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晋祠 课时 美丽

管理员

摘要:

《美丽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

《美丽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丽的晋祠》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美丽的晋祠》是鄂教版义务教材语文第十二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阅读课文。本单元以“美丽的家园”为话题。《美丽的晋祠》节选自著名散文家梁衡的文化散文《晋祠》,本文采用了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以简练传神的语言,按总—分的顺序,有条理地、详略恰当地介绍了晋祠自然风景“三美”的特征以及园中小品的独具匠心,名人题咏的词工句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教学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奠定感悟文章的基础;课上利用语言规律,在学生充分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语,体会事物特点,结合课后思考题,揣摩文章表达方法,领悟语言文字精妙之处,适度扩展教学资源,加深学生阅读感悟的深度;课后推荐相关作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从读一篇文章到读多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

  全文共5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练地概括出晋祠美的具体特点。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句总起,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加强了语气,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体现出一定的观察顺序,说明作者对晋祠的观察是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展开的,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部分(2—5段):作者采用并列构段的方式,具体说明、描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及园中小品、名人题咏的美。

  第2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山,这里的山“巍巍的”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如“伸开的双臂”,将山的特点具体形象化。一个“拥”字既准确地表达出与晋祠之间的地理关系———晋祠在群山怀抱之中,又巧妙的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山对晋祠的“呵护”。山中景色四季宜人,作者从中撷取了春、秋色彩不同的画面。“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山花烂漫,群芳争艳的绚丽风光;“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草木瘦劲秀挺,天空云淡风轻的秋景图,最后用“心旷神怡”来表达登山的感受。

  第3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树,树的特点是“古老苍劲”、“造型奇特”。作者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对树的特点进行了说明,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墓的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以“周柏”和“唐槐”为例来说明树“古老苍劲”的特点;以“左扭柏”为例来说明树“造型奇特”的特点。在举例时,又以说明为骨架,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将树的特点展现于文中。在进行描写时,作者用词精准,如:“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一个“挑”字极富表现力地说明树的“古老苍劲”,又准确地表现了“周柏”的疏朗之美;又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一个“拧”字,突出了“左扭柏”的纹理左扭,比用“转”字更有力度,一个“旋”字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旋转,突出其高大而左扭的特点,又和“拧”、“绳”呼应。

  第4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水。这里的水的特点是“多、清、静、柔”。全段围绕起句“这里的水,多、清、静、柔”逐层来写。在写水“多”的特点时,既写出类别多,还连用几个比喻,对仗工整地写出水的姿态各异,美不胜收;在写水“静”的特点时,运用“鸟鸣山更幽”的反衬方法,通过写“叮咚叮咚”的声响突出晋祠水的静;而在写水“柔”的特点时,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并运用精当准确的动词“拉成”、“铺”、“挂”、“合”、“织成”、“穿”、“绕”传神地表现了水草在静柔的水中的姿态,极具画面感。

  第5自然段的说明对象是晋祠的园中小品和名人题咏。本段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石雕小和尚和石雕大虎的例子,说明园中小品极具匠心的特点。对名人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的特点描写则显得简介概括,体现了详略得当的行文特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自然风景的“两美”(山和树),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说教法

  课前指导学生充分预习,读熟课文,因为本课生词新词较多,作者描写优美细致、用词准确精当,联想丰富,修辞手法运用多样,熟读课文可以扫清阅读上的障碍。

  教学时,首先从整体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从课题“美丽的晋祠”入手,抓住“美丽”这一关键词,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即总起句“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研读此句,生发出下列三个问题:山、树、水又美在哪里呢?

  研读文本时,抓住上述主要问题,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重点研读下列三句话:“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闪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感受、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行品评;通过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联想,从而感受山的魅力和树的风姿,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准,更深刻地理解在说明事物时使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在研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2、3自然段在文本结构上的相同之处,即都是先说明事物的特点,最后一句话写自己的感受;在说明事物特点时,采用分述的结构,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让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老师在此基础上小结:在说明事物特点时,采用引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让说明对象更加生动、形象,这样的说明文,我们叫它“文艺性说明文”。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推荐相关书籍给学生课下阅读。

  三、说学法指导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根据本课特点,着重指导学生运用下面两种方法学习课文:

  1、听听—想想—划划—读读—说说—议议—品品,在扎实的`语言训练中理解课文,陶冶情操。

  2、因为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2、3自然段结构上都是先分述事物特点,最后写自己的感受。老师进行归纳,并引导学生在写作上尤其是写说明文时,可以运用到这样的方法。

  四、预设教学程序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指名读(2名),一读提示“美丽”一词,齐读课题。

  2、课前布置大家搜集有关晋祠的资料,下面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指名2人,内容不同)

  3、师补充(酌情而定)

  山西境内有晋水,周武王的儿子叔虞被封到这里作诸侯,他用聪明才智带领人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过上了安定富足的日子。他死了之后,人们在晋水的上游,修建了一座祠庙供奉,以此纪念他,这座祠庙因为在晋水上游,所以叫做“晋祠”。

  4、过渡:山西晋祠我们没有去过,它美在何处呢?请跟随梁衡一起去观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读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辞藻优美,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看。

  小结: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由题目可知,作者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晋祠)晋祠怎么样呢?一个词语(美丽)

  3、快速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哪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勾画下来。

  4、交流

  (1)指名读句(出示: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找这一句。(文章2—5自然段分别写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这句话恰好概括了2—5自然段的内容)

  (2)自读这句话,你发现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排比)言下之意是说晋祠的山美、树美、水也美)感情齐读。

  5、质疑:晋祠的山、树、水究竟如何美呢?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感受美丽,首先一齐来看山。

  (三)品读“山”

  1、指名读,边听边想:晋祠的山美在哪里?勾画相关语句。

  2、将自己勾画的语句读一读,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

  3、交流

  预设:A、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双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1)这里的山怎样美?用句中的关键词语(巍巍的,长长的)

  (2)释词巍巍:形容高大

  长长:很长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外界的东西

  (3)自读,哪个字用得最好?(拥)组词,指名示范动作。

  平常生活中,谁会经常拥抱我们?这拥抱中充满了对我们的?(关爱、呵护)

  这里说“山将晋祠拥入怀中。”,仿佛这山对晋祠也充满了———关爱、呵护之情。

  (4)指名2人读,齐读。

  一个“拥”字把山写活了,仿佛那山已然是温情的母亲了。

  B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1)山美在哪里?(春秋的山景)

  (2)释词黄花满山:满山黄色的菊花

  径幽香远:小路僻静,花香远飘

  草木萧疏:草木稀疏

  天高水清:天空极高,水极清。

  (3)春天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绚丽多彩、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秋日的山中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草木劲瘦、秋高气爽)

  (4)指名读、分组读(女春,男秋)

  (5)小练习:仿照书中的形式,填空: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夏日,,;

  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冬至,,。

  4、正因如此,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引读)都会心旷神怡。这是作者的真实感受。

  5、过渡:晋祠的树又美在哪里呢?

  (四)品读“树”

  1、师范读,学生听,勾画树美的语句。

  2、自己勾画的句子,找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学做批注)

  3、交流

  预设A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1)这句话写的是?(周柏)既然叫它“周柏”,那它是从周朝就有了的,距今已有年历史了,这样的一棵古木,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

  (2)释词劲直:坚强有力,挺直,笔直

  皱裂:破裂出凹凸的纹路,从中看出这棵周柏年岁大,很古老

  挑着:冒出

  偃卧:倒着躺下(拟人化)

  (3)指名2人读。据说周柏已有年的历史,它历经风风雨雨,依然如此苍劲,那周柏———(引读)生: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看到这样的周柏,你像说些什么呢?

  B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1)这句话写的是?(唐槐)顾名思义,唐代就有的槐树,距今历史悠久。唐槐没在哪里呢?

  (2)释词老干粗大:树干又粗又大

  虬枝盘曲:树枝弯曲、相互环绕,从中看出树枝长的及其茂盛

  绿叶如盖:绿叶仿佛盖子一样,从中那个看出树叶繁茂

  (3)无论是周柏,还是唐槐,它们在晋祠历经千余载,依然古老苍劲,那周柏———(引读)——————;那唐槐(引读)—————,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引读)———

  C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俨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1)这句话中的树没在哪里?(造型奇特)

  (2)那些奇特的造型?(老妪负水,释词,演示,想象)

  (壮士托天,释词,演示,想象)树的造型奇特

  (3)不仅造型奇特,还不一而足

  不一而足:不一一列举,还有很多。最奇特的是—————

  D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上)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转)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冒)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掉)下了一根绳。

  (1)这句话描写的是?(左扭柏)它美在哪里呢?(向左扭,造型奇特)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它造型奇特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a“一齐”“拧”(试做动作)

  烟、绳,纹理朝同一方向

  B指名2人读,师误读

  C生对比品味,辨别

  冲速度快,力度大拧力度大旋粗大垂直

  上转冒细小掉

  (3)体会读,指名2人读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更像是地下;

  这不仅仅是一棵树,似乎是天上。

  (4)这树、这烟、这绳,更是让我们浮想联翩,仿佛这树的背后藏着一些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不仅问道:这一齐像左扭的柏树是怎么来的?(学生想象)

  (5)怪不得作者说:“圣母殿前左扭柏,——————(引读)———————

  (6)小结,在同学们丰富的想象中,满目苍翠,难怪作者会说:“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引读)——————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五)小结学习内容,总结语言特色

  1、对照板书,小结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学习了《美丽的晋祠》,你知道了些什么?

  (文章分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起: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晋祠的山、树、水、园中小品及名人题。今天重点学习了晋祠的山和树。晋祠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晋祠的树古老苍劲,作者列举了周柏、唐槐,此外晋祠的树造型奇特,作者以左扭柏为例,通过“拧”、“旋”突出左扭特点,进一步说明造型奇特。

  2、同学们,仔细回想作者是怎样介绍晋祠的山、树的特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细致的描写,比喻、拟人、对偶、联想)有什么作用?(是说明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让人感觉不是在观看一个物体,而更像是人与人的交流,缩短了说明对象和读者的距离)

  师小结:以说明为骨架(总分)糅合细致、准确的描写,对说明事物进行艺术的渲染,从而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艺性说明文。

  (六)布置作业

  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加以细致的描写(可适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引用)来介绍我们的校园。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文章结构的简缩,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课文重点,式样新颖不俗套。我的板书力求显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