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诗鉴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茅屋 唐诗 鉴赏

管理员

摘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诗,欢迎大家分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鉴赏

  这首诗约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流离到四川成都,由于得到严武等人的资助,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到了一块荒地,盖了一座小茅草房居住下来,即杜甫草堂。

  茅屋刚盖起来不久,就在这年的八月遭到一场暴风雨的洗劫,屋顶的茅草被刮走,屋内彻夜漏雨不止,诗人一家在寒冷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这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描写的景象。

  全诗可分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下者飘转沈塘坳。首句点题,开门见山地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情景。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开头两句,诗人就具体交待了时间和当时的情景,以简洁遒劲的笔触,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秋风的狂暴。怒号与卷字紧密相承,形象地描摹出高天长空呼啸而来的狂风的凶猛,倾刻间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

  接着在下面三句中,具体铺叙茅草被狂风吹得满天遍野,四处飞扬的情景。这里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渲染风力之大,二是烘托出诗人眼望着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遭到破坏,而却无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第二段自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描写顽童抢草的情景和诗人无可奈何的叹息。

  屋上的茅草,被风卷走,挂在树梢,跌落在塘坳,诗人本希望能拣回来一点以备修补房屋。但是从村上来了一群顽童,看主人年老力衰,就把撒落在地面上的茅草,一捆捆地抱走,主人呼喊他们也不听。忍能、面对、公然描摹出了顽童的无所顾忌、大摇大摆地调皮情态。唇焦、口燥、呼不得,将当时诗人焦急,费尽口舌的呵斥、劝阻都细致形象地记录下来。最后诗人只好回到家中,精疲力竭地靠在拐杖上叹息。倚杖与老无力紧紧相扣,表现出了诗人的未老先衰,自叹息又使人深感诗人的孤寂、不幸。

  诗人笔下的顽童固然可恶,并当面呼他们为盗贼, 但是诗人在思想感情上并没有把他们置于敌对的地位而加以认真地谴责,相反却将他们的顽皮、幼稚的神情表现得活泼可爱。

  第三段从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描写风定屋漏雨来之夜,愁迫难眠的情景。

  这段头两句先描绘风息云浓,渐近黑夜,大雨袭临之势,交待了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俄顷点明时间的短暂,漠漠、昏黑渲染出大雨前阴霾浓暗的气氛。三、四句接着从天气恶变写到破屋的情形:一床盖过多年的粗布被子,棉花已经干硬不能御寒,以致盖在身上冷似铁。被里子已经单薄得无筋力了,所以孩子在睡梦中一蹬就破。这种对布衾的细腻描绘,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困苦图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秋夜棉被本已冷似铁, 然又遭屋漏雨淋,床上几乎无干处,其景象就可想而知。因此诗人瞻前顾后,从眼前的一切回想到多年的颠沛流离生活,真是愁苦不堪,彻夜难眠,怎不希望天快亮啊!

  第四段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至篇末,表达诗人的理想和愿望。

  诗人在破屋湿床之上,彻夜难眠,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广大穷苦人民的苦难,并且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从中升华出宁愿牺牲自己而能普济天下穷人的崇高理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是多么富于浪漫而有气魄的想象;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又是何等地激情奔泻!这几句豪言壮语正是诗人伟大理想与高尚品质的集中体现。

  这首诗,通俗流畅,广为流传,茅屋为秋风所破,从白天、傍晚、夜里、直到第二天早晨,所见所感可写的东西很多,但诗人精心选择了风卷屋茅、顽童抱茅、倚杖叹息、孩儿蹬被、屋湿无干处等场面和细节,进行具体形象地描绘,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当时所经受的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整个社会人民生活的缩影,从而使诗歌的主题思想更富有现实意义。

  这首诗第一段以描写为主,二、三段以叙述为主,第四段以抒情为主。前三段写的是具体事物,因为紧扣主题,充满了感情,所以不使人感到板滞,最后一段的抒情,由于用了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俱欢颜等鲜明、生动的形象来表达,也就使抒情避免了抽象、空洞。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后靠献赋才得授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后弃官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严武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杜甫的诗歌,堪称中国古典诗歌的范本;他的人格,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两宋后,杜甫逐渐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诗坛上的杰出诗人,几乎无不受到他的沾溉和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