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之行散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之行 芦苇 散文

管理员

摘要:

芦苇之行散文  先前只在京剧《智斗》里面听到过沙家浜这个地方,一直以为只有铿锵山水才能孕育出阿庆嫂那样不卑不亢的人物。不曾想2013年开春后,我有幸可以亲眼目睹位于常熟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之姿,不料却是如此柔婉明净,如清丽伊人,敛一切狂风波澜于安静水眸,不见丝毫端……

芦苇之行散文

  先前只在京剧《智斗》里面听到过沙家浜这个地方,一直以为只有铿锵山水才能孕育出阿庆嫂那样不卑不亢的人物。不曾想2013年开春后,我有幸可以亲眼目睹位于常熟阳澄湖畔的沙家浜之姿,不料却是如此柔婉明净,如清丽伊人,敛一切狂风波澜于安静水眸,不见丝毫端倪。

  那一日骄阳带着初春微朦的色彩,绿水幽幽清风依依时,心底升翠处,恰见一曲红廊绕着澄净的湖水横波而过,颇为古朴典雅。顿时驻足,但见其侧天空湛蓝,芦苇丛生。时值三月,苇叶不免枯黄。但黄叶纤长,入目苍劲。参差交织,虚实相错。层次映衬间有盈光拂动,飞虫明灭。始觉岁月源远流长,而“智者乐水”之志久恒也。偶有淘气的白鸟忽然展翅,惹得众鸟飞鸣不已,四散于淡蓝天幕中。碧波涟漪中倒影和谐,融贯天地人之间的唯美。此景此情,不似茂林修竹繁盛,却自有一番细水绵长的沉淀之美。

  曾经看过一个无声视频,名字叫《忧郁河上的桥》。大概是落日黄昏里的康桥吧!那座桥因为一个人,一段往事而成为佳话中的音符。乘着乌篷小船在芦苇迷宫中游荡至蒹葭桥,我不免想到了另一本书。《诗经》里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多想在漂流的时光深处掬一捧绿,放在手中,轻轻地畅想!虽然那千年前的故事和这座桥并无瓜葛。可摇着木筏,轻巧而过时,我似乎还是看到了蒹葭苍苍,晚霞为装,秋水碧影,一捻馨香!遥想碧波之上,月亮之下的伊人,是否曾与我有过同样的心结,是否曾与我共有同一片天堂。

  走到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深处,忽然发现暗合了心灵的节拍。瞳孔边影,一抹幽蓝泛着微微的宁静。抬眼,墨绿的叶子点缀着天空,同时也在生活的边缘勾勒出淡然的印痕,反射出点点明朗的光。既无风雨也无晴的日子,水天相接的远景近景都一起默然。那些凉亭建筑也开始悄然地退后,殒落成纤巧的想象。徒留那茫茫芦苇一簇簇一丛丛铺排成苍翠的记忆,连那倒影都一并苍劲地耸立着。终有一天狂风会卷起层叠玉浪,但是我依然记得那一天——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依然记得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柳丝低垂,百鸟纷飞,悄悄将沉睡多时的春天唤醒,将海子的期盼点亮。有句话曾穿过乱红秋千,穿过杏花春雨,穿越喧嚣的人生百态,终于在这个宁静的所在开成一片安然。这里有一湖清幽荡着微不可见的涟漪。黛青色的屋顶,纯净的白璧,整齐又庄严的肃立。掩映在芦苇半遮半露的梦境里,以一种守望的姿势清晰着。而那大片漫卷的芦苇俨然成了辅助的节点。盘根错节低诉着生命偶尔的荒芜与无力。那苍松碧柏的倒影亦像翡翠丝带,环环绕绕若隐若现,尽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见过此景,有了此情,懂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玉树临风剪剪,小桥流水细细,雕廊画壁无泥。这一路处处皆是干净细致清灵透彻的自然泼墨。究竟有多美?我真的写不出!不能长时间停留,更不敢轻易驻足。害怕轻轻的一呼一吸都会将她宁静的梦惊醒。也只有那朝阳明月才可以拂慰她的颦笑。因为这里不需要太多的人声。我只是这样在心底痴念着,这才是真正的江南,真正的灵魂栖息之地!当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怕是也没有如此的钟灵毓秀之气吧。都说远离尘埃的陈旧之地才能抗拒时间的流逝。那么我相信,我的心底已种下了古老的精灵。任地老天荒,任斗转星移,心灵一隅 ,不灭灵犀。

  曾有朋友说心思细腻的人,对美的追求都是极致的,但我并不知道究竟怎样算是他说的极致。向着阳光的时候,我想象不出这里的每一颗芦苇都是怎样顽强地同敌人周旋过。走过青石板路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两边的特色饮食被多少文人当成过欣赏的文化。

  一步步丈量脚下的土地,我不知道有多少专业人士曾担忧过,怕现代文明把这里的古典淹没。我只知此刻我的心,早已醉在这些柳丝依依、廊坊高耸、芦苇摇曳、流水明媚里。作为一个平凡宁静的女子,只有一颗安然无奇的心,没有那样的高度和深度,自然也体会不到那些远虑!也许有一天,她也会面目全非,熙熙攘攘。但我始终相信,她的内心最深处依旧深藏着芦苇的心魂。任来往人群如何络绎不绝,沙家浜就是沙家浜,是那位曾在芦苇的柔韧中,千锤百炼直到波澜不惊的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