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朗读: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⑵、品味: 通过学习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引用数据的方法,品味其中作用。 ⑶、理解: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朗读:
通过朗读,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⑵、品味:
通过学习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引用数据的方法,品味其中作用。
⑶、理解: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树立环保意识。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难点:
学习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和引用数据的方法,体会其作用。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罗布泊历史和现状的资料。
2、预习课文,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3、请地理和生物教师有关的罗布泊知识。
【教学内容】
把握文章,概括要点,揣摩关键语句,感受作者痛惜之情,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出示罗布泊过去的挂图),说说它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图景(请学生看图描述)?大家一起来看这个标题(板书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老师讲述)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鸟儿栖息的好地方,如今消失了。这么美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样消失的?它的消失给我们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罗布泊,听听她的诉说。
二、整体感悟
在默读前,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情况。
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1、问题组:
⑴、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什么样子?
⑵、罗布泊过去是这个样子,现在又是这个样子,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⑶、对罗布泊的消失,作者有何感受?你我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呢?
2、要求:
⑴、学生带着问题默读,教师引导、点拨抓住关键词语;
⑵、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后,回答问题;
⑶、学生相互评议、补充,教师归纳板书:
过去:“绿洲”“仙湖”
变化
现在:“沙漠”“神秘”
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
感──痛惜
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三、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以上是对文章的整体感悟,对一篇文章,除了整体驾驭外,更重要的是对文章那些精彩的内容、句子进行研读,通过具体的研读,对文章所表达的深层内涵会有更好的品味,从而贴切感受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品味:
①、过去美丽的绿洲变成今天的戈壁滩这是人为的“改道”,盲目开发造成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这样做呢?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②、在作者的笔下,罗布泊的今昔让人感到震撼,这是哪来的力量?课文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③、划出自己认为最好、最精彩、能表达作者感情的语句或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并朗读给大家听。
2、要求:
①、学生各自放声朗读后,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②、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时点拨、引导;
③、学生相互评议、补充.
(做到言之有理即可)
3、学法指导:
文章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作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对比、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具体确凿的数据等,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它们的作用在哪?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读后的感受。
朗读方法:
朗读文章要有感情,重音突出,语速适中。
四、体验反思
1、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可一一作答,参与学生讨论。
2、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在你我周围有没有发生类似的情况呢?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拯救它们?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这篇文章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五、拓展延伸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全班交流。
学生合作探究,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过去:“绿洲”“仙湖”
变化
现在:“沙漠”“神秘”
原因:“改道”“四盲”
罗布泊
感受:痛惜
呼吁:拯救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