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其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其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象征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塑出情感形象;大量用典特别是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有关神仙的典故。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 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
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的爱情诗的特色都以抒写内心感受与渲染氛围为主,诗的意象都密度大而富于跳跃性,喜用象征、暗示和借代。李商隐因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虽然一生不懈探索追求,可前途依然渺茫,这使得他的性格始终抑郁沉重。他有感于自身,有感于世事,心中徘徊,转辗反侧,有难言之隐;他欲说还休,委婉其情,曲折其意,隐晦其事。这反映到他的爱情诗创作中去便是喜欢用象征性的朦胧境界来表达朦胧的情思。李商隐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可以说,意境的朦胧,正是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个性,朦胧是模糊,就象雾中花,水中月一样,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虚无缥渺的独特的美感。
朦胧美并非李商隐的独创,早在他一千多年前出现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构成的一片苍茫迷离的境界,那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形象,以及早他六百多年的曹植笔下那位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洛水女神,都富于朦胧美。但是,当时人们并未把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来认识,更没有哪一样诗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李商隐的贡献在于,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创作上更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美学特征,使之成为自己艺术个性。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完善了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可以说,正是他的爱情诗的朦胧美,才使他树起了爱情诗领域上的巍巍高峰。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把表现朦胧的美感当作自己的创作追求,这在我国文学上史上是罕见的。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的论诗者对李商隐这些“深情绵邈”、“隐词诡寄”、“寄托深而措辞婉”的爱情诗,历来众说纷纭,争讼不息。有人斥责,贬之为“绮才绝骨”;有人赞赏,认为其爱情诗“但觉情味有余,无所谓语工而意不及者”,还将其诗奉为 “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的神妙境界;也有人感慨,发出“独恨无人作郑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喟叹。对于这些大相径庭的评价,我们不能、肓目赞同或一味反对,而应当对朦胧美这一审美形态时行具体分析,区分这种审美形态的优劣,然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
朦胧美是和清晰相对的一种审美形态。我们知道,诗人用清晰的形象反映现实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它的题旨十分清楚,使人一目了然。如白居易的诗歌,就明朗晓畅,平易近人。还“首章标其旨,卒章显其志”。唯恐读者不明白,把创作意图说得清清楚楚。但是,过于清楚了,使人一眼就能看穿,毫无回味的余地,缺乏了含蓄蕴藉的美感,这是诗歌之大弊。因此,人们常常更愿意去追求一种朦胧的美感,在某种情况下,朦胧比清晰更美,这是审美主体的审美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当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关照的时候,由于距离或别的事物的障隔,看不清客体清晰的形象,往往会产生猜不透测不准的困惑,从而激起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于是主体便尽量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美化它,无形中增大了客体美的魅力和美的张力。象水中月,雾中花,隔帘的美人,雨中的西湖,比平时多了几分神秘感,若显非显,欲露不露,迷离仿佛,令人揣思冥想,梦绕魂牵。主体所得到的体验,更有一番神奇的韵味,更加耐久悠长。尤其在诗歌中,这种审美形态的优势发挥得更加明显。因为诗歌是反映作家审美体验的,作为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过程,不是科学的鉴定,无法用物理数学的概念加以精确地分解和综合,主体对体的审美关系,往往也是一种模糊的意识。由于语言本身的限性,审美主体不可能把这种意识用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形象表达出来,只能是处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要使这种难以明言的内心情结晶得到最充分的表达,也只能用模糊朦胧的诗境来表现。通过朦胧的意象和模糊的意旨带来的审美效应,吸引着读者去进行再创造的思维活动,去反复体味作者所暗示的美的素质。把作者那份难以言传的感受在内心体会出来。如《月夜重寄宋华阳姐妹》:
偷桃窃药事难兼,十二城中锁彩蟾。
应共三英同夜赏,玉楼仍是水晶帘。
这是诗人寄给所恋女子的一首诗。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却用东方朔、嫦娥、十二城、彩蟾、玉楼、水晶帘等六个神仙方外典故,使诗显得迷茫渺弥。我们只有进行反复体味,进行审美再创造,才能体会出作者要表达的那份难以言传的感受。诗中的第一句用东方朔和嫦娥的典故,感叹人神恋爱和入道求仙的不可兼得。第二句用十二城和彩蟾两个意象,可使我们意会出宋华阳姐妹因入道而如入广寒宫,已苍茫绵蒙令人可望而不可及。一个“锁”字写出了楼高院冷和女子因宫规束缚而丧失了爱情自由。从第三第四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本想同华阳姐妹一同在月下赏月的,但是来了却只能翘首遥感。宫禁森严,“玉楼”似为“水晶帘”所隔。在这首诗中的意象是模糊的,给你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把诗人对华阳姐妹的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那可望不可及的矛盾心态以这种朦胧的意境表达了出来,令人回味无穷。
因此,由这朦胧美这种审美形态所带来的审美效应来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李商隐的爱情诗所表现的朦胧的美感,是在更高层次上表现的审美情趣,正是他天才的艺术创造。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说,这种朦胧美,正是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生命。
朦胧美在李商隐爱情诗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总的说来最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意象的朦胧,二是意境的朦胧,三是意旨的朦胧。
第一,意象的朦胧
意象是经过诗人主观色彩的加工,渗入诗人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的物象,或者说是“意化了的物象”,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诗歌整体的朦胧美效应,李商隐在营造意象时不大去选取清新明朗的意象而是常借助于大量具有朦胧美感的意象,为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制造出哀怨凄迷的氛围,直接给人朦胧的美感。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出现得最频繁的意象是月、夜、梦、雾、雨等,如: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枝香。”(《无题》)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正月崇让宅》)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末浓。”(《无题四首》)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春雨》)
“重衾幽梦他年断,别树羁雌昨夜惊。”(《银河吹笙》)
在他的笔下,月、夜、雨、梦、雾等意象一再地出现,而这些意象本身都具有模糊感。梦是虚无缥缈、仿佛迷离的,月是若即若离的,夜是神秘模糊的,而雨雾则更是朦朦胧胧的,这些意名胜的大量出现,给诗披上了一层朦胧而美妙的轻纱。
第二,意境的朦胧
意名胜是个别的、局部的,只是组成诗的基本构件。李商隐善于把个别的意象通过巧妙的组合构成诗的意境,表现出整体的朦胧美感。如:《碧成三首》之一: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在这里,八句用了八象,用了“碧城十二”、“辟尘辟寒”、“阆苑附鹤”、“女床栖鸾”、“星沉海底”、“雨过河源”以及“晓珠明定”、“长对晶盘”等带有神仙方外情韵的语汇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神秘气氛的神话境界,从而使诗歌的意境笼上一层浓重的朦胧感。这些意象一忽上天,一忽下地,天地神人,合而为一,他们之间看似毫无联系,但是,在这些意象间潜在一条情感的脉络,把各意象牢牢地连在一起了。那诗中的形象便是情感的化身。《上清经》云:“玄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冯浩云:“入道为辟尘,寻欢为辟寒也。”一二句之情韵之义已暗示其所恋为女冠。三句阆苑仙界,“仙家以鹤传书,白云传信”,此暗示已通音信,四句喻其密约幽期交好。以上四象皆在天上神仙之境,而人神相恋、男女欢会,事在恍惚缥缈之中。五六句写忽然从仙境跌入现灾产生爱恋阴隔的苦闷,日间二人只有当窗可见,夜里要隔座才能看到。七八句又抒发无限感慨之情:假如太阳永远不落,那就愿意长夜不眠,以永欢会。诗人通过充满神仙方外的朦朦胧胧的意象,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达到了整体的朦胧感。极写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无望的苦闷。
第三,意旨的朦胧
意旨,即创作意图。李商隐爱情诗抒情对象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诗人青年时代的恋爱对象,如洛阳女儿柳枝和女道士宋华阳。这类诗有《柳枝五首》、《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及《月夜重寄华阳姊妹》等。第二类是诗人的妻子王氏。这类诗反映了诗人对妻子从结婚前的爱慕至婚后的引为平生知己,以至于妻死后的悼亡悲痛。表现了李商隐坚贞真挚的夫妇之情,深微而婉约的艺术感受。这类诗数量上比前一类多,质量上比前一类高。有《正月崇让宅》、《崇让东亭醉后沔然有作》、《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等。这两类诗在诗题中已点明了创作意图,让读者有旨可寻。而第三类则不同了,它的创作对象不祥,我们也无法考查诗人的恋爱对象。有一些是对象不属于一人一事,或者即使写一人一事,也往往是拓而深之,推而广之。这一类诗人大部分以“无题”为题。或以诗里道两字作题,等于无题。还有一些诗是有题的,如《圣女词》、《重过圣女词》、《海客》、《嫦娥》、《赠句芒神》等。作者在这些爱情诗中,有意识地隐藏了创作意旨,让读者坠入云里雾中。以致于千百年来论诗者对李商隐的这些诗的创作意旨聚讼纷纭,如一篇《锦瑟》,关于其创作意旨的理解,历来就不下十种。有人认为是作者自序之词,是诗集内容的总括;有人认为是政治诗,是诗人饱历仕途风波后的生平回顾,有人变化为是纯咏特诗,形容瑟者适、怨、清、和四种情调;有的说是悼亡诗,琴瑟本喻夫妇。有的说是追忆旧欢之作,锦瑟是某某女;有的说是旅蜀思家之作……而且,这场论争还在继续进行下去。从诗的意象和意境来看,各说都无根据,可谁都不能盖棺论定。这都是作者有意埋没言旨的缘故。
像《锦瑟》这样的诗,在李商隐的诗中是很多的,它们有的表面看来是写爱情,实际上却是有所寄托的。而这寄托有的是比较明显,有的却又很模糊的。对于这点,清人屈复说得很透辟:“凡诗有所寄托,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如‘月中霜里斗婵娟’、‘终遗君王恕偃师’诸篇,寄托明白,且属泛论;此可知者。若《锦瑟》、《无题》、《玉山》诸篇,皆男女慕悦之词,知其有寄托而已。”李商隐和后人开了个玩笑,他总不肯一吐平直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比,忽然忽续写下了这些谜一般的诗,在读者面前形成一层层神秘的雾障,让后人为它的意旨、寄托而寻寻觅觅。但是,正是在这寻寻觅觅中,使读者领略到一种美的享受。
三、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表现方法
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着好几方面的特征,其中,象征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是形成其爱情诗朦胧美最主要特征。
贺裳在《载酒园诗话》中说:“魏晋以降多工赋体,义山犹存比兴。”李商隐善于学习先师屈原、宋玉等人的文学创作经验,从他们那里直接继承了象征比兴手法。诗人运其神思,让美妙的联想和幻想翅膀,翱翔古今,搏击天地,他的联想和幻想又是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往往借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去表现特殊意义。他往往寄情于草木花鸟,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性格,使它们本身特定变化和人类的感情变化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达到双重性格的合一,使诗中具体的事物披上诗人心屡的折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诗人以人们常见的“春蚕”“蜡炬”设喻,把那份如丝之长,如茧之缚缠绵着的生列不渝的相思阐释出来了,昭示着只有死亡,才能把彻骨的相思抹掉。诗人又往往寓象征于比兴之中,用诗人那活跃而敏感的心灵,向茫茫的大千世界探索,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因而创造出飘渺朦胧的诗境和变化无端的意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诗人用象征和比手法,表达出了那亘古的悲哀,似乎无法言诠的情意。由于象征比兴的运用,使诗的意境变得缥缈朦胧,又由于象征比兴的不确定性,使诗的意旨也带有不确不定期性,显得模糊,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塑造出情感形象,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的又一重要特色。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我们很少见到一个个勾勒得十分具体的自然特象和社会、人物形象。他多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通过对环境的渲染描绘,将自己内心的各种复杂感受、情绪通过最准确的“对应物”传达出来,从而塑造出情感形象。让我闪看看《春雨》这首诗:
怅卧新春白衿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这多像一幅凄冷哀婉的《潇潇春雨图》!在这里,白门是寥落的,红楼是凄冷的,雨丝是飘忽的,灯光是昏暗的,梦是依稀的,云是阴沉的,雁是孤独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寥落,一切都是那么阴冷,那么的孤独。在这里,诗人并未勾勒出具体的形象,只是着重渲染出一种氛围,在这种凄冷、飘忽、孤独的氛围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一种心理感觉,一种感情信息,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创造完善,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感情形象。而着感情形象无疑也象那似梦如情、飘忽迷离的意境一样,也是朦胧的。反过来,这朦胧的感情形象了适宜用这种朦胧的意境来表达。因为感情是复杂的,难以言说的,它无法用清晰的形象来表达,只能用朦胧的意象和意境体现出来,让读者在这朦胧意境的体会中悟出诗人的那份感情。
大量用典特别是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有关神仙的典故,也是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在艺术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对于爱情问题,有时于人于已都有不便明言之处,借典故来表达,可给具体的情事披上一层轻纱,使之更神秘更美。并且,恰当地运用典故,通过暗示唤起读者的联想,就可省掉许多不必要的叙述和交代。李商隐对这点是认识得很清楚的,况且他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有广博深厚的古文知识,经史罗于胸中,各种典故信手可拈。他的诗往往选取天仙、神话、佛道、方士的某些传说入诗,并以贴切而富有情韵和象征意味的辞藻加以表现,为意象和意境裹上一层神秘的迷雾。据不完全统计,李诗采用的神天仙语、世外言谈的物(事)象有轩辕黄帝、羲和日御、帝阍守天、佛爷世祖、蓬莱三山、阆苑附鹤、女床栖鸾、麻姑搔背、嫦娥奔月、仙人采芝、王母下凡、萧史引凤、庄生晓梦、望帝化鹃等等一千二百多事。按其存诗六百首均之,每诗竟二用神仙方外、禅僧佛道语。而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这类典故用得更多。如《圣女祠》中,就一连用了三里雾、五铢衣、崔罗什、刘武威、钗头白燕五个有关神仙的典故。这些仙典,本身就具有朦胧感,使人感到迷离窈冥,把它用到诗中,更使整首诗都缭绕着些神云仙雾。并且,由于典故本身具有多义性,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它,这就使读者在理解上增加了许多角度,这又导致了意旨的朦胧。再者,由于用典不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所引用的典故来暗示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样,就给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增添了曲折美妙的诗趣,又造成了间接性的朦胧美感。
从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三个特征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商隐的爱情诗更注重的是在诗中表现心理体验和情感信息传递。他和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反,不是刻求形象的完美和意境的鲜明,而是有意打乱画面的序列和完整性,把不相关的形象剪辑在一起,通过形象间的跳跃性,造成一种迷离仿佛的情感境界,以使读者在这境界中接受到这情感的信息,而产生艺术的联想,得到一种朦朦胧胧,杳渺飘忽的美感享受。
朦胧的意象、朦胧的意境、朦胧的意旨,集中体现出朦胧美的审美效应,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他以天才的创造,丰富了诗歌艺术的审美特征,将诗歌的欣赏引向了一个较高的阶段。他以朦胧美这艺术特征,在几千年的诗坛中,一直发出熠熠光彩,博得千古不朽的诗名。晚唐诗坛“巨擘”的美名,他是当之无愧的。
四、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的成因
李商隐爱情诗歌立意高超,寄托深远,他人望尘莫及,这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作为封建晚唐社会,已经走向日益衰落的时代。特别是朋党之争,使当时的很多才子成为政权争夺的牺牲品。而李商隐,作为这时代的读书人,他想通过自己的才华来诓世报国,但本身却陷入牛、李两党的旋涡,屡遭不幸,在仕途上一生不得志,所以对黑暗的社会现实有很深的感触,从而培养了他过人的社会洞察力和批判现实的眼光。在创作风格上,李商隐力求克服前代诗人过于平直,不够凝练,缺乏艺术情韵的短处,刻意追求诗歌朦胧含蓄的审美情趣,形成独特的意境,提高诗歌的艺术韵味。在具体诗篇中,往往表现为意境曲折,扑塑迷离,主题深远,显而不露。
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面对仕途、爱情、名利总是十分矛盾而难以偏舍,性格又有些软弱不争,难以作出杀伐决断,这种性格使得李商隐容易沉迷于爱情,在爱情的巢垒里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但这样又使得其无法展示才华,于是李商隐深感人生的难苦,“古来才命两相妨”,他总是处于迷茫、矛盾、痛苦中,李诗中给人的感受也是迷惑不清的,“迷”的成分十分重。从李诗中不难看出诗人对于爱情是十分崇尚、珍重的,诗中的哀婉、凄怨的风格很可能是作者对于爱情的体悟与痴迷。尤其是一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表现了他极为复杂的内心世界,意蕴深远、含蓄委婉,再加上忧郁的感情基调,飘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诗是痛苦之后的沉淀。在当时,文人才子受封建礼教禁锢,但也是不自觉的。人们追求幸福和自由是矛盾、痛苦的,这种痛苦对于他们也是迷茫的,该诗给人也是一种迷茫的感受。在这种环境下,人们追求自由、爱情、幸福时也有一种犯罪感,对于封建礼教叛逆的犯罪感。当不敢或不能追求时,他们又是痛苦的,所以感情丰富的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与痛苦之中。在这种矛盾和痛苦之中,人们往往表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无奈。在该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深切的苦痛,而当这种苦痛用华丽的语言表达出来,便感受到透骨的悲凉。灿烂之极归于平淡,痛苦之极归于无奈。在这种无奈的痛苦中,许多人往往游戏人生,为诗作文采取戏谑的态度,李商隐却没有从其流,足见李对自己灵魂、心灵的守护的执著,对于美好的东西是不愿轻亵的。正因如此,我们从李商隐的诗中总能隐约体验到美的东西,尽管这种美的表现是朦胧的,甚至不乏苦涩的滋味。
拓展阅读: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回乡后曾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经习文,至十六岁,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此外,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唐大和三年(829年),移家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让李商隐与其子令狐绹等交游,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并“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后又聘其入幕为巡官,曾先后随往郓州、太原等地。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面积极应试,一面努力学文,在科举上虽一再失败,但在写作上则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此后他很少再写散文。
唐大和七年(833年),令狐楚调任京职,李商隐离太原返乡,此后,李商隐曾在王屋山学道二、三年,这对其思想与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开成二年(837年),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并由于令狐绹的延誉,李商隐得中进士。
应举之路
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人相信甚至在10年之前——即文宗太和二年(828年)——李商隐就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苦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他流传下来的诗文中没有提及当时的情形,这多少说明他对于初试的失败不是非常在意。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在《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中,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太和七年)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应举的失败不会让李商隐反省自己学识不足。早在太和四年,曾经与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这显然不是因为令狐绹的学识才华比李商隐优秀,而是由于他父亲令狐楚的影响力。权贵们互相提携,大量录取上流社会关系网中的考生,在唐代科举中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缺乏靠山的考生都会在考试之前就去刻意结交关系,或者想出种种办法引起考官及名流的注意。据李商隐自述,他在这方面是比较低调的(《与陶进士书》),但如果说他不曾对令狐楚寄予希望,可能性也不大。从李商隐在开成元年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中“尔来足下仕益达,仆固不动”之类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情绪已经相当烦躁了。而他于开成二年的中举,也正是令狐父子对当值考官施加影响的结果。
仕宦生涯
开成三年(838年)春,应博学宏辞试不取,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治今甘肃省泾川县)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并将女儿王氏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且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在唐代,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
开成三年(838年)春天,李商隐参加授官考试,结果在复审中被除名。这件事对李商隐最直接的影响是使得他获得朝廷正式官职的时间推迟了一年。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不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县尉。虽然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但远离权力的中心,显然会使以后发展受到影响。李商隐在弘农任职期间很不顺利,因为替死囚减刑而受到上司陕虢观察使孙简的责难,因而李商隐感到非常屈辱,难以忍受,最终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凑巧的是,在此前后孙简正好被调走,接任的姚合设法缓和了紧张的局面,在他的劝慰下,李商隐勉强留了下来。但他此刻显然已经没有心情继续工作。开成五年(840年),再次辞职并得到获准。
闲居时期
辞去了弘农县尉后,会昌二年(842年),李商隐以书判拔萃复入秘书省为正字,旋丁母忧居家。李商隐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年届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政治生涯的打击是致命的。李商隐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随着不久之后武宗的去世,李德裕政治集团骤然失势,李商隐已经难以找到政治上的知音。
会昌三年(843年),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在代表政府讨伐刘稹叛乱时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的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会昌四年(844年)暮春,自关中移家永乐。五年冬(845年),服阕入京,仍为秘省正字。这一次,他的职位(“正字”)品阶比之前的(“校书郎”)还低。即便如此,李商隐毕竟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在唐代,大家普遍认为在京城里的任职会比外派的官员有更多的机会升迁,而李商隐所在的秘书省,又比较容易受到高层的关注。对李商隐而言,另一个好消息是,宰相李德裕获得了武宗充分的信任,这位精干的政治家几乎被授予全权处理朝政。李商隐积极支持李德裕的政治主张,他踌躇满志,有理由期待受到重用的机会。
李商隐在闲居的几年里处理了一些家庭的事务,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一些亲属的墓葬迁回了故乡的家族墓园。这种维护家族荣誉的努力多少使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现存的部分诗文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淡化对政治生涯的兴趣和期待。他有时从事农耕,声称自己“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模仿陶渊明的风格写作田园诗歌。不过,纷乱的时局始终吸引着李商隐的注意力。他有非常鲜明的政治倾向,几乎无法隐藏。
幕府游
会昌五年(845年)十月,李商隐结束了守孝,重新回到秘书省。此时,武宗与宰相李德裕富有效率的合作关系已经到了晚期。次年三月,武宗去世,传言他是由于长期服用道士进献的长生药而中毒身亡。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宣宗李忱即位,并反对武宗的大部分政策,尤其厌恶李德裕。因此,几乎整个会昌六年(846年),都持续新一轮政治清洗,曾经权倾一时的宰相李德裕及其支持者迅速被排挤出权力中心。在宣宗本人的支持下,以白敏中为首的牛党新势力逐渐占据了政府中的重要位置。
会昌六年(846年),李商隐在秘书省任正字。三十五岁的李商隐终于有了儿子(李衮师),他的弟弟李羲叟也在这一年中了进士,这两个好消息大概只能让他兴奋一时。由于支持李德裕的政治纲领以及之前就被令狐绹等人视为背叛,他不大可能分享牛党的胜利。此时李商隐的职位几乎低得不值得在权力斗争中被排挤,他仍为仕途不得志而郁郁寡欢。
大中元年(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邀请李商隐往赴桂林任职。五月,李商隐同郑亚来到距京城大约5000里以外的南方。郑亚的这次南迁,是牛党清洗计划的一部分。李商隐愿意主动跟从一位被贬谪的官员,表明他同情李德裕一党。另一方面,也显示对自己的升迁不再抱有信心了。在桂林不到一年,郑亚就再次被贬官为循州刺史,李商隐也随之失去了工作。
大中二年秋(848年),李商隐回到长安。据说,他在穷困潦倒之际,写信给故友令狐绹(他已经进入权力的核心)请求帮助,但遭到拒绝,结果只能通过自己考试得到一个盩厔县尉的小职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0年之前,他正好也是一个相当的职位(弘农县尉)。李商隐担任盩厔县尉时间不长,又被调回京城。此时,与大中元年他在秘书省的情形非常相似:低微的官职,渺茫的前途,落寞之余,期盼着出现变化。
大中三年九月(849年),李商隐得到武宁军节度使卢弘正的邀请,前往徐州任职。卢弘正是一位有能力的官员,对李商隐也非常欣赏。如果他的仕途顺利,李商隐可能还有最后一次机会。然而不巧的是,李商隐追随卢弘正仅仅一年多后,后者就于大中五年春天病故。这样,李商隐不得不再一次另谋生路。
夕阳晚景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氏在春夏间病逝。从李商隐的诗文上看,他和王氏的感情非常好。这位出身于富贵家庭的女性,多年来一直尽心照料家庭,支持丈夫。由于李商隐多年在外游历,夫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聚少离多,李商隐对于妻子是有一份歉疚的心意;而李商隐仕途上的坎坷,无疑增强了这份歉疚的感情。
大中五年(851年)年秋天,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的柳仲郢向李商隐发出了邀请,希望他能随自己去西南边境的四川任职。李商隐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在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之后,李商隐于十一月入川赴职。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的四年间,大部分时间李商隐都郁郁寡欢。他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梓幕生活是李商隐宦游生涯中最平淡稳定的时期,李商隐已经再也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
大中九年(855年),柳仲郢被调回京城任职。出于照顾,他给李商隐安排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虽然品阶低,待遇却比较丰厚。李商隐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两到三年,罢职后回到故乡闲居。
李商隐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