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账单》说课稿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账单 妈妈

管理员

摘要:

《妈妈账单》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妈妈账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妈妈账单》说课稿1  一、教材内容  《妈妈的账单》是人……

《妈妈账单》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妈妈账单》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妈妈账单》说课稿1

  一、教材内容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它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他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二、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3、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三、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四、教学策略

  (一)学情分析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

  (三)说学法

  本节课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程序

  我的课堂结构是:激趣导入——质疑定标——品读课文——升华感情。

  (一)激趣导入

  在新课开始,我先出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账单,告诉学生账单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然后问,你收到过妈妈写给你的账单吗?德国一个叫彼得的孩子就收到了这样的一份账单,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0课《妈妈的账单》。

  这样,通过问题激趣,造成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激起他们急切的求知欲望,迅速将学生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质疑定标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新课程标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板书课题后,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进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妈妈为什么要写账单?妈妈的账单上都写了哪些内容?妈妈的账单起了什么作用……

  然而,仅仅让孩子们提问,没有归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们的问题可能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把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归纳、提炼出来,动态地生成新的教学问题,把教学目标转化为了孩子们的内在需要。这样既可以激发起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又保证了课题高效、有序的进行。

  (三)品读课文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而这种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必须通过学生充分地读,才能有所感悟,受到熏陶。因此,对于课文的品析,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通过学生自读,范读、齐读等,抓住重点语句来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我是这样设计的:

  1、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我先安排了一个学生自由读课文的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和全班交流,使学生对于的脉络有个清楚的认识。

  2、再读课文,小组交流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彼得的账单和妈妈的账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学习共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研究彼得的帐单,从的字里行间体会彼得的为人,使学生明白彼得是个听话懂事能干的孩子,只是在给妈妈干活要报酬的这件事上表现得不够懂事;二是研究妈妈的账单,体会妈妈对彼得的爱。

  其实妈妈对彼得的爱浓缩在课文的很多地方,只要孩子们细细去找,就能有所发现。

  “彼得的母亲仔细地读了一遍,然后收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有说” 辛辛苦苦地把孩子养育了十年,到头来竟然还是自己欠孩子的钱,做妈妈会是一种怎样的痛心?可是她却把这种痛深埋在心底,想尽一切办法来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这无言之中所蕴藏的、宽容的爱怎能让人不肃然起敬,为之动容呢?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想要的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时,突然发现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账单。”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妈妈满足了儿子那不懂事的要求,却又写下了一张总额为零但满载母爱的账单。这个举动包含了妈妈多少的期待和尊重呀!

  十年,是多么漫长的一段岁月,十年的幸福生活,包含着多少数不清的心血和付出?十年了,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为了孩子的'成长,妈妈付出的何止这些?在这一点一滴之中,妈妈那浓的化不开的爱呀,怎么能说得尽呢?

  可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或许能感受得到妈妈对彼得的爱,但不一定能完全理解妈妈这样做的深刻含义。为了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对母爱的依恋,我创设了一个口语训练的环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象一下,十年来彼得的妈妈是怎样照顾他的?

  和着如泣如述的音乐,孩子们细细地体会着,母亲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不由得涌上了心头。

  或许每天早晨,当彼得醒来的时候,他的妈妈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餐;或许每天晚上,彼得睡着了以后,他的妈妈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一夜起来好几次为他盖被子;或许在彼得生病的时候,他的妈妈也会像自己的妈妈那样焦急不安地守候着他……

  就这样,那无私的、用心良苦的母爱化作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定格在了孩子们的记忆里,勾起了孩子们对爱的深思。

  然而,只有这样粗浅的回味是不够的。紧接着,我又出示了埃德尔曼财经组织的一份报告,希望它能带给孩子们更大的震撼:

  有名的“埃德尔曼财经服务组织”曾经经过缜密的计算与评估,得出这样的结论:若将母亲所做的各类型工作改为出钱聘人代劳,那么,子女一年所付的工钱将高达63.5万美元。按照这个数字计算,养育一个子女十年,子女应付的工钱就是63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00多万!

  这是怎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多得让人无法想像!但即使是这样,还不包括妈妈对彼得的爱,因为爱是千金也买不来的,爱是这世界上的无价之宝……

  然而,就是这样的付出,在妈妈的账单里却都是零!这,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她是心甘情愿地为孩子付出的,她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让孩子回报呀……

  真是“大爱无言,真爱无声”!就是这样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改变了孩子,甚至改变了他这一生对爱的理解……

  3、品读课文,体会感悟

  带着这种对母亲深深的敬意,最后,我又让孩子们回归课本,再次通读全文,细细回味,相信这种感悟会积蓄得更浓更浓。

  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三次读文的安排犹如三个台阶引领着学生步步登高,逼近的内核,走向人物的心灵。经历了“三次读文”的语言实践,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语感,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读中感悟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及道理,使他们的赤子之心得到释放。

  (四)升华感情

  其实,天底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她们用无私、无声的爱小心地呵护着我们;天下的孩子也都是一样的,他们幸福地享受着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是早上按不停的闹钟,是晚上窗前等待的身影;

  妈妈的爱,是为我捏肩捻脚的双手,是为我奔波劳碌的双脚;

  妈妈的爱,是病床前心痛的眼泪,是用嘴吹凉的一杯水;

  妈妈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一生的征程……

  可是作为儿女,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就这样,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理解了妈妈的爱的基础上,我安排了一首很有震撼力的歌《烛光里的妈妈》,让孩子们在歌声中倾诉自己对妈妈的爱,来结束全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行动起来,学会表达和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五)教学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结晶,一个好的板书不仅能体现了课堂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思想。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来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

《妈妈账单》说课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次学习的机会。

  我要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四册的《妈妈的账单》。这个故事通过妈妈把自己的账单计作0芬尼表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优秀文章,也是一篇进行默读训练的好教材。课文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我的说课分教材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三部分。

  先说说我对文章的理解,故事是这样的:彼得是一个商店老板的儿子,他经常帮父母去邮局邮寄一些账单,因此他渐渐觉得自己也成了一名商人,就写了一份账单给妈妈,为自己的劳动索取报酬:60芬尼。妈妈发现账单后付了钱,同时也给了彼得一份账单,列举了自己为儿子做的一切,报酬总计0芬尼。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十分惭愧,把钱还给了妈妈。三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感恩意识比较朦胧。从学生学习能力来说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继续锻炼学生运用字典的能力。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把文章读流利。

  2、继续学习用默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对比两份账单,找到学习的重点。

  4、体会母爱的伟大无私,懂得感恩父母。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同时把教法和学法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第一步,提问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妈妈”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妈妈一直是孩子们的心灵支柱和炫耀的资本,是孩子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我一上课就提出问题:这个世界上谁最爱你?你最爱谁?为什么?自然而然地打开学生的心房。使他们乐于发言思考。在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入课文:《妈妈的账单》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第二步,布置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标出不懂的语句。把文章读流利。小学中年级要继续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学习理解字词的方法。查字典即是方法之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查字典的三种方法,只是不善于利用,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因此在三年级的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养成主动运用学习工具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这两大学习习惯是我本年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都会安排查字典和提出问题。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字词的难度不大,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地达到老师的要求。给学生成就感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默读文章,概括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崔峦老师在去年的“小学高效课堂展示研讨会”上指出:中年级要训练默读,使学生通过读有初步感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略读文粗知大意,用较快的速度读,知其主要内容。因此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同时概括段意,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思考之后紧接着安排课堂交流,肯定正确的理解,指出偏颇之处和寻找正确思路的方法。课堂交流给足学生发言的时间随时指正学生的表达不当之处。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步比较两份账单,说说为什么文章以《妈妈的账单》为题。假设我们的妈妈也给我们开一份账单,她会写多少钱?在这里我安排了小组讨论的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思考的动力有发言的机会。组长总结发言之后,补充材料《母亲的工资》。而后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评价这两份账单。这部分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为了使学生自己体会到学习的重点我安排了比较两份账单的环节,两种付出,两种期望得到的回报,母爱的无私无声的涌入每个学生的心田。小组讨论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去思考,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讨论中反思自己,产生回报母亲的冲动。评价结束播放歌曲《母亲》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自己的母亲的无私。

  第五步,介绍信的格式,让学生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课文感情强烈,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对母亲的付出有了更高的认识:由开始的理所当然到现在的无私无价,这给他们的心灵震动使他们需要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歉意和热爱,给他们一吐为快的机会,使文章的情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此种情境下的作文也许文笔不够优美,但每一个字必是真情的流露,我手写我口,定会言之有物。另外应用文的写作是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之一,趁此机会让他们给妈妈或爸爸写一封信,初步接触应用文的学习。

  总之本课的教学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突出默读的训练,重视情感的教育,引导学生自己找学习重点,通过合作学习突破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指正。

《妈妈账单》说课稿3

  一、 说教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价、无私和无声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母亲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帮妈妈做事需要得到报酬,妈妈会满足你;同时,妈妈提醒你,妈妈一直全心爱着你,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向你索取报酬。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小彼得的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融合贯通全文,扣住中心,抓住重点,深刻的把握住课文的读与想,不断以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以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使学生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课堂参与的'欲望。

  1、先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再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份妈妈的账单”并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让学生发言,我选择问题板书。我认为这样的导入简单明了,而且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以读为主,注重启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学生以读为主。结合连接语的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先让学生读懂小彼得的账单,再读妈妈的账单。然后引导提问:“你怎样看小彼得的妈妈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的做法?如果账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为什么?”

  从而引导学生体会亲情的无价。接着用对比的方法来学习这两份账单,引导学生把两份账单进行朗读、比较,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以及读了账单后的想法和感受,共同讨论母爱的无私。妈妈没说一句话,而是如小彼得所愿,把60芬尼放在餐盘旁边,同时写下一张总额为0的账单放在餐盘旁边。这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声的、无私的。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阅读引领学生步步登高,逼近的核心,走向人物的心灵。

  3巧妙设计,进行训练。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读懂了妈妈的账单是无价无私无声的,那么小小彼得读懂了吗?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小彼得,你想对妈妈怎么说呢?进行语言训练。

  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这节课的灵魂。在阅读中,引领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使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悟真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解题发问讲课提转化为话题

  1、前面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知道那些同学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份妈妈的账单”。(板书课题)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让学生发言,我选择问题板书。

  (二)阅读释疑

  1、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a)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指名分段读。

  (c)点拨难读的生字词,自由读、齐读。

  (d)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

  (a)认真读彼得账单,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b)当彼得把懂事听话标上价钱时,你对彼得又怎么看?

  (c)再细读妈妈的账单,从中读出了什么?

  (d)我们把账单列详细点还可以列哪些?

  (e)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如果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为什么?(板书:无价)

  3、精读

  对比读两份账单,共同讨论读出什么?

  (板书:无私)

  4、妈妈没说一句话,而是如小彼得所愿,只写下了一张总额为零却满载母爱的账单,这无价、无私的账单,这是什么意思?账单没有说话,读读这份妈妈的账单,你又读懂了什么?

  (板书 :无声)

  5、我们读懂了妈妈的账单是无价、无私、无声,那么小彼得读懂了吗? 指导读课文最后一段。从小彼得的神态动作中体会他的“羞愧万分”

  (三)转化应用

  1、妈的账单是无价、无私、无声的。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小彼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现在你对小彼得又有什么评价?

  五、小结

《妈妈账单》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得到他想要的报酬时,他也收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羞愧万分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回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表现得极为感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取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孩子留了一份总额是零,却满含母爱的账单。这不但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更是一位充满教育机智的母亲。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爱父母,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2、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⑴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⑵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⑶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及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并能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3、教学重难点:把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把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这是因为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情感的创设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打开孩子们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这个理念。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孩子们的心灵触动。通过进行深情并茂地朗读,打开孩子们的情感大门,唤起心灵深处的感动。总而言之要让孩子们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以期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实现先前设定的教学目标。

  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是灵动的;朗读赋予文本以生命,赋课堂以精彩。所以课堂中的另一个亮点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三、说学法

  在重视教学方法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注重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本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学习习惯。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为此制定了本课的学法是: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初读课文时,就让学生围绕账单进行提问;在学习妈妈和小彼得的帐单的内容时又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去发现账单背后的秘密,体会账单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主动探究,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作、讨论法。小组合作,计算“报酬”。这样的讨论和交流不但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挥伙伴的互助作用,巩固团队的凝聚作用,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本课共安排了7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理解账单

  生活中,你看到过或使用过账单吗?请你介绍一下。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起到释疑的作用,理解何谓“账单”。】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围绕账单,你有什么问题?

  2、交流反馈。师生共同筛选问题,并板书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在自读中自己解疑,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带着问题读课文,又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学习“小彼得的帐单”,读中释疑。

  1、出示小彼得的帐单,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

  2、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彼得为什么给妈妈开了这份账单?

  3、读彼得的帐单,看看彼得向母亲索要了哪些报酬?

  4、你觉得要这些报酬合理吗?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围绕账单及关键语段,边读边品,使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并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认识。】

  (四)、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1、补充课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份妈妈的账单,多读几遍,你又能读懂什么呢?

  2、交流体会。

  3、想象说话:妈妈十年来是怎样照顾彼得的?

  4、小组合作,计算“报酬”。

  5、小组汇报交流。

  6、小结

  7、补充账单:妈妈是怎样看待这份账单的?

  8、指导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教材,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所以此环节设计了妈妈十年来是怎样照顾小彼得的、补充妈妈的账单等,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唤醒那份真挚、伟大的情感,也是学生与文本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五)、图文结合,提升情感

  1、读着读着,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了什么变化呢?细细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彼得为什么羞愧万分?

  3、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小彼得,我就是妈妈。告诉我,你心里在想什么?

  4、指导朗读

  5、课文中妈妈一句话也没有说,仅凭一张总额为零却载满母爱的账单就让彼得羞愧万分,主动退还了索要的报酬。再读两份账单,有没有更深刻的认识?

  6、再读妈妈的账单。

  【设计意图:在仔细、反复账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妈妈的账单所包含的浓郁情感,同时使阅读训练和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六)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写下自己心中想说的话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是抒发学生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环节,通过自己真挚感情的流露、告白,带动情感的升华。】

  (七)总结深化,拓展积累。

  课堂小结。积累关于母爱的名言。

  【设计意图:在拓展性的阅读积累中,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也会不断增强,思想情感的生成也能慢慢积淀下来。】

《妈妈账单》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开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情深,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文章。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唤醒学生生活中真实的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一个有效的策略。本课的教学,力求实现这个理念。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小彼得心理活动融情想象,

  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都把自己的儿女当成宝,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自己无私的`爱。把子女娇惯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公子、公主,尽享被爱而忽略付出爱,基于这种普遍现象,抓住本课这一教学契机,反复读文,对比账单,仔细体会小彼得帮妈妈做事需要报酬,而妈妈为小彼得做事却不需要报酬这一强烈反差所包含的母爱无价、无私,并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懂得天下所有的母爱都是无价、伟大、不求回报的,进而学会感恩,学会关心,回报父母的爱,力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把感恩放在心上,真正体会家长、老师、同学之间的爱,让每个生命个体学会感恩,学会做一个有健康思想道德的社会小公民。

  三、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一个不等式0>60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比较分析两份账单有什么不同,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依据课文特点,主要采用激趣导入法,朗读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结合。

  四、说教学流程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上课伊始,我巧妙设计问题,打破语文教学引入常规,在黑板上写出0>60,让学生质疑,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然后通过导语引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只要同学们把课文读懂了,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顺势而导,引出课题,进入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自主学习,启迪智慧。以学生提取的重点内容——课件出示的两份账单为线索,让学生有感情练读——老师指导读——男女分组读等一系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解决“这两份账单的不同之处”,既突出了重点又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妈妈的账单”语言浅显,意思明白,文字虽无难懂之处,但蕴涵深刻的意义,如何让学生感悟母爱的无私、无价,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呢?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读师:是啊!多么不一样的账单啊!十年,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却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从而理解到妈妈的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是无价的。在学生领会到母爱的无价后,这时再让学生进行解读,使学生感受到: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0”却包含着宽广的、无私的母爱,对文本的研读也更加深入。同时将朗读贯穿其中,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朗读“妈妈的账单”。此时如公式般枯燥无味的“账单”。在学生的眼里,已变成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孩子们用最动听的声音,或中或轻,或扬或抑,或高亢激昂,或低沉舒缓,或笑意盈盈,或泪光闪闪,把藏在“账单”背后的伟大的母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第三个环节,巩固拓展,内化智慧。我再次用课件出示母亲写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想象这十年来还可能为小彼得做过哪些事?充满激情的导语,为学生打开了思路:同学们,妈妈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请你把这份账单再列详细些,还可以列举什么呢?让学生补充账单,加深感悟。如果要计算金钱的话,该是多少芬尼?而妈妈却写着“0”芬尼。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出示:这是一份()的账单,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此时问题中的人物是小彼得,但实质上正是孩子们自己的真实体验。

  第四环节,反馈迁移,反思升华。师生共同带着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引导揭示小彼得的内心,羞愧万分,又通过学生对语言和情感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现多样感悟,多情共振,特别是通过图片引出的那个感人故事和朗读小诗《妈妈的爱》,学生的内心都被母爱的伟大所深深震憾,情感得到进一步体验和升华,使学生心灵在碰撞中飞扬,让生命在阅读中成长,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的领域去发展,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教学的最后,则是将学生的情感升华为行动,真正的用爱去回报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妈妈账单》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妈妈的账单》是小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可贵的亲情和友情”,课文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这篇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把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看到儿子开出的账单,妈妈什么话也没有说,而是按照儿子的要求,把儿子索要的报酬如数放在他的餐盘旁,同时给儿子留了一份总额为零,却满载着母爱的账单。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理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正确、流利地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具体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同时人物的行为动作的背后也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活动”为切入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和深切的爱。

  (3)情感目标: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并以实际行动报答母亲。

  3、教学重难点:

  “授人以鱼,只供一时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所以我把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把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设计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这个对话的过程更加流畅,充满精彩,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找到三者之间的共鸣点。情境创设可以唤醒学生生活的真实体验,激活生活的记忆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本课的教学,力图实践引悟教育中的情境引悟原则和情感引悟原则。课前的互动我通过出示一个不等式——0>60创设情境,学完母子二人的账单后,我通过言语进行情景创设,通过引读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心灵的触动,课堂快结束的时候我又通过声情并茂地激情朗诵,打开学生情感的大门,用情感来引领学生,唤起学生心灵的感动,让学生时刻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营造的情感氛围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在文本的熏陶感染下,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朗读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最好的结合点,对于一堂课而言,讲解是生动的,朗读是灵动的;朗读赋文本予生命,赋课堂予精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其它教学方法无法取代的!记得有位专家就曾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课堂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融融。”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多种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在阅读中,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让学生在读中实现多元思维、多样感悟、多情共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体验、升华,让孩子在情感中飞扬,在情感中学会感悟,引导他们朝着真、善、美去发展。

  三、说学法设计

  本节课我以引悟教育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努力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重视学生个体的参与,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的窗口,引领他们去解读人性的真善美。我为本课确定的学法是:

  (1)质疑探究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课题的引入时,我首先出示不等式设疑,勾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在认读生字词后我让学生抓住其中的两个很重要的词语——如愿以偿、羞愧万分,让学生思考小彼得“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的原因,从而引出两份“账单”。在学习妈妈和彼得的.账单的内容时我又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去发现账单背后的秘密,拓展文本,揭示账单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合作、讨论法。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学生围绕“从这份账单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这不但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挥伙伴的互助作用,加强团队的凝聚作用,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时安排是一课时。我是按照三环结构来设计的。第一环:置境引入;第二环:联结感悟;第三环:生成。

  第一环:置境引入

  1、板书:0>60

  2、师:看到这个特殊的算式,你有什么疑问?

  3、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藏在《妈妈的账单》这篇课文里。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4、板书课题。

  5、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师生共同梳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的开始我注意营造氛围,用不等式设疑导入,然后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然后让学生读题质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第二环:联结感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2、出示词语

  3、学生初读词语

  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加入感情色彩再读词语。

  5、从“如愿以偿”和“羞愧万分”这两个关键词入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顺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从而引出两份账单。

  【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水平不断加深,而且有所感悟,当学生做到了这点,对生字词的理解也能略知大概了。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感知写作线索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学习“彼得的账单”,读中释疑

  1、出示彼得账单。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2、指名朗读。(适当评价。)

  3、谁还想再读一读,那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想,从这一份账单上,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个怎样的孩子?

  4、既然彼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那他为什么要开这份账单给妈妈呢?再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相信你们能找到答案。

  (三)品读“妈妈的账单”,体会情感。

  过渡:妈妈看了这份账单,什么话也没说。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所要的报酬。但同时,他也发现了一份妈妈写给他的账单。妈妈的账单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示“妈妈的账单”。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2、同学们,请你仔细读读妈妈的账单,看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妈妈的账单上后面的金额写的都是0芬尼。)

  是啊,这是一份特殊的账单,谁愿意来读一读。

  3、指导朗读,适当评价。

  4、小组讨论,指名交流,从这份账单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关心孩子、伟大、无私……)

  5、请你再仔细地琢磨这份账单的每条款项,一条一条地读,读到哪条款项的时候特别感动?为什么特别感动?指名读并回答。

  6、师引读:十年了,妈妈把彼得渐渐地拉扯大,她给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却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妈妈每天照料着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当彼得生病的时候,妈妈无微不至、不分昼夜地守护着他却仍然只要——(生回答),妈妈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牵挂都给了小彼得,还是只要——(生回答)。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哪!同学们,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这是一份()的账单,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爱呀!一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母爱呀!

  7、你能替他深情地读读这份账单吗?请生读,读出感情,读出共鸣,读出高潮。

  【本环节的设定,遵循了孩子们的思维模式,没有直接将本课的中心硬性地塞进孩子的大脑,而是让孩子们一步步,在品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对账单的阅读采取了三个层次:初读是自由读,意图是想让孩子们初步地感受帐单的内容;接着是抽读,希望能将情感深入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在品读中理解内容。最后是有感情地读,其中溶进了对母爱的体味。从孩子的角度逐渐转化成妈妈的角度,此环节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用学生的理解和语言将难点攻破,自然而有效。在师的深情的引中,在学生深深的情感共鸣中,我想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应该称得上是水到渠成了。】

  (四)巧妙转接,走进生活

  1、多么特别的一份帐单啊!同学们,这难道仅仅是一张薄薄的账单吗?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心中百感交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成长的每一天早上,妈妈准时送上的那杯牛奶是那么香甜;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让我们也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妈妈给予我们的爱吧!

  出示课件:

  他想起了自己第一天上学时,妈妈();

  他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他想起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电闪雷鸣,他吓得浑身发抖,妈妈();

  他想起了感冒发高烧时,妈妈();

  他想起了自己取得好成绩时,妈妈();

  他想起了(),妈妈()……

  【设计意图:拓展课文内容,将知识带进孩子们的生活,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说的欲望,并且将知识与运用结合,抓住机会对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掀起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浓浓的母爱,进入到了课堂的高潮阶段。浓浓的母爱在孩子们的心里流淌出来,将情融汇到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五)揭示主题,情感升华

  1、师:同学们,十年的幸福生活,十年的精心呵护,如果算来,这该是一笔多么庞大的数字呀!

  2、补充阅读资料《母亲的价格》。

  既然母亲的工资无法计算,那为什么彼得妈妈的账单上写的都是0芬尼呢?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为什么?你从这份账单中读懂了什么?(母爱的无私、无价)

  3、领会“0>60”的含义:读到这儿,你一定明白了,在这两份账单中,大于60的,其实不是数字“0”,而是什么?

  板书:母爱=无私无价

  4、是呀,同学们,为你无数次的付出,然而,总不求回报,这个人,就是深深爱着你的伟大的母亲,慈爱的母亲。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份无价、无私的账单。(老师读前面的款项,同学读后面的数字。)

  5、读着读着,我们被妈妈这份浓浓的母爱深深感动;读着读着,小彼得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呢?(出示最后一段和插图)

  看看插图,细细地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彼得羞愧万分。

  6、正因为羞愧万分,他才会——,他才会——(呈现课始的词语)。

  谁有本领把小彼得当时的心情用读表现出来?

  7、(指名读)听出来了吗?谁能让大家感受到不仅羞愧,而且羞愧万分呢?一起来读吧!

  8、此时此刻,母子俩虽然都没有说话,但是小彼得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你觉得此时小彼得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9、出示句子:

  (1)小彼得藏进妈妈的怀里的不光是(脸蛋),还有(对妈妈的爱)。

  (2)小彼得塞进妈妈的口袋里的不仅是(60芬尼),还有(对妈妈深深的爱)。

  师生共同填写。

  10、再读最后一段,把此时小彼得的心情读给大家听。

  第三环:生成

  (一)表达感受,抒发情感

  1、此时的你,一定被彼得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的人格深深打动,也一定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许从彼得身上,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请你写出自己心中最想说的话,可以对彼得说,可以对彼得的妈妈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妈妈说。如果你感悟特别深,都想说,老师更欢迎。

  2、出示小练笔:

  我想对彼得说:

  我想对彼得的妈妈说:

  我想对自己说:

  我想对自己的妈妈说:

  学生自由书写,教师巡回指导,指名学生交流。

  (二)总结深化,拓展积累。

  1、一位英国诗人说过: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感谢彼得的妈妈,她的账单不仅让彼得也让我们懂得了妈妈的爱是无价的,无私的,无声的,妈妈的爱是献给儿女的最温暖、最深沉、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永远在心中铭记这份爱的账单吧!(板画爱心)

  2、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世界各国的文学家、诗人笔下描绘的母爱吧!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林肯

  母亲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

  母亲的心是一个深渊,在它的最深处你总会得到宽恕。——————巴尔扎克

  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五、说板书设计

  妈妈的账单

  0>60

  母爱=无私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