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建高塔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经历塔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稳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
六年级科学建高塔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经历塔的稳定性的探究过程,认识框架铁塔和其他物体稳固不倒的前提因素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推测——实验、制作和探索——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把探究结果与猜测相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将探索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
【教学难点】
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教学准备】
1. 教师材料:课件、
2. 分组材料:大小不同的塑料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入探究主题
1、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塔吗?那么在你们的脑海里,塔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
2、情景导入: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做一次导游,我要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些美丽的风景。(课件展示)参观世界上著名的塔。
3、各位游客,领略了世界名塔的风采,让我们思考一下: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地震,狂风暴雨…)
4、 [师放课件]看大屏幕,左边的'是西安雁塔广场的大雁塔,右边的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这些塔经历狂风暴雨的洗礼已成百上千年了。然而直到今天,他们风采依旧,观察这些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些高耸入云的塔经久不倒的秘密在哪呢?
5、你们猜猜,组内讨论讨论。
6、哪一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猜想。(师随机板书)
二、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1、为了证实你们的猜想是否有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建一座高塔”。
2、为了证实这一些猜测,咱们来做个实验,看,这个塑料瓶瓶口向下放与瓶底向下放,哪个更稳?(出示两个上小下大的同种饮料瓶,分别用瓶口端与瓶底端竖立在演示台上)
3、你能证明给大家看吗?(生往两个瓶身上吹气,瓶口朝下的倒了。)
4、我来换一种方法,再试一试.我将底下垫的台板靠近我的那端慢慢地抬起,口朝下的迅速倒下。
5、效果很明显吧,为什么呢?
6、就如刚才大家所言,上小下大放得稳。
7、指着瓶底朝下的瓶,那么你有办法让它更稳吗?
8、加沙子或水的目的是什么?(预测生:让它变重。)
9、好,我这儿有四种情况的塑料瓶,一种是空的,一种在整个瓶身的三分之一处加水,一种在整个瓶身的二分之一处加水,一种是满瓶,你们预测下哪一种更稳?
10、师演示实验.
11、为什么不是整瓶最后到下?
12、你的意思是上面轻下面重比较稳对吧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及高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
1、同学们,想不想也当一次工程师,设计建造一座美丽的塔呢?好,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根据我们的猜想,设计并建造一座属于你们自己的塔。让我们比一比谁造的塔又高又稳又美观。
2、在建塔前,咱们一起来学习工程师的细致和严谨,首先思考如下问题,A、有哪些办法让塔更稳,B、怎样建能让塔最高.
3、学生动手建塔,教师随即指导。
(开始汇报)
4、让我们看一看,哪个小组建的塔最坚固,最漂亮。可以怎么检测?
5、把塔放于斜面上测试其稳定性及抗风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验证}
6、试分析:它的抗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相比,谁强?为什么?
7、那么,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先前的那些猜想,哪些猜对了?哪些得到了证实?哪些没想到需要修正或补充的?
四、课件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口头完成。
五、课后拓展。
同学们,看了大家建造的高塔,我深感欣慰。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会用自己的智慧建造出一座真正坚固美观又实用的高塔,有没有信心?我期待那一天早些到来。
板书设计:
6、建高塔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
底部越重越不易倒
框架结构抗风能力更强
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