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卖报 教学设计 优秀

管理员

摘要: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卖报歌》,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

  2. 了解相关的音乐小常识。

  教学重、难点

  1. 学唱歌曲,唱好歌曲。

  2. 让学生理解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的历史意义,了解歌曲中父辈童年时代的生活。

  教材分析

  歌曲《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2/4拍,四乐句组成的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

  《卖报歌》曲调明快、流畅,并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以及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了解聂耳的故事。

  教师讲解聂耳《卖报歌》的故事。

  2. 聆听歌曲《卖报歌》。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卖报歌》的创作背景,这首歌曲究竟有多好听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范唱,注意留意歌词所表现的内容,边听边思考:有什么不懂之处?

  3. 一起朗读歌词。教师讲解歌词大意。(出示《卖报歌》歌词节奏谱)

  讲解后可以尝试有节奏地念歌词。

  二、《卖报歌》歌曲学习

  1. 视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逐句视唱一下歌曲的旋律。

  在这一环节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采用唱名演唱或者带母音哼唱的方法教学生视唱,但是同时要注意:速度放慢,边唱边划拍子,以培养学生击拍视唱的能力。

  2. 教唱歌词。

  这一环节建议在学生演唱旋律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直接把歌词加入旋律中进行演唱,尝试直接演唱歌曲,如有问题可以单独解决。单独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指名演唱的方式帮助解决。

  3. 随音乐《卖报歌》伴奏完整演唱歌曲,适当加快速度,边唱边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思考歌曲要表达的`情感怎样?

  教师总结:报童的童年生活是多么艰难,“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出小报童的天真、生活的悲惨、向往光明的坚定情绪。而我们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是多么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 小组尝试进行歌表演,音乐情景剧的表演。

  角色划分:报童,可以是几个。买报的老板、有钱人等,营造街头繁忙的景象。

  要求:教师弹奏旋律作为背景,报童奔跑卖报,有钱人不屑一顾的样子。一报童突然摔倒,引发人们的深思和同情,全体慢速演唱歌曲。然后,全体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快速演唱歌曲。(《卖报歌》表演唱)

  三、巩固和发展

  聂耳生平的其他内容。

  聂耳: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声誉的聂耳,是位传奇般的人物。 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他虽然出生于一个清寒的医家,却自幼爱好音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演奏多种民族乐器,被人视为“神童”“天才少年”。

  1. 聆听《金蛇狂舞》,感受聂耳作品。

  2.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美好童年的音乐作品,准备下一节课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卖报歌》的时候,大家应该感受到了小报童酸涩的童年有多么悲惨吧。旧社会的小朋友饥寒交迫,没有钱上学。相比之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美好。大家带着这种感情,课后好好复习《卖报歌》,下一节课谈谈自己学习了这首歌的感受。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热爱党,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通过学生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3.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聂耳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用轻快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

  2. 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聂耳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1.2/4 1234|5 -|ⅰ5 ⅰ5|5432 | 1- ‖

  二、导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表达了处在民族危机中的'中华民族不屈的心声,我们现在也经常能够听到,(播放国歌)它的名字叫什么?它的词曲作者是谁?

  三、介绍聂耳

  (出示课件图片)介绍聂耳,他是一位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的声誉,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41部作品,其中有一首歌曲是专门为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报童创作的,它就是《卖报歌》(出示课题)

  四、歌曲学习

  1、这首卖报歌脍炙人口,我们的爷爷奶奶会唱,爸爸妈妈会唱,而且老师发现一说歌名很多同学也会唱。我想同学们都想马上欣赏和学习这首歌曲,是不是?下面我们就来听赏《卖报歌》(提出要求,出示歌曲范唱视频)

  2、用“啦”模唱歌曲旋律。(要求声音)

  3、歌词演唱。(速度慢一些,旋律)

  4、完成节奏练习

  2/4 хх ххх |хх х| ххххх | хх х‖

  5、带歌词读节奏

  6、整体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歌曲的情绪,用有弹性、颗粒状的声音演唱歌曲。原速)

  7、同学们歌曲唱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歌谱。

  8、整体完整演唱歌曲。(拍强弱节奏。每组同学用的形式不同,第一组第二组拍桌子和腿;第三组和第四组拍手和肩膀。)

  9、师:下面我们从四个组里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一个卖报的表演。(教师提出要求,两名报童,一位富人,一位阔太太)

  表演,其余学生作为背景音乐,为表演伴唱。(评议)

  五、拓展积累

  聂耳先生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享有显赫的声誉,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41部作品,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其中的两首。

  1、欣赏聂耳作品《毕业歌》。(出示视频)

  田汉词、聂耳曲,齐唱,是电影《桃李劫》插曲,同时也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 此歌作于1934年。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六、随伴奏演唱歌曲,总结下课。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了解《卖报歌》歌曲背景、人物介绍;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唱、聆听、分析、观看图片/视屏等形式贯穿课堂活动,让学生准确把握歌曲情绪、音色、节奏进行演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卖报歌》及其作品背景,让学生有感情的表达对作品的认识。从而喜爱、热爱音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了解,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

  2、难点:让学生认唱音名,并能结合逻辑重音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常规活动

  律动——播放歌曲《卖报歌》

  提示:请你与老师做相同的动作。注意节奏以及手势变化!

  (教学意图:主要是放松训练,立足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对歌曲的节奏、速度、动作把握的.协调性。)

  二、新授歌曲、激情学唱

  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师:《卖报歌》是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的儿童歌曲。那么,你还知道聂耳的哪些作品呢?

  生:

  简要分析《卖报歌》背景故事

  师:《卖报歌》也是当时战争时期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来观看一段视屏。请你说说你看完的感受。

  观看描述报童凄惨生活的电影片段。——视屏

  观看彩图,教师描述《卖报歌》作曲背景。

  (教学意图:通过对作品的背景分析,让学生了解、感受、欣赏,从而为更好地演唱奠定基础。)

  范听

  师:是的,自从聂耳为小毛头写了这首《卖报歌》后,小毛头每次都高兴的唱着这首歌曲上街卖报。你们听——她又唱起来了!

  模唱旋律

  游戏:认唱音名6 1 2 3 5 6

  教师弹奏旋律条,学生根据提示认唱音名。

  出示旋律,教师弹奏旋律,让学生核对对与错,并完整跟唱。

  静声模唱歌词

  师:教师“唱”口形,学生模唱歌词。(琴伴奏)

  静声模唱第二段

  师:你能找出哪些字是逻辑重音吗?请结合逻辑重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

  学生齐唱第三段

  师:请你们用上逻辑重音齐唱第三段。

  (教学意图:通过活动——认唱音名的展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活动,从而用愉快的心情学唱歌曲。)

  情绪、音色分析

  师:想想小毛头会用什么心情来演唱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完整有感情地演唱

  提示:演唱时注意口形、坐姿以及逻辑重音的运用。

  组组配合表演唱

  师:请结合歌词以小组为单位来演唱这首歌曲。比一比,哪组唱得最有感情、声音最和谐、最统一。

  (教学意图:通过对歌曲的精细处理,让学生学会分析、主动感受、尝试体验的能力,从而更热爱音乐课堂。)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出示道具——报纸

  让学生说说报纸的用途

  观看手工制作图片

  律动演唱——《卖报歌》

  (教学意图:通过报纸这一道具,让学生了解“它”的其它用途,从而有利地做到环保、制作、创意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延伸。)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会了《卖报歌》,你会唱了吗?请你们一起唱着卖报歌有序的走出教室吧!(带上报纸)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

  (2)体会“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纯真的心情唱好歌曲《卖报歌》。“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创设“小毛头”街头卖报的情景。用歌声与形体动作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教学难点:

  情绪的启发,学生动作的创设。

  教学准备:

  钢琴、VCD《聂耳》电影片段、报纸、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情——情景导入

  二、激情——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1)老师:你们想不想了与聂耳有关的事情?

  课件欣赏 电影《国歌》片段

  欣赏后,教师对聂耳生平简单介绍

  请同学唱一唱,如果没有就放录音欣赏一遍《卖报歌》

  三、感受情感——学习歌曲《卖报歌》

  A、划拍视唱乐谱(看课件上出示的乐谱)

  唱一两遍

  B、学唱歌曲

  四、表现情感——启发学生体会歌曲

  请一位同学来唱第一段歌曲。(学生演唱,老师弹琴)

  体会第二段歌曲: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把歌曲唱一遍,然后要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意思,怎么表现,并把关键的乐句唱出来。

  同学小议后,再一起把这一段唱一遍

  体会第三段歌曲: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体会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唱。欣赏老师的演唱,学生体会,回答老师的提问。(这一段也是表现“小毛头” 卖报时的凄惨景象,但最后一句是表现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同学们模仿老师的感觉把第三段唱一次。

  按体会的情绪完整地把歌曲唱一遍。

  五、创设情境——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分三段,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创设“小毛头”当时卖报的情景,表现“小毛头”的心情。

  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表演

  同学点评 教师小结

  同学们一起表演

  六、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第二课时

  听赏乐曲《金蛇狂舞》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金蛇狂舞》,让学生初步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堂鼓和锣营造热烈气氛的表现力,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气氛,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能用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以及不同音乐元素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

  3.通过欣赏本课乐曲,使学生了解“螺丝结顶”、“对答呼应”等民族音乐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上节课介绍了,聂耳叔叔不但写了许多反映穷苦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和爱国歌曲,还创作了优秀的民乐合奏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金蛇狂舞》。

  三、 新课教学

  A、初步完整感受

  B、分段聆听

  C、完整体验

  四、综合游戏

  五、 小结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歌曲《卖报歌》,引导学生体会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创编活动。

  3.知识与技能:了解乐曲创作背景及作曲家相关内容,运用自然真挚的音色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卖报歌》,理解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准确掌握旋律的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国歌》歌曲导入,引出作曲家聂耳

  2.分小组讨论、探究有关聂耳的相关内容

  3.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卖报歌》的创作背景

  二、新课教授

  1.聆听歌曲,音乐的情绪如何?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情绪进行演唱?(欢快?悲伤的?)

  2.跟随音乐旋律,敲击节奏,运用课堂乐器双响筒进行敲击;

  3.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内容。从歌词中寻找出表现报童生活苦难的句子。

  4.模唱旋律,学生用La来代替歌词进行模唱。

  5.分小组进行练习,将班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同学演唱,另一组同学伴奏(使用双响筒)

  6.创编情景剧

  小报童是怎样卖报纸的?谁来学学她的样子。她和别的小报童不一样,用什么方式来吸引别人来买她的报纸?分小组表演,将班级学生分为乐器组、唱组集体表演。

  三、拓展训练

  1.歌曲中的小报童还活着,她的.名字叫杨碧君,她现在住在上海,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还很喜欢唱《卖报歌》。

  2.学生观看采访杨碧君奶奶的视频,听杨奶奶唱《卖报歌》,观看杨奶奶的生活图片。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想对当年的小报童说些什么?你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同学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6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我的设计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听为中心”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在感受美、体验美中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通过观看图片,聆听小毛头的故事,教师的唱、奏、表,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解放前这一特定而又遥远的时期,贫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及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学习他们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认识到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乐观向上的对待学习与生活。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月段结构。这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

  2、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卖报歌》,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同龄孩子的悲惨生活,学习他们对待生活的那种乐观、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习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过程与方法: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3)知识技能: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

  4、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现。

  5、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二、说教法:

  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接龙游戏法、听辩体验感受法等教法与课堂乐器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在听中产生自方学习的兴趣与习惯,选择最适合表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弹唱问好:

  2、趣味发声:

  (二)引情——对比感受导入:

  1、联系实际提问:

  2、对比介绍

  (三)激情——了解歌曲背景及聂耳的生平

  1、放录音初听歌曲感受

  2、观图了解熟悉歌词同时分散难点

  (四)体验——学唱歌曲:

  1、歌曲难点学习及情感渗透

  2、渗透乐理解决难点节奏

  3、激趣引导用听唱法自学歌曲

  (五)创设情境——歌曲处理:

  ①对比听赏了解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放录音)

  ②学生听后讨论说看法,尝试演唱。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创作表演。

  五、拓展——学唱歌谱

  ①出小黑板(唱名旋律)师弹奏旋律,生听琴唱唱名旋律。

  ②再听琴唱质疑师自弹自唱,生听后跟琴唱解决。

  ③完整听唱唱名旋律。

  ④竖笛吹奏练习,好生范师生同仿吹。

  六、总结——小结结束:说收获

  板书设计:

  卖报歌

  作曲:聂耳(人民音乐家)

  音符名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

  唱一拍唱半拍唱小半拍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7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报歌》。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第四册。首先说一下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本课主要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的地表演歌曲内容,通过观看图片;聆听小毛头的故事,教师的范唱表演,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解放前旧社会这一

  特定的而又遥远的时期贫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及他们对待这种生活的态度,学习他们在逆境中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并认识到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用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月段结构。这三段歌词的分节歌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

  2、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歌曲《卖报歌》,让学生了解旧社会同龄孩子的悲惨生活,学习他们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自信的生活态度。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新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4、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现。

  5、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二、说教法:

  本课我综合使用创设情景法、歌曲接龙游戏法等教法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三、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有感情的问好。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在街上是不是经常会看到一些卖报纸的呀?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都是怎样来卖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生自由模仿)接下来用高位置、轻快的声音及拉长的音来用动听的声音模仿卖报的吆喝声,进行发声训练,把生活中的声音艺术化,然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本课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特定的环境当中,并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是什么呢?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歌曲《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生活中对卖报生活的感受及模仿,再将生活中的声音美化,成为动听的声音,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再用故事形式对比讲述旧社会卖报童的生活,使学生能真实的感受《卖报歌》表现的的特定时期的真实生活——悲惨艰辛生活环境下保持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3、教师边范唱边表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情感。学生感受到小报童是非常乐观的,心情愉快的。教师再让学生谈谈是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的,(旋律欢快活泼、速度中速稍快、声音轻快的。)接下来再提出新的问题——乐观的`小报童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份卖报的工作呢?

  4、再次完整聆听歌曲。

  请学生用歌曲中的歌词按节奏读出来。生读出:

  (1)我是卖报的小行家(打出课件)

  (2)再鼓励学生向小报童一样自信的称赞自己(拓展教学,发挥学生想象力)

  (3)再让学生发现这句节奏中比较活泼的节奏,讲解后十六分音符,(打出课件)

  (4)学生找出歌曲中有这个节奏型的一句歌词,(打出课件)学生马上对比出与上一句完全相同,接下来教师与学生互动,师读上一句,生用相同的声音,节奏读下一句,(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正确纠正,象天明去是难点,可以让节奏感强的学生准确示范,教师用有趣的语言(你把分开的两个好朋友(明和去又送回到原来的位置,他非常感谢你,并竖起大拇指作称赞状)给以肯定并激发学生兴趣及认真度,很快在快乐的气氛中解决难点问题,为演唱歌曲做准备。)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用灵活的方法,科学合理而有步骤的环节设计,富有童趣的语言将本课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准确掌握,并体现了延伸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学唱歌曲。

  (1)自己读词。

  (教师用设疑的方法把学生自然的带入下一个环节,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小报童等派报后又做什么了?请同学们接着轻声的把歌词读完整了走进他的生活感受一下吧”)

  (2)学唱第一段歌词,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法,如师生接龙唱、自己指出难点学生之间共同帮助解决以及自己评价找出最合适的演唱方法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歌曲情感处理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歌曲内容及情感的感受用合适的音色、速度、节奏、力度、表情、动作及打击乐伴奏等来生动的表现,把小报童在街上奔跑卖报的情景生动的表现出来,并通过音乐实践来评价是否准确,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愉快的实践中获取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3)学唱二、三段歌词。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对比感受的方法,在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会歌词后,让学生根据歌词所表现的情景,通过自己的感受,选择与第一段歌词不同的音色、速度、节奏、力度、表情、动作进行表现,体现出每段歌词表现的不同情感,使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的特殊时期的特殊情感,学习小报童在逆境中那种乐观、自信、向上的生活态度。达到本课的技能与情感目标。使学生的音乐技能真的得到提高。

  (4)完整演唱歌曲。

  这一环节我放手给学生展示的空间,学生兴趣很高,积极投入音乐实践中,课堂气氛热烈而又愉快。学生充分得到了美的感受。把歌曲表现的情感表现的很准确、很生动。充分表达了自己感受。

  [整个歌曲学唱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特点,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注重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音乐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音乐的表现力、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总结: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明了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幸福的生活环境中应该懂得珍惜,并要学习小报童永乐观、自信、向上的态度对待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月段结构。这三段歌词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因此,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地表演歌曲内容。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音乐课的特点,结合了新课程的理念和三年级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新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三)针对以上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歌曲情感表现。

  教学难点: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录音机、磁带、课件、报纸等与多媒体相结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我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导入新课是关键,因此,我采用了视觉图象法,讲故事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从而引出一位特殊的卖报人物——解放前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然后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环境当中,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接着,我再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环节:教师范唱表演;

  接下来,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我是这样设计这环节的:我边范唱边表演,让学生感受到小报童是非常乐观的,心情愉快的。我再让学生谈谈是怎样从歌曲中感受到的,接下来我再提出新的问题——乐观的小报童又是怎样看待自己这份卖报的工作呢?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歌曲名称,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体会歌曲中报童的困难生活,教育幼儿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猴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挤奶》、《采茶》、《北京的金山上》。练声《小动物的叫声》、《国旗红红的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学习歌曲《卖报歌》。

  1、老师讲述故事: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今天我们也来学唱《卖报歌》,好吗?

  2、老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唱了什么?

  3、老师边弹琴边演唱歌曲一遍。(帮助幼儿逐句理解歌词意思)

  4、学习按节奏念歌词。

  5、学唱歌曲。

  (1)、老师大声唱,小朋友小声唱。

  (2)、小朋友自然声唱歌。

  (3)、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4)分组进行演唱歌曲。

  6、情感教育。

  (1)小朋友学了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应该怎样做?

  (2)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小朋友们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7、复习舞蹈《小孔雀告诉你》。要求幼儿有表情地表演。

  《卖报歌》是音乐家聂耳5261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4102年代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乐曲曲调1653简单,朗朗上口,曲调明快、流畅,以朴实生动的语言,辛辣诙谐的笔调,深刻地描述了旧社会报童的苦难生活及对光明的渴望。

  1934年年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公演时,特请小毛头本人扮演剧中报童,在舞台上首次公开演唱作为场曲的《卖报歌》,从此传唱开来,深受儿童喜爱。这首歌短小精悍的儿童歌曲以跳跃的节奏,活泼的音调,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报童形象。音乐的情绪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卖报歌》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它为人们展现了解放前贫穷儿童的苦难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带有着对光明未来的期盼。聂耳的创作源于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他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提炼音乐形象,并把自己的音乐创作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艺工作者。

  卖报歌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走近《卖报歌》,了解它的创作过程,并阅读辅助资料,认识聂耳,学习聂耳并铭记聂耳。

  教学主线:

  走近《卖报歌》,初识聂耳——走进《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聂耳——走出《卖报歌》,铭记聂耳。

  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

  2.掌握本课的8个生字。

  3.搜集关于“一二八”日寇轰炸上海的资料,了解当时人们的苦难生活。

  4.学唱《卖报歌》,了解聂耳的生平及其创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卖报歌》,初识聂耳。

  1.播放《卖报歌》,师生合唱。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名叫《卖报歌》,(板书《卖报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卖报歌》的诞生。”(板书:的诞生)

  相机教学:“诞”的写法。圣诞节就要到了,送人祝福时,千万别写错字哦!

  2.师:大家在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首歌曲吗?(优美悦耳)

  3. 这样一首优美悦耳的歌曲,是由谁和谁创作出来的呢?思维敏捷的你,肯定能从课文的某一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相机教学:学生找到第11段后,请他来读一读,说一说。

  4.简介聂耳。

  你们了解聂耳吗?(板书:聂耳)

  相机教学:聂耳的“聂”字的写法,课文中有一个字和它样子差不多,你发现了吗?“轰”

  (课件出示:聂耳生平简介——聂耳,原名聂守信,号子义,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县。童年时的聂耳,受到云南丰富而又优美的民间音乐和戏曲的熏陶。喜爱唱民歌的母亲是他最早的音乐启蒙教师。他10岁时从邻居那里学会了吹笛子,后又学了拉二胡、弹三弦和月琴,并参加了学生音乐团,并担任指挥。)

  从这里,你认识一个怎样的聂耳? ——爱音乐

  二.走进《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了解聂耳。

  1.一首曲子的诞生,总会有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聂耳创

  作出了这么受人喜爱的《卖报歌》呢?指名分段读课文的2—10自然段。

  相机教学:检测学生的朗读,字音要准,节奏要适当,个别词语随机指导,比如:熙熙攘攘、

  2.学生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聂耳同情小毛头的遭遇,为了帮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卖报歌》,就这样,《卖报歌》诞生了。

  3.小结:原来,《卖报歌》的诞生,缘于一个卖报的小女孩。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指导朗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要读出焦急的叫卖,令人同情的神情。

  4.师:同学们,这样一个小女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天气里卖报呢?请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

  指导朗读: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5.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的我们一般是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去。可

  是在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你看:“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明确:生活所迫,人们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因为当时……

  课件出示:“一二八”日本轰炸上海,上海的人们过着苦难的生活,(具体数字)小毛头一家就是当时遭受了战乱的家庭的缩影。

  6.面对这样一个可怜的小女孩,聂耳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了帮助她,聂耳都做了些什么?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4)将小毛头介绍到了联华影片公司,让她成为了一名演员。

  7.从聂耳的这些言行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聂耳? ——爱人民

  8.教师小结:是的,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了这首优美悦耳的歌。

  三.走出文本,铭记聂耳。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音乐家的聂耳,不仅有着出色的音乐才华,还有着一颗善良的博爱之心。但聂耳留给世人的精神财富,还远不止这些。请认真阅读手头的这份补充阅读资料,相信对聂耳,你又会有新的认识。

  2.学生阅读辅助阅读资料。

  3.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还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聂耳? ——爱祖国

  4.小结:聂耳的歌已唱红大江南北,作的曲已享誉全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聂耳的精神定将流芳千古,滋养一辈又一辈人!

  四.作业布置:(任选一项)

  1聂耳的生命可谓短暂,但创作却极其丰富,我要搜集他的作品,办一份“聂耳作品荟萃”的小报。

  2聂耳真了不起,不仅创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还能读到种种精神,对音乐事业的执着,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些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我想写一写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