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的《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崐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 《呐喊》自序 鲁迅 我在年青……
鲁迅呐喊自序
鲁迅先生的《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崐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
《呐喊》自序 鲁迅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年纪可是忘却了,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①,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况伊又看不见自己的儿子了。然而我也顾不得这些事,终于到N去进了K学堂了,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生理学并不教,但我们却看到些木版的《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之类了。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②,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这一学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在东京的留学生很有学法政理化以至警察工业的,但没有人治文学和美术;可是在冷淡的空气中,也幸而寻到几个同志了,此外又邀集了必须的几个人,商量之后,第一步当然是出杂志,名目是取“新的生命”的意思,因为我们那时大抵带些复古的倾向,所以只谓之《新生》。
《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创始时候既己背时,失败时候当然无可告语,而其后却连这三个人也都为各自的运命所驱策,不能在一处纵谈将来的好梦了,这就是我们的并未产生的《新生》的结局。
我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是自此以后的事。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了。
然而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也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自己了:就是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只是我自己的寂寞是不可不驱除的,因为这于我太痛苦。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的,但我的麻醉法却也似乎已经奏了功,再没有青年时候的慷慨激昂的意思了。
S会馆③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④。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⑤,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的跳动。
“你钞了这些有什么用?”有一夜,他翻着我那古碑的钞本,发了研究的质问了。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钞他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什么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我懂得他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了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鲁迅记于北京。
--------------------------------------------------------------------------------
注释:
①N指南京,K学堂指江南水师学堂。作者于1898年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06年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参看《朝花夕拾》中《琐记》及《藤野先生》二文。
②作者对中医的看法,可参看《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③S会馆指绍兴县馆,在北京宣武门外。从1912年5月到1919年11月,作者住在这会馆里。
④鲁迅寓居绍兴县馆时,常于公余〔当时他在教育部工作〕荟集和研究中国古代的造像及墓志等金石拓本,后来辑成《六朝造像目录》和《六朝墓志目录》两种〔后者未完成〕。在寓居县馆期间,他还曾经从事中国文学古籍的纂辑和校勘工作,成书的有谢承《后汉书》、《嵇康集》等。
⑤金心异指钱玄同,当时《新青年》的编辑委员之一。《新青年》提倡文化革命后不久,林纾曾写过一篇笔记体小说《荆生》,痛骂文化革命的提倡者,其中有一个人物叫“金心异”,即影射钱玄同。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鲁迅在这篇序言中,通过回顾自己从19世纪末崐到五四时期的经历、自己的思想发展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程,说明了写作崐《呐喊》的缘由及《呐喊》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的观点。
在艺术上,《〈呐喊〉自序》别开生面,独具一格,不同于一般书序的写崐法。娓娓而谈,侃侃有议,在夹叙夹议中述说了自己的经历,表达了自己的社崐会观点和文学观点,成为一篇杰出的散文。
第一部分(1─10自然段)19世纪末到五四时期,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思想发展崐历程。
第一层(1自然段)总括全文,点明创作《呐喊》的缘由。
《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梦”是理解全文的关键──崐即全文的“文眼”。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崐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回首往事,崐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崐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崐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崐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并凝结成为崐革命的文艺作品,这就是《呐喊》的缘由。
第二层(2─10自然段)回顾过去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着重叙述弃医从崐文的经过,具体说明“梦”的产生和破灭的过程。
应该根据地点的变换,来整理作者的生活经历,从中看出他的思想发展过崐程。(选用典型事例)
1.绍兴父亲患病: 反映作者饱尝世态炎凉,痛恨黑暗的社会,埋下后来学崐医的种子。(选用典型事例)
2.南京求学: 反映了作者学习西方科学,接受进化论启蒙,促成他选择学崐医,以医学治疗国民身体疾病,促进维新的思想。(选用《全体新论》《化学崐卫生论》等课程)
3.仙台学医: 表现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认识到第一要著是要改变国崐民的精神,决心用文艺作武器唤起民众。(突出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
4.东京治文: 表现作者善于解剖自己,克服知识分子单凭热情,只信自己崐轻视民众的思想,认识到救国救民的大业,需要团结很多的人。(选用《新生》崐杂志流产一事)
在这一部分中,先写父亲患病一事,再写上南京求学,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崐知识,接受进化论思想的.启蒙,促成他抉择学医,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美好的崐“梦”: 平时治病救人,战时从军报国,一面又能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崐──表现出他青年时代救国救民的热情。仙台学医只选了一个最集中、最强烈崐的镜头──一次时事画片放映情景,它是作者回忆中再不能忘却的一件事,正崐是这件事给了作者以强烈的刺激,形成了他对“国民性”弱点的认识,促使他崐弃医从文──第一个“梦”破灭了,第二个“梦”产生了。
弃医从文这一行动,标志着鲁迅思想发展的重大进步,说明他早期的爱国崐主义思想已经提高到更加自觉的阶段,他已经把人民群众的觉悟与祖国的前途崐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决心着手做提高人民群众觉悟的工作。按照鲁迅当时的崐认识,认为文艺对改变人们的精神状态的作用最大,于是他开始提倡新文艺运崐动。然而,那时社会上像鲁迅这样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还是少数,在一般知识分崐子中,如鲁迅那样决心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更是寥若晨星。因此,周围的空气是崐冷淡的,他得不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志,热烈的愿望得不到人们积极的响应。崐但他还是克服重重困难,筹办《新生》杂志,杂志的命名正表明鲁迅催促“新崐的生命”的诞生的希望。结果,《新生》杂志流产了,他的美好的“梦”又一崐次遭到破灭,使鲁迅感到寂寞痛苦。然而他并不怨天尤人。痛苦的经验,促使崐他严格地解剖自己,认识到“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救国崐救民的大业,要团结很多人,决不是一个人振臂一呼所能成功的,因此克服了崐知识分子单凭热情的弱点。
作者为什么具体叙述他当时那种寂寞悲哀的心情?
因为他当时的心情,与后来《呐喊》的创作密切有关。后来《呐喊》所反崐映的许多重大问题: 旧社会的积弊、国民性的弱点、辛亥革命的教训等,几乎崐都在这种“寂寞和悲哀”的沉默之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这是好“梦”破灭与崐勇猛战斗之间的过渡,是爆发前蓄积力量的沉默,正是《呐喊》创作的重要酝崐酿准备。着重记叙当时的心情,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把握《呐喊》产生的过崐程。
第二部分(11─20自然段)介绍写作《呐喊》的缘由、经过和为革命而创作的文崐艺观点、创作态度。
第一层(11─17自然段)创作小说的动机。
5.北京S会馆抄古碑: 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在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寂寞、苦崐闷但不悲观的心境,这是冷静分析、深刻思索的时期。
6.北京朋友索稿: 详写寓意深刻的关于“铁屋子”的对话,生动反映了十崐月革命给鲁迅以“新世纪的曙光”,认识到唤起民众,就能毁坏铁屋子,从此崐他就投入到反封建的洪流中去。这就是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情况。
从以上鲁迅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思想发展大致经过: 敇抉择学医,崐敇治病救人;弃医从文,救治麻木;悲哀沉默,思想孕育;披挂上阵,呐喊战斗崐四个阶段,而贯穿于其中的,则是他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崐精神。要实现救国救民的美“梦”,唤醒沉睡的大众,正是《呐喊》的由来。崐 第二层(18─20自然段)说明创作《呐喊》的指导思想,对小说能成集的心崐情和小说集《呐喊》的命名。
创作是为慰藉猛士而发出呐喊,当然须听将令,这就是作者创作的指导思崐想。
先交代一下从寂寞到呐喊的变化,并非“不能已于言”,就是说,年青时崐候经历了提倡文艺运动的“梦”,破灭以后,已处于寂寞之中。在寂寞之中开崐始动笔,为什么“仍不免呐喊几声”? 就因为“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崐和悲哀”。不是要慰藉自己年青时候做过的“梦”,而是“聊以慰藉那在寂寞崐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有前躯”。(不畏惧向前冲锋)
“听将令”鲁迅在另一篇文章里有解释,是指“那时革命的前躯者的命令,崐也是我自己愿意遵奉的命令,决不是皇上的圣旨,也不是金元和真的指挥刀”。崐(《〈自选集〉自序》
“听将令”反映到现实里,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崐写出了积极的因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呐喊》含义的两个方面:
1.为了惊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的呐喊;
2.为勇猛的革命前躯助威帮阵的呼喊。(出于鲁迅的谦虚)
小结:
一、围绕中心,按时间顺序选择典型事例反映思想发展过程:
作者抓住《呐喊》缘由这条线索,叙述了作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过程,崐这条线索即是: 好梦──寂寞──呐喊(叙事线索)
以“梦”的产生、破灭为线索,这样就使文章的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体崐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二、夹叙夹议:
本文是按作者经历的几个阶段进行叙述,所以以记叙为主,但作为序言,崐要说明小说创作的动机、意图,自然离不开议论。本文议论主要有三种形式:
1.在叙事的关键地方作画龙点睛的议论
写父亲的病,说“在敁侮蔑敋里接了钱”;写上南京求学“仿佛是敁走异路,逃崐敁异地敋”;学洋务是“将灵魂敁卖敋给洋鬼子”。这些叙事已透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崐炎凉,而作者在记叙之中又特意在两段叙事的联结处,加入几句承上启下的议崐论: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崐人真面目”寥寥数语,使叙述中所含意思更加显豁。
2.记录作者的思想变化的感受的议论
它往往交织在叙事中,但由于它更多的是作者历史上思想认识的结论,所崐以应该说主要是议论。如: 记叙看时事画片刺激后写的一段话,把弃医从文的崐原因和启蒙主义文学观揭示得很透辟,论述了医治身体的病和医治精神的病的崐关系。又如毁坏铁屋子争论后的一段话,更是鲜明的议论,结论是: 希望是不崐能抹杀的。
3.总结性的议论
结尾处对《呐喊》和文学革命的关系论说。这段议论旗帜鲜明,阐述精辟,崐落在文章的结穴处,是全文叙事的理论归结。议论的末句,又与文章第一句自崐然呼应。
三、比喻贴切,寓意深远
关于铁屋子的争论:
铁屋子: 比喻黑暗浓重的旧社会,极深刻地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示众的材料看客: 比喻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人们。
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 比喻叫喊于生人中却毫无反响而感到狐独。
听将令: 比喻适应新民主主义思想文化革命的需要。
大毒蛇: 比喻寂寞如何缠住了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