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文言文额阅读答案及译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东都 文言文

管理员

摘要: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文言文额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文言文额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吕元膺①……

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文言文额阅读答案及译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吕元膺为东都留守文言文额阅读答案及译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

  【注释】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惯的读书人。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务。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⑵因私易一子以自胜()⑶吕请棋处士他适()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18.文中“易子”一事发生的条件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6.⑴认为、以为⑵私自,暗地里,偷偷地⑶到……去,往,去到

  17.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18.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

  19.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参考译文】

  吕元膺做东都留守的时候,曾经与个隐士下棋。正下着棋,便有一些文件堆积起来,吕元膺就停棋拿笔批阅。棋友以为吕元膺一定顾不上棋局,就偷偷换了个棋子来取胜。吕元膺已经把一切看在眼里。第二天,吕元膺请他到别处去。所有的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棋友却感到很内疚,就留给吕元膺一份很厚的告别礼物。就这样过了约十年,吕元膺卧病在床将要死去,儿子侄子们都站在床前。吕元膺说:“结交朋友,一定要仔细地选择。当初我为东都留守,有一个和我下棋的人,乘我去办别的事时,偷偷换了一着棋。其实也不值得介意,但反映出此人的心迹可怕。几次想说这件事,又怕那个人因此而忧愁悲戚;始终不说,又怕你们毁于这一类的事上,就告诉了你们。”说完,吕元膺怀着惆怅死去了。

  人物生平

  吕元膺姿秀仪美,才华出众。去京师拜见前宰相齐映,齐映十分惊奇:“我无缘认识娄、郝,看言谈举止,娄、郝也不过如此!”

  建中初年,被选为贤良,任安邑尉,长春宫判官。平定李怀光作乱之后,德宗下诏,令河北节度史王栖曜留吕元膺辅佐。不久,任殿中侍御史、右司员外郎。后出任蕲州刺史。在蕲州时,一囚犯对他说:“明天就是年了,家有父母,不能团聚,深感悔恨。”说罢痛哭不止。吕元膺很同情,便把所有囚犯的刑具去掉,放他们回去过年,并指定回来日期。狱吏认为不可,元膺说:“我相信他们,他们怎能失信于我?”结果众囚犯如期返回。不法之徒深感愧疚,从此不在蕲州作案。

  元和八年前后,吕元膺升为给事中,不久,又改任同州刺史。宪宗与他谈起政事,他对答如流,详细而具体。宪宗对宰相说:“元膺直人快语,应留在左右,为何放他到外地去?”于是留吕元膺为给事中,兼任皇太子侍读,又升御史中丞、鄂岳观察使。有一次,夜半登城,守城人不许,随从说:“这是中丞大人。”守城人说:“夜难辨。”吕元膺未登城而返。次日,他就提拔这位守城人为将军。吕元膺后任尚书左丞。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不和,宪宗下诏调孟阳为散骑常侍,王遂为登州刺史。吕元膺认为不妥,要求宪宗明曲直奖罚。江西裴堪巡察虔州刺史李将顺受贿案,未经讯问贬谪。吕元膺说:“观察使对案子不经过反复审问就作处理,即使该死罪,也不符法,请派御史讯问。”

  后任东都留守,东都西南与邓虢相通,路途多山,川谷旷深,麋鹿很多。山中有人以射猎为生,不务农桑,他们居无定所,骄悍好斗,当地人都称他们为“山棚”。山棚与李师道兵共谋,劫掠地方,当时,守城兵少而弱,吕元膺坐城门指挥,意气闲舒,进退有方,兵民奋力,终获全胜。后又任吏部侍郎,因病改太子宾客。死后追赠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