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美术教案

管理员

摘要: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春……

实用的美术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意图

  通过观察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了解和感受春天的色彩。让学生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在观察活动中初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并且能够记忆和表现春天的色彩。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然界的色彩变化,把春天的色彩用各种方法表现出来。

  2、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春天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知道表现春天的常用色彩。

  应会: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表现春天的色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和对色彩的识别能力。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记忆色彩,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表现。

  难点:涂色的方法以及整体的色彩倾向。

  4、学习工具

  油画棒、水彩笔等

  二、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

  2、教授新课

  小朋友们好,在上课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看看大家是不是都知道,大家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对,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看来大家都知道一年的划分啊,那现在请小朋友听一首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唱,(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小朋友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恩,对了唱的是春天,大家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春天啊,谁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春天?说的真好,听小朋友们说的,老师也想看看春天是不是有小朋友们说的那样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好吗?(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看看春天来了,谁回来了啊?对小燕子。小燕子和大家一样都喜欢春天,所以从遥远的南方飞了回来。再看看春天还有什么?这是什么啊?谁来说说,对,小草发芽了,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哇,看漂亮吧,鲜艳的花朵,五颜六色的,多漂亮啊。

  小朋友们看了这么多的图片,老师想再让大家看两张图片,这次啊小朋友吗要认真的看,等下老师要提问的。看完了吗?那现在谁来说一说呢?恩,他回答的对吗?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对了,你真棒,小朋友门都猜对了吗?

  好,现在大家说说春天都有些什么颜色呢,草是绿色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蓝色的。大家说的真多,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大家说的颜色春天里能不能找到呢?

  好,大家听完了歌,看完了图片,现在老师要求大家都来动手画一画,看看那些小朋友画的最好,颜色用的最漂亮,好不好?

  3、布置作业

  大家在画之前可一好好的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春天?你可以创作一种新的方法吗?

  4、讲评作业

  大家都画好了吗?画春天我想对大家来说是小菜一碟,没有什么难度吧?我相信也是没问题的。老师刚才在大家画画的时候也画了一张,现在老师就想和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更好,谁愿意把他的画和老师比比啊?

  恩,有四个小朋友愿意,来给他们点掌声,现在小朋友们来说说你的最欣赏的地方,为什么?用了什么颜色?什么地方你不满意,有什么好的建议。

  5、课后延伸

  好了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现在老师要求大家回去后把画给家人看看,并把自己在课堂上看到的春天色彩说给他们听听,再想想看这张画有春天色彩的纸你能做什么,那你们的家人和你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好不好?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采用大量的带有春天特有色彩的,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感受,并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探讨春天的色彩方法检验学生研究的结果。这样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等不同的方法、手段解决了教学重点。我还利用多媒体展示用不同方法表现的春天的色彩,让学生初步领略点、线、面在绘画中的作用,并能运用点线面完成表现春天的画面,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中学生都能很好的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说出来基本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通过美术课学会画桃子。

  猜谜语扩大幼儿的思维。

  活动准备

  桃子简笔画一幅。

  桃子谜语。

  活动过程

  一、桃子谜语

  1、嘴儿歪,肚儿圆,毛茸茸,脸红红。(谜语)

  2、幼儿在想象中,让幼儿大胆的说。(过程中多提示)

  二、桃子简笔画

  1、我们仔细观察下这幅画。

  2、谜语中所描述的和我们现在看的这图画是不是一样啊!

  3、纸上画着的桃子好看不?我们也来学着画一画好不?

  三、画桃子

  1、我们先开始画一个小水珠的形状。

  2、在小水珠上画条缝。

  3、小水珠长在翅膀上。

  4、桃子的脸红红……

  5、桃子就这么简单的画完了。

  四、小结

  1、桃子的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我们应该多吃桃子。

  2、我们一起把桃子贴在树上吧!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风筝对称的艺术美,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运用对称装饰的方式大胆对风筝进行装饰。

  3、体验动手制作以及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剪刀、彩纸、彩色图形、吸管、塑料袋、糨糊、擦手毛巾、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猜谜的方式引出风筝。

  2.播放课件,观察各种各样的`风筝。

  二、感知风筝的对称美。

  1.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屈老师专注提供优秀幼儿园教案!

  2.引导幼儿感受风筝左、右边两边形状和图案的对称

  美。

  三、交代装饰要求。

  1.出示并介绍操作材料。

  2.感知中心线,进行对称装饰。重点强调位置对称的装饰。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跟音乐做动作。

  六、结束活动。(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屈老师专注提供优秀幼儿园教案!

  屈老师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小班美术《神奇的画笔》

  二、教学目标:

  1.对画笔和绘画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会尝试用笔绘画。

  三、教学准备:

  1.油画棒白纸《幼儿画册》。

  2.事前了解哪些幼儿已有绘画经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画笔和绘画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会尝试用笔绘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法、游戏法、讲述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出示各种各样的实物进行操作讲故事,幼儿在有趣的故事中比较了大小。由于幼儿对动物感兴趣,讲一遍故事以后孩子们对故事已经掌握,但是对每一只动物所画月亮的实物有点混淆,接下来通过进行配对游戏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能够准确的说出动物与事物的联系,当出示各种绘画工具时孩子们很兴奋,特别细化画笔。体验到了用各种画笔进行绘画的乐趣。最后进行的室外画月亮,使幼儿感受到在不同的条件下绘画月亮的乐趣,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涉及的学习领域极其宽泛,教学的系统性、层次性较强,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精心施教的一堂好课。本课教学的连续性、条理性、综合性很强,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要义。本课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现课标精神。本课与其他同类课题存在着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之处是本课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较强,是一个“面”化的教学体,而其他课是“点”化的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的我就是没的塑造者,与自然存在着共舞、共生、协调等关系;与儿童的精神世界存在着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发展自己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本课在情意领域上,应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尝试欲,能够通过自己、做自己、雕自己提高自信心,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初步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比例关系,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运用生活媒材进行恰当的表现。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掌握一定的手工制作方法;能够尝试性地运用立体手法创造性塑造人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

  师:范作、测量工具、小镜子、照相机、制作工具及材料等。

  生:制作工具及材料、照片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发现自己。

  教师可在班级向同学们描述一个特征鲜明的学生形象,让大家猜,这位同学自然地发现“这就是我呀”!

  *出示课题,引导观察。

  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魅力”所在(特征),可与同学交流观察结果,互相提出看法。

  *探讨比例,学会方法。

  教师可让学生开展实验性的“比例游戏活动”,可把头作为身高的比例单位,把眼作为面部的比例单位,同学之间进行测量,并写出活动报告(强调安全教育)。在掌握比例关系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的特征和比例,

  运用画笔进行大胆的表现,并尝试性地运用各种绘画表现方法。

  *作画过程,互评互进。

  引导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以自己为中心,结合同组的同学的意见,完善画面的形象。建议学生给自己重新设计发式和服饰。同学之间的互评,不够使每位同学更准确地表达特征,情趣更浓厚。

  *课后拓展,初步感知。

  教师可让学生把描绘自己形象的画面放在面前,进行趣味性评价。让学生课后收集制作材料和观察自己的照片、录象等来发现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时

  *组织教学,展示作品。

  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备的制作材料放好。欣赏几幅有特色的情趣作品,给予学生启发。

  *启发想象,学会方法。

  启发学生想象,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材料才能使画面有立体效果?学生答出运用手工制作方法和运用纸、布等材料制作。

  *欣赏范作,探究学法。

  教师出示几件不同材料制作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欣赏,学生通过看、摸、拆、拼、想等探究性学习,基本掌握了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设计“我”的形象。

  *合作探究,个性制作。

  同组之间互相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制作爱好,初步确定制作方案。学生进行制作,同组同学之间互提建议,特别是形象特征上和情趣上给予帮助。

  *开展游戏,情趣评价。

  在学生制作好以后,教师要求学生把制作好的作品放在面前,同学之间进行“请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提倡情趣性评价方式,指出作品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以便改善。

  *课后拓展,触摸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并能够触摸自己的头、面、身体等,初步感受自我形体结构的立体感,并准备制作塑型材料。

  第三课时

  *欣赏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出示几件有代表性的情趣化人物雕塑作品,让学生观察作品的形象特征、制作材料、形态情趣等,并让学生摸一摸,增强学生对立体作品的感知。

  *讲授方法,尝试制作。

  教师讲解立体塑型的初步方法,如:搓、捏、盘、接、雕、刻等方法,特别是人物姿态的拼接和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应讲清、讲明。学生尝试运用制作方法,同学之间可交流讨论,试验出其他制作方法。

  *合作探索,制作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能够尝试性地摆出个性化的动作和神态,同学之间观察、审美,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用笔把动态画出,用数码相机拍摄学生的照片进行播放、评点。学生有了个性化的表象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切磋,运用适合自己的媒材进行制作,可用黏土、泡沫块等

  可塑材料进行雕制。提倡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评点,完善作品。

  *游戏评价,凸现自我。

  教师与同学一起开展“这是我的ABC”游戏,小组之间进行展评。A。自画像;B。自我形象手工;C。自我情趣雕塑。师生互评,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奖励,形成一种和谐向上的游戏与评价氛围。

  *课后拓展,布置房间。

  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用于室内装饰(如教室、家庭等),放在有趣的位置,让来客欣赏你的作品,并说说他(她)像谁?当来客认出制作的是你自己,那么回家帮爸爸、妈妈制作一件作品

  六、教后记:(略)

美术教案 篇6

  重点难点:

  1、知道儿歌的名字,学习跟着老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说出“笑眯眯”“乐哈哈”等词语。

  2、在画面和动作的提示下,理解并记忆儿歌内容。

  3、通过朗诵儿歌,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学习DVD。

  2、黑板、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用魔术的方法出示油画棒,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宝宝,看看老师变出了什么?

  油画棒可以干什么?

  二、过程

  1、老师用油画棒画妈妈的脸,帮助幼儿熟悉和理解儿歌内容。

  老师:看看老师用油画棒画什么?老师画妈妈,先画了什么?画双眼睛什么样?又画什么?画个嘴巴什么样?

  2、引导幼儿模仿画面上眼睛眯眯笑和嘴乐哈哈的样子,并学说“眯眯笑”“乐哈哈”。

  3、老师出示教学大书,指着画面引导幼儿一起念儿歌。

  老师:书上讲了《我画画》的事情,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说说好吗?

美术教案 篇7

  第11课 皮影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看皮影戏、欣赏皮影作品,了解皮影作品,了解皮影这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运用明胶片或纸板设计制作造型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先分解、在组合的方法来制作影偶。

  难点:人偶的制作。

  教法学法

  观察欣赏、讲解示范、制作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皮影戏录像,灯光戏影间舞动的皮影精灵和具有创作的影像,让学生耳目一新。

  教师揭开课题:皮影戏(板书)

  二、了解皮影

  1、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同学说出对皮影的认识。在由教师概括和总结。教师板书:皮影戏也叫做影子戏,是影戏文化的一种,是中华民族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在宋代就已经成为市井流行的一种表演技艺。

  2、教师出示图片,并让同学利用光和影在幕后做出各种影像让同学更加了解光和影的作用,以及对皮影戏的认识。

  三、探究方法

  观看皮影制作的视频,让同学更加了解皮影的制作方法,有利于学生课下作业的创作。让同学知道素材的丰富性,对皮影造型色彩的认知。

  四、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学习活动一,参照步骤图制作一幅民间皮影人物形象图。

  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给予学士对皮影知识可以前准备的肯定,以及对学生课下作业的鼓励。

  学生欣赏皮影艺术。

  1、学生说出对皮影的认识。

  2、了解皮影表演过程及皮影戏。

  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

  学生按学号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尝试练习,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自评、互评。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教具学具: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组织学生相互解决问题。

  2、发展阶段:

  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优缺点。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2、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锻炼自己动手能力。 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3、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并及时予以帮助指导。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继续完成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4、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四、收拾整理 :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课后拓展: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再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知巨人与小矮人的视觉形象对比与角色变化的想像力;学会用变形夸张与组合的手法去表现童话故事。

  2、过程与方法:分别从巨人与小矮人的角度去观察身边事物的形象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发现意想不到的事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极收集与讲述相关的童话故事;共同参与画家与同龄人作品的欣赏点评活动。

  【教学重点】

  扩大想像的空间,增大奇思异想的力度。

  【教学难点】

  如何以周围的环境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

  【教学准备】

  1、彩色笔

  2、有关“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从小我们就听过很多巨人和小矮人的故事。今天有一个巨人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大家发现没有?能看出他是“巨人”吗?谁来形容一下他到底有多大。

  二、欣赏感知

  1、欣赏课本中的卡通图《草丛中的世界》,感受草丛中的卡通动物世界,猜猜谁是巨人和小矮人,想想它们中间有怎样的历险童话故事。

  2、欣赏《巨人》,感受飞奔的巨人与海滩小朋友的夸张对比。

  3、谁变大了,谁变小了,他们在干什么?

  4、课件展示“巨人”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巨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5、欣赏《我变大了,老虎变小了》,感受凶猛的老虎变成小动物,我变成了大人,感受一种安全感,感受画面对比强烈的色彩。

  6、欣赏《巨人筑城堡不费力气》,体验巨人建筑师的角色,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

  7、课件展示“小矮人”照片,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小矮人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2课时)

  8、欣赏学生作品,感受变成巨人或小矮人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情。

  9、总结:在绘画创作中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衬托出自己变大或变小后的奇遇。

  一、故事导入:

  “巨人和小矮人历险记”的童话故事在古今中外都广为流传,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这个童话故事。

  二、提出问题

  1、假如你变大或变小了,你周围的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有这方面的体验吗?(提示:如站在高楼上看地面,游览世界之窗的感受等等。)

  三、说一说

  把自己变成你所想像中的巨人或小矮人后所发生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听。

  四、作业要求

  用线条、色彩画出你变大或变小后发生的有

  趣的事!

  五、作品展评

  自由展示作品,评一评:

  (1)谁的想像力最丰富、最新奇?

  (2)谁画的人物表情、动作既夸张又有趣?

  (3)谁的画面表现得最美?

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

  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

  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 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

  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