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文言文由于和时代相隔甚远,晦涩难懂,加上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初中学生又刚刚接……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文言文由于和时代相隔甚远,晦涩难懂,加上需要学生识记的知识点比较多,初中学生又刚刚接触文言文,因而他们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困难,时间一长,兴趣就更索然了。很多教师对文言文教学感到很吃力,他们常常发现学生在文言文课堂上的参与率较低。要改变这种教得吃力、学得被动的状况,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何实施呢?我根据自己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前预习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上下工夫
在课前的预习中,我常常在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四人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听读。假设组内有四个学生,A,B,C,D,可让其中一位先读,读的时候,其他成员按诵读要求认真听他是否读准字音,是否读清句读,是否读好重音,是否读出语气、语调。还可以让A读给B听,B读给C听,C读给D听,然后叫D读给A听,即:A—B—C—D—A。这样循环读,占用学生的时间不多,却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读的参与度,从而让学生能读通读顺课文,为下一步的学习扫清障碍。
二、疏通文意阶段,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听边记
课前预习时,学生已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到课堂学习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组内成员结合书下注释相互交流,疏通课文字词句的大意。一人讲一句,其他同学听,注意随时校正和补充。听的时候,学生要随时提出自己的理解,并能说明其依据,所有同学要记下组内的讨论成果。遇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时,可以大家讨论出最终的结果,实在解决不了时,可以举手向老师求援,也可以记下来,等小组交流结束、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组内交流结束后,全班交流汇报组内的讨论成果,先交流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有学生都认真听,了解别的小组学习时遇到的困难是否跟自己小组一致,看看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对其他小组的学习是否有帮助。在此基础上,交流组内学习的成果时,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播,引导学生特别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重点文言现象;对复杂的语句的翻译进行强调。这样引导学生认真听和记,可以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甚至激烈的争论。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
三、探究文本内容阶段,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
课堂上探究文本内容时,可在自我学习和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再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予以解答。在此阶段,教师也要抛出自己预设的有一定梯度的问题,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获得体验;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有自己的创意,不能是那种教辅资料上一翻就能找到答案的。例如,我在教学《黔之驴》一文时,就提出了“虎是怎样吃掉驴的?”,鼓励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虎与驴之间的力量对比与变化,学生再读课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很快找出从开始的'“虎惧驴”,到“虎疑驴”,到“虎探驴”,再到“虎吃驴”。这样很顺利地完成了课文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四、拓展提高阶段,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教材中的文言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在教授《黔之驴》时,我就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联系课文内容,从虎和驴的不同角度总结寓意。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归纳了两种观点:从“虎”的角度总结,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够战胜之;从“驴”的角度看一定要有真实的本领,没有真实的本领时,千万不要贸然出手自招祸患,要让敌人摸不透自己。观点亮出后,两组的争论十分激烈。教师在此只须作必要的引导,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要持之有据。课后学生便自动分工去搜集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在拓展训练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去认识和发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再分工合作搜集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同时开阔了视野,养成合作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文言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而且学生讨论中的顿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与自学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