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里的晨读课 这个学期和鲁迅先生很有缘分。语文课本上刚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拜读过鲁迅先生所著的《朝花夕拾》,而且还到坐落在北京的鲁迅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游览,甚至在期中考试中,揣摩着少年鲁迅的心思,写完了期中作文。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我和……
鲁迅故里的晨读课
这个学期和鲁迅先生很有缘分。语文课本上刚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拜读过鲁迅先生所著的《朝花夕拾》,而且还到坐落在北京的鲁迅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游览,甚至在期中考试中,揣摩着少年鲁迅的心思,写完了期中作文。然而,这还没有结束。我和鲁迅先生最近距离的接触,却是游学的第二天清晨,来到了鲁迅的故里,浙江绍兴小城。
那是一个由无数黑瓦白墙的屋子组成的小村落,一条小河贯穿南北,走在清古幽幽的石板路上,看到道路两边的各色酒家商铺的旌旗随风飞舞,闻着让人垂涎三尺的麻婆豆腐,偶然再有几位穿着马褂的行人行色匆匆而过,我顿然感觉从时空穿梭,来到了100多年前鲁迅先生的故乡。鲁迅先生大部分文章里面的人物,例如著名的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长妈妈,寿镜吾先生,似乎都一下子在我眼前鲜活了起来。
小河的西边是鲁迅先生的家,东边不远就是著名的三味书屋了。从外面看,书屋似乎和别的房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一进到里面,就感觉大不一样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房子中央上方一块大大的牌匾,写着“三味书屋”这几个字,下面是一副著名的松下梅花鹿图,图画下面的长条案几上,摆着寿镜吾老先生的画像。我正盯着画像出神,同学提醒我赶紧穿上小马褂,戴上西瓜帽,准备上晨读早课了。刚一坐好,先生就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重重地敲了三声铃铛,说道,“同学们好!”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套路,就大声的回答,“老师好!”没想到先生脸上却有了怒色,“谁是老师?!”我们感到莫名其妙,只能面面相觑。先生又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该叫先生好,来,这儿有戒尺伺候,过来吧。”我们每个人都挨了一记戒尺,我的结论是很痛……
接下来,先生指导我们习字,读书,对对子。让我最感到新鲜的是对对子,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确有过记载。先生对到“独角兽”时,大家都没有答案。先生就给我们说出结果,比目鱼,同学们不禁疑惑起来,为什么呢?先生也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就招招手,让大家静下来说,“独”是单的意思,比翼双飞中的“比”,是由两个的意思,“目”对“脚”,“兽”在地上,而“鱼”是在水中游,两者是截然不同的。”原来如此!真是妙哉,妙哉!
也许早年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对鲁迅先生后来弃医从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罢!一百多年弹指一挥间,从清末,民国,抗战,到新中国,新世纪,经过了多少代更迭,百草园依然在这里,三味书屋依然在这里,绍兴小城依然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