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课程建设 教学论文 德育 中小学

管理员

摘要: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精选6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精选6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1

  在新的课程计划中,德育活动在活动课程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反映了国内教育界已认识到德育活动在 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作用。从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德育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引入不仅为那些早已在实行但又 无法正常纳入到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活动提供了一种使其系统化、正规化的结构框架,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打 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学科化德育模式带来了希望。

  一、德育活动应成为德育主要的教育形式

  我国教育界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思想品德、社会及历史等为主的德育学科课程体 系,在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系统性道德知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尽管道德认识能给学生提供 未来行为的认知图式,它们在学生头脑中却往往只是以知识形态存在而不是以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即成为学生品 性的一部分的观念存在的。也就是说这样的道德知识对个体在具体道德情景中的行为影响是很小的,只有在个 体价值观念单一、不能或无须作出独立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的情景中,它们才会成为行动的线索。而对处在变革 与多元化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由于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而仅有道德知识这一行为线索并不能有效 地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学科式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低下的根本原因。因为道德行为的产生除了需要认识的 支撑之外,更需要行为动机(情感)的激发,需要对情景的认知和判断及对自身行为的自我监控等。

  而德育活动课程则通过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真实的道德情景和道德冲突,通过学生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 往,不仅把抽象的道德原理和规范以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对道德情景的自 主判断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自觉的参与意识,这就有可能使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自 己的观念和品性,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遇到相似的情景时受到类似情感的触发而引起道德行为动机。杜威认为, 这种使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关系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因此,德 育活动对于学校德育工作来说具有极大的价值,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方面具有学 科教育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主导形式。

  但是,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不一定能保证人们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且即使有做出道德行为的 意愿(动机),也不一定就能引发正确的道德行为。这就好像是人们懂得制造飞机大炮的原理却不一定能真的 制造出来一样,这里还有许多工艺问题、技术问题。同样的,能否做出恰当的道德行为也存在着类似制造工艺 技术的道德技能问题,如怎样表达同情和关心以正确地帮助别人,如何通过协商以避免冲突达成公正公平,怎 样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等,都涉及处理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怎样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和 行为等技能问题。也可以说,一个正确的道德行为既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包含着适当和熟练的道德 “技能”。毫无疑问,这样的技能通过刻板的说教是很难获得的,就如学游泳而只在岸上听取理论讲解一样, 一旦真的下水很可能会被淹死,学科式德育课程的缺陷也在于此。德育活动由于是以个体和集体的各种具体活 动和行为展开的,活动过程本身就是各种行为技能的运用和学习过程,因而德育活动课程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 的道德认识,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且也特别适合于道德行为技能的培养和获得。

  总之,德育活动课程有着学科课程无法实现的功能,与德育学科教育也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事实上,它们 对学生道德品质中的不同方面起作用。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应当注意两方面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就目前的学校 德育实践来看应更加注意德育活动课程的建设,这对规划和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确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明确指出了活动课程应“使学生受到政治、 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纲要》中也阐述了活动课程和德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 作用,这对建立完善的学校德育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从课程设置的要求来看,德育活动课程的目标和 要求仍然不明确,在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学校进行的德育活动也缺乏应有的理论框架,这对中小学开设德育 活动课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混乱。因此对如何进行德育课程目标设置及活动内容的构架等的研究仍然是 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新的课程计划的重要特征。这一思想也在各科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得到了体现,这可 以说是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由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活动为基础,并且也只能在活动 过程中体现,因而活动课程的提出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培养目标上的这一转变。德育活动课程无疑也是为了满足 德育目标上的拓展,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主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自我教育能 力等。这一思想对目前各地开展的有关德育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对计划中所提出的 晨(夕)会、班队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学校传统活动等的改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依据传统的以 学科教育为核心的知识与能力划分方法来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的思想,虽然表面上解决了知行脱节问题,而 实际上还脱离不开传统的德目主义德育观,甚至会滑向枯燥的行为技能训练,同样难以解决学生遇到的或未来 会遇到的各种道德困境。事实上,知识与能力相加还不等于真实的道德行为,更不等于道德品质,因为道德行 为总是与情景相联系的,而且也只有与情景相联系才能产生激发行为的动机和情感。笼统地以能力作为德育活 动目标是不适合于德育特有的内在规定性,也很容易使活动课程所具有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受到威胁。因 而,我们认为在确定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时必须对道德行为中的能力作出分析。

  在学科教育中,知识与能力实际上是联系在一起的,能力作为一个比知识和技能包容范围更广的假设结构 ,既包含知识,也包括知识的运用。但我们在学科教育强调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只强调知识的运用,是一种智 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是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某种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任务的 能力。这说明,在学科教育中所说的能力大多只涉及人的理智领域,本质是由一些规则或操作程序构成的。而 在人们的道德领域,并不缺乏这样的规则和操作程序,但并不能像学科教育那样一旦形成就很容易迁移,并能 在另一种情景中得到贯彻,如学校中学生的道德表现与他们在家庭与社会上的道德表现有着很大的反差。这不 仅说明传统的学科式道德教育是有缺陷的,而且也说明了道德行为与情景之间的密切关系。因为在道德行为中 既包含认识和解释道德情景的认知技能和进行具体行为的操作技能,也包含属于情感领域中的动机和情感因素 ,而这种情感性因素在形成一种行为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与解决一道智力难题是完全不同的。换 句话说,要实现道德行为的迁移必须同时完成行为者认知、操作(动作)及情感三方面的迁移,而其中情感及 其体验又起着核心的作用,因而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有关道德、良心或社会化、价值之类的是在“ 情感行为”的概念下进行阐述的。这也正是无法通过灌输来实现的教育目标,但在人们自觉自主的活动中却能 得到比较好地展现。

  然而,我们也绝不能期望所有学科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活动课程都能很好地解决。比如,要想把道德行 为能力进行分割培养,让德育活动课程只解决所谓的“能力”问题是不可能的。无论是作为情感行为,还是作 为一种判断推理,道德行为都依赖于特定的情景,离开具体的情景和条件去判定某个人的行为是否道德是不可 能的,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并不存在抽象的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所以不能离 开具体的情景去培养道德行为能力,也不能把道德行为能力分解开来分别培养。这在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实践 中也暗示了这一点,他从开始推崇的所谓的新苏格拉底法转向所谓的新柏拉图模式(即以类似于以色列集体农 庄通过团体进行道德教育的公正团体法)并不只是方法上的转换,实质上说明了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转变, 即从关注抽象的道德推理能力转向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这与我们一贯强调的集体教育思想的实质 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应以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的能力为目标。 这种定位不仅符合活动课程实践性、开放性的特征,而且也符合德育的要求,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说, 培养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和处理各种现实的道德情景能力,其实是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情感和道 德行为能力结合起来了。比如,当学生面对某个具体的道德问题时,他必须通过分析、推理才能做出相应的判 断和行为,而解决某个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必然需要交往能力、自主自制能力等。因而这种定位与课程计划并 不矛盾。只不过课程计划中所提出的各种道德行为能力是针对具体的活动而言的,而作为课程目标这些能力显 然过于微观了,对课程研制是不利的。

  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的能力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要求,这是整个学校德育目标 的总的出发点,正如杜威所说的,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运用真实 的道德情景及现实的道德问题的道德活动本身就是学生参与社会的一种直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他们适应社会 能力的提高会有积极的作用。在国外有一种针对社会适应不良或有缺陷的中小学生设立的预备性课程(prepar e curriculum),就是以改善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目标设计的,其中包含人际技能训练、情景 知觉与判断能力训练,情景调控能力及自我评估能力的训练等具体内容,而且这些训练完全是以活动方式展开 的,值得我们借鉴。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很多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拜金主义、暴力等。如果中学生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很难抵制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德育———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也应该成为是我国全面发展,真正施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创设环境,在活动中体验满足感

  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以多方位教育为途径,拓展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多方面因素影响和促进学生的成长。例如,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后,我们可以把规章制度交给学生,改变传统习惯下的“必须遵守”为“讨论遵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及时改进,不太成熟的意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解释说明,这样即可使规章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认可,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我们也可以借鉴生活中学习生活的相关情节,把德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寓教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一套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班委会、团委、学生会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自己组织、设计、安排,最后取得成功,这样就使学生在生活中得到具体而丰富的道德训练,并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形成品德认同,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规范,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在真真切切的生活实践中得以形成,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必须使情感教育成为德育教育的主旋律,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言辞、神态、动作、表情及教学方法,坚持情理相融,情理相融,去点燃学生的感情之火。学校、教室作为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他们常常表现为被动接受者,单纯的说教往往不会有好的效果,而单纯的感化而不伴之说理,也难以让他们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感知,因此,我们应在点点滴滴的交流中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明白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不仅要“晓之以理”,还要“导之以行”,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明确行为方向,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提高对错误行为的辨别能力,从而利于指导行为实践。

  三、加强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

  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师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教师的身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身教,对学生的品德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与学生交往中要以身作则,推己及彼,换位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己道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四、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可以说,德育就包含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离不开德育的配合和支持。青春期中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从不成熟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这时期的他们模仿性强,判断力差,行为偏激,易入误区。我们可以通过谈话、启发、鼓励、激发等手段,引导中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诉诸于中学生的有益行为,让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情在中学生头脑中得到强化,通过移情、反向激励等方法,让中学生努力建立起美好的印象,以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状况趋向良好。培养中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勉、自励、自省、自律得良好品质。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往往情绪多变,容易冲动,起伏不定,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调动和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激发其自我完善意识,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消除心理障碍,努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思维来引导心理,培养积极的心态。比如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知识讲授,针对中学生年龄特征,采用适合的方法结合生动的事例,寓教于乐,让学生得到积极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让中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掌握健康心理的意义和作用,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己的健康心理,使学生自己成为一个“心理健康医生”,健康的心理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教育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关注每一个教育现象,并敏锐地察觉到现象后的危机,直面并思考我们面临的德育困境,尽己所能地引领学生在生活的自主体验中实现德性的超越,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德育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古希腊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怎样才能让草坡不再长草呢?答案是让草坡长满麦穗。我想,如何让草坡长满颗粒饱满的麦穗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用心去思考,去探究的话题。

  三、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构架

  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不应是过去一些零散的德育活动,如晨(夕)会、班团队活动等的简单组合,也不应 是德育学科课程的实践补充,而应当依据德育活动课程目标来构架。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的目 的,也可以使德育活动课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和课程体系,并改变目前许多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

  德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两个方面:确定各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以及各种道德 行为所包含的相应的行为技能和情感表达与体验技能。因此,我们认为,德育活动课程内容构架的关键是选择 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然后以此为基础设计反映学生道德实践和社会需 要的德育活动。根据学生日常接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可以构成一个横向的各种德育活动主 题,而根据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以及学生适应现实和将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可以设计一系列的纵向的德育活 动。也就是说,根据主题的需要及学生年级水平,可以把某一德育主题设计成具有前后衔接关系的系列活动, 这样可以使学生处理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逐步得到发展。因此,德育活动的构架从形式上来看可以设计 成系列主题活动或者综合活动,这种形式也便于随时调整和增删活动内容,使德育活动课程能有较强的包容性 和灵活性,能随时反映学生的道德实践需要和社会现实的要求。

  在设计具体的德育活动过程中,需要抽象出各种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能力,这是最为复杂和 困难的。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比较重要的,这些方面也包含着道德认知的成分。

  一是道德交往能力的培养。皮亚杰曾说过,道德上的自律只能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水平表现出来。实际上 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以与其他人形成的各种权益关系体现出来的。社会交往能力 不仅是实现人际互动的基础,也是形成处理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情景的基本技能。处理学生之间、个体与集体 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实质上都与学生的交往能力密切相关。在上面提到的预备性课程中,人 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也被认为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是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与家庭都比较容易忽视的德育内 容。但是劳动是个体将来参与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是构成学生品德的重要内容。通过劳动可以培养学生思想 信念、锻炼道德意志品质,所以马卡连柯曾说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人们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发展。即使是最简 单的自我服务劳动也是培养人遵守纪律、培养人对别人的义务感的重要手段,能使一个人养成尊敬父母、兄弟 姐妹和同学的习惯。而且由于劳动具有具体的物质和活动形态,也特别适合于活动课程的要求。当然这种劳动 活动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劳技课或劳育。

  三是道德自律能力的培养。道德自律能力包括情绪自律、价值自律和行为自律等许多方面,而个体的自我 调节和监督能力则是促成自律的最核心的要素。儿童道德发展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实质上是儿童自我调节和监督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道德上自我调节和监督能力的发展不是通过灌输或者自然成熟就能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学 生自主的实践活动逐渐内化而来,因而是德育活动课程的重要任务。

  四是自我权益的维护能力。我国的德育历来强调集体的利益,而不重视个体的需要,尤其是对儿童的教育 更是如此。但实际上不懂得个体权益及其界限,就谈不上尊重他人和集体的权益,仅有集体主义教育而看不见 学生个体的德育也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这在历史上和现实的宗教极端主义中都有深刻的教训。因而在运用集体 的德育力量的同时,必须充分地考虑个体的权益(包括法律上的权利)。柯尔伯格极力推荐的“公正团体法” 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努力达成‘公正’和‘团体’之间的平衡”,在运用集体力量的同时,保 护个体学生的权利,促进其道德发展。

  五是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道德情感是推动道德行为的动力,没有对他人情感的体察和对自我情感 的反省能力,就不可能有道德活动的需要;没有道德情感的行为也不能说是道德行为。

  应当指出,上述能力本身并不构成德育活动课程的内容,它们只是设计德育活动的线索。在具体的活动中 ,它们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也就是说解决具体的道德问题常常需要上述各种能力的结合。还应指出,活动课 程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它在设计教育活动时的灵活性和现实感。因而我们绝不希望上述的内容能包括德育活动课 程的全部能力要素和内容,实际上也不可能。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3

  摘要:德育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科学,对人才的培养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学校德育改革.必须首先是观念、意识的改革。只有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转变那些旧的过时的德育观念,我们才能赋予德育新的内容,才能把握住时展的脉搏,主动进攻,有的放矢地去探索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关键词:新形势;学校;德育教育

  观念的转变是一个弃旧换新、弃旧充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矛盾,需要斗争。解决矛盾要讲究方法,既不能“一刀切”,也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只能采取求同存异的办法,逐步形成共识。更新德育观念,首先应当有一个积极主动、科学认真的态度。这种态度来自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者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首先树立新的人才观,即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观。德育工作方面,应当树立新的学校德育现,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开放型的民族思想道德素质观。德育工作在全方位开展、多渠道渗透过程中,要逐步改变过去那些重照章行事、轻改革创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活动,重经验办事、轻科学指导。重灌输制约、轻疏导自育等一系列旧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注重传统美德教育,更要注重时代观念、时代精神教育,把立足点始终放在培养学生的自醇、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师、学生、教材、场所,是人才培养缺一不可的四大要素。其中,教材是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教育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育“产品”质量的好坏。如果教育内容先进、丰富和实用,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意质就高。相反,如果教育内容落后、单调和不实用,培养出来的学生隶质必然既差。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就应当不断地更新、充实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政治观点的教育。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使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和中学生懂得或初步懂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统一认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值得改革开放为什么是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什么是立国之本的道理;懂得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两史一情”教育中,要教育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劝绩,深刻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懂得“在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树立“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爱国主义教育,要突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要突出奉公意识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增强群体观念和社会贸任感。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教育,树立“共同富裕”思想。

  二是要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民族铂神又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德育之魂。没有自己民族传统特色的德育,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我国教育史上,对霄少年进行传统美稽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是要重视科学世界现和正确人生现、价值现教育。

  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现、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世界规、人生现、价值现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受的教育如何,将影咱终身。对中小学生进行世界现、人生现和价值现教育,既耍注意正碗的舆论引导,更要注意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和品德行为对学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世界现教育,要把着眼点放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进行人生价值现教育,要面对当今社会人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不回避矛盾.不回澄现实,在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选肄、自我调节,并结合克己军公的集体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逐步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乐于奉献的一代新人。

  四是进行必要的时代观念和时代精神教育。

  人类社会总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不断向前发展的,这是一条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晚期,人们的思想观念总会发生一些变化,并形成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精神。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时代,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落要并能迎接国际挑战的跨世纪人才,除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强健的身体素质外,还应当使他们具有时代的新观念和时代的新精神,即具有改革开放的观念,时间、效率的观念,公平、竞争的观念,信息、消费的观念,劳动、交换的观念,信誉、法制的观念和权利、义务的观念。同时还要具有自尊自立、科学创新、开拓进取,独立自主和艰苦创业等精神。

  综上所述,新形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个主题,从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高度出发,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完善德育目标、更新德育观念,充实德育内容和改进德育方法,真抓实干,把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洋.德育现代化道路上的困境与突破[J].学理论,2013(22).

  [2]何传启.世界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事实和理论假设[J].教育学术月刊,2013(08).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4

  【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是新时期的迫切要求。学校德育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对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使这些问题得到纠正和解决,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关键词】新时期;德育教育;现状;对策

  目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的顺利实现,要求有现代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与之相适应。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如何使道德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昌盛方面有新的作为,如何应对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这是新时期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

  一、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新时期,学校德育教育主要反映出以下问题:

  1.学校德育教育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落后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没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学科及其内容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没能及时地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

  2.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难区分。《德育原理》指出:“德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区别。“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指导活动刺激学生进行思维,激励学生去积极组织自身的道德经验,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判断能力向下一个阶段发展。”即认为道德教育是教学生认知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像灌输某个确定的政治意识那样灌输某个道德规范。[1]

  3.只顾“灌输”不重内化。我们往往只重视在教方面的灌输,忽略学方面的内化,把学生看成一个可以随心所欲灌输各种道德观点、概念、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容器,而不是一个自主自决的主体,无视学生在道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德育教学活动不是围绕完善学生的独立人格,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来开展,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2]

  4.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的离散因素增多。一是从学校外部的联系看主要包括:

  ①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离散性;

  ②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离散。

  二是从学校德育过程本身看主要包括:

  ①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

  ②受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

  ③学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离散性;

  ④学校德育方式中存在的离散性。

  5.忽略教师德育教育。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看到,许多学校只关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而普遍忽略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和道德约束。把学生作为学校德育的对象自然无可厚非,但却绝不是唯一的对象,作为育人者的教师本身,也有一个接受再教育的问题。

  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1.提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德育是培养健全品质、完善人格的教育,提升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着重点是时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确立这样的认识。

  2.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三结合。努力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合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互相配合。

  3.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

  4.尊重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在人与道德文化的作用中,二是在人与人的作用中。前者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主动地接受和选择,是道德主体(学生)出自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反映与选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3],目的是把代表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道德需要。道德教育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不是教师单向的灌输,它是两个以上平等主体的语言交流活动。“真正决定一种交谈是否是对话的,是一种民主的意见,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于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精神的意识,这是一种对话意识”。[4]今日教师中心主义盛行,要形成对话意识,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

  5.重视师德教育老师往往被学生视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对教师道德失范的行为,学校一定要严厉处罚,决不姑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个道德规范几乎人人都懂,但要真正身体力行,却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5]6.德育教育以养成教育为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成功,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不仅规范了学生,而且鼓舞和激励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甚至对他们的一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总之,人的正确思想和行为不会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养成的。德育教育工作应是学校德育的中心任务,要常抓不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生命等多方面的发展,加强德育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玉云.对学校德育的几点看法[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18卷第2期.

  [2][5]杨海波.当前学校德育现状及改进对策[J].云南电大学报,2006年3月第8卷第1期.

  [3]张琼,马尽举.道德接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58.

  [4]滕守尧.文化的边缘[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77.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5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社会上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繁多。中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使初中学生能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在初中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新形势;初中;德育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初中学生总体上没有良好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的蛊惑。初中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接班人,为了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在初中学校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现在初中学校中的德育教育开展工作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

  一、初中学校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

  1、应试教育背景下,评价机制靠分数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分数是评定学生等级的唯一标准。德育教育也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德育教育在初中学校中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在上思想品德课时,教师会把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告诉学生,学生只需要在课下将这些知识死记硬背记住即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重视分数的取得,而不重视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

  在许多初中学校中的德育教育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比较少,新人校的年轻教师比较多。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在安排思想品德课程时,授课教师往往都是一些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刚刚开始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只是将书本中的内容复述出来。这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在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课程比较枯燥无味。

  3、家长重成绩轻德育

  在激烈的社会竟争下,每一名学生的家长都期望自已的孩子成龙成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的注意集中到学生的学习上,与学生交谈时也离不开考试和成绩这两个词。有的家长素质较低,在家庭中或在生活中,会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会学习父母的做法。

  二、在初中学校中开展德育教育的措施

  1、学校认识到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德育教育评价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学校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德育教育,发挥德育教育对初中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下,学校作为改革中的主要力量,首先要了解对自身来说,要实现新课标的要求,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完善。明确需要完善的地方是进行完善的第一步。虽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力改变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但是在德育教育中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与考试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学生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的激励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认识到学校中师资青黄不接的情况。学校要分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首先,要先对年轻教师进行考核,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年轻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后续力量,学校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这些教师接触新的教学方法。要开展教师间的听课活动,新教师听老教师进行授课,吸收经验知识,老教师听年轻教师讲课,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进行双方间的相互听课,交流经验,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

  3、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首先要摸清班级中学生的情况,了解后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可以在学生间开展权利、义务、法律常识的知识竟赛。通过竟赛,让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增加对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认识。在进行德育教学中,教师不要忽略班级中所谓的“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关注这些学生,虽然这些学生不情愿,也要叫他们回答问题。教师可以在假期开展一定的的志愿者活动,如,作为志愿清洁员,在进行志愿活动时,可以采取小组的形式,在进行志愿活动时,要有意识的将问题学生隔开,将他们分到不同的小组,在选定小组成员时要进行斟酌,通过小组成员带领这些学生进行志愿活动,使他们融人到班集体中。

  4、与家长联系

  在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时,学校要注重联系学生家长。可邀请家长到学校中开家长会,家长会的主题就是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让家长认识到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要把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教师的观念灌输给大家,让家长了解到孩子会学习从家长那里看到一切。总之,在现在的初中德育教育中仍有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解决。

  参考文献:

  [1]付八军.新形势下德育误区及方法论探讨[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

  [2]朱惠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浅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的教学论文 篇6

  摘要:在目前的职业技术院校中学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探究德育教育视角下的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对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价值进行探究,之后提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式,以期通过本文的探究,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品质。

  关键词:德育教育;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而不断发展,学生的教育环境呈现不断的变化,同时在现代学生的发展中,“90后”和“00后”的学生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且教育需要具有因材施教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目前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视对知识的掌握,忽略了德育教育,致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德育教育视角下,加强对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作用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中,语文教育属于必备的课程之一,但是学校和学生对其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致使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在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现代学生性格各异,社会责任感相对较为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品质,使其成为社会的有用接班人。其次,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其树立爱好学习和尊师重道的品质,从而可以更好的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能力。总而言之,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基于德育教育视角下的语文教学对策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其可以健康的成长,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更好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探究中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的教学规划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建立科学的教学规划,可以更好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继而可以更好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中职语文教育过程中,选取了较多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是在教师的教学中,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渗透,致使学生的感悟受到较大的影响[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深刻的研究,这样将课程和德育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的推动学生的发展。另外,在职业技术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社会的发展需求融合到教育中,引导学生热爱工作,培养其养成较高的职业道德操守。例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职业道德操守的文章,如钱学森以及王进喜等先进事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将现代社会的职业道德操守融合到中文教育中,如讲述如何通过信誉来获得企业的信誉度等问题。通过将职业道德融合到语文教学中的方式,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总而言之,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中,只有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才可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同时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2、完善德育教育中文教学过程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对文章进行解读,同时要对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感情融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现代道德文化融合到语文教育中,这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完成渗透教育,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尊老爱幼的社会道德操守问题,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设计相应的情境教学,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如在尊老爱幼问题上,教师可以将“扶不扶”小品中的故事情境进行改编,选择学生进行演练。这样在情境教学的环境下,学生不但可以掌握语文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深刻的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总而言之,在中文教学过程中,完善德育教育渗透过程,可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3、课后渗透教育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课堂的教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学生在校园的时间相对较少,学生更多的时间还是投入在家庭和社会中,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来完成德育教育。这样可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3]。另外,在课后作业教育中,较为重视实践课程,有利于将课内教育和课外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完全融合。例如在孝敬父母的相关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布置帮助父母洗脚或者帮助母亲做饭等课后作业。在课后实践的引导下,学生更加容易体会父母的不易,从而可以培养成孝敬父母的品质。另外,在课后实践完成后,教师要学生相互分享感悟,使其印象更加深刻,这样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总而言之,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加强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结语

  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在提升学生中文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较为重视课本知识,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较为重视专业技能,导致其对语文知识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楠.浅谈中职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培训,2015,06:126-128

  [2]成盈盈.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意识培养的有效措施[J].文学教育(中),2012,06:107-109

  [3]邵立志.如何在中文专业课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J].才智,2012,06: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