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两个人的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论文 个人

管理员

摘要:

论文:两个人的戏  两个外表相似的人在审判中相遇――一个是怀才不遇的律师,一个人身世显赫的“罪犯”。他在他陷入死亡境地的时刻,向辩护无果的法界同行抛出一张纸条,盘活了整场审判。他将他从奔赴刑场的路上拉了回来,却在人们庆贺死里逃生的时候躲在阴暗的角落,背靠着……

论文:两个人的戏

  两个外表相似的人在审判中相遇――一个是怀才不遇的律师,一个人身世显赫的“罪犯”。他在他陷入死亡境地的时刻,向辩护无果的法界同行抛出一张纸条,盘活了整场审判。他将他从奔赴刑场的路上拉了回来,却在人们庆贺死里逃生的时候躲在阴暗的角落,背靠着墙无比沉默。一张纸条、一个背影是他横溢的才华,是他不长于追名逐利的个性。

  两个没有交集的人在法庭上相遇――一个是落魄不堪的男子,一个是美丽动人的姑娘。他在她低下脑袋靠着父亲的时候,清楚地告诉法警“注意那位年轻小姐。帮那位先生把她送出去”。他在她无比焦急的时候转告她挂念之人的消息。一个命令,一句转告是他漫不经心下的体贴,是他默默表达关怀的方法。

  两个外表相似的人在饭店相聚――一个是散发酒气的平民,一个是举止得体的贵族。没有人知道浑身酒气的他在法庭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连刚刚宣判无罪的他也不知道。没有人知道借酒浇愁的他在他离开之后内心有多么矛盾复杂:“我喜欢这样的你,我却不能变成你。”他把泪混着酒咽下,蜡泪在他身后滴下。一身酒气,一串蜡泪是他绝望后的自暴自弃,是他看见光鲜亮丽的时候内心自惭形秽的挣扎。

  两个交集不多的人在桌前坐下――一个是生疏古怪的客人,一个是温柔娇美的主人。他向她第一次敞开心扉,任凭积蓄许久的情感流露出来。他向她苍白地道别,却没有忘记将承诺留下。一颗真心,一份承诺是他灰色外表下闪亮的一面,是他荒芜的心田中长满金黄麦穗的那一块。

  两个外表相似的人再一次相遇――他与他诀别在狱中的桌旁。律师穿着不属于自己的衣服,他要求沦为死囚的贵族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给她的遗言。他用手――那双曾经在法庭上抛出一张纸条的手麻醉了写信的人,推别人出狱,自己却就此堕入绝境。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也许永远得不到人们口中“有出息”的评判,衣衫凌乱、清冷孤单,然而却从不曾妨碍他们心中酝酿着那么多美好的、真挚的、热烈的、干净的情感!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也许永远得不到“我也爱你”的回盼,拼尽力气、痛苦难耐,然而却从不能否认它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存在!

  《双城记》中的西德尼?卡顿――用他肉体的死换来别人肉体的生;用他肉体的死换来自己精神的永生!

  我看见那书中达奈和露西还有他们的孩子将永远铭记那个名字,我看见所有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将永远铭记那个名字。我看见人们将他和他的故事用最优美的旋律传唱在心间,将他和他的爱在世间流传!

  名著选摘:

  “我看到,在废止这种报应的惩罚工具像目前这样使用以前,巴萨,克莱,德法日,复仇女神,那个陪审员,那个审判长,以及许多借消灭旧压迫者上台的大大小小新压迫者,都将死于它的斧下。我看到,将要从这个地狱出现一个美丽的城市,一个了不起的民族,在他们将来经历多年的争取真正自由的斗争中,在他们的胜利和失败中,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个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

  “我看到我为之牺牲的那些人,在我再也见不到的英国,过着安宁,有益于人,繁荣而幸福的生活。我看到她怀里抱着一个用我的名字命名的孩子。我看到她父亲,虽然年老驼背,但已康复,在他的诊所里勤勤恳恳为一切人治病,寿终正寝。我看到那个善良的老人,他们的老友,十年后,将他的全部财产赠给他们,便平静地归天,得到善报。

  “我看到,我在他们的心中,在他们的子孙,世世代代子孙的心中,被奉为神明。我看到她,已成为老妇,每年这个忌日,都为我哭泣。我看到她和她丈夫,在走完自己的路以后,并排躺在他们最后安息的墓地里,我知道,他们俩的灵魂,彼此很敬重,对我也很敬重。

  “我看到,她抱在怀里,用我的名字命名的那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在曾经是我的人生道路上,凭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我看到他获得那么大的成就,我的名字也沾他的名字的光而大放光彩。我看到我给自己的名字抹上的污点消失了。我看到他,最公正的法官和最受尊敬的人,带着一个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男孩,有我熟悉的前额和金发,来到这里――那时看起来很美,一点也看不到今天这样残破的景象了――我听到他用温柔的颤抖的声音跟他讲我的故事。

  “我做了一件比我所做过的好得多,好得多的事;我就要去比我所知道的好得多,好得多的安息处。”

  ――摘自《双城记》,卡顿最后的留言

  书外有书:

  《圣诞颂歌》,【英】狄更斯【著】,【意】英诺桑提【绘】

  推荐版本:明天出版社,2009年版

  《圣诞颂歌》讲述的是一个吝啬鬼的故事,是狄更斯三部圣诞小说之一,其他两部为《钟声》和《炉边蟋蟀》。在《圣诞颂歌》出版的维多利亚时代,圣诞节并不为很多英国人所知。后来,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成了圣诞节的约定风俗,而故事的内涵也奠定了现代圣诞节的内涵。狄更斯也因此被称作“圣诞之父”。而荣获国际安徒生插图画家奖的英诺桑提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生动细腻的笔触,在文字与文字之间,不仅为我们原汁原味地展现了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而且还创造性地突显了故事强烈的情感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