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蝶恋花》全文精选 在柳永的《蝶恋花》中,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柳永的《蝶恋花》全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 ……
柳永的《蝶恋花》全文精选
在柳永的《蝶恋花》中,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柳永的《蝶恋花》全文,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 通 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
1、伫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2、望极:极目远望。
3、黯黯: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4、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5、会:理解。阑:同“栏”。
6、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7、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当:与"对"意同。
8、强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9、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10、消得:值得。
译文
我伫立在高楼上,细细春风迎面吹来,极目远望,不尽的愁思,黯黯然弥漫天际。夕阳斜照,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默默凭倚栏杆的心意?
本想尽情放纵喝个一醉方休。当在歌声中举起酒杯时,才感到勉强求乐反而毫无兴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赏析
柳永的《蝶恋花》是一首怀人之作。柳永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在上片中,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有这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柳永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柳永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柳永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柳永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在下片中,柳永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柳永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柳永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这一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在词的最后两句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的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时期的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
历史评价
北宋词人黄裳:予观柳氏文章,喜其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是时予方为儿,犹想见其俗,欢声和气,洋溢道路之间,动植咸若。令人歌柳词,闻其声,听其词,如丁斯时,使人慨然有感。呜呼,太平气象,柳能一写于乐章,所谓词人盛事之黼藻,其可废耶。(《演山集》卷三十五·《书乐章集后》)
北宋文学家晁补之: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真唐人语,不减唐人高处矣。(《侯鲭录》卷七)
南宋学者胡寅:词曲者,古乐府之末造;然文章豪放之士,鲜不寄意于此者,随亦自扫其迹,曰浪谑游戏而已。柳耆卿后出,掩众制而尽其妙,好之者以为不可复加。(《酒边词序》)
南宋藏书家陈振孙:其(柳永)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贴,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若其人,则不足道也。(《直斋书录解题》)
南宋词人张端义:项平斋所训“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扣其所云,杜诗柳词,皆无表德,只是实说。(《贵耳集》卷上·引项平斋语)
北宋文学家陈师道:柳三变游东都南、北巷,作新乐府,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
南宋戏曲学家王灼:(柳永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
宋代诗论家严有翼:小有才而无德以将之,亦士君子之所宜戒也。柳之乐章,人多称之,然大概非羁旅穷愁之词,则闺门淫蝶之语;若以欧阳永叔、晏叔原、苏子瞻、黄鲁直、张子野、秦少游辈较之,万万相辽。彼其所以传名者,直以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故也。(《艺苑雌黄》)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①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词论》)
②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久成。
周济: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幽艳,是不可及。
清代词论家陈廷焯:
①后人动称秦、柳,柳之视秦,为之奴隶而不足者,何可相提并论哉!
②东坡、少游,皆是情馀于词;耆卿乃辞馀于情,解人自辨之。
③《莲子居词话》云:“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此论殊属浅陋。谓北宋不让南宋则可,而以秀艳等字尊北宋则不可。如徒曰秀艳圆融而已,则北宋岂但不及南宋,并不及金元矣。至以耆卿与苏张周秦并称,而不数方回,亦为无识。又以秀字目子野,韵字目少游,圆融目美成,皆属不切。且以大字目东坡,艳字目耆卿,亦不甚确
。④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也。(《白雨斋词话》)
⑤昔人谓东坡词胜于情,耆卿情胜于词,秦少游兼而有之。
⑥秦、柳自是作家,然却有可议处。东坡诗云“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微以气格为病也。
⑦秦写山川之景,柳写羁旅之情,俱臻绝顶,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词坛丛话》)
清代文学家吴衡照:苏之大,张之秀,柳之艳,秦之韵,周之圆融,南宋诸老,何以尚兹。(《莲子居词话》)
宋翔凤:耆卿失意无聊,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编入词中,以便伎人传唱。
郑文焯:屯田北宋专家,其高浑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做挥绰之声。(《大鹤山人词论》)
中国近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
①其通俗之作,本代歌妓抒情,自必为此辈所喜闻乐道者,故其所作,传布极为广泛。
②柳词除此类外,又多写羁旅离别之苦及节序风物之丽,后世惟周美成可以并美,故有周、柳之目。(《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中国近现代词人夏敬观: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中国当代词学家吴熊和:《乐章集》三卷,又《续添曲子》一卷,词调增至二百馀,其中一百多调,是首见于柳永词的。词人创调之多,两宋无出其右。柳词又大都为长调,开辟了词由小令进入长调的新阶段。柳词固然格调不高。难免有“词语尘下”之讥,但在词调方面的这种创立之功,是应受重视的。(《唐宋语调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