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的诗词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诗词 骆宾 王的

管理员

摘要:

骆宾王的诗词(实用7篇)骆宾王的诗词1  渡瓜步江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游人自卫返……

骆宾王的诗词(实用7篇)

骆宾王的诗词1

  渡瓜步江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捧檄辞幽径,鸣榔下贵洲。惊涛疑跃马,积气似连牛。

  月迥寒沙净,风急夜江秋。不学浮云影,他乡空滞留。

  游兖部逢孔君自卫来,欣然相遇若旧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游人自卫返,背客隔淮来。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

  繁花明日柳,疏蕊落风梅。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

  晚泊河曲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三秋倦行役,千里泛归潮。通波竹箭水,轻舸木兰桡。

  金堤连曲岸,贝阙影浮桥。水净千年近,星飞五老遥。

  叠花开宿浪,浮叶下凉飙。浦荷疏晚菂,津柳渍寒条。

  恓惶劳梗泛,凄断倦蓬飘。仙槎不可托,河上独长谣。

  称心寺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凝滞蘅vK岸,沿洄楂柚林。

  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

  途中有怀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浮光凝折水,积润疏圆沚。玉轮涵地开,剑阁连星起。风烟标迥秀,英灵信多美。怀德践遗芳,端操惭谋已。谋已谬观光,牵迹强凄惶。揆拙迷三省,劳生昧两忘。弹随空被笑,献楚自多伤。一朝殊默语,千里易炎凉。炎凉几迁贸,川陆疲臻凑。积水架吴涛,连山横楚岫。风月虽殊昔,星河犹是旧。姑苏望南浦,邯郸通北走。北走平生亲,南浦别离津。潇湘一超忽,洞庭多苦辛。秋江无绿芷,寒汀有白蘋。采之将何遗,故人漳水滨。漳滨已辽远,江潭未旋返。为听短歌行,当想长洲苑。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蝉鸣稻叶秋,雁起芦花晚。晚秋云日明,亭皋风雾清。独负平生气,重牵摇落情。占星非聚德,梦月讵悬名。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郢路少知音,丛台富奇士。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一顾重风云,三冬足文史。文史盛纷纶,京洛多风尘。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不惜劳歌尽,谁为听阳春。

  尘灰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洛川流雅韵,秦道擅苛威。听歌梁上动,应律管中飞。

  光飘神女袜,影落羽人衣。愿言心未翳,终冀效轻微。

  秋夜送阎五还润州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通庄抵旧里,沟水泣新知。断云飘易滞,连露积难披。

  素风啼迥堞,惊月绕疏枝。无力励短翰,轻举送长离。

  送王明府参选赋得鹤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振衣游紫府,飞盖背青田。虚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烟。

  离歌凄妙曲,别操绕繁弦。在阴如可和,清响会闻天。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骆宾王的诗词2

 1、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易水送别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4、咏雪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5、咏云酒

  朔空曾纪历,带地旧疏泉。色泛临砀瑞,香流赴蜀仙。

  款交欣散玉,洽友悦沉钱。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6、尘灰

  洛川流雅韵,秦道擅苛威。听歌梁上动,应律管中飞。

  光飘神女袜,影落羽人衣。愿言心未翳,终冀效轻微。

  7、咏美人在天津桥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8、送宋五之问得凉字

  愿言游泗水,支离去二漳。道术君所笃,筌蹄余自忘。

  雪威侵竹冷,秋爽带池凉。欲验离襟切,岐路在他乡。

  9、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

  神交尚投漆,虚室罢游兰。网积窗文乱,苔深履迹残。

  雪明书帐冷,水静墨池寒。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10、送刘少府游越州

  一丘余枕石,三越尔怀铅。离亭分鹤盖,别岸指龙川。

  露下蝉声断,寒来雁影连。如何沟水上,凄断听离弦。

  11、宪台出絷寒夜有怀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12、送郭少府探得忧字

  开筵枕德水,辍棹舣仙舟。贝阙桃花浪,龙门竹箭流。

  当歌凄别曲,对酒泣离忧。还望青门外,空见白云浮。

  13、赋得白云抱幽石

  重岩抱危石,幽涧曳轻云。绕镇仙衣动,飘蓬羽盖分。

  锦色连花静,苔光带叶熏。讵知吴会影,长抱谷城文。

  14、同张二咏雁

  唼藻沧江远,衔芦紫塞长。雾深迷晓景,风急断秋行。

  阵照通宵月,书封几夜霜。无复能鸣分,空知愧稻粱。

  15、赋得春云处处生

  千里年光静,四望春云生。椠日祥光举,疏云瑞叶轻。

  盖阴笼迥树,阵影抱危城。非将吴会远,飘荡帝乡情。

  16、咏水

  列名通地纪,疏派合天津。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

  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终当挹上善,属意澹交人。

骆宾王的诗词3

  作品原文

  咏蝉(并序)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⑴;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⑵,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⑶,将虫响悲于前听⑷?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⑸。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⑹,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⑺,贻诸知己。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⑻,南冠客思深⑼。

  不堪玄鬓影⑽,来对白头吟⑾。

  露重飞难进⑿,风多响易沉⒀。

  无人信高洁⒁,谁为表予心⒂。

  作品注释

  ⑴“虽生意”两句:东晋殷仲文,见大司马桓温府中老槐树,叹曰:“此树婆娑,无复生意。”借此自叹其不得志。这里即用其事。

  ⑵“而听讼”两句:传说周代召伯巡行,听民间之讼而不烦劳百姓,就在甘棠(即棠梨)下断案,后人因相戒不要损伤这树。召伯,即召公。周代燕国始祖名,因封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而得名。

  ⑶曩时:前时。

  ⑷将:抑或。

  ⑸徽纆(mò):捆绑罪犯的绳索,这里是被囚禁的意思。

  ⑹蟪(huì)蛄(gū):一种比较小型的蝉。

  ⑺缀诗:成诗。

  ⑻西陆:指秋天。《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⑼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深:一作“侵”。

  ⑽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那堪:一作“不堪”。

  ⑾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

  ⑿露重:秋露浓重。飞难进:是说蝉难以高飞。

  ⒀响:指蝉声。沉:沉没,掩盖。

  ⒁高洁:清高洁白。古人认为蝉栖高饮露,是高洁之物。作者因以自喻。

  ⒂予心:我的心。

  作品译文

  囚禁我的牢房的西墙外,是受案听讼的公堂,那里有数株古槐树。虽然能看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与东晋殷仲文所见到的槐树一样;但听讼公堂在此,像周代召伯巡行在棠树下断案一般。每到傍晚太阳光倾斜,秋蝉鸣唱,发出轻幽的声息,凄切悲凉超过先前所闻。难道是心情不同往昔,抑或是虫响比以前听到的更悲?唉呀,蝉声足以感动人,蝉的德行足以象征贤能。所以,它的清廉俭信,可说是禀承君子达人的崇高品德;它蜕皮之后,有羽化登上仙境的美妙身姿。等待时令而来,遵循自然规律;适应季节变化,洞察隐居和活动的时机。有眼就瞪得大大的,不因道路昏暗而不明其视;有翼能高飞却自甘澹泊,不因世俗浑浊而改变自己本质。在高树上临风吟唱,那姿态声韵真是天赐之美,饮用深秋天宇下的露水,洁身自好深怕为人所知。我的处境困忧,遭难被囚,即使不哀伤,也时时自怨,像树叶未曾凋零已经衰败。听到蝉鸣的声音,想到昭雪平反的奏章已经上报;但看到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我又担心自身危险尚未解除。触景生情,感受很深,写成一诗,赠送给各位知己。希望我的情景能应鸣蝉征兆,同情我像微小秋蝉般的飘零境遇,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怜悯我最后悲鸣的寂寞心情。这不算为正式文章,只不过聊以解忧而已。

  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无人知道我像秋蝉般的清廉高洁,有谁能为我表白冰晶玉洁的心肠?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678年)。当年,屈居下僚十多年而刚升为侍御史的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则天,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革命,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宫体诗的自赎》)。这些话道出了骆宾王下狱的根本原因。他敢抗上司、敢动刀笔,于是被当权者以“贪赃”与“触忤武后”的罪名收系下狱。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

  作品鉴赏

  这首诗前有一段序,而一些唐诗选本往往只录诗,对序则弃而不录。其实这段序文与诗是一有机整体,诗中比兴寓意,亦即自然之物与人格化身的契合,是以序文的铺叙直言为前提的。欲解二者契合之妙,不可不读这首诗的序。这段小序可以说是一篇简短而精美的骈文,是一篇很有情致的抒情小说。诗人在这段序文中叙说了自己作诗的缘起,叙说了蝉的形态、习性及美德,抒发了自己“失路艰虞,遭时徽纆”的哀怨之情。诗人首先从禁所的古槐写起,运用晋代殷仲文仕途失意及西周时召公明察狱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痛苦和乞盼有司明察的心愿。然后,写闻蝉鸣生悲感,“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以反问的语句把蝉与己、心与物联系在一起。以拟人的笔法铺叙蝉的美德、从蝉的形态习性写起,写蝉适应季节的变化,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出现;写蝉翼甚薄,蝉目常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不以俗厚而易其真”。诗人谓之具有“君子达人之高行”。因为蝉有这样的美德,所以诗人才引蝉自喻,以蝉为自己的.人格化身。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云:“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骆宾王以蝉喻己,顾影自怜,正是感物联类,情以物迁。从骆宾王作于同时期的《萤火赋序》中也可印证此论断:“物有感而情动,迹或均而心异。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诗人的体验说明了感物生情的道理,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与自然之物的某种同构对应。诗人咏蝉之妙,不仅在于符合同构对应的原理,而且还在于蝉意象所包涵的丰富的文化内蕴。此诗正文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动作比兴的方法,把这分凄恻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同时,白头吟又是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见《西京杂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这一典故,进一步比喻执政者辜负了诗人对国家一片忠有之忱。“白头吟”三字于此起了双关的作用,比原意更深入一层。十字之中,什么悲呀愁呀这一类明点的字眼一个不用,意在言外,充分显示了诗的含蓄之美。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托遥深”。

  诗人在写这首诗时,由于感情充沛,功力深至,故虽在将近结束之时,还是力有余劲。第七句再接再厉,仍用比体。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没有人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这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作“龙吟”,以发“仙声”。对照杨炯的《从军行》与杜甫《蜀相》,两诗若无“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龙吟”句殿后,直抒胸臆,剖献“诗心”,则全篇就木然无光了。此诗亦然,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这颗诚心恰如其序文所说,乃“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不以世俗更易秉性,宁饮坠露也要保持“韵姿”。正是这裂帛一问,才使《在狱咏蝉》成为唐诗的卓荦名篇,超然于初唐诸宫体艳诗之上。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作者简介

  骆宾王(约626—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讨武瞾檄》,兵败后不知所终,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有《骆宾王文集》。

骆宾王的诗词4

  [唐]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

  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源饶毒雾,溪谷多淫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

  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

  五月泸中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谁何。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

  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

  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

  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行路难,岐路几千端。

  无复归云凭短翰,望日想长安。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

  千里鼍鼓叠金钲。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

  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百发乌号遥碎柳,

  七尽龙文迥照莲。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行路难。

  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骆宾王的诗词5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西陆:指秋天。

  南冠:楚冠,这里是囚徒的意思。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白头吟:乐府曲名,《乐府诗集》解题说是鲍照、张正见、虞世南诸作,皆自伤清直却遭诬谤。两句意谓,自己正当玄鬓之年,却来默诵《白头吟》那样哀怨的诗句。

  译文: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犯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译文2:

  深秋里秋蝉不停地长鸣,触动了我在狱中念家思乡的愁情。哪禁得住乌黑的蝉影,对我已白头之人高声悲鸣。秋露重重有翼也难以向前飞进,秋风阵阵歌声也容易淹没而变得消沉。无人相信我如秋蝉一样清高廉洁,有谁来替我表白此种心意。

  【简析】

  唐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诗作于此时。诗人以蝉的高洁、喻己的清廉。首联借蝉声起兴,引起客思,由“南冠”切题。颔联以“不堪”和“来对”的流水对,阐发物我之关系,揭露朝政的丑恶和自我的凄伤。颈联运用比喻,以“露重”、“风多”喻世道污浊环境恶劣。“飞难进”喻宦海浮沉难进。“响易沉”喻言论受压。尾联以蝉的高洁,喻己的品性,结句以设问点出冤狱未雪之恨。这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借咏物寓抒情,满腔忠愤,溢于言表。

  骆宾王诗鉴赏

  在我国古代,蝉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因为它高居枝上,餐风饮露,与世无争。因此古代很多诗人咏蝉,有的借以歌颂高洁的品格,有的寓意感慨身世的凄凉。

  如“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李百药《咏蝉》)“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褚澐《赋得蝉》)“ 烦君最相惊,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蝉》),在不同身世经历的诗人笔下,平凡常见的蝉各具性灵,仿佛是品格高尚的高士形象的化身。而在历代鳞次栉比的咏蝉诗中,最受称颂、广为流传的就数这道《在狱咏蝉》诗了。

  《在狱咏蝉》诗,与一般的咏蝉诗不同,感情真挚而充沛,不但没有无病呻1吟,更非“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平常慨喟。它抒写的是含冤莫辨的深切哀痛。

  该诗是骆宾王于仪凤三年在狱中所作。他下狱的原因尽管说法不一,然而多数认为是被诬陷的。例如有传说,武后专政,排斥异己,严刑苛法,告密之风盛行。

  骆宾王屡次上书讽谏,因此获罪撤了职,并以贪赃入狱。也有人依据他的《狱中书情》,分析“三缄慎祸胎”等语,认为他是言语不慎招来了莫须有的打击。

  具有侠义性格的骆宾王蒙受如此不白之冤,就借咏蝉来替自己的清白申辩,宣泄心中激愤之情。诗的序言中他写道:“仆失路艰虞,遭时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有声,悟平反(昭雪疑狱)

  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感而缀诗,贻诸知己。”在狱中诗人触景生情作该诗,既向知己的朋友诉说自己的'冤屈,又表明了对昭雪信心不足。

  序言的末尾说:“非为文墨,取代幽忧云耳。”由此可见所写都是肺腑之言。

  诗的首联点题,上句中的“西陆”,一方面表明时令已是秋天,一方面又交待了诗人被囚禁的地点一禁垣西。蝉声唱,指蝉的鸣叫。诗序里说:“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虫响悲乎前听?”诗人失去了自由,听了寒蝉时断时续的鸣叫声,觉得异乎寻常,深感其中有一种幽咽、凄楚的意味。这就自然地引出了下句:“南冠客思侵”。蝉的哀鸣声唤起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无限惆怅与悲戚。这个“侵”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忧心忡忡的心境和情境。

  次联“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是紧承上联进一步抒发诗人悲苦烦忧的心情。诗人仿佛是在对蝉倾诉,又仿佛是自言自语:我本来就够痛苦了,哪里还受得了你不断地向我诉苦呢!正所谓以苦引苦,人何以堪!

  三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表面是写蝉,实际是抒写自己境况。秋季露水凝重,打湿了蝉的翅膀,使它难以飞行;秋风频吹,使蝉的声音传不到远方。此处以蝉的困厄处境比喻自己仕途曲折,蹉跎难进;受谗言陷害良多,身陷囹圄,辩词无以传递。诗句委婉,意在言外。

  尾联为一句深沉的慨叹:“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现在世上无人看重“高洁”,又能指望谁来替我平反昭雪呢!这声哀叹,仿佛对苍天呼吁,又象是控诉奸佞,满腔愤懑倾泄而出。诗人并没有言过其实,残酷的现实正像他所预料的,尽管“平反之已奏”,却如泥牛入海一般杳无消息。直到调露元年,高宗到东都大赦天下,骆宾王才得以出狱,但“坐赃”

  的罪名却和他的“文名”连在一起永远地被载入史册了。这愤恨如何能平消?到敬业起兵伐武,他积极参与并起草了《讨武曌檄》,或许原因正在于此。

  曾经说过:“问咏物如何始佳?答:未易言佳。先勿涉豈犬,一豈犬典故,二豈犬寄托,三豈犬刻画,豈犬衬托。去此三者,能成词不易,矧复能佳,是真佳矣。题中之精蕴佳,题外之远致尤佳。自性灵中出佳,自追琢中来亦佳。”《在狱咏蝉》诗最为突出的特点,正是“去此三豈犬”,用典贴切自然,比喻精辟传神,寄情寓兴深远。这真正是深领题中之精蕴,又兼得题外之远致,因此能够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诗的首联,“西陆”对“南冠”,“蝉声”

  对“客思”,“唱”对“侵”,对仗工整。次联则换以流水对,上下连贯,前后两联错落有致。第三联含蓄蕴藉,富于理趣。尾联用语犀利畅快。尽管有人认为“未免太露”,但精通诗道的骆宾王却认为不如此难以抒胸臆。这种“一吐为快”的风格,正是骆宾王诗歌一贯的特色。陆时雍曾经说过:“照邻清藻,宾王坦易。”这种“坦易”的诗风也表现了他倜傥不羁、豪放脱俗的气质。骆宾王的诗虽然不能摆脱六朝遗习,但不刻意追求形式。这首咏蝉诗,属对工整,句法善变,语言精炼,音韵和美,格调深沉而不颓丧,给人以整齐活泼的美感。

骆宾王的诗词6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风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浮。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

  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三十二馀罢,鬓是潘安仁。四十九仍入,年非朱买臣。

  纵横愁系越,坎壈倦游秦。出笼穷短翮,委辙涸枯鳞。

  穷经不沾用,弹铗欲谁申。天子未驱策,岁月几沉沦。

  轻生长慷慨,效死独殷勤。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一得视边塞,万里何苦辛。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

  金刀动秋色,铁骑想风尘。为国坚诚款,捐躯忘贱贫。

  勒功思比宪,决略暗欺陈。若不犯霜雪,虚掷玉京春。

  咏雪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

  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

  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四月八日题七级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化城分鸟堞,香阁俯龙川。复栋侵黄道,重檐架紫烟。

  铭书非晋代,壁画是梁年。霸略今何在,王宫尚岿然。

  二帝曾游圣,三卿是偶贤。因兹游胜侣,超彼托良缘。

  我出有为界,君登非想天。悠悠青旷里,荡荡白云前。

  今日经行处,曲音号盖烟。

  至分陕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和王记室从赵王春日游陀山寺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鸟旟陪访道,鹫岭狎栖真。四禅明静业,三空广胜因。

  祥河疏叠涧,慧日皎重轮。叶暗龙宫密,花明鹿苑春。

  雕谈筌奥旨,妙辩漱玄津。雅曲终难和,徒自奏巴人。

  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展骥端居暇,登龙喜宴同。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

  野晦寒阴积,潭虚夕照空。顾惭非梦鸟,滥此厕雕虫。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

  朝代:唐朝|作者:骆宾王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

  绿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

骆宾王的诗词7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意思] 雪白的羽毛浮现在碧绿的水面,鲜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出自] 骆宾王《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大意

  鹅呀,弯曲着脖子对天高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简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开头的`“鹅、鹅、鹅”不只是模拟鹅的叫声,而且把思维的那种跃动表现出来,融为一体。小诗人用三个“鹅”字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再写鹅在水中嬉戏时有声有色的情景。表现小诗人细微入神的观察力。

  小作者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幅可爱的动态的形象。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时,骆宾王代他写《讨武檄》。檄文罗列了武后的罪状,写得极感人。当武后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安”两句时,心为之触动,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有被杀、自杀、逃匿不知所终等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