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教案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2.诗文赏析学会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通过阅读与品味深入领会文本,初步掌握诗……
柳宗元的山水小诗〈江雪〉》教案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2.诗文赏析学会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 通过阅读与品味深入领会文本,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在语言学习和鉴赏能力获得同步发展
说明:
诗歌通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对诗歌的鉴赏实际就是从文本出发去探求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意的过程本文赏析先从解读诗歌的常识开始,利用想象再现诗人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的形象,把画面中诗人没有直接写到的部分补充出来再利用背景资料,进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画面背后深远的意蕴重点是学习第四节细致地赏析方法,这是作者赏析文字中最见功夫的部分教材的示范,旨在通过阅读探讨、思考对话等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把握内容,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
针对本诗歌的艺术特色,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运用电影术语进行细致入微的赏析,在阅读中需要用心体会的
建议一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找文中关键句理清作者赏析诗歌的基本思路
2. 难点:深入文本,在对具体段落、词句的'品读中,体会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通过对比、联想,点染、放大等方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
说明:
本文篇幅较长,针对九年级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抓关键句从整体上感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还是不难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阅读思考活动的时空、同时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之处
本文难就难在作者细致的评析诗人艺术匠心上: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等方法作细致入微的赏析,这种专业的评析距离学生较远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读懂内容并进而学得其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激趣读“题”思考
1.ppt展示《江雪》这首诗,想想如何把文字转换成画面组成了一组艺术DV?
2.读题,猜猜本文会从哪些方面来赏析本诗歌
1.交流:可以运用想象,可以“设身处地”,可以“触境生想”,也可以“意象加工”,同时将古今对接起来等(教师可适当的引导)
2.可以结合刚才的转换经历,谈谈可能的赏析角度?(教师可作引导)
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而读这篇文章也是让学生了解赏析诗歌的一些方法
抓关键句
理清思路
1.表达方式: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2.找关键句和总结段
3.解释一个文学理论术语——“仄韵”(什么是平仄、四声?)
4.找出重点段落,并说出理由来
5.读中心句和总结段从这些句子和段落来看作者从哪些角度来赏析的?
1.想象部分为叙述评析部分为议论除第一段总起和最后一段总结外,其它每个段落的开始句都是中心句(作者的观点)
2.明白所谓“押仄韵”,就是指诗歌的二、四两句的最后一个字(韵脚)——“灭”和“雪”都是仄声
3.重点段落的理由:篇幅、细致、第五段的总结等等
4.本文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
本环节由两大块组成,一是理清思路;二是读懂文章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体会作者评析的深刻之处
深入文本
体悟作者细致的评析
1、 1.指名朗读文章的4、5自然段,在第4段里找出与第5段呼应的句子?
2.作者运用电影术语的地方有哪几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局部赏析“抓诗眼”
4.引导学生投入地朗读这部分文字,体会作者抓住诗中的意象与文字,进行对比、联想,点染、放大,从不同角度进行细致入微的评析
1.“背景”部分
2.抓住“远距离镜头”部分
3.找到“缩小和放大”的处理技巧
4.找出“景物与内在精神”虚实相间部分
5.抓诗眼——寒江雪的意境
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层递性和思维量,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圈划、交流等学习活动中,体会作者紧紧抓住诗中的意象和文字,运用电影术语进行细微的赏析方法
归纳语言特点及赏析方法
1. 表达方式:
2. 作者运用了一些“副词和关联词”使得文章的层次很清晰,表意明确
3. 赏析方法(略)
交流、探讨
2、 1.联想、想象部分是叙述,评析部分是议论
3、 2.关键词如:首先、其次,由此可见、可是、相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等
4、 3. 从“形象、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来赏析诗歌重点是艺术特色
通过总结归纳,从而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
布置作业
1.说说背景资料包括那些?它对诗文赏析有何作用?
2.请模仿本文这种写法,对你熟悉的一首诗进行赏析
背景资料包括:作者的基本思想状态,时代背景,作品背景,鉴赏对象的相关信息等它可以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等
完成作业
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搜集开拓视野、增加累积在积累中提高赏析能力
思路点拨
通过预习柳宗元的简介,可以更好的理解文中背景资料的作用通过抓关键句,理清文本的行文思路通过圈划、交流和归纳,初步掌握诗歌赏析文的一般写法;然后指导学生仿写,学习并运用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提高鉴赏能力
练习举隅
1.作者说这样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是柳宗元“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并且说这也“反映了诗人思想感情上比较严重的局限”这样一个“寒江独钓”的情境真是幻像吗?“严重的局限”是指什么?(这两个问题可以见仁见智,不必设置“标准答案”最好能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甚至对作者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和商榷都是值得肯定的)
2.文中的哪些分析和想象给你一种“茅塞顿开”的印象?
3.在分析“独钓寒江雪”一句时,作者的笔触很细腻,你还能提供更好的理解吗?
参考:“独钓寒江雪”可以说是全诗的“诗眼”,是诗人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我们首先会产生一个疑问:难道“雪”是可“钓”的吗?按说这并不符合生活常识,但却符合诗歌语言的“反常性”,甚至成就了这首诗的灵性和美感试想,这么一个渔翁坐在一片白茫茫的雪的世界里,当然是为了钓鱼——钓鱼是他的生活必需,但是,为什么在诗人的眼里却成了“独钓寒江雪”呢?我们只能说,此时此刻,这个渔翁已经不是事实存在的那个渔翁,而成了诗人心目中、理想中的一个“意象”,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已经倾注了诗人此时此刻的主观情感,所以,在诗人看来,渔翁所钓之鱼是不存在的,让他牵肠挂肚的,是这满山满江满眼满心的大雪雪是洁白的,掩盖了这个世界的所有芜秽和黑暗,而这个渔翁在此孤独垂钓,不正应了屈原所说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绝、高洁的理想人格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词,标举“境界说”,并且指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如果说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无我之境”,那么“独钓寒江雪”一句,就注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所以,本来与己无关的渔翁也“着我之色彩”,这是地道的“有我之境”当我们读到这一句时,现实世界便被理想世界所取代,那个“雪”字弥合了诗人、渔翁、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我们在一刹那间,荡涤了世俗的一切杂念,进入到了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境界)
(说明:第3题带有探究性质,教师可据学生程度来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