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美的 沉思 笔记 读书

管理员

摘要: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精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的沉思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  8月20日看完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精选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的沉思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

  8月20日看完蒋勋老师《美的沉思》,在这期间一直给自己压力完成黄姐交待的作业——读后感,但是发现这本书打开了潘多拉的大门,使自己沉迷于其中不愿出来。蒋勋老师用自己美术的专业、美学的宽度、及哲学的高度见解,从上古玉石青铜,讲到宋元书画,一直到明末清初市民美术兴起的理性历史长河到自己对源远流长的美的讯息传递个人感性的沉思。书中涉及古今和中外各方面知识和认识是我这种才疏学浅之人需要饕餮N顿也才能消化其中的冰山一角。能力不行态度来凑(虽然与上交要求时间超时两天),现就个人初步阶段梳理了些许读后感如下:

  一、边看边读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些年的书白读了,有将近5%的字需要去查字典或者百度才知道它的读音及含义。

  二、书里的各种专业名词、史料文献、各种朝代信息扑面而来,看到后面,前面的知识又忘记了。往回翻的时候感觉还只是脑中一闪而过,所以选择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将自己认为重点的知识记录下来。

  三、本书采用通史的结构,以人类经时代变迁,思维的成熟及异域文化影响,使美产生各种不同的姿态:

  1、美起源于生活,人类对物质特性的'辨别和利用关键是在上肢进化成手后拉开了“文明”序幕。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经验,从流荡游牧的生活改变成农业的定居生活,安份于一块土地上。不但利用这块土生养百谷、牲畜,也利用这块泥土开发制作出陶器、青铜、玉石。生存的本能让我们崇拜自然,对未知世界种种的迷惑让我们信仰巫蛊,图腾,纹样,供奉。在西周中期以后,陕西扶风出土造型简朴端庄、充实而壮大的环带纹铜器传达的是理性人文精神的均衡、安定平复了商巫术之美中过分繁丽激情的部份,成为中国文明的基础。

  2、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后,秦一统山河,让美变得具备功用性,兵马俑取代人殉而存在;长城为了抵御外敌而建造,现在虽没了功用,却依然是美的;汉代的天圆地方,完全实践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儒家文化;魏晋南北朝代中,国家频繁更换生命的变灭逼出了唯美的时代:石雕佛像使人误以为是从石中生长出来的五官,散发着淡然的微笑,让人在淡然接受现实发生的一切;敦煌北朝壁画中有一种犷悍悲烈与静定之美的矛盾组合:一方面是人体处理的公式化,使画面产生静定与肃穆的效果,另一方面隐藏在那静定之下,经变故事本身的悲剧激情,掺杂着强烈煽情的色彩视觉,使中国的艺术经历了一次悲剧性浪漫风格的洗礼。

  3、从黑暗走向光明,唐朝把南北方最优秀的文明之精华加以糅合,产生了盛唐之音,盛唐精致的艺术享受,艳而不俗,华美而灿烂是难以用一种美学规范,它太庞大、太纷杂,呈现了太多不同的面貌。宋朝则进入一个内敛的时间,色彩褪淡、山水画风景回到初始,素净无色的水墨,开启了时代的传奇,对后世影响深远。

  4、元代为少数民族管理的朝代,使汉民族产生了无数遁世的艺术家,开启文人画时代,文人画指的是书法、绘画、文学、人品诸种因素结合,不带政治色彩,更多是对生命、对内心的独白。明清时期,艺术由宫廷/贵族/寒门/士族转变真正的来到了俗世,文人不纯粹是文人,也是画匠、买艺者,由高高在上的雅,到市井生活的俗,美一再延伸着,生长着,循环着,碰撞着……

  上述是我些许的读后感,虽然看完本书让我对艺术还是没多深刻的了解,但却开启了我对美的追求,想去敦煌、去故宫、去江浙细细旅行,感觉今后的旅行会有与以前不一样的视觉与感觉。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2

  前不久,我的案头多了一本《美的沉思》。这本书描述了蒋勋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深邃思考。跟着蒋勋读中国传统的美学,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浪漫情怀。蒋勋,是著名诗人、小说家、画家、文化“说书人”,更被称为“美的领路人”。他在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美的沉思》,影响力巨大,将“美”的话题走入了大众的视野,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的心灵功课。

  说道蒋勋其人,很多人把他比为台湾的“余秋雨“。然而他,有着很丰富的人生经历。1976年,蒋勋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毕业返台,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果他发现:在中国近一百年混乱而彷徨的历史处境里,要留下心来,思考有关那古老中国曾信守过的,坚持过的生命的理想、美的规则,有时,连自己也要不禁怀疑起来。然而,那些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山水画……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讲述了古典器物材质的的改变。独特的视角令人印象深刻。从泥土改换成金属,改换成木材,改换成化学材料一样。每一次的物质改换都使人类一方面感觉着对新的材质的兴奋,而另一方面又感觉着对旧的难以割舍的情感。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这本书展现了他对“美”的终极认识:“人类终极的自由,便是审美上的自由。审美的自由,是一种心灵的自由。经济上困窘,政治上被限制,思想上受禁锢,但仍然可能有心灵上审美的自由。一个人必须得到了审美的自由,才能称得上是个独立和完整的生命。”

  “美”并不只是技术,“美”是历史中漫长的心灵传递。西方人强调科学范式,“美”在于焦点透视,即使是绘画,也拘泥于二比三规格的硬框形式。中国则不一样,强调自由,“美”在于移动视点,集大成者就是绘画与书法,绘画往往又坚持忠于自然,卷轴成为中国绘画特有的形式。中国卷轴式绘画,展现一种延续的、展开的、无限的、流动的时空观念,左手展开画卷,右手却又收起起始部分,留给观赏者的,是正在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蒋勋看来,美是心灵对自由的向往,没有美,没有沉思,便成就不了文明。心中有向往,专注于物质,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劳动,专注于眼、耳、鼻、舌、身,专注于自己的感官与思维,心无旁骛,便有了文明。文明是静定下来沉思的力量,沉思泥土,沉思水,沉思火,沉思自己的手,最后会产生一个像半坡陶钵那样动人的作品。沉思火里的釉料流动,会产生宋代钧窑窑变得灿烂绚丽。沉思水,沉思墨,沉思笔毫在纸上渲染开来的痕迹,会是米芾的书法,会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中国从唐朝时期的浓墨重彩到宋时的清新淡雅,中国人对美学的追求与思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中国重“水墨”,西方重“油彩”。“水”使“墨”散开,“油”使“彩”凝聚。“水墨”正是表达内心自由的`最好形式。它“美”,像诗,不像论文。而这,也正是《美的沉思》的品质,“天圆地方:汉代的形上美学”、“水平与波磔:汉代隶书与建筑上一条线的完成”、“石块里的菩萨之笑: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悲愿激情之美:敦煌的北朝壁画”……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感性与理性之美不言而溢。

  蒋勋认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方式,尊重他人的审美情怀,尊重不同民族的审美,万物并育,才是一个社会长久深厚的福气。当然,他也就不认可“美的领路人”这一尊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美,没有“领路人”,走到自然终,天宽地阔,月光、水声,松风,潮汐,才是真正的“领路人”。

  时光终将流失,然而美的记忆长存。“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蒋勋《美的沉思》,在艺术与历史之间漫步,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门窗,而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中所有的悲喜真相,传达给我们的是生机勃勃的大美。“美”,是一种心中的坚持;“人”才是美的核心价值;因为“美”,我们继续前行。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3

  这是一本“美”的书,美的文笔、美的装帧、美的插图,让读者在“美”中流连忘返。这是一部入门性质的中国美术史,从上古时代的玉石、史前陶器、青铜器,讲到魏晋名士风流、南北朝的石雕艺术、大唐的彩塑,一直到明末清初的市民美术的兴起。跨度之大,可谓是一部中国美术简明史。这本书最初于1986年在台湾结集出版,书中的内容是蒋勋先生在大学授课的一套讲义,曾先行在台湾的《雄狮美术》杂志上发表。

  阅读这本“美”的书,无疑是让读者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在这本书中,蒋勋从美学视角梳理中国艺术的脉络。作者的文笔清丽流畅,读起来能给人阅读的愉悦,他的叙述感性与理性之美兼备,让人啧啧赞叹。在这本书中,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等,更能通过作者的阐述,透视这样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开启读者对这些艺术作品的'形式意义的思考,进而进行美学的沉思。

  正如蒋勋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和其他各个民族一样,从岩石和泥土开始了他们美的故事。”作者就是从泥土开始讲述美的故事。陶器的基本物质是泥土,是泥土与水和火的特性化合发展出来的结果。根据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在这本书中作者把这些陶器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

  1、半坡类型;

  2、庙底沟类型;

  3、秦王寨类型;

  4、马家窑类型;

  5、齐家文化类型;

  6、辛店文化类型;

  7、大汶口文化类型;

  8、龙山文化类型。

  作者结合精美的有代表性的陶器对这些类型的特征进行了简要介绍。当然这样的分类不同的专家可能有所不同。对于事前陶器的各式图样,作者进行了理论上阐述和解读。在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陆李泽厚先生的看法,认为这些彩陶纹饰不是为了“审美”,也不是纯粹自然的“模拟”,而是“具有巫术仪礼的图腾性质”。不管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最后的结论,但大陆美学家和台湾美学家之间的学术切磋是比较值得肯定。

  读这本《美的沉思》的时候,老是会让人联想到李泽厚的那本曾经风靡大陆的《美的历程》。从蒋勋的行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本书对台湾没学界的影响。《美的历程》和这本《美的沉思》可谓是海峡两岸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双子星座”,都值得推荐阅读。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4

  美是什么?优雅、华丽、高贵、精巧、丰饶、别致,这些词语皆可以是美带给我们的感觉。经过大自然打磨的玉石虽是粗糙,但那种拙朴的力量仍不失美感;若被匠师精雕细琢了一番,则褪去原始的粗糙,显得灵气逼人,亦让人赞叹这巧夺天工。这是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不同,是现代为美上的一道藩篱,孰高孰低,难以言说分明。

  《美的沉思》讲美的历史,美在经过传承和积淀以后的内核——文化符号,更多的是在处理艺术背后的美学观念,一路旁征博引,向我们解释一个时代的美对当时的人有何意义,为什么这样的风格是美的,从器物、书法、绘画、雕塑的特点来推测他们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经历,借此感受那个时代匠人对美的'理想和抱负。

  既然是美的历史,也是纷繁杂乱的,但我很喜欢这本别具一格的历史书,蒋勋去除了特例的细枝末节,留下一条绵延发展的历史线,因此不显枯燥,也不觉深奥,只待他剥离了层层的史料,凸显美的本源。每次看蒋勋谈美谈文学,总觉得意趣盎然,即便是对相关内容一无所知的读者也不会有被拒之门外的感觉,文字圆融,见解朴素,将多种观念巧妙杂糅在一起,纵横拉宽视野,非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就拿中国的人像艺术来说,不仅少见,造型更是简陋,许在中国艺术史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但蒋勋将之与其他一些古老民族做对比,将不同形态的雕塑内在联结的文明、文化,生活环境一一抽丝剥茧,让我们看到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形状、声音,成为一种美的形式留存下来以后,便不仅是审美符号,而是一种文明的积淀。于是我再看印度人像的曲线流露出的妩媚,顿时深有同感,只有这片氤氲潮湿的地方才能酝酿出这样的慵懒多姿。

  回到中国的人像历史,蒋勋从几处加以剖析,首先人俑作为最早的人像艺术是用来代替活人陪葬,自然也不会带有任何崇拜或纪念的性质;其次,中国自古以来的群体性经验与心理都是埋没个人,凸显群体的,因而也不会出现如同希腊雕塑那样突出个人力量与美感的作品。这一章的篇幅其实不多,但我觉得内容很丰富,横向比较不同民族的艺术,纵向看待单个民族的文明,蒋勋说出了审美的新角度,这个角度也贯穿了整本书,美学是从集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中归纳完成的。

  中西贯通,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挖掘艺术背后的美学意义,我想这是蒋勋要引领我们沉思的东西,这美的历史不再止步于历史,而是数千年来各种差异后的美的观念。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5

  这本书的原稿,是蒋勋他在台湾大学工学院开授“工艺史”课程的“讲义”,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以工艺实践为隐藏核心的另类艺术史。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我们的计划为大学部的同学开设一些有点通识与博雅教育性质的、入门性的导论课,而蒋勋的工艺史,就是历史研究部分最基础的导论课程。……这份讲义虽然采取了通史的结构,却躲开了一般通史的简单线性预设,佐以各种不同的类型与范畴,把陶器、青铜、书法、石雕、壁画、彩塑、绘画、建筑、舞台,一一触及,以及,天圆地方、笔墨诗意、意境神韵,多所用心,于是,工艺劳动与美学实践相互扭合,贯穿全程,今日读来,让有魅力。尤其,他经由时间与空间的角度,以理论视野,巧妙地把我们熟悉的遗产重新组织起来,结合上我们以后一系列的建筑与城市相关课程。——引自书末结语

  美的从不等于艺术的。就像是古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是美的,也是艺术的一样,毕加索笔下的“姑娘们”是艺术的,却也未必是美的。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比喻,我达到此种认知也曾经历了三种境界,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小的时候曾经很天真的认为,艺术的就是美的;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大了就明白了,原来不是所有的艺术的都是美的了;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最后才懂得,人的喜好不同审美眼光也各不相同,艺术家也是人,他们的审美自然也各不相同,……所以,艺术的是艺术的,美的是美的。

  石雕、壁画、绣绘、笔墨等等这些,流散的,佚失的,唯余今人描摹的那些断简残章和残砖碎瓦。心痛之余或而也会如我一般生出种莫名的感慨来吧。静能生慧,静也是能生美的。真正永恒的美,不都是凝固的,沉静的吗。看看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姿态飘逸,再看看西方断臂的维纳斯,曲线微动。但是这些动的本质还是静。中国人所欣赏的美,或许也是如此沉静的着吧。

  艺术,从来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游戏,是金钱与权势的象征,大都也不过是为了迎合上位者的口味变化。而‘美’是不同的。美可以是庄严肃穆的宗教之美,可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也可以是淋漓奔放的市井之美,美是无拘无束,是变幻莫测的。而中国人所一贯沿袭传承的传统之‘美’,泰半应该是沉静雅致的上流之美,或者该说是上流社会的艺术审美情调。如姣花照水的娴静,如莲花缓缓绽放,如露水欲坠非坠,拈花一笑的静美,更近乎于礼的节制。

  所以,传统的自宋以后的美,离开了张旭狂草、公孙剑舞、传奇小说,离开了那些个诗酒放诞的人物的.美,是沉静而内敛的,属于礼的美。而不自由的美,也只能生产出僵硬的艺术,失去了那种鲜活的生命力。遗憾的是,熠熠金银器、琳琅的玉器、奇巧的牙雕、轻滑的丝织物等等这些在该书中都无从可觅,倒是厚重的青铜、朴拙的陶塑、繁复的雕刻、精美的绘画,甚至是房舍的构筑,都被囊括其中了。而这些工艺在幽微历史里迂回曲折的轨迹也在书中约略述及。

  作者把东西美学学说信手拈来的用在华夏文物上,所言其以【至于生活的空间与时间表现的角度】,及旧时那些关于美的各种思考,都条理清晰的以令人深省的文字呈现。尤其,相较于二十年前的物质环境,该书的此次再版有了充裕的预算,该版本的制作也越加精美。大概唯一的遗憾,怕就是会因为此书的立意过高,以至于对于更多的读者而言(就如我),是会觉得内容布局繁乱难懂,而非是独具匠心什么的了吧。

  这本书是越看越奇怪,太难啃了吧。话说写国内外的艺术史演变的书我看了也不只是三五七本了,怎地这本就这么深奥,让人看的晕乎乎的呢?直至看到了尾序终于弄明白了,合着这就不是本简单的写给普罗大众的普及型的书籍……强要拔高的了哲学的层次,而非是更实际的审美的风格变迁。这着实是难为了我们这样对于哲学毫无兴趣的读者了。

  反正,这书的内容因为不是一直走的一般的历史类书籍的线性排序,所以很多时候不免给人以零散割离之感,且加之那些玄而又玄的哲学性的内容,实在是更让人难以理解了。而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不理解啊读书最怕的就是不理解!看看就不懂了,这又不是在看课本,不懂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啃的。反正,对我而言,这书也就是留着看看图,和读读里面那些写的更实际的关于各个不同的艺术风格的介绍了。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6

  美是什么?优雅、华丽、高贵、精巧,这些词语皆可以是美带给我们的感觉。蒋勋的《美的沉思》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只是《写给大家的.美术史》是美术简史,书很大很厚,里面多数都是和留白,文字的字号很大,文字量并不大。

  我是学美术的,而且很喜欢美术史,可是到现在却仍然没有一本美术史能够真正打动我,甚至完整的读完的都寥寥无几,算起来除了当年的教材外,这本书,算是其中让我心动的一本了。这本书,从石器时代到陶器时代,从彩陶到黑陶,然后进入青铜时代,接着是各种工艺都出现了,书法绘画产生了,雕塑石刻出现了,壁画彩塑产生了,在一片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的绚烂之后,忽然归于宁静,就好像当年的彩陶一下子变成了黑陶,五色的瓷器变成了单色的青花,精美的壁画一下子变成了黑白的水墨世界。很感激像蒋勋先生这样对专业领域研究之透、又愿意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普及大众。是他们这些人,让艺术不再是殿堂内的摆设品,而成为人们探索时空的起点。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7

  平心而论,这是我所读过的蒋勋先生的作品中水准最高的一本。当然,还是要归咎于我读得太少。在《美的沉思》中,不仅精炼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学精粹(美术领域),从玉石、陶器、青铜、帛画、石雕、壁画、书法等等范畴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赏析评价,更由此折射出了附着于其中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的群体心理建构、哲学追求,近观器物、遥思故人,使人在赞叹之余屡屡凝神,“美”与“沉思”二者可谓形神兼备。

  从上古直至明代,中华民族在对“美”的理解与实践上既有与世界美学平行的脚步,更有与其他任何民族迥异的独特的追求。如果我们关注的只是呈现在面前的“器”的层面,着实不免有买椟还珠之嫌,隐藏在其深层的独特的精神气质、价值取向才是更能撼动我们心弦的核心。说到此节,不免想起当下热议的“中国梦”的话题,所有的“梦”的表象正如这些异彩纷呈的美术作品,形态各异,但如果深究“梦”的源头,那不免要细细剖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又是怎样的心态支撑了这样的“梦”。这不免就涉及了表象与灵魂的话题。而在这本书中,我认为,“美”只是表象,“沉思”才是灵魂。

  纵观全书,蒋勋先生在两个层面上做出了个性化的探索,一是从所有作品的材质上的分类作为编写全书的线索,而非简单的年代的叠加。如,对于石器、陶、青铜还原为石、土和铜;二是在鉴赏历朝历代的作品的同时,牵出史学的、哲学的思考。如,史前陶器的“安土敦仁”、汉代美学的“天圆地方”、敦煌壁画的“悲愿激情”等等。这本书原本是蒋勋先生在大学课堂上的讲义,因此,在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背景上,整本书的呈现显得更加严密、清晰,书中附有的《中国美术简表与图片索引》将整本书涉及到的要点一览无余地加以呈现,有着很强的专业性与权威性。而全书在作者一人笔力的统摄下,又具有了强烈的个性化色彩。

  阅读的过程,令人几度颔首。商前期的乳丁纹爵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但是,你难以想象它的简洁流畅,开口流畅舒展,器腹纤腰一握,整体造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现代时尚得不得了,完胜目下许多自诩高明的设计。与之全然不同的是众所周知的青铜四羊方尊,繁丽华美得令人炫目。同处于商代,先民的大胆追求与个性表达令人咋舌。赞叹也罢、钦佩也罢,强烈的视觉冲击始终在眼前交替不断。

  顺着年代的脉络细细梳理,我们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观感与体验。从商代的炫目浪漫到周代的素朴古典,从汉代的朴厚到魏晋的张狂,从唐代的`灿烂辉煌到宋代的内省清静,以至于之后的各个朝代更迭间的美学上的截然转换,我们会认同蒋先生所言——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浪漫的”与“古典的”,构成了中国艺术风格交互不断的两个主题。

  而在“五胡乱华”之后,外来的宗教艺术在本土快速滋长,无论从石窟佛像的动人微笑还是北魏壁画的悲剧浪漫,在战乱铁蹄下的艺术反而涅槃显现了更为动人的样貌,让人难以分辨其中的幸与不幸。

  更值得我们深究的是在美的背后的民族心理。我认为,在三个问题上,可做进一步的讨论:

  一是中国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相较十分逊色。无论从数量、质量上来讲,与埃及的壮观人像相去甚远。甚至一直到很晚的时代,中国人都不喜欢替自己立像。伟大与个人之间基本不发生联系,反而是部落共同的图腾受到相当的重视。这一点从原始社会就有的中国人对个人的看法,很值得我们重视。

  二是在任何一个民族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的色彩,在中国受到罕见的冷落。相当久远的年代里,中国的绘画是以“无色”作为主流的。“色即是空”,中国人对抽象的静观的内在的重视大大超乎其他各个民族。甚而包括在画面中的“白”的处理,虚与无之间的关系,具象和抽象之间的转圜,都是非常微妙的意识所在。

  三是恢复到原来的中国长卷绘画的看画方式,才能体悟到古人在画中向我们传递的真实讯息。这一点,是我们常识中的空白点。画卷的展与收之间是视觉经验的重写,也是古人对时间与空间的独有认识,值得我们细思。

  在这些基础之上,回观蒋勋先生的开宗明义——美比历史更真实,我想,会有很多人认同这一观点,未加掩饰的每一件作品的呈现以及背后传递的意蕴,总会大过被无数人修饰粉饰的史实。拂去渣滓与伪装,静观之间,当有觉悟。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8

  “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奠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著名的画家、诗人席慕蓉如是说。

  美不能仅存在于日常琐碎的生活中,成为人们为了追求刺激的消费品;它更应该是在众人心中察觉到了生命本身对美的渴求后,成为大家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与热忱来追求的精神归宿。正如杨绛先生谈读书:“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其实欣赏美也是如此,在生活中发现美,用美去感悟生活,感受这个世界的丰饶与美丽,甚至是发现文化与历史长河中所有的悲喜真相。

  《说文解字》里说“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这是在物资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肥硕给人们带来的喜悦,所以,这个“美”代表着饱足的喜悦。

  《国语·楚语》中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伍举的认为“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个“美”是生活安定带来的幸福感。

  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写道“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窦娥冤》告诉我们天理昭昭,善恶有报;《罗密欧与朱丽叶》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超越生命的;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战胜,但不能被打败”。这个“美”是悲剧用破碎带来的震颤。

  魏晋南北朝,中国仿佛渡着一条历史的黑河,一切的价值和意义都被**、践踏、嘲笑。三四百年间,却在那**人命、践踏道德、嘲弄理想的黑暗滓秽中升起了澄明如泪的生命的发愿。所以敦煌莫高窟开凿了,“若存托生,生于天上诸佛之所。若生世界,妙乐自在之处。若有所累,即令解脱。”一尊尊沉苦发愿的佛像被树立在中国大地之上,让我们知道无论是什么阻难,生命都要往光明、善良、美好的世界升去。这个“美”是带领凡俗摆脱悲苦的救赎。

  每个生命体在其生命流转的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各种对应的姿态,有欢笑有泪水,有悲苦有快乐,千奇百状,人们只有经过审视、观赏、评比加上创意的心得才能记录下各种生命情态的美感,才能让美穿越时空,始终焕发出诱人的生机与活力。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9

  脱离现实用途才叫美。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去掉对内容的解读、对利害得失的思考,把艺术品和实际人生拉开距离,就能发现这种美。

  美感是脱离了用途之后的记忆表现形式。《美的沉思》一书认为,美感来自人类遗传中对物品的记忆,抽象的符号蕴含着物品的形状记忆。美学也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美感产生在以人的经历为基础,却保持一定距离的艺术品上。例如神话、绘画。剥离物品的形象和用途,美感就呼之欲出。

  解读科技产品的设计之美,往往最难的是跳开实际用途。例如把不同的手机当作一个雕塑去欣赏,这样才能选出最好的模型。软件的界面也要先跳开实际用途,不考虑实体还是虚拟,这样才能设计出最美的软件。

  解读建筑之美。哥特式建筑为什么美,是因为和现实的民居明显拉开了差距,让人从这种几乎在现实中不存在的.建筑形式,感受到自己回到童话世界中。因为每个人在小时候,看到的都是巨人、巨大的建筑。随着我们越长越大,在视野里这些巨人、巨大的建筑物就在生活中消失了,巨人变成了和我们一样大小的人,巨大的房屋变成了蜗居。而艺术恰好又还原了这种记忆。

  解读摄影之美。现在摄影技术非常发达,但往往能打动人的是那种从正常视角无法获得的画面,例如航拍,微拍。而绘画作品,拉开了与现实的距离,呈现出格外珍贵的美感。这也是近年来无人机拍摄的作品深受欢迎,屡获大奖的原因。

  合理的距离产生美,需要主动去调整观察世界的距离。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0

  《美的沉思》这本书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美学之旅,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被蒋勋先生对历史与艺术的深刻洞察所折服。书中关于古代陶器的论述令我印象尤为深刻。陶器,作为人类文明早期的重要创造,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古人对美的最初追求。从粗糙的土陶到精美的彩陶,其造型与纹饰的演变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方式与审美观念的变化。那些简单而质朴的线条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的美。

  同时,书中提到的陶器制作过程也让我深思。每一件陶器都是工匠们用心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在创作中倾注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理解。这使我明白,美并非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在情感的表达和传递。真正的美是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的。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对“美”有了新的认识。美是历史的'沉淀,是人类智慧的积累,它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我们应该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美的养分,用更加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1

  《美的沉思》中的“书法之美”章节让我沉醉其中。

  书法,作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灵动的线条和独特的韵味展现出无尽的魅力。蒋勋先生深入剖析了书法中笔画的起承转合、结构的疏密得当以及书法家个人情感的.融入。每一个字都像是一个生命体,有着自己的节奏和呼吸。

  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其飘逸洒脱的字体,仿佛让我看到了作者在春日兰亭雅集时的畅快心情。而颜真卿的楷书,则端庄雄伟,透露出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书法家内心世界的外在呈现。

  此外,书中还提到书法的审美不仅在于其形式美,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书法中的阴阳平衡、虚实相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不谋而合。它让我明白,欣赏书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阅读这一章节,让我对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更崇高的敬意,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其奥秘的欲望。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2

  在《美的沉思》里,“绘画之美”的部分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书中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绘画作品的解读,让我领略到了绘画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从古典主义绘画的严谨构图和细腻笔触,到印象派画作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捕捉,再到现代绘画中各种大胆创新的表现手法,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典主义绘画的庄重与典雅,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对秩序和完美的追求;印象派的灵动与鲜活,则让我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之中。

  同时,作者还强调了绘画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一幅画不仅仅是图像的.组合,更是画家心灵的倾诉。例如,梵高的作品中那炽热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与激情。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学会了用更细腻的眼光去欣赏绘画,去感受画家在画布上留下的情感痕迹,也更加明白了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强大表现力和感染力。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3

  《美的沉思》中“建筑之美”这一章节让我对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

  建筑,不仅仅是供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空间,更是凝固的艺术和历史的见证。作者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分析,展现了建筑之美的丰富内涵。

  从古老的埃及金字塔到宏伟的中国故宫,从神秘的'哥特式教堂到现代的摩天大楼,每一种建筑风格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审美观念。比如,故宫的对称布局和华丽装饰,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的威严和尊贵;而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和彩色玻璃窗,则传达了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同时,书中还提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优秀的建筑应该融入周围的自然景观,而不是与之冲突。这让我想到了一些与山水相依的传统建筑,它们宛如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一般,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

  阅读这部分内容让我明白,建筑之美不仅在于其外观的雄伟和华丽,更在于其与文化、历史和自然的紧密结合。我们在欣赏建筑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感受,才能真正领略到其独特的魅力。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4

  《美的沉思》里“雕塑之美”的篇章让我深受触动。

  雕塑作为一种立体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书中从古代雕塑到现代雕塑,详细阐述了其发展历程和审美特点。

  古代雕塑往往具有宗教或神话的色彩,如古希腊的`神像雕塑,其完美的比例和优雅的姿态展现了人类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美的理想化追求。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雕塑更加注重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和观念,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作者还强调了雕塑材料的重要性。不同的材料,如石头、青铜、木材等,赋予了雕塑不同的质感和表现力。例如,大理石的温润光滑能营造出一种典雅的氛围,而青铜的厚重坚实则增添了作品的庄重感。

  通过阅读这部分内容,我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雕塑作品,感受其线条、形态和材质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雕塑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式,更在于其蕴含的艺术家的灵魂和对世界的独特诠释。

  美的沉思读书笔记 15

  在阅读《美的沉思》“工艺之美”这一章节时,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匠心与智慧的世界。

  工艺,是人类用双手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书中介绍了各种传统工艺,如陶瓷、刺绣、木雕等,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艺术的结晶。

  传统工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比如陶瓷制作中的拉坯、上釉等工序,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刺绣中的一针一线,都展现出细腻与精美。这些工艺作品不仅体现了精湛的技艺,还传递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然而,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许多传统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这让我感到惋惜的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应当重视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阅读,我对工艺之美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欣赏。工艺之美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让这些美好的技艺在时代的变迁中继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