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是由差异性的,大家要学会区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吧! 1.在呼吸上 歌唱呼吸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胸腹式联合呼吸三种歌唱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隔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
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是由差异性的,大家要学会区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差异吧!
1.在呼吸上
歌唱呼吸包括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及胸腹式联合呼吸三种歌唱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隔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在通俗歌唱中,三种呼吸形式均可适当使用,以自然为好,根据不同的声线与歌唱风格来自由选择,让气息尽可能支撑声带振动体,延长疲劳期,完成较大的演唱量。美声唱法由于共鸣的需要,对气息能源消耗相对比通俗要大,要求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主张胸腹混合式的横隔膜呼吸法。美声歌唱的格言是“谁懂得呼吸和吐字,谁就懂得歌唱”。通俗唱法在呼吸上也要求气息的支撑,譬如通俗唱法中的气声,有气息支持的气声就比无气息支持的气声质量高,但程度不同于美声,过多刻意调动你的所谓呼吸肌,过多用力加劲,会失掉通俗的世态特征。
2.在共鸣上
美声唱法在歌唱发声时运用“混合共鸣”的方法,即掌握好共鸣腔的混合运用,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程度的平衡,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它强调整体歌唱感,整个声区充分发挥共鸣作用,要求声区统一,转换音区不能有痕迹,因此音量大,穿透力强,不必借助麦克风来扩大音响。通俗唱法由于借助话筒扩音,不需要强大的共鸣(少数劲歌除外),轻唱为主,更注重自然或半自然的声音特色,下部共鸣较多,多用口腔共鸣,尽力保持自然状态,就像朗诵、说话一样。根据作品风格、音乐体裁,喉咽腔的开合状态也有不同。软腭的状态与喉咽的开合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在喉咽腔打开的情况下,才能要求软腭的状态。
3.在喉位上
美声唱法要求喉头下降,保持在吸气时的低部位,喉咙打开,特别要把喉咙底部打开,发音管拉长,稳定喉器。美声唱法认为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开喉是发声的关键。而通俗唱法男女声都以真声为主,喉位普遍偏高,喉咙打开不大,一切服从风格的需要。
4.在声音走向上
美声唱法声音成管状,竖向运行,即声音从喉室发响后经过喉腔、口咽腔,往上通过鼻咽腔到上部共鸣腔体(鼻窦、额窦、蝶窦)后再送出来。美声唱法主张声音从后面上去到头顶,再从前面出来,犹如抛物线,像投掷铅球一样,声音可穿透得更远,取得良好的高位置,反对声音直接从口腔唱出。而通俗唱法发音管短小,声音靠前,亲切自然。
5.在音域上
美声唱法由于上下声区贯通,音域展衍最快,一般能达到两个八度,甚至三个八度。通俗唱法作品音域大多在十至十二度之间。部分民歌改编曲音域稍宽,某些劲歌或戏剧性作品音域宽广,嗓音条件一般或未经训练的较难胜任。
6.在咬字部位上
美声唱法用它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在“掩盖”的位置上“亮”出来,要求声音圆润柔和,音色偏“暗”,咬字部位稍靠后,母音讲究“圆”,嘴巴呈圆形,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驰、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通俗唱法吐字方法与嘴型和民族唱法相似,是永远在“开放”的状态之下充分地唱出来,不包在嘴里就行,也不一定要求声音亮,有时更靠前些,齿音、唇音较重,强调吐字,因而语言清晰,感情亲切。从生理上说这是由于喉头位置要求不同形成的;从感觉上说,唱美声是垂直(竖)和水平(横)意识的综合,唱流行歌则始终在水平意识中进行,口型永远是“横”的。
民族唱法同美声唱法的共同点
第一、无论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求具有精神集中的力量。气息、声带、共鸣三个方面精神集中的结合在一起。
第二、在气息的要求上相同。中国很早就有“气自丹田”一说。丹田,《抱朴子 . 地真》:“在脐下者为下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两眉间为上丹田”。道家一般称人身脐下三寸为丹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腹。美声唱法要求胸腹式联合呼吸,人在无声抽泣时,小腹会自然膨胀,两肋会向外扩张,唱歌者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呼吸,教师往往用闻花或狗喘气来启发学生。所以,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对气息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都要求中低声用说话的气息,高音的豪放是内部激动产生的。
第三、声带可以在说话的基础上缩短,二者都能做到真假声结合运用。
第四、按照生理机能方面讲,会厌部分能卷成小管,而且管子能下站,发出的声音教学上称为“咽音”。
第五、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对声音效果的要求上具有共同点,都要求结实、干净、响亮、开朗。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差别
第一、民族唱法由于声带只会缩短,而不会变薄,因之咽音成分比较少,而美声唱法要“打哈欠”,而且软腭适度抬起,咽壁形成管道,而且它要求声音要“竖”,所以它的咬字发音咽部的能力更强。
第二、由于中国语言和咬字的关系,民族唱法要求发音集中在牙齿、唇、舌等口腔的靠前的部分比较多。而美声唱法则不同,其发音多集中在咽部,加之,由于口腔软腭的提高,它对咬字的要求就没有民族唱法那么强调,它要求“字正腔圆”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第三、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音气势不同。民族唱法是由说话——向远处打招呼的感觉,显得自然、亲切。美声唱法多命令人的气势,声音通达而有力。
第四、民族唱法“啊”字要求响亮,靠前,软腭不提升。所以,口腔共鸣站半管,管子短。而美声唱法从低音到高音,软腭逐渐提升,靠咽部的调节,要求小、中、大管子能灵活运用。
第五、民族唱法的音色亮多暗少,声音的伸缩、强弱靠管子的调节较少,靠气息的作用多,咽部的咬字能力弱。而美声唱法的管子能力强,完全靠咽部的咬字能力,音色较暗。
第六、声音的位置,民族唱法只转为脑后音,不竖上头顶,而美声唱法要求高音必须竖上头顶。
第七、民族唱法“衣”、“啊”有母音的观念,有咬字的力量,而美声唱法由于咽部打开,相对于民族唱法缺乏咬字的力量。
第八、民族唱法由于汉字的特点,有子音、母音的要求,有字头、字腹、字尾的过渡,有归韵,相对较复杂。而美声唱法发音多集中在“啊”“哎”“衣”“奧”“呜”五个母音,相对简单。
鉴于以上原因,美声唱法发音以母音为主,音色较暗,比较容易达到谐和。而民族唱法个性太强,在合唱队伍中很容易突显个性,不容易达到谐和。所以,对于合唱队员的唱法,一般要求用美声唱法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