音乐启趣的“氛围渲染”、再加上“看一看、猜一猜”、“找一找、试一试”、“玩一玩、做一做”等一系列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力求使学生从多感官、多渠道、多角度的参与步入“情”和“趣”的泥塑世界。
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兴趣、需要、经验摆在重要位置,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创作,培养其自信心,调动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的对泥塑作品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泥塑作品的求知欲和创作欲,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解决本课重难点。
五、说学法:
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尝试、在探索中创新,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首先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活动,积极去分析教师所提供的泥塑作品,比一比谁发现的`特征多,谁的反应最敏捷,从而训练学生敏锐洞察力。
其次学生通过 “找一找”的活动,自己总结出“搓、团、捏、压”四种技法,体味这几种技法的特点,再通过“说一说”加深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玩一玩”的活动,是学生的实践*作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在实践中体验乐趣,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个性特征,大胆进行创新,使之愿学、乐学、善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体现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评一评”活动是一个延伸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评,自己的说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交流还可以形成一个带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氛围。
总之本课程的全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
六、说教学设计:
(一)、氛围渲染
上课一开始,以一首《找朋友》的歌曲切入课题,在学生的潜意识中率先埋下了泥土是我们的好朋友这颗种子;其次,在整堂课中贯穿了《泥娃娃》这首歌曲,在引导学生听、唱、表演的基础上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恰当的融入了音乐和舞蹈的成分,充分体现了艺术课这门课程的优势所在。
(二)看一看、猜一猜:
在这一环节中,出示大量的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的特征及制作方法,同时通过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的方法,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从而引出制作所有的泥塑作品都是从玩泥球、泥条、泥饼……开始的。揭开泥塑作品这层神秘的面纱,消除学生心目中“难”的概念,增强“我不但能做并且能做好”的自信心。 (三)找一找、试一试:
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寻找掌握搓、捏、团、压等基本技法的重要阶段。共分四层:
(1)、寻找搓、捏、团、压四种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制作时所用的手法,比比谁找的最多,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善思考的好习惯。
(2)、 赋予泥球、泥条、泥饼生命感,告诉学生他们不但本领大,而且还会变魔术,从而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3)、通过电脑,一边向学生展示泥球的变换的全过程,一边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其直观性和感染力。
泥球——一串葡萄——太阳花——心形项链
(4)、展示泥条的变换过程。
泥条——小房子——烟灰缸
引申:请学生联想泥条还可以变换成什么,培养其想象力。
(5)、泥球、泥条这两个好朋友的组合过程。
泥球、泥条——螃蟹——小鸟——蝴蝶——花朵
向学生进行爱护动植物的情感教育,并对学生进行祝福。本环节通过找技法——泥球变化——泥条变化——泥球泥条组合变化几个阶段的环环递进式的教学,可充分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四)、玩一玩、做一做:
这个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做、做中玩,通过老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拓展思路,使创作的内容既新颖又丰富多彩。
(五)、评一评、说一说:
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把问的权利和评的权利交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还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心灵手巧”纪念盘,按下学生的手印,留下学生学习的轨迹,用于记录此刻最美好的情景。同时还引出了“泥来自于土地,它就像我们的母亲,能孕育好多好多小生命,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这一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主题,使本课进一步升华。
美术说课稿7
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动脑筋大胆想象并采用与别人不同的创意与造型。
2.是否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共同运用于电脑模型的装饰美化。
3.是否对想象创意,设计制作表现出高昂的热情。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卡纸,彩色纸,废旧纸盒,彩泥等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彩色纸,彩泥等材料,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展示一些造型新颖的电脑模型作业,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述,了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与造型特点。
2.发展阶段
教师以清晰的演示,说明几种造型特点鲜明的电脑模型的具体制作方法与步骤。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造型新颖,奇特的电脑模型,采用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将电脑模型装饰美化。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同时又要仔细认真地制作。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突破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和造型特点,还要改变单纯用绘画装饰的形式,将绘画与纸工或其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将完好的作业展示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并分小组比比谁的电脑模型设计最奇特,制作最精美,装饰最美观。
3.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三、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改进电脑模型的设计创意,并进一步制作得更精细完美。
通过对多种材料媒介的利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研究。
作业指导要点:
1.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指导,让学生尽量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来进行构思和创意,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找到材料的特点和相适应的制作装饰方法。
2.学生观赏示范作业或其它资料,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框框。所以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突破示范作业的构思和现有装饰美化的手法,要求学生做出构思独特的电脑模型。
美术说课稿8
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七册《树叶粘贴画》——————动物
教材简析:
树叶粘贴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这样的内容,是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而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部分教材要求贴出形象生动的小动物,是树叶粘贴画中最接进儿童生活的内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根据想象,有步骤的贴好动物画。
教学目标:
(1)掌握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2)能选择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
(3)通过引导学生用树叶拼贴动物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说教法:
美术教学生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培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这节课重在寻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引导发现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三、说学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1)运用联想的学习方法;(2)动手尝试练习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胶水、浆糊、剪刀、树叶、范画、投影片等。
四、说教学程序:
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好,今天我带来许多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大家要注意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长的什么样?”接着播放多媒体课件——————《动物世界》。
教师在学生看完录象后,学生可以提问:你们看见了哪能小动物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呢?学生不难回答:长腿的驼鸟、长脖子的长颈鹿,有胖乎乎的大熊猫等。
这样的`开头,使学生熟悉动物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表现动物的创作欲望,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接着,教师拿出范图——————《两条鱼》,并提问:我们这里有小动物,同学们看是什么呢?学生说,两条金鱼。然后,教师将一条金鱼拆成几片树叶,引导学生发现金鱼是由不同树叶拼成的,从而导入新课,到了秋天,我们经常可以随地捡到树上落下的树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树叶粘贴画。
板书课题:树叶粘贴画———————《动物》,这样导入,给学生一种自然、贴切的感觉。
(2)、分部讲授新课:
学生在第一环节中产生对树叶粘贴画的极大兴趣,处于最佳学习状态,这时教师将范图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新授,揭示讲解树叶粘贴画的方法:
a、看——————树叶
教师出示各种形状的树叶,要求学生“看树叶联想动物”想想动物的哪些部位,如:熊猫的头、公鸡的尾巴孔雀的羽毛、老鼠的头、长颈鹿的脖子等,这时教师引入第二步;
b、想——————动物
教师拿出一组树叶,要求学生看看、想想能摆出什么动物,学生可能会回答,可以拼一只孔雀,教师引导:刚才的树叶可以拼做羽毛,尖叶子可做身子,在剪一片细长的叶子做脖子。
教师提示,当我们决定拼孔雀后,还想一想,拼一只怎样的姿态,在干什么呢?导入下一步:
c、摆——————姿态
根据尾巴的样子可以想象出,这是一只正在开屏的孔雀,这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拼一幅孔雀图。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树叶不仅可以拼孔雀、金鱼,还可以拼其它小动物。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形态的动物,使学生拼、看、想,三者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d、贴——————平整
指导学生贴画,这是粘贴画的最后一步。
这时播放轻音乐,学生开始贴画,教师巡回辅导。
大约十几分钟后,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针对作品情况进行评比,教师可以这样说:“好,比赛结束,下面我们要评出优秀作品,大家看看哪些作品好,师生共同评出佳作,并给他们一个“金叶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课堂小结:
在上面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这样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学、练结合,发现学习和美育相融,是美术大纲教学的要求。
五、说板书: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美术说课稿9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培养用审美的眼光去对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各种物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
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结合实例明确如何鉴赏美术作品(重要意义)。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1、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
3、美术鉴赏的重要意义。
四、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要鼓励学生参与形式美评判的活动中,感受形式美的法则,从形式美的法则入手,提高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本PPT的`内容较多,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加以调整、删除)
五、课时:
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影视(温州嫁具)导入揭题—第一课什么是美术作品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以《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加"形式美法则",让学生初步来认识"形式美法则"、
"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源于生活实践;
"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的历史积淀的结果
彩陶鲵鱼纹瓶、永、羊(羊大为美)
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叫美术
什么叫美术
身边的美术,
提问学生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术作品?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视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四大门类图片
②美术的特点:与音乐文学相比较
中国古代手艺、工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③、美术的性质
精神产物具有独创性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意识形态形式与形式美
①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有独立审美意味。
②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美的与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形式结构。
马克思说:"有懂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A、形式美法则
①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高度统一,构成二种有机整体的形式。
例如:太极图、最后的晚餐、米洛斯维纳斯。
②对立与和谐
对立: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加明显,更加强烈。
和谐:各个部分或因素之间相互协调。
例:黑白?
③比例与尺度
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黄金比例1:1.618,1:0.618)
例:帕特农神庙、萨平妇女
④对称与均衡
对称就是指整体的多部分依实际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它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
均衡是从运动规律中升华出来的美的形式法则。
例:边防军
⑤节奏与韵律
节奏:原指的天黑夜有秩序出现,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列
韵律:动势、气韵、有秩序、近似对比因素、交替重复
例:巴黎圣母院、西斯庭圣母
实战演习:(多幅图片)学生选择评判
美术鉴赏的意义
A、为什么要提高审美能力、学会鉴赏。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①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
中国的四大美女、罗丹雕塑的罗米哀尔、委拉斯开支作品《宫女》的侏儒、等。
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
要求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美术作品有的实用退化,审美凸显。(玉文化,木版年画,月份牌年画等)
情趣高尚,抵御格调低下,提高精神污染免疫力。
讨论和思考:
讲一讲身边事物的美
小结:
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去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纲要》中在幼儿园艺术教育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幼儿美术教育不以幼儿掌握美术技能为主要的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美术创作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获得艺术感受,同时促进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所以,此次活动我不规定幼儿一定要把机器人画得惟妙惟肖,而是让幼儿通过已经学过的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大胆的设计创作出各种各样机器人,体验几何形状变化带来的美感和美术活动的快乐。
机器人是幼儿感兴趣的玩具,在幼儿园和家里,小朋友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还有在图画书、动画片、科普读物、照片等影音图像资料中都见过机器人,机器人神器威武的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机器人有着奇特的造型和神奇的本领,能给幼儿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和激发他们强烈的创作愿望,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实际生产中机器人本身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离不开大胆创新,让幼儿对机器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萌发他们初步的创新思维,是本次活动的目的所在。
二、说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2、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按自己的想象设计机器人,萌发初步的创新意识;
3、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想象创作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活动难点:大胆想象,设计和创作机器人。
三、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此次活动的主题,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课件法:
此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手段贯穿活动始终,目的在于让幼儿形象地感知和欣赏机器人。通过“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向幼儿展示和介绍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帮助幼儿感知机器人的造型及其功能等。通过机器人的语言代替教师的语言,比教师直接的讲述更为生动,富有趣味性,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
2、观察讨论法:
通过观察,幼儿可以形成对机器人的整体印象,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幼儿把握机器人各种造型的特点。而在观察后进行讨论,则能让幼儿加深对不同形状组合、变化带来的不同造型的机器人的印象。本次活动中,为了启发幼儿运用不同形状的图形组合来设计机器人,我通过让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图片、玩具等材料,说一说机器人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组合,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等等,让幼儿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从而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
幼儿创作结束后,将幼儿最终完成的作品进行集中展示,让幼儿挑选同伴中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可以选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各自作品的特点及优点。通过欣赏评价,有利于达到分享交流的目的,让幼儿学习他人的创作技巧,也有利于让幼儿体验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在开展本次活动前,我让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一同查找图像、科普书籍、影像等资料,找到自己最喜欢的机器人。同时,让家长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广泛应用的机器人,机器人帮助人类做了哪些事等等。此外,幼儿经常看到关于机器人的动画片,玩过各种机器人的玩具,积累了很多关于机器人的感性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前期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幼儿带来的机器人图片;机器人的玩具;白纸、画笔等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4个环节,可以概括为“欣赏观察——想象讨论——设计创作——欣赏评价”四个部分。
(一)幼儿观看、欣赏多媒体课件和机器人图片——感知、观察机器人造型及创作特点,了解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实际生活在广泛应用的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欢迎来到神奇的机器人世界。现在,小朋友们跟着我进行一次科幻之旅吧!(课件内容:5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机器人分别围绕名称、功能等进行自我介绍)
(作为活动开始部分,以“会说话”的机器人课件直接进入活动,是为了能够在活动一开始就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对机器人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的机器人,探索机器人的世界,能够打开幼儿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增强求知欲,同时也是在幼儿记忆中留下丰富的视觉的形象,丰富幼儿关于机器人的经验,为后面幼儿大胆想象设计机器人做铺垫。)
2、幼儿分享、交流机器人图片。
机器人:我还听说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帮我找了其他好多好多机器人朋友,真开心!请你向我和其他小朋友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机器人朋友吧。
幼儿上前将带来的图片给教师,教师将其展示在全体幼儿前。幼儿讲述自己带来的机器人长什么样,它是什么形状组成的.,他能用来做什么等等。教师抓住幼儿讲述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机器人的主要特征,分析机器人可以由哪些图形组成。
教师:可以用什么形状的图形来表示机器人的身体(头部、四肢等)。
教师:还可以用什么图形来装饰机器人的盔甲呢?
(这一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感受变化的、不同图形的组合能让机器人看起来更神奇和威武,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二)“我是小小设计师”—— 大胆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创意,分享同伴多样化的设计。
机器人:哇,小朋友为我介绍的好朋友都好厉害啊,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小朋友们是一名设计师,你们会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幼儿进行大胆的想象。一段时间后,教师请幼儿上前大胆交流自己的创意,给大家说一说,设计的机器人长什么样,由什么形状组成的,能够为人类做那些事。
(让幼儿先进行足够的时间的想象酝酿,不至于匆忙下笔创作。交流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原有经验,联想和迁移在各种资料中关于机器人的形象和用途,同时也是在交流中探索、发现基本的创作思路,为接下来的创作提供支撑。)
(三)幼儿设计创作,教师个别指导——学习运用各种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设计各种各样的机器人。
1、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出机器人;
2、教师启发幼儿用不同的图形组合创作,并注意变化;
3、教师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创作。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既根据个别差异给予幼儿技法上的帮助和注重他们思维的发散,又给予幼儿充分的创造空间,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始终扮演幼儿创作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我注重让幼儿在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美、表现美,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及时肯定他们的努力。)
(四)幼儿相互欣赏评价——分享交流创作技巧,体验创作的快乐。
将每一个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前面,请幼儿欣赏并相互点评。也可以讲述自己的作品。教师主要围绕目标1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欣赏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个机器人?为什么?
教师:这幅作品主要用了什么形状来设计机器人?
(我指导幼儿进行相互欣赏,尝试分析、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从而让幼儿充分表达对美的体验,以及提高他们审美能力,获得美术活动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结束
机器人小结:今天小朋友设计了好多种机器人,为机器人王国里添了好多新朋友。这些机器人身上的有不同的形状,真漂亮。原来变化一下就有很多类型的机器人了。真感谢你们!
(以机器人与幼儿对话结尾,达到活动首尾呼应的效果。通过点出形状组合的变化,帮助幼儿掌握本次活动的重点。)
美术说课稿11
《绕绕涂涂》一课是小学美术一年级中的第三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从中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作为一年级入学后的第三课,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用线画出自己所要表现的形状,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表达能力。本课的创意源于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传统节目――绕线团。它使儿童空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直观的感受到了线与形的关系。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在导入时,我采取以小猫绕线的故事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听小猫玩线团的故事……,你听过这个故事麽?认识直线、波浪线。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上这一课时我又创设了一个问题游戏的教学情境,出示"直线""波浪线"请同学们认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很认真。这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这种导入形式。由于这两条线都是学生认识并熟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愉快地体验了成就感。
接下来我适时出示"螺旋线",做为教者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这条线叫什么,而是让学生根据线的外形请同学们为线起个自己认为合适的名字,学生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儿童认知都是从图画开始的,儿童没有图画是不可想象的,几乎任何学科的启蒙都离不开图画,通过图画认识字,通过图画来学算术,儿童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刚拿起笔就喜欢涂涂画画,爱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绘画创作,不仅可以开启幼儿自由表达思想体验和情感的大门,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发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繁重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自动地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因此,激发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是美术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他们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想像。甚至有的同学没有被我叫到就自己跑到我的旁边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使课堂上产生了一个小高潮。
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新知。在欣赏图片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他们都能准确的说出图片上的内容。还说自己喜欢那幅画,为什麽?在这样的气氛下,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样子。首先我用螺旋线快速画出:太阳、房子、小乌龟……一边画一边让学生根据物体逐渐出现的形状猜猜我画的是什么!例如:在我画小乌龟的时候,有的同学根据我所逐渐呈现出来的形状猜到,太阳、球、绵羊、骆驼……在竞赛当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比一比看谁猜的对,猜对的最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然后我又无目的的画一些形状让学生想像一下这些像什么?为什么?还像什么?这样再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最丰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并不单独提问某位学生而是让学生随时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想法交流,让学生自己在知识的交流过程中理解知识、归纳总结知识并融合到自己的想法。就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老师画的'像一个"棉花糖"本来他的想法已经很好,但是另一名学生说:"不,老师我认为像恐龙形状的云彩"。通过这名学生的提醒,其他同学立刻又联想到青蛙、太阳、苹果……就这样通过猜想游戏,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并在有意、无意中学会知识。在掌握了绘画技巧后教师适时出现了第三个游戏:"小组竞赛"由各组选代表用螺旋线表现物体,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画并贴到黑板上,限时2分钟,比一比谁画的最好、最有想象力。由于加入了时间的限制使每名学生都燃起了参赛学习的热情,并在竞赛中培养学生对知识运用的兴趣。
最后,我出示范画:太阳公公生气了,它没有朋友,怎么办?请你用新学的绘画方法为它添加朋友。而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动手绘画并剪下来贴到黑板的画面上为太阳公公添加朋友。此时此刻全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认真绘画,积极踊跃的为太阳公公添加朋友并为画面想出了一个个充满童真的故事。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因为(几乎每个孩子都爱想象,儿童对外界新鲜事物产生好奇感,接收能力很强,形象思维能力也很强,小小的脑袋瓜里充满了好奇,塑造各种形象,也引发了各种想象。)作为一名老师就要鼓励儿童发挥他们的"想象",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特别要启发学生特有的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扩散思维",不要附加太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美术作品来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力。我们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生的想象力就会像鱼儿一样在想象的海洋里自由地跳跃,也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这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美术教学独特是不可代替的,通过艺术形象的陶冶,使人感情丰富,心灵美好,品格高尚,使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学好美术关键是在于如何引起兴趣,开拓学生们的思维。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的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方法和程序等等,都需要我们做出艰的努力。
在本节课当中没有设立专门的练习绘画时间,而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课堂上"玩",有人会大吃一惊,在课堂上玩,那还要老师干什么?孩子的天性就是会玩,不需要人来教。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游戏,而且每个阶段的游戏、玩法也各不相同。如五六岁的小孩喜欢搭积木,到了十几岁时,他不会再喜欢玩积木,而对有挑战性的游戏(如赛车、电脑游戏等)感兴趣。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提高审美能力。不是乱玩,麻目性的玩,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玩",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有目的的去"玩",把"玩"带入到课堂中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开拓思维,使课堂气氛活跃自然。在"玩"中引起兴趣,从而增长对事物的了解;在"玩"中开拓思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去学美术。而不要把美术当作一门临摹课,也不要把画画看成一种负担,一种技能的训练这时我便说用你们喜欢的彩笔试着画一两种自己喜欢的物体形状。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作品也很独特、新颖。但也有个别的学生作品与别人雷同,那是因为他听了别的同学的想法后,觉的自己也是这样想,就不动脑去想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意这一现象。加强对学生思维想象的训练。
美术说课稿12
一、 说教材
《吉祥图案》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11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这一领域。这节课是以我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它的形式和题材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美好的祝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从而设计出形象各异、题材不同、寓意不同的吉祥图案,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的的设定及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设计吉祥图案,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
难点:图案的造型要生动、有趣,并且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三)、教学准备:作业纸、水彩笔。
二、说教法
通过收集资料、欣赏图片,使学生认识到吉祥图案常常采用人们熟悉的各种可爱的动植物形象作为表现对象,了解到图案本身常常蕴涵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设计等过程,充分体验设计图案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美术实践活动
活动一、吉祥图案我欣赏
方法与步骤:
1、 欣赏导入
(播放课件——喜庆的音乐《新年好》)
师:你听,美妙的音乐把我们带入了过新年的欢乐气氛!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忙着置办年货!
(1)、你瞧,李奶奶家的门上贴上了?(课件出示年画——连年有余)
再看看张爷爷家的墙上挂上了?(课件出示年画——连年有余)。
(2)、年画上都表现了什么?(上面都有鱼,莲花)为什么过新年的时候要贴上年画呢?(渲染过节气氛)你能猜出他们的用意吗?(课件展示——连年有“鱼”)
提问:(学生指出“鱼”的错误)哪里错了?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讲出原因)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谢谢你帮老师纠正了这个错误。在中国,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美好的祝愿,常用事物的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来表现。(比如:连年有余的“连”取的是莲花的“莲”的谐音,“余”取的是鲤鱼的“鱼”的谐音。——预示着来年大丰收。)
师:我们把这种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叫做吉祥图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解吉祥图案吧。
揭示课题:《吉祥图案》
【设计意图】:此环节优点是与喜庆的音乐相结合,通过音乐带给学生喜庆祥和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然后通过对一件学生熟悉的吉祥图案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吉祥图案无处不在,初步感受吉祥图案的美好寓意及基本的表现形式。
2、 启发谈话
师: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同学们,你都见过哪些?(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吉祥图案。)
3、 学生欣赏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吉祥图案(刺绣、石刻、木雕等等)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下面来瞧瞧老师找到的。
铜钱——古时候的钱币上。
瓦片——人们居住的房屋上。
木雕——工艺大师的艺术作品中。
刺绣——就连人们穿的衣服上都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优点在于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吉祥图案,使学生知道吉祥图案是为生活所用的,它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吉祥图案的美好。
4、 新知赏析
师: 难怪人们要把它誉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瑰宝”的奥秘吧!
(课件出示:四季平安、喜上眉梢、五福捧寿、三羊开泰等吉祥图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A、 四季平安(图、词)
提问:同学们,在这幅名为《四季平安》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瓶、花)
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瓶—平,象征平安。图中的四季用了一年四季的花朵来表示。——寓意着祈盼岁岁平安的愿望。)
B、喜上眉梢(图):
提问:谁来找一找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喜鹊、梅花)
你能给这幅图案起个名字吗?(喜鹊停在梅梢上,喜鹊同喜,就是“喜上眉梢”。寓意——预示喜事将近。)
C、五福捧寿(词):
提问:看,这是一幅吉祥图案的名字,你能猜到这幅图案是什么样子的吗?(五只蝙蝠围着寿字或桃子)——这是用来祝寿的吉祥图案。
D、三羊开泰(词):
提问:看到这个成语,谁能想到这个图案是怎样的?(出示图案)在古代,祥也写成羊,所以羊也象征着吉祥,三羊开泰寓意着祈盼新年伊始能够兴旺发达。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优点在于能够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欣赏分析,如赏析“四季平安”时,是同时出示图和文字,先让学生找出图案中的形象,然后找出相应的谐音和象征,了解吉祥图案中谐音和象征的用法;“喜上眉梢”,给出图案,让学生观察图案内容,然后根据谐音、象征的方法为图案起名字,并说出寓意,学习运用吉祥图案的谐音象征法来理解图意;“五福捧寿、三羊开泰”,给出文字,让学生运用谐音象征法想象图案;最后从题材上给予图片欣赏。
活动二:吉祥图案我设计
方法与步骤:
1、 设计方法
提问:
(1)、欣赏了这么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你们喜欢吗?(喜欢)
(2)、老师也非常喜欢,忍不住想要设计一个。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呢?
(教师边说边示范)
设计步骤:A、确定主题(人物、事件——想好寓意);
师:首先,要确定好主题。最近老师的一位朋友要过生日了,那我就设计一个祝寿的吉祥图案吧!
B、选择图案(搭配合理——根据寓意选择);
师:那祝寿应该选择什么图案比较好呢?(课件出示单个物体供选择)(蝙蝠、寿桃等)
好,那我就选择蝙蝠和寿桃吧!
C、图案组合(把选择好的图案进行组合);
师:(教师故意设计构图不完整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的作品终于完成了,大家觉得漂亮吗?哪里不好了?(学生说出原因:太单调、太松散)
D、修改完善(最后进行修改)。
师:你说得真棒,这吉祥图案可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无论是图案的位置、还是角度,都显示着一定的含义和美感。当然我们还可以加上装饰使图案更完美。你看,老师还用谐音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福寿双全”。
【设计意图】:此环节我设计的是根据学习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这是本节课的亮点,根据学生所了解掌握的吉祥图案的谐音象征法,运用教师所给的单独图案进行组合创作,并让学生说出重组图案的寓意。同时,为下面的创作做铺垫。
2、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你们想把祝福送给谁呢?我相信收到祝福的人肯定很开心,下面就让我们用吉祥图案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福吧!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作业展评
师:同学们,这里的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一个美好的祝愿,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美好。
你认为谁的作品最棒呢?谁来说一说,棒在哪里呢?
你可以获得最佳设计奖,老师送你一个吉祥图案,祝你虎虎生威。
你可以获得最佳创意奖,老师祝你学习五谷丰登。
你可以获得最佳色彩奖,祝你四季平安。
活动三、教师小结
方法与步骤:
1、课外拓展(时间允许情况下进行)
(课件出示剪纸作品)
师:这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逢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人们会剪纸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感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试着剪一剪自己设计的吉祥图案。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优点在于由吉祥图案的设计拓展到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学生了解到吉祥图案在我们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中是无处不在的,让学生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2、师生道别,宣布下课。
美术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战争与和平》是湘教版美术鉴赏领域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的第六课。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欣赏与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本身的特点,了解战争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感悟战争的残酷,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同时学会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优秀的中外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源于战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初步了解战争与美术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体会艺术作品的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今天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增强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了解作品的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探究艺术作品与战争的关系。
难点:理解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更新着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美术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将基于以上的考虑,结合美术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
同时为了辅助我的课堂教学,我还准备了资料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等。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大部分学生学习以感性认识为主,而感性认识事物的特点是生动性、直观性和具体性,根据学生的这种规律,为了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的教学我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具体的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环节一: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动力。为此,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的图片和纪录片,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及其对长城的了解。揭示课题《战争与和平》。
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长城的雄伟壮观,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描述分析
首先,我播放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视频,简单介绍兵马俑的概况,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兵马俑的'图片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兵马俑的兵种和职级都不一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兵马俑的色彩、制作方法和装备上有什么特点?制作兵马俑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种针对具体的提问,同学们能够更有目的的进行欣赏,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兵马俑是由步兵、骑兵、弓箭手、将军等兵种组成的。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颜色丰富、亮丽,光彩夺目(现在大部分已经看不到了),兵马俑主要是给秦始皇殉葬,秦始皇想要通过这只地下军队保卫他。
接下来,我会继续展示兵马俑面部的细节图,并提出问题:兵马俑的面部、五官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得出结论:兵马俑的面部形状各异、五官各有特点,都不一样,非常生动传神。
我趁热打铁继续出示图片《大卫》和《圣德列萨祭坛》请同学们与兵马俑作比较,并说出中国雕塑的特点,同学们经过观察、思考,不难得出答案:中国的雕塑注重整体,在细节上不做精致刻画,生动传神等。
在这个环节我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并且层层深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兵马俑的认识。
环节三:总结解释
而后我将展示委拉斯贵支的《布雷达的投降》,提出问题:画面描述了怎样的故事?你能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欣赏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艺术作品对于战争来说不仅仅是歌功颂德,更重要的是艺术家通过画面表达对战争更加深刻的思考,警醒人们客观清醒的看待战争。学生若有所思,我继续发问:战争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人民家破人亡、生灵涂炭。教师总结:战争对艺术家的创作也有影响,在干扰艺术家创作的同时也让艺术家反思战争。由此,我们也在课堂推进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战争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毁灭、破坏和长久的苦难。以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重点知识的理解,为后面的课堂活动做铺垫工作。
环节四:欣赏评价
课程接近尾声,我继续展示西汉铜镜和李公麟的《免胄图》,提出问题:从文字和画面的内容上来看,你们觉得古代的这些艺术家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回答:人民不希望战争,祈祷和平昌盛。
拥有美好的希望是好事,但是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得到和平呢?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让同学们沉思良久,最后异口同声的说:心存敬畏、理解尊重、化干戈为玉帛。
通过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战争与和平艺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拓展视野。
环节五:小结作业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在这个阶段我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再次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的美,并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请他们回到家后搜集有关战争的资料,用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一环节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美术说课稿14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轮廓线剪出各种几何图形,剪的时候比较细致。
2、会自由将图形进行组合粘贴——汽车,布置画面较合理。
3、能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拓印,掌握握笔的姿势。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铅画纸,底版,剪刀,糨糊学生人手一套。
2、汽车图片若干张或者关于汽车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背景图,老师讲述画面内容。
师:今天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开着汽车出去旅行了。
二、观察了解不同汽车,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
师:看,多美丽的汽车呀!你认识它们吗?看看有些什么车? 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些汽车都是用图形拼出来的。请小朋友找一找,有哪些图形呢?
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的汽车是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拼出来的。你们想来做汽车吗?怎么做呢? 三、学生观察图片并讨论,观看教师示范,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师:(学生自由讨论)小朋友说的真好,原来我们先要画好汽车的车身和车轮,然后把它们剪下来,贴成一辆汽车,再剪出车门、车窗、还有车灯等贴上去。看一一辆汽车做出来了。那汽车美丽的色彩是怎么画的呢?我们请排刷宝宝来帮忙,给汽车穿上漂亮的'衣服。(教师示范粘贴、拓印。)
四、学生粘贴汽车,并进行拓印,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来做汽车吗?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硬板纸、剪刀、颜料、毛笔等材料,现在你们就可以动手来做汽车了。
学生制作纸版版画,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引导学生在背景图上剪贴小花、小草等背景,丰富画面。
五、评价展示学生作品。
师:小朋友真能干,做出了这么漂亮的汽车,高兴吗?让我们开着汽车和小动物一起去旅行吧!(听音乐,做游戏) 活动反思:
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不同汽车,了解其车辆的不同功能,并借着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鼓励学生设计出新型的功能独特汽车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学生通过游戏、讨论、想象、创作出新型汽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术说课稿15
我执教的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第15课《模板上的艺术》。
版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从古至今被广泛使用,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学习漏印版画的基础知识和制作方法。了解漏印的特点和表现力。其重点是用漏印的技巧创作一幅漏印作品。难点是画面构思和布局安排。同时还要注意漏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开始,我出示实物T恤、杯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很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漏印艺术的魅力。
为了是学生了解民间漏印,教师自然的将印制好的T恤和杯子使用过的模板,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很自然的.了解到T恤上的图案就是用它印制而成的。从而更加激起学生们创作的兴趣。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去分析图例,并鼓励大家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制作步骤,从而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进行了总结。
由于学生对民间的漏印知识,掌握不够好,对类似的作品见的少,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就漏印的整个步骤演示一遍,从强调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到演示完毕以后,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对漏印过程有所了解,并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加深对过程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画面布局是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一个难点,教师将2幅作品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这2幅作品的布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幅规则有序、呆板,另一幅错乱有序、内容丰富。
在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学生作品的时候,教师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学生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掌 握了多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以及学社工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 后引导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师范,用漏印的技巧,鼓励大家制作一幅漏印作品,要求第一作品要独特、新颖而富有个性;第二印刷要完整、精美。教师将更多的时 间留给大家进行创作,教师在巡回指导的时候,嘱咐大家一定注意安全,同时也要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大家大胆想象、独立完成衣服漏印作 品,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关注能力较差的学生,并给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鼓励大家从构图、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同伴的作品,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作品,同时对个性的作品给予肯定,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好的影响。
最后教师结合本课中学过的漏印的技巧,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巧妙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美化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阳光。更进一步的说明了漏印艺术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学生也认识到漏印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