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岛作文400字(精选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公岛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刘公岛作文400字1 预……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刘公岛作文4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刘公岛作文400字1
预备势
并脚直立 两臂下垂 手指微屈 虚颌顶劲 下颏微收
舌抵上腭 双眼平视 全身放松
一、起势
左脚开立 两臂前举 屈膝按掌
二、左右野马分鬃
1、左野马分鬃 稍右转体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2、右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3、左野马分鬃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稍右转体 跟步抱球 后坐转体 虚步分手
四、左右搂膝拗步
1、左搂膝拗步 转体摆臂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2、右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3、左搂膝拗步 后坐撇脚 摆臂收脚 上步屈肘 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跟步展臂 后坐引手 虚步合手
六、左右倒卷肱
1、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3、右倒卷肱 稍右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4、左倒卷肱 稍左转体 撤手托球 退步卷肱 虚步推掌
七、左揽雀尾
转体撤手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下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八、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掤臂 摆臂后捋
转体搭手 弓步前挤 转腕分手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九、单鞭
转体运臂 右脚内扣 上体右转 勾手收脚 转体上步 弓步推掌
十、云手
后坐扣脚 转体松勾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并步云手
开步云手 开步云手 扣脚云手
十一、单鞭
转体勾手转体上步弓步推掌
十二、高探马
跟步托球后坐卷肱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穿手上步 分手弓腿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四、双峰贯耳
屈膝并手 上步落手 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后坐扣脚 转体分手 收脚合抱 蹬脚分手
十六、左下势独立
收脚勾手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独立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落脚勾手 碾脚转体 屈蹲撤步 仆步穿掌 弓腿起身 独立挑掌
十八、左右穿梭
1、右穿梭 落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2、左穿梭 后坐撇脚 收脚抱球 转体上步 弓步架推
十九、海底针
跟步提手 虚步插掌
二十、闪通臂
提手提脚 弓步推掌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 坐腿握拳 摆步搬拳 转体收拳 上步拦掌 弓步打拳
二十二、如封似闭
穿手翻掌 后坐引手 弓步前按
二十三、十字手
后坐扣脚 弓步分手 交叉搭手 收脚合抱
二十四、收势
翻掌分手 垂臂落手 并步还原
刘公岛作文400字2
一、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是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此为演练太极拳最基本的要领之一。
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顶端中央的发旋处,也即后发际正中向上七寸处,又称三阳、三阳五会、五会、巅上、天满、维会、泥丸宫、岭上、岭上满天等,为人体之制高点。《拳论》说:“百会穴领其全身”。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
清气如何上长?《拳论》说:“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顶劲领起来,气归丹田,起于会阴,上行循腹里天突、廉泉、上督脉,亦由会阴起,过长强,顺脊逆行而上至百会。
何谓“顶劲”?《拳论》说:“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如果中气不向上领,正气即塌,四肢瘫软,无所依附,犹如一堆烂泥,打拳何从谈起?
但顶劲决非硬顶,硬顶是僵劲,非为真正的顶劲。“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太过则正气猛涌上头,头重脚轻,足下不稳,扭转不灵,气脉不通,横气填胸,有损身体健康。
顶劲又不可不及,不及则提不起精神。所以《拳论》说:“中气上提,若有意,若无意,不轻不重,似有似无,不过不及,折其中而已。”“打拳全是顶劲,顶劲领好,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虚灵顶劲,既是打拳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要领,同时又是一种拳术境界。练拳之初,很难真正领会其意,准确把握要领,只要由招熟渐悟到懂劲阶段,内气开始动荡,清气产生、丰盈,膀胱发热,丹田中正气浩瀚,才可真正体验灵机一动,清气上浮,周身空灵的奇妙境界。但尽管如此,演练者从一开始,就须严格遵守虚灵顶劲的`要领。非如此,难于练好太极拳,不会产生清气,也不会有以后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随心所欲的通达和自如。
二、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时进行,则击身骨节处处开张,丹田中的清气方可上长、畅通至百会穴,下沉之气也可顺利下沉至丹田达于涌泉。周身气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宫贯到左、右指;其余四分,化作两股,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经骨缝贯至左、右足趾,以保证虚灵顶劲。
所以说,含胸塌腰非常重要,悉心掌握,全身气血才能走通走活,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基本要领。
三、松腰养气
松腰养气是指腰部放松,以养炼体内浩然之正气,此亦为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腰养气与含胸塌腰相关联,但要领不同。塌腰指的是腰劲下塌,中气自然沉入丹田;松腰则是指腰部松活,目的在于养护、养炼正气。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松腰时,“腰中要虚,一虚则上下皆灵”。
《拳论》说:“腰如车轴气如轮”。腰不能紧,紧则束气,全身僵直;腰部要松,肾气才能出入畅通,身体各部位正气皆可上下相通,贯注丹田,遍布周身。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上冲百会,下至涌泉,气随意动,处处开张,久而久之,内气自然充盈。所以说,松腰即可养气。
松腰养气,能运周身之虚灵,可以促使虚实阴阳变化,足从手运,以腰为轴,圆转自如。与人交手,进退攻防,刚柔相济,松活弹抖,意到气到,足稳身固,无坚不摧。
松腰先要松胯。胯为腰根,松胯才能松腰。胯松、腰松、气脉才能贯通,涌泉、丹田、百会等穴位,才能一气相连。
演练太极拳要十分重视松腰技巧,养成浩瀚之气,气自阻随功夫长,方得太极神妙。
四、分清虚实
周身上下,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虚实之分,所以说练习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动作能分清虚实,即可灵活转化,才能耐久不疲,张弛轻重匀运转换,不致困顿。
练太极拳时不仅双手要不虚实,双足要不虚实,左手和左足、右手和右足也要上下相随,在运动中分清虚实,左手实则左足虚,右手虚则右足实。一招一势,虚虚实实,遍藏玄机。
虚,不是全无力量;实,也并非全部落实,占实。只是比重各有所偏罢了。初学者,动作可以大开大合,大虚大实,根据身体条件和年龄的变化、功夫的进步程度即可选择练习中架或小架。比如二八分,转为小虚小实,变为三七、四六分等。小虚小实,由于动作幅度较小,虚实转换更为灵活。
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所谓“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离超出两脚内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过偏不利于转换,易遭袭击,不易灵活应敌。分清虚实,不可过实,过实则迟滞;也不可过虚,过虚则浮飘,无着无落,根基不稳。
分清虚实要注意隅手的补救办法。与人交手,偏虚偏重出隅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注意运用隅手纠正自己的偏虚偏实劣势,随机应变克敌制胜。
分清虚实,演练者自己要尽量做到外形隐蔽,心中明了。“心要虚,心虚则四体皆虚,丹田与腰劲足底要实,三处一实则四体之虚皆实,此谓虚而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太极自然妙用,至结果之时,始悟其理之精妙”。“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分清虚实,深得虚实变化要领,悉心把玩,相信演练者从中会逐步理解太极真味。
五、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是在松胯屈膝、含胸塌腰束肋的同时,将两肩井松开下沉,两肘随之下塌,周身骨节放松,心气沉入丹田,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至涌泉,全身贯通,劲达四梢。
沉肩坠肘与含胸塌腰要相互一致只有沉肩才能坠肘,只有含胸才可塌腰,只有含胸塌腰才能沉肩坠肘。否则,无法使周身之劲合为一体,运动时上下不随,内外不合,血气不畅。
《拳论》说:“打拳运动全在手领,转关全在松肩,功久则肩之骨缝自开,不能勉强,左右肩松不下则转关不灵。”“胳膊如在肩上挂着一般。”“两肘当沉下,不沉则肩上扬,不适于用。”讲的都是沉肩坠肘的基本要领。
两肩要松下,不松下上身僵直,气脉不通,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无法完成。但松肩不是丢肩,丢肩则不是精神;更不可耸肩,耸肩气血不涌,中气不能通达四梢。故《拳论》说:“肩塌下,不可架起来。”又说:“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然不得已上泛,听其上泛,泛毕即松,不松则全肱转换不灵。故宜泛则泛,宜松则松。每势毕,胸向前合,两肩彼此相呼应。”
成势时,沉肩坠肘,含胸塌腰,膝盖与肘尖上下相对,使外三合与内三合紧密配合,全身呼应合住劲,天长日久,功夫自成。
刘公岛作文400字3
口诀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 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 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轴)。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也。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歌诀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意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刘公岛作文400字4
1、无极起式
吸气、放松、棚、挤、放松、缓手、捋、缓手、按、放松
2、金刚捣碓
正向混元圈左右左、放松、左捋、右捋、勾擦脚、放松、再捋、转身分掌上步勾拳、放松、反背锤、反背掌、提膝砸拳落脚、放松
3、懒扎衣
武松脱铐、金丝抹眉、缓手、合十字手、分掌顶膝、插掌后插脚、拦腰掌、放松
4、六封四闭
丹田内转、挤手、放松、缓手、捋手、放松、再缓手、双按掌、放松
5、单鞭
刁拦手、打肘、勾子手、勾擦脚、丹田内转、横击掌、立掌坐腕、放松
6、白鹤亮翅
正向圈、右捋、放松、转身收脚上步、前肩靠、分手、上步背肩靠、放松
7、斜行拗步
提膝、落步推掌、放松、右搂掌左搂掌、前插掌、缓手、横击掌、放松
8、提收
退步、提收、放松
9、前蹚拗步
上步前挤手、拦手、里合腿、擒拿手、扑面掌、放松
10、掩手肱锤
左捋手、右拳、转身、缠丝手、反背锤、盘肘、八字手、提拳下落分开、掩手肱锤、放松
11、披身锤
倒拔垂杨、放松、横摆掌并步、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放松、缓手、分开、合十字手、上开下合、下开上合、五花手、斜冲拳、放松、披身锤右左右
12、背折靠
背折靠、放松
13、青龙出水
左披身锤、右摆拳、指裆锤、放松
14、双推手
丹田内转、挤手、转身缓手、上步双推掌、放松
15、三换掌
三换掌一二三、放松、肘底锤
16、倒卷肱
倒卷肱一二三、放松
17、退步压肘
一二三四、左退步压肘、盘肘、转身、右退步压肘、放松
18、中盘
缓手、上步斩(切)腕、太极圈、中盘
19、闪通背
太极圈、合(收)脚、前肩靠、拦掌、放松、上步拦掌戳喉、放松、拌摔(勾脚摔)、转身、退步闪通背
20、击地锤
掩肘并步冲拳、放松、右搂左搂、上步、击地锤
21、平心锤
反背锤、穿心肘、转身、海底翻花、胸折叠、盘肘、平心锤
22、煞腰压肘
并步反背锤、煞腰压肘、放松
23、当头炮
双抓拳、转身踏步、当头炮、放松
24、收式
上步撩阴掌、开立步、收式一二三、起身、结束
刘公岛作文400字5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秘授歌》是唐人李道子所传,反映了通过太极拳的修炼所能印证的八种功夫境界。
修炼太极拳的关键就是锤炼平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太极阴面的东西,即神之虚灵、意之专一(专注一方)、气之内外(内气和外气)混化,积攒出功夫。“无形无象”就是这种功夫境界的一种描述。太极拳每招每式中的内功心法和专门的内功修炼法、太极松腰、太极球等松散之功、意气之功的修炼,其目的就是使周身内外上下、整个皮肉筋脉被意气滋润,练至似乎没有了形体存在的感觉,即无象无象了。
“全身透空”指无形无象的内外之气沁润躯体内外,畅通无阻,进入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境界,形成“混元一体”的`整体功夫之象。张三丰讲:“大修行人,将神气打成一片,于此之动,是太极之动,神与气两不相离也;于此而静,是太极之静,神与气自成一致也。”
“应物自然”是对有功夫之人的一种描述。内功修炼有素的人,神意清净虚灵,无所挂碍,从不分辩,无私无欲,但又清澈明了,什么都知晓。如此之人,自己练太极-拳8,1-既能知晓自身之神意气和大自然之花草树的互动信息,又能感觉内外混元时自身所形成的鼓荡和裹携状态;推手时,对方神意刚刚萌生、形体还未及起动,则自身已随感而应、随机而动,不早不晚恰到好处。有此功夫的人对万事万物都能做到不贪、不执、不欲,只有这样才能应事接物不迷凡、不动心,情绪不起伏,自己的心性不仅能清静无为,而且能凝神聚气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滋养。
“西山悬磬”者,西山比喻清静世界、神意发轫之所在;“悬磬”即空悬,要虚其心。虚到什么程度?像庙里的磬,一碰即口向。太极拳身法中就要求含胸,即空胸实腹,上虚下实,胸部没有一点紧张,特别舒服;学习太极拳还要虚心,心中什么也不顾虑,不管别人说什么也不要有一点怀疑及杂念,一有杂念心里就紧张,因此必须恭而敬之。无论练拳或推手都要心平气和,没有杂念,不受外界干扰,这就是“西山悬磬’’的境界。
“虎吼猿鸣”是静极生动、内气腾然景象的比喻。黄元吉在《乐育堂语录》卷四中说:“虎者,猛物也,坎中空阳之气。此气纯阳,阳则易动,有如虎之难防。此气最刚,刚则性烈,有如虎之难制。唯有龙之下降,可以伏虎也。”“猿”者,心也、神也、意也。《悟真篇》讲:“心猿方寸机,三千功夫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由此可见,心猿可以支配、统帅龙虎之气。“猿鸣”指心意灵动、活跃,使得生命之气息激荡流布。
“泉清河静”则是“静中触动动犹静”之功夫状态的描述。“泉”指人的生命之泉水。《太乙北极真经》上说:“水乃有母”,水是人的生命之源泉。通过太极拳的修炼,人体生命之泉可以源源不断、无休无止地滋生。
那么,生命之泉是什么呢?它泛指津、唾、血、汗、涕、精等人体之水。《张三丰注吕祖百字碑》中说得清楚:“太极动而生阴,化成神水甘露,内有黍米之珠,落在黄庭之中……”如此经常锻炼阴精,生命之泉就会净寂、清澈、透明、中和,所以太极动而生静,静则虚灵,虚灵则神明,神明则无为,无为则流行,流行则生生不已,智慧无碍,生机无限。
“翻江播海”,是人体内外已成为虚空混元气的特殊景象。此B,d-,动也是静,静也是动,动静一如,阴阳互孕,出神入化,隐显自在;动静之机,松散氤氲,宛如江水翻腾,海水激荡,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派气机流行、内外一如的风光,达成内外之气混元一体的状态。
“尽性立命”是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的和根本归宿,是太极之象的智慧根源。《周易说卦传》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是追究、深研、体悟天地间万事外有之规律;尽性是完善自我、修真养性,使人性与天道相契。穷理是知其理,悟其真;尽性是行其德,传其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实现“天人合一”、“尽性立命”的太极之象,乃真正的大境界、大经典智慧、大自在,是由太极而超凡入圣的形象表述,是太极拳之真义所在。
刘公岛作文400字6
1、起势
亦静亦动两仪生,阴阳开合立身正,
气沉丹田周天转,不知不觉得真功。
2、金刚捣硾
金刚捣硾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
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
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3、揽扎衣
揽扎衣式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
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4、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须放松,肩肘腕手显轻柔,
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5、单鞭
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
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6、金刚捣硾
接着又来二捣硾,以左带右巧换位,
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7、白鹅亮翅
白鹅亮翅用劲巧,左右上下妙在腰,
右撑左按少定势,遇顶则丢劲要少。
8、斜形
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
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9、搂膝
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
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10、上三步
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圆劲要真,
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1、斜形
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
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2、搂膝
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
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3、上三步
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
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4、掩手肱拳
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
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5、金刚捣硾
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硾,
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刘公岛作文400字7
第一段
1.起势
混沌初开法为先, 气贴背走沉丹田,
心静体松精神注, 平腕坠肘势自然。
2.右揽雀尾
初运鸿濛阴阳现, 起落开合太极圈,
掤捋挤按为总手, 雀尾动作技法全。
3.左单鞭
单鞭多用可防攻, 左像箭来右似弓,
体正松腰勾屈下, 翻掌前推转腰行。
4.提手
胸部被击用提手, 截合断封妙无穷,
上提虚步相一致, 身势含蓄合手肘。
5.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立鸡群, 左采右掤两臂分,
沉气落胯腰拔起, 开中寓合须用心。
6.搂膝拗步(二)
起肩过胯膝外搂, 拗步推掌沉腕肘,
搂推弓步相一致, 头领身正左右走。
7.撇身捶
横截压带闪正中, 翻拳按掌劲宜整,
手眼身步要协调, 双臂翻转随腰动。
8.捋挤势(二)
捋势变挤圆又连, 手随腰动劲不断,
劲从根起形于梢, 节节贯串一气连。
9.进步搬拦捶
太极五捶此为先, 搬拳之后立掌拦,
拦掌过后捶急进, 上下相随劲不断。
10.如风似闭
臂下穿手十字封, 后坐分掌闭于胸,
两臂推按腹前下, 跟步助劲显奇功。
第二段
11.开合手
两手开合于胸前, 开吸合呼法自然,
沉肩坠肘掌相对, 意念存在两掌间。
12.右单鞭
右脚横开体微转, 两掌侧分一条鞭,
沉肩坠肘虎口对, 侧弓步子裆宜圆。
13.肘底捶
扣脚掩掌接抱球, 迈步跟脚连摆手,
捶居肘下前劈掌, 三尖相照合要求。
14.转身推掌(二)
撤步碾脚把体转, 搂按举掌转体间,
上脚跟步掌前推, 左右式子紧相连。
15.玉女穿梭(二)
捋后搭手于胸前, 跟步转体掌平摆,
弓步上架前推掌, 左右式子紧相连。
16.右左蹬脚
转体穿掌两臂展, 两掌交叉抱胸前,
分撑两掌勾脚蹬, 左右蹬腿紧相连。
17.掩手肱捶
两掌掩合于面前, 开步叠掌外分展,
外旋两臂合拳肘, 护腹弓步前打拳。
18.野马分鬃(二)
转身旋臂横挒掌, 翻掌托于膝上方,
上步弓腿前穿靠, 左右式子紧接上。
第三段
19.云手(三)
两手交替环形转, 势如行云圆连绵。
腰领手转目随视, 步子横行轻灵缓。
20.独立打虎
撤步翻掌向前穿, 双掌左摆握成拳,
提膝架拳打虎式, 身正稳立似如山。
21.右分脚
两掌叠抱于胸前,右上摆踢臂分展,
单腿支撑微弯屈, 劲力通顺达脚尖。
22.双峰贯耳
屈腿收掌于膝上, 落脚上步分两掌,
重心前移成弓步, 力贯双拳取太阳。
26.斜飞势
后坐左转两掌分, 两臂叉抱右脚跟,
右脚上成侧弓步, 斜展双臂似鸟飞。
27.单鞭下势
重心偏移左腿弓, 左勾侧举下屈腕,
屈膝仆步成下势, 右掌顺腿向前穿。
28.金鸡独立(二)
左腿蹬直右腿弓, 落勾挑掌似斜行,
提膝上挑同侧掌, 左右式子皆相同。
29.退步穿掌
撤步弓腿后闪让, 右掌下按左穿掌,
横掌下按胸前护, 穿掌取喉人难防。
第四段
30.虚步压掌
左脚内扣体右转, 左掌上举右掌按,
提转落成右虚步, 横压按掌于膝前。
31.独立托掌
左腿独立右膝提, 身正直立似如松,
右掌翻转向上托, 左掌体侧横向撑。
32.马步靠
下落右脚体右转, 右捋摆掌劲不断,
左前上成半马步, 左臂挤靠向内旋。
33.转身大捋
后坐带掌向上翻, 绕上右脚体左转,
右掌侧托提左掌, 撤步平捋一周圈。
34.歇步擒打
重心右移体右转, 右肘上撑右拳穿,
回身盖步下屈蹲, 左拳背上打右拳。
35.穿掌下势
收脚提掌向右摆, 左脚侧出体右转,
右腿全蹲成仆步, 两掌顺腿向前穿。
36.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左腿弓, 左掌前挑与肩平,
右腿前上成虚步, 两拳叉架成七星 。
37.退步跨虎
撤步撑掌体右转, 收脚挎虎连又圆,
左腿前举立站稳, 右掌左勾一条鞭。
38.转身摆莲
扣脚转体掌平摆, 空掌平抹势不断,
左转身体右摆脚, 两掌依次拍脚面。
39.弯弓射虎
捋掌屈落右腿弓, 重心前移似挽弓,
右提左拂随转体, 炮架当头左拳冲。
40.左揽雀尾
收脚抱球体自然, 迈步分掌臂捧圆,
捋掌搭手前挤出, 后坐按推掌向前。
41.十字手
上体右移扣脚转, 两掌外分似挑担,
合抱胸前十字手, 收脚直立庭前站。
42.收势
翻掌前撑同肩宽, 徐徐下落腿外边,
左脚收至右脚旁, 收式并立身自然。
刘公岛作文400字8
1、(预备式)起势 2、揽雀尾 3、单鞭 4、云手(三个) 5、单鞭
6、高探马 7、右分脚 8、左分脚 9、转身蹬脚 10、左搂膝拗步
11、手挥琵琶 12、高探马穿掌 13、转身十字腿 14、左打虎 15、右打虎
16、回身右蹬脚 17、双峰贯耳 18、左蹬脚 19、转身撇身捶 20、进步指裆捶
21、如封似闭 22、十字手 23、抱虎归山 24、斜单鞭 25、肘底捶
26、左金鸡独立 27、右金鸡独立 28、倒撵猴 29、斜飞式 30、提手上势
31、白鹤晾翅 32、左搂膝拗步 33、海底针 34、扇通臂 35、转身白蛇吐信
36、进步栽捶 37、野马分鬃 38、玉女穿梭 39、揽雀尾 40、单鞭
41、下势 42、上步七星 43、退步跨虎 44、转身摆莲 45、弯弓射虎
46、进步搬拦捶 47、如封似闭 48、十字手 49、收式(还原)
刘公岛作文400字9
1、起式(一)左脚分开半步(二)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高 (三)屈腿下蹲两手下落按到腹前
2、左右野马分鬃(一) ①转腰抱手收脚 两手上下合抱 ② 转身上步 ③弓步分手 指尖与眼同高(二)①转腰撇脚 ②抱手收脚 上手高与肩平 下手与腹平 ③转腰上步向前迈出一步 ④弓步分手 前手心斜向上与肩平 后手按在胯侧手心向下(三)①转腰撇脚 ②抱手收脚 ③转腰上步脚跟轻轻落地 ④弓步分手 眼睛注视前手的`指尖
3、白鹤亮翅 (一)向前抱手后脚跟半步 脚掌落地 (二)重心后移坐腿转腰分手 (三)转向前方虚步亮掌 前脚脚掌虚点地面
4、左右搂膝拗步 (一)①右手前摆 ②两手交叉抡摆 腰向右转前脚收回 手摆向侧后方 ③上步屈臂收手到肩上 ④弓步搂手推掌 (二)①轻轻地转腰撇脚 ②摆手收脚 眼看后手与头同高 ③上步曲臂收手到肩上耳旁 ④弓步搂推 指尖与眼同高 推到中间轴线上 (三)①转腰撇脚 ②摆手收脚 ③上步屈臂 ④弓步搂推
5、手挥琵琶(一)后脚跟近半步(二)重心后移两手交错交换(三)虚步合手两手成侧立掌
6、左右倒卷肱(一)①撤手转腰翻掌 ②提脚退步屈臂收手 ③ 坐腿虚步推掌(二)①撤手转腰翻掌 ②屈臂转腰提脚退步 ③ 坐腿虚步推掌(三)(四)动作同(一)(二)
7、左拦雀尾(一)转腰分手(二)抱手收脚 支撑困难时可脚尖点地(三)转腰向前上步 脚跟先落地(四)弓步棚手(五)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边去翻转 手心相对(六)坐腿转腰后捋 两手摆到身体侧后方(七)转身搭手仍转向正前方 右手心贴在腕关节内侧(八)弓步前挤 两手两臂撑圆(九)坐腿引手(十)弓步前按 腕与肩高
8、右拦雀尾(一)转身扣脚分手(二)坐腿抱球收脚(三)转身上步(四)弓步棚手(五)转腰摆臂两手送到前方 翻转相对(六)坐腿转腰向下向后捋(七)转腰两手合在胸前正向前方(八)弓步前挤(九)分手坐腿后引手 也叫后棚(十)弓步向前推按
9、单鞭(一)坐腿转身扣脚左云(二)坐腿转腰向右云 (三)翻掌勾手收脚 勾尖向下 左手掌心向内(四)转身上步 (五)弓腿翻掌推掌
10、云手(一)坐腿转腰 左手下落向右云摆画弧 勾手分开 (二)转腰向左移动重心 两手交叉向左画狐摆动到左侧后翻掌收脚并步(三)向右转两手交叉向右摆动到右侧翻掌出脚开步(四)转腰向左云到左侧后翻掌收脚并步 (五)转腰右云翻掌出脚开步(六)转腰左云翻掌收脚并步 并步相距20厘米
11、单鞭(一)转腰右云(二)翻掌勾手提起左脚跟(三)转身出脚上步(四)弓步翻掌前推
12、高探马(一)跟步翻掌 两手心向上(二)坐腿屈臂收手(三)虚步推掌 左手收到腹前
13、右蹬脚(一)穿掌活步 脚尖脚跟向左侧移动(二)落脚弓腿分手(三)抱手收脚(四)蹬脚分手 方向右前方30度
14、双峰贯耳(一)收脚并手两手翻转向上(二)落脚收手 握拳(三)弓步贯拳 弓腿和贯拳的方向右前方30度
15、转身左蹬脚(一)坐腿转身分手扣脚眼看左手(二)抱手 收脚重心后坐(三)分手蹬脚 方向左前方30度
16、左下势独立(一)收脚摆手提勾(二)出脚落手(三)仆步穿掌(四)弓腿挑手(五)独立挑掌 膝关节和肘关节上下相对 小腿自然下垂 脚尖脚面展平
17、右下势独立(一)落脚转身 摆手提勾(二)右腿向右侧伸出 右手微下沉(三)仆步右穿掌 掌指向右侧 虎口向上 掌心向前(四)弓腿挑掌起身 前脚尖外撇后脚尖内扣 重心前移 后手勾尖转向上(五)独立挑掌 左手左腿一起向前上方提起 手是侧立掌 脚尖斜向下 右手按在体侧
18、左右穿梭(一)①向前落脚 脚跟着地脚尖外撇 ②抱手收脚 ③向右前方上步脚跟落地两手分开 ④弓步架推掌 方向右前方30度 右手举架在头的前上方(二)①撇脚落手转腰②抱手收脚 ③上步挫手 ④弓步架推掌 方向左前方30度
19、海底针(一)跟半步落在中线上(二)坐腿转腰提掌成侧掌提到肩上耳旁 左手落到腹前(三)左脚前移半步成虚步 右掌向前下插掌 上体略向前倾
20、闪通臂(一)上体立直提手收脚(二)上步翻掌(三)弓步推掌
21、转身搬拦捶(一)转身扣脚摆手(二)坐腿握拳 右拳停在腹前 拳心向下(三)摆脚搬拳 搬到身前拳心向上 左掌按在体侧(四)转身收脚摆手收拳(五)上步拦掌拳收到腰间(六)弓步打拳 拳心向左 拳眼向上
22、如风似闭(一)穿手翻掌 翻转向上(二)坐腿收引(三)弓步前按
23、十字手(一)转身扣脚(二)弓步分手(三)交叉搭手(四)收脚合抱
24、收式(一)翻掌分手(二)垂臂落手(三)并步还原
刘公岛作文400字10
【八式太极拳口诀】
八式简化武当拳,无极起势鼓荡丹,
两仪开合掳带连,鹤飞展翅气沉田。
旋转乾坤开胯髋,野鸡蹿林走连环,
五龙暗渡偷掌腿,侧人打钟架压点。
阴阳别翅藏奇巧,合抱太极身安健,
式法虽少万遍练,通幽入奥功德满。
【动作要点】
起势
1、 两脚开立 2、两臂前举 3、屈膝按掌
一、 卷肱式
1、 转身翻手摆掌 2、屈臂卷肱 3、前推后收4、转身翻手摆掌 5、屈臂卷肱 6、前推后收
二、 楼膝拗步
1、 转腰摆手收脚 2、上步屈臂 3、弓步楼推4、后坐摆脚 5、转腰摆手收脚 6、上步屈臂7、弓步搂推
三、 野马分鬃
1、 转身坐腿分手 2、收脚抱球 3、转身上步4、弓步分靠 5、坐腿撇脚转身 6、收脚抱球7、转身上步 8、弓步分靠
四、 云手
1、 摆手翻掌 2、转身左云 3、翻手收脚 4、转身右云 5、翻手出脚 6、转身左云侧翻手 7、转身右云
8、翻手收脚 9、转身左云 10、翻手出脚 11、转身右云12、侧弓步翻掌
五、 金鸡独立
1、 坐腿转腰落手 2、提右脚独立挑掌 3、落脚落手 4、提左脚独立挑掌
六、 登脚
1、 落脚抱手 2、提右膝抱手 3、分手登脚 4、落脚抱手 5、提左膝抱手 6、分手登脚 7、落脚抱球
七、 揽雀尾
1、转身上步 2、右弓步前棚 3、提左手旋臂 4、后坐下捋 5、转身后捋 6、转腰搭手 7、弓步前挤
8、弓步(平分)抹掌 9、后坐引手10、弓步前按 11、转身分手扣脚 12、收脚抱球 13、转身上步
14、 弓步前棚 15、提右手旋臂 16、后坐下捋 17、转身后捋18、转腰搭手 19、弓步前挤
20、弓步(平分)抹掌 21、后坐引手 22、弓步前按
八、 十字手
1、 撇右脚、右弓步分手 2、扣右脚、左弓步棚掌于胸前 3、收右脚、两脚成开立步4、两手举抱
收势
1、 翻掌分手 2、垂臂落手 3、并步还原
【八式太极拳练习口诀】
两臂平举肩放松, 双掌下按气下行。
抱球迈步要协调, 弓步左棚劲饱满。
捋挤动作要舒展, 双掌前按臂撑园。
双掌前探不耸肩, 搂膝推掌腰身转。
迈步猫行稳重求, 园活连贯意气连。
刘公岛作文400字11
1、预备势
第一势来并步站,眼要平视松下肩,左胯右抽落右胯,左脚向左跨步来。
预备势来开步站,收心忘事归练拳,呼吸自然内畅长,眼要平视神内含。
2、起势
两臂前搓松下肩,与肩同高变下按,右手抹眉两臂展,同时腰带右脚开。
屈膝下蹲两手起,头顶松肩手变按,右手抹眉右脚开,两手翻转抱球来。
3、揽雀尾左朋
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抱球在胸前,提起左脚再左转,胯托左腿向前迈。
重心前移蹬后脚,上下分手左朋生,面向正前眼远视,呼吸自然顶头悬。
4、揽雀尾右朋
重心后移左脚扣,重心左移两手随,腰向左转右手引,然后抱球到胸前。
腰向左转带右腿,复向右转迈右腿,重心前移弓步成,屈臂向上右朋生。
前拱后塌裆劲生,屈臂要圆易放松,意要放远内劲涌,身要平正不前倾。
捋: 重心略后臂右转,随腰右转两手翻,复向左转坐后腿,手形不变随腰转。
挤: 腰带右臂向右转,右臂外撑左手按,松圆远视要进身,外形不动内里转。
按:
重心后移两手收,头顶肩松沉下肘,左脚蹬地两手推,上身不俯要收臀。
注意前弓和后坐,头顶收臀腰放松,后坐吸气上下随,前弓呼气上下合。
5、单鞭
重心后移身法正,腰胯带动右脚扣,两手平抹向左行,与肩同高眼随行。
两手屈臂向右转,右手后伸要立掌,左手内翻到胸前,腰向左转合起手。
复向左转变勾手,右腿坐稳气下沉,后胯托起左腿迈,弓步按掌单鞭生。
6、提手上势
重心后移扣左脚,重心左移松勾手,两臂平展松两肩,腰向左转提右脚。
复向右转送右腿,脚根着地合起手,右手在前与眼平,左手合到右肘下。
7、白鹤亮翅
两手下履右靠生,双手翻转到胸前,右手收到小腹上,左手转圆到脸前。
腰向右转带左腿,复向左转向前点,左手下按右手托,上顶下松长身形。
8、左搂膝拗步
重心不动腰右转,右手向下复后转,伸臂挑腕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重心右移左脚起,复向左转送左腿,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右掌向前推。
9、手挥琵琶势
右脚跟步复下落,右手回手到胸前,左脚略动虚步落,左手前伸琵琶成。
10、左搂膝拗步
稳住重心腰右转,右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左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左转胯托腿,迈出左腿左手搂,弓步右掌向前推,弓步收臀身不俯。
11、右搂膝拗步
重心右移右手伸,左手翻转升腹前,腰带左脚向外摆,重心左移腰左转。
左腿支撑身要正,左手向下往后伸,转腕挑掌收耳旁,右手随腰来转动。
腰向右转托右腿,松腰送腿向前迈,右手平转搂右膝,弓步左掌向前推。
12、左搂膝拗步
重心后移开右脚,左伸右收履势来,腰向右转右臂转,左转迈步搂膝成。
13、 手挥琵琶
手挥琵琶又一回,跟脚落脚动左腿,进退上下合起身,眼视远方意先行。
14、 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作,攻守坚备两手合,转换呼吸要自然,前后左右势要园。
15、 进步搬拦捶
重心后移不后仰,腰带左脚向外开,两手做成履势来,眼要专注吸气来。
重心左移身左转,右手变拳收胸前,左手后伸转耳边,右转蹬腿摆右脚。
重心移到右腿来,右拳翻转收腰间,腰向左转迈左腿,左手前伸意要远。
右脚蹬地弓步生,同时进身打右拳,左手朋进不松动,脚手配合巧应用。
16、 如封似闭
重心后移松右拳,左手回收右肘下,左朋右抽腰为轴,左转收臂按势生。
坐实右腿脚蹬地,弓步进身不前俯,双手前推松两肩,眼视前方意远行。
17、 十字手
重心后移掌放平,左脚扣来右脚开,腰向右转两手开,左伸右摸眼右看。
重心左移收右脚,踩成马步两手落,翻转升到胸前来,十字交叉静等变。
18、 抱虎归山
重心右移身法整,腰略右转扣左脚,重心回移左腿上,右脚虚点动意生。
左手向下向后转,松肩挑腕收耳旁,腰向右转迈右腿,弓步搂膝打掌成。
双手转腕履势成,挤势同前斜角用,按法同上方向变,变化方向练心灵。
19、 肘底看捶
重心后移右脚扣,两手平转同单鞭,右腕上挑左手朋,左脚弧形向左落。
腰向左转带右脚,左手随转变下按,右手转至正前方,左右转换腰作主。
右脚落地坐实腿,左脚随起向前落,左手上挑眼前方,右手变拳到肘下。
20、左倒撵猴
腰带右臂向后转,经腹向后挑起腕,腰向左转收耳旁,左手前伸要翻掌。
腰向左转收左腿,略向右转退左腿,重心左移推右掌,左掌收于左腰旁。
21、 右倒撵猴
腰带左臂向左转,经腹向后挑左腕,腰向右转收左臂,右掌翻转要前伸。
腰向右转收右腿,略向左转退右腿,重心后移推左掌,右掌收于右腰旁。
22、 左倒撵猴
左右撵猴连续做,转换折叠不停留,重心要稳身法正,上下要合不丢顶。
23、 斜飞势
重心左移展左臂,挑腕屈臂到胸前,右手回收小腹前,双手抱球腰右转。
右转带起右腿来,略向左转斜后伸,脚根着地摆脚尖,左脚内扣腰右转。
右手随转到膝外,手尖与眼应同高,左手下按左胯旁,精神贯注意远方。
24、 提手上势
提手上势又一回,左脚一跟两手分,重心后移右脚起,脚根着地合两臂。
25、 白鹤亮翅
转身下履松腰靠,两手翻转在胸前,右转带腿再左转,上下斜分长身形。
26、 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又一回,脚手转动上下随,每势都要认真做,细心体会妙无穷。
27、 海底针
右脚根进上半步,落实坐腿左脚点,右手回收右耳旁,左手上升到脸前。
提顶吊裆身法正,右腿下蹲不俯身,右手下不丢顶,左手随势保平衡。
28、扇通臂
重心上升右手起,左手上升右掌内,十字交叉在面前,右胯托起左腰来。
迈出左腿弓步进,同时左掌向前推,右掌上翻收耳旁,前推后拉顶头悬。
29、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屈臂转头前,重心左移腰右转。
迈步翻拳伸右腿,左手下按到左边,向前弓步打左掌,右拳收到右腰旁。
重心后移身不仰,左掌回收肚脐上,右拳向前冲心打,不丁不八麒麟步。
30、进步搬拦捶
进步搬撇一同上,摆脚上步身随上,打拳弓步要一致,眼视前方不前俯。
31、上步揽雀尾
重心后移作履式,腰带左脚向外摆,左手前朋腰左转,右手前引带右腿。
两手抱球在胸前,腰再右转送右腿,弓步右朋复变履,挤按随后又一回。
32、单鞭
单鞭同上又一回,左右旋转两手随,头顶下沉眼随转,势势相连意要满。
33、左右云手一
重心后移扣左脚,腰向左转左手随,重心向左伸左臂,右脚回收并步站。
勾手变掌向下转,经腹到胸升脸前,左手下转到腹前,翻转两手在正前。
34、左右云手二
右手向右要平伸,左脚横开与肩宽,右手下转到腹前,左手转上在正前。
35、左右云手三
左手左伸收右脚,并步云手又一着,连作三次意要连,折叠转换内里圆。
36、单鞭
云手变成单鞭式,右腿跟步把脚扣,右转勾手再左转,左脚迈出拉单鞭。
37、高探马
重心后移松勾手,腰向左转点左脚,左掌由外向胸收,右掌收胸向前探。
38、右分脚
屈腿右转两手分,左转迈腿斜前方,两掌向内收胸前,弓步右掌向斜探。
腰向左转带右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前移提右脚,右转踢脚分两掌。
39、左分脚
右脚回收右掌翻,左掌屈臂收耳前,重心下沉送右腿,右掌回收左掌探
腰向右转带左掌,左右交叉在脸前,重心右移提左脚,左右分掌踢左脚。
40、转身左蹬脚
左脚收回左掌翻,左脚前落向后摆,脚根为轴整体转,两手交叉提左脚。
眼看前方两手分,左脚前蹬重心稳,左脚收回独立站,两手内收合面前。
41、左搂膝拗步
左搂膝来同样做,转换变式心要静,弓步身体勿前倾,搂膝打掌腰带动。
42、右搂膝拗步
右搂膝来也同上,前弓后坐要连上,提起精神身法整,势势都要认真做。
43、进步栽捶
过渡动作同搂膝,右掌变拳收腰间,左手向前搂左膝,弓步俯身打地拳。
44、翻身撇身捶
重心后移左脚扣(腰带),左手升至左上方,右手曲臂在胸前,转身撇身同样打。
45、进步搬拦捶
紧接又是搬拦捶,摆脚进步要连上,转变方向要留意,呼吸自然内舒畅。
46、提膝右蹬脚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左手前朋腰左转,右手前引提右腿。双手交叉独立站,稳住重心腰右转,两手前后来分手,右脚前蹬神气现。
47、左打虎
右脚下落扣脚尖(45度),左脚点地做捋式,腰向左转迈左脚,两手翻转打虎式。注意两手和脚合,左手向左转头前,右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眼看前。
48、右打虎
重心后坐松双拳,腰带左脚扣过来,重心左移做捋式,右脚虚点意前方。腰向右转迈右腿,右手向右转头前,左手握拳收腹前,拳眼相对顶头悬。
49、回身右蹬脚
裆劲下沉开左脚,腰向左转左手翻,重心左移右手随,两手交叉在胸前。提起右脚独立站,腰略右转两手展,随后右脚向前蹬,呼吸自然内气转。
50、双峰贯耳
独立转体脚根转,左右分手复下沉,左胯托起右腿迈,双臂上打要进身。
51、左蹬脚
两手翻转到胸前,提起左脚略左转,两手前后把掌分,左脚前蹬稳重心。
52、转身右蹬脚
左脚回收向后伸,两手向前平衡身,左脚前扫转一圈,脚尖为轴保重心。
左脚落来右脚抬,两手交叉在胸前,前后分手右脚蹬,眼视前方意要远。
53、落步搬拦捶
右脚下落摆好脚(45度),重心前移腰右转,两手随腰自旋转,带起左腿再左转。腰胯托起迈左腿,两手拉开再进身,转换身法要留意,呼吸自然细深长。
54、如封似闭
如封似闭又一回,重做也要提精神,一吸一呼开合现,内外配合要自然。
55、承前启后十字手
十字手也同样做,转换拳式上下合,开步站立顶头悬,眼视前方式要圆。
56、抱虎归山
抱虎归山斜搂膝,调整重心意要先,重心右移左脚扣,搂膝捋挤按式成。
57、斜单鞭
单鞭动作也同上,调换方向走斜方(45度),动作转换在思维,提起精神走四方。
58、右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扣左脚(腰带),重心左移带右脚,左手曲臂到脸前,松开勾手收腹前。双手抱球在胸前,左胯托起右腿来,松腰送出右脚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左手下采到胯根,右手外列到膝外,眼看前手向远视,气顺意远精神爽。
59、左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右脚开(45度),同时右手翻过来,重心右移腰右转,两手翻转到胸前。右胯托起左腰来,左转迈出左腿来,弓步转腰两臂展,右采左列眼向前。
60、右野马分鬃
重心后移左脚开(45度),转腰抱球再做来,左右相同连续做,意念不断势势连。注意身形不前俯,上顶下沉步法灵,上下连动腰为轴,呼吸自然不强求。
61、揽雀尾左朋
重心后坐扣右脚(45度),重心右移腰右转,带起左腿再左转,右胯托住左脚迈。随腰转动两手翻,抱球在胸体自然,左朋右按朋势成,眼看前方顶头悬。
62、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紧按又是捋挤按,后坐扣脚要连贯,同样拳势细心做,每次练习有发现。
63、单鞭(同上)
64、玉女穿梭一
玉女穿梭四角行,全靠腰带来完成,重心后移松勾手,转换变式身要正。左脚内扣腰右转,重心左移摆右脚(45度),右转带起左腿来,复向左转迈左腿。同时左手收脸前,右手曲臂在腹前,左手在上右手下,两手抱球翻过来。重心前移左弓步,左手翻转头上方,右手向前直推掌,眼要远视意远方。
65、玉女穿梭二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提,右手随转向下翻。
两手抱球在胸前,腰托右腿向前迈,右掌翻到头上方,左掌向前直推掌。
66、玉女穿梭三
重心后移做捋式,调整右脚向右移,提起左腿再左转,两手随式抱胸前。
胯托左脚向前迈,弓步进身眼向前,左手上翻到头上,右手前推直向前。
67、玉女穿梭四
重心后坐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内扣,重心左移右脚起,腰胯托起右腿迈。
右手随转向下翻,左手内收左胸前,右手上翻到头前,左手直推也同上。
68、揽雀尾左朋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右脚向内扣(45度),重心右移同前式,转腰迈腿做左朋。
69、揽雀尾右朋(同前)
70、单鞭(同前)
71、左右云手一
72、左右云手二
73、左右云手三(以上同前)
74、单鞭(同前)
75、下势
右脚外摆向右坐,扑步要稳头顶悬,左掌向右转向左,眼视左脚不弯腰。
76、左金鸡独立
重心前移摆左脚,右手引着右膝起,左手下按到左胯,右手面前眼视远。
77、右金鸡独立
重心下沉右脚落,左手引着左膝起,右手下按到右胯,左手脸前眼视远。
78、左倒撵猴
稳住重心右转腰,右手后伸左手展,腰向左转收两手,右转伸腿撵猴成。
79、右倒撵猴
80、左倒撵猴
81、斜飞势
82、提手上势
83、白鹤亮翅
84、左搂膝拗步
85、海底针
86、扇通臂
87、翻身白蛇吐信
白蛇吐信拳变掌,过渡动作同撇捶,呼吸自然式式连,眼随拳式来改变。
88、进步搬拦捶
89、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做捋式,腰带左脚向外开(45度),重心左移腰左转,左臂朋转提右腿。
右手外抹翻腹前,左胯托起右腿来,右转迈步朋右臂,手掌要随到胸前。
接着就是捋挤按,式式同前又一遍,一遍要比一遍精,神气意念在其中。
90、单鞭
91、左右云手一
92、左右云手二
93、左右云手三
94、单鞭
以上同前
95、高探马带穿掌
重心后移松勾手,左转提脚再点地,左手向内收胸前(掌心向上),右手曲臂向上伸(掌心向下)。
胯托左腿向前迈,右掌下按左肘下,左掌向前穿掌成,眼视左掌意要远。
96、转身十字腿
重心后移扣左脚,右转身来提右脚,两手交叉在胸前,左右分掌蹬右脚。
97、进步指裆捶
右脚下落并外摆(45度),腰向右转带左腿,左掌前伸右拳收,眼要平视神要满。
弓步进身左手搂,右拳向前冲裆打,弓步进捶不俯身,眼看右捶气下沉。
98、上步揽雀尾右朋(捋挤按)
重心后移左脚开,重心左移右脚抬,腰胯托起右脚迈,重做朋捋挤按来。
99、单鞭
100、下势
101、上步七星
重心前移左脚摆,右脚前点虚步来,两手变捶随式变,经腹过胸到脸前。
102、退步跨虎
右脚退步左脚点,两臂随腰向右转,腰向左转手不动,转正身体两手撑。
103、转身摆莲
两掌翻转捋式成,左脚扣来右脚摆,脚尖为轴扫左腿,右掌随转翻过来。
重心左移右腿提,左手随转收胸前,右手向右来平展,眼向前视气自然。
右腿后伸身不偏,向左向上向右摆,两手向前拍脚面,收腿提膝臂向左。
104、弯弓射虎
重心下沉斜迈腿,两手从左向下转,向后翻上打左捶,右拳收至右耳前。
105、进步搬拦捶
身向后坐开左脚,左拳变掌收腰间,右拳下扣腰左转,再向右转摆右脚。
上步搬拦同前势,转换拳式要相连,呼吸自然不闭气,精神贯注意不散。
106、如封似闭(同前)
107、十字手(十字手来气混圆)
108、收势
收势不能马上散,稳住心情意不乱,要做几次深呼吸,放松调整各道关。
109、合太极
重心右移收左脚,两脚并拢立正站,含胸拔背神不散,意气仍在内里转。
合太极来放松站,精神内含意念转,呼吸引导归自然,自然呼吸内外连。
从零到九两极限,从静到动又两端,行云流水内里转,九九归一浑然间
刘公岛作文400字12
1.起势
向左开步 双臂平提 屈膝下按
2.左右野马分鬃
丁步右抱 转身上步 弓步分掌 后坐撇脚 丁步左抱 转身上步 弓步右分 后坐撇脚 丁步右抱 转身上步 弓步左分
3.白鹤亮翅
跟步中抱 后坐右转 虚步亮掌
4.左右搂膝拗步
右落左拨 丁步反提 弯肘上步 搂膝推掌 后坐撇脚 丁步反提 弯肘上步 搂膝推掌 后坐撇脚 丁步反提 弯肘上步 搂膝推掌
5.手挥琵琶
跟前半步 后坐转腰 虚步合手
6.左右倒转肱
右后摆掌 提膝弯肘 左退右推 左后摆掌 提膝弯肘 右退左推 右后摆掌 提膝弯肘 左退右推 左后摆掌 提膝弯肘 右退左推
7.左揽雀尾
丁步右抱 转身上步 弓步左棚 向左伸展 后坐右捋 转腰搭臂 弓步前挤 后坐拖掌 弓步双推 后坐扣脚 丁步左抱 转身上步
8. 右揽雀尾
后坐扣脚 丁步左抱 转身上步 弓步右棚 向右伸展 后坐左捋 转腰搭臂 弓步前挤 后坐拖掌 弓步双推
9.单鞭
后坐扣脚 左转按捋 反掌右转 丁步勾手 转身上步 弓步推掌
10.云手
后坐摆掌 右转左扣 左转收步 右转撤步 左转收步 右转撤步 左转收步
11.单鞭
反掌右云 丁步勾手 转身上步 弓步推掌
12.高探马
跟步仰掌 虚步推掌
13.右蹬脚
穿掌收脚 上步开掌 丁步叉抱 提膝反掌 开掌蹬脚
14.双峰贯耳
收脚并掌 落步垂手 弓步贯拳
15.左蹬脚
后坐扣脚 左转开掌 丁步叉抱 提膝反掌 开掌蹬脚
16.左下势独立
收腿勾手 仆步穿掌 撩掌勾手 提膝挑掌
17. 右下势独立
右脚点地 左转勾手 仆步穿掌 撩掌勾手 提膝挑掌
18.左右穿梭
左转落步 丁步左抱 右转上步 右架左推 后坐翘脚 丁步右抱 左转上步 左架右推
19.海底针
跟步按掌 提膝抽掌 虚步插掌
20.闪通臂
上步提手 右架左推
21.转身搬拦捶
后坐扣脚 右转摆掌 丁步抱拳 圈脚搬拳 上步拦掌 弓步冲拳
22.如封似闭
后坐拖手 弓步双推
23.十字手
后坐扣脚 右转开掌 收步叉抱
刘公岛作文400字13
预备式
1、起势
2、左右野马分鬃
3、白鹤亮翅
4、左右搂膝拗步
5、搬拦捶
6、如封似闭
7、单鞭
8、手挥琵琶
9、倒卷肱
10、玉女穿梭
11、海底针
12、闪通臂
13、云手
14、左右揽雀尾
15、十字手
16、收式
16式太极拳动作要领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并拢,头颈正直,下颌内收,胸腹放松,肩臂松垂,两手轻贴于大腿外侧;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呼吸保持自然。
1、起势
(1)左脚向左轻轻分开半步,与肩同宽,脚尖向前。
(2)两手慢慢向前平举,手指微屈,手心向下,举至与肩同高,两臂距离约同肩宽,肘微下垂。
(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手心向下,掌膝相对。
[要点] 沉肩、垂肘,送腰屈膝,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手指自然微屈,两臂下落要与身体的下蹲动作协调一致。
2、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右臂收于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臂外旋,左手经体前向右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低;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右脚蹬地,上体继续左转,左腿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岁专题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手心斜向上;右手落于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左脚蹬地,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左腿随身体左转向外摆脚约45度,随后全脚踏实,左腿慢慢屈膝前弓;同时左臂内旋于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右臂外旋,右手向左上划弧合于腹前,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低;眼看左手。
(4)左脚向右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左脚蹬地,上体右转,右腿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于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应宽松舒展;身体转动时必须以腰为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两臂保持弧形;弓步时,两脚横向距离应保持在10~30厘米左右。
3、白鹤亮翅
(1)上体微向右转,右臂内旋,手心向下,平屈于胸前,左臂外旋,左手向右上划弧合于胸前,两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眼看右手。
(2)左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随即上体先向左转,面向左前方眼看左手,然后右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旭不;同时上体再向右回转,面向前方,左右两手随转体慢慢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上提停于左额前,手心向右后方,右手落于右胯前,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方。
[要点]身体重心后移时,左手上提、右手下按要与腰部转动协调一致,完成姿势时,胸部不要挺出,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右膝腰微屈。
4、左右搂膝拗步
(1)左手向体前下落,再由下向左后上方划弧举至左肩外,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右手由右下向上、向左划弧至胸前,手心斜向上;同时上体先微向右再向左转,右脚收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左手。
(2)上体右转,右脚向前方迈,脚跟着地。随即左腿蹬地,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回屈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指尖高与鼻平,右手向下由右膝前搂过落于右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右腿蹬地,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身体右转,左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右腿随身体右转向外摆脚约45度,随后全脚踏实,右腿慢慢屈膝前弓;同时右臂外旋翻掌,右手向右后上方划弧至右肩外侧,肘微屈,手与耳同高,手心斜向上,左手随转体向上、向右下划弧落于右胸前,手心斜向下;左脚随即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4)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右腿蹬地,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回屈由耳侧向前推出,指尖高与鼻平,左手向下由左膝前搂过落于左胯旁,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要点]重心转换时,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垮;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同时须与转腰、弓腿上下协调一致;完成弓步姿势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约30厘米左右。
5、进步搬拦捶
(1)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身体左转、右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左脚随身体左转向外摆脚约45度,随后全脚踏实,左腿慢慢屈膝前弓;同时右掌变拳,臂内旋向下、向左经腹前划弧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向前、向右划弧至胸前,掌心向下;眼看左掌。
(2)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体微右转,右脚提起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迈出,脚跟着地;同时右拳经胸前向前翻转撇出,拳心向上;左手下落按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拳。
(3)身体右转,左腿屈膝以脚前掌蹬碾地面,右腿随身体右转向外摆脚约45度,随后全脚踏实,右腿慢慢屈膝前弓,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迈出,脚跟着地;同时左手上起,臂微内旋向右弧形拦出,掌心向右,右拳先向内翻转下落,至身体右侧时再向外翻转划弧收至右腰旁,拳心向上;眼看左手。
(4)右脚蹬地,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左手附于左前臂内侧,拳心向右;眼看右拳。
[要点]右拳不要握得太紧,向前打拳时上体不可前俯,右肩随拳略向前引申,沉肩垂肘,右臂肘微屈;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6、如封似闭
(1)左手由右腕下向前伸出,右拳变掌,两手手心逐渐翻转向上并慢慢分开回收;同时身体后坐,左脚尖翘起,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眼看前方。
(2)两手在胸前翻掌,向下经腹前在向上、向前推出,腕部与肩平,手心向前,掌指向上;同时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眼看前方。
[要点]身体后坐时,上体不可后仰或凸臀前俯;两臂随身体回收时,肩、肘部略向外松开,不要直着抽回;两手推出的宽度不要超过两肩。
7、单鞭
(1)身体右转,右脚外摆,左脚内扣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向右平摆划弧至右侧方,手心向外;左手松腕向下、向右划弧至腹前,手心向内;眼看右手。
(2)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腿手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掌变勾手,左手划弧至右肩前;眼看左手。
(3)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成左弓步;在身体重心移向左腿的同时,左臂随上体继续左转慢慢内旋,左手翻转向前推出,手心向前,手指与眼齐平,肘微屈;眼看左手。
[要点]上体保持正直,左手向外翻掌前推时,要与转体动作配合协调一致;完成姿势时,两肩下沉,右臂肘部稍垂,左肘尖与左膝尖上下相对。
8、手挥琵琶
(1)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膝部松缩,微向左转,右脚提起至左脚后面;同时左掌向内、向下划弧至左胯前,右勾手变掌随腰的转动向内、向前平摆至体前,掌心斜向上;眼看前方。
(2)右脚落实,身体重心后移,左脚稍向前上步,脚跟着地,膝微屈成左虚步;同时右掌随腰微右转屈肘回带,掌心转向下;左掌向外、向前上方划弧挑举,然后两臂松沉屈臂合于胸前,左手成侧立掌停于面前,指尖与眉心相对;右掌也成侧立掌停于左臂内侧,掌心与左肘相对;眼看左掌。
[要点]右脚提步时,脚跟先离地,然后轻轻将全脚提起;落步时先以脚前掌着地,随重心后移再慢慢将全脚踏实;完成虚步合手动作时,两臂要有合劲;整个动作过程身体要保持自然平稳。
9、倒卷肱
(1)上体右转,右手翻掌,手心向上、向下经腹前向后上划弧平举,肘微屈,左手随即翻掌使手心向上;眼看右手。
(2)右臂屈肘折向前,右手由耳侧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手指相上,左臂屈肘后撤,手心向上至左肋外侧;同时左腿轻轻提起向左后退一步,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慢慢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成右虚步,右脚随转体一脚掌为轴扭正;眼看右手。
(3)上体微向左转,同时左手随转体向后上划弧平举,手心向上,右手随即翻转使掌心向上;眼看左手。
(4)与(2)解同,只是动作相反(46、47)
[要点]腿步时,脚前掌先着地,然后全脚踏实,重心后移要做到虚实转换清楚,身体不可上下起伏,同时两脚要保持约10厘米的横向距离,避免两腿交叉,重心不稳。
10、左右穿梭
(1)上体右转,左脚内扣,身体重心移至左腿,随即右腿随身体右转轻轻外旋提起;同时右臂内旋翻掌向上划弧平屈于右胸前,手心向下;左手向下、向右划弧至腹前,手心向上,两手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眼看右手。
(2)右脚全脚慢慢下落踏实,身体重心移至右腿,随即左脚提起经右脚内侧左前方迈出,脚跟着地,然后左腿屈膝前弓成左弓步;同时左手向上经脸前翻掌举于左额前,手心斜向上;右手先向右下再经胸前随身体左转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手指与鼻尖齐平;眼看右手。
(3)身体重心略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微内扣,随即重心前移至左腿,左脚踏实;右脚提起跟进,停于左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两手左上右下在左胸前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4)右脚向右侧前方迈步,脚跟着地,随即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向上经脸前翻掌举于右额前,手心斜向上;左手先向左下再经胸前随身体右转向前推出,掌心向前,手指与鼻尖齐平;眼看左手。
[要点]完成姿势面向斜前方约30度角(如面向南起势,左右穿梭方向分别为这正西偏南和正西偏北),上体不可前俯或左右倾斜;手向上举时要防止引肩上耸;一手上举一手前推要与弓腿松腰上下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的横向距离保持约30厘米。
11、海底针
左脚向前跟进半步,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右虚步;同时上体微向左转,左手下落经体前向后、向上提抽至左肩上耳旁,再随身体右转,由左耳旁斜向前下方插出,掌心向右,指尖斜向下;右手向前、向下划弧落于右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前下方。
[要点]身体要先向左转再向右转,完成姿势面向正西,上体不可太前倾,避免低头弓腰和臀部凸起,右腿膝部要微屈。
12、闪通背
上体略向左转,右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左手由体前上提,然后屈臂上举,停于左额前上方,使掌心翻转斜向上,拇指朝下;右手上起经胸前向前推出,掌心先前,手指向上,高于鼻尖齐平,眼看右手。
[要点]完成姿势上体自然正直,腰、胯松沉;左臂不要完全伸直,背部肌肉要伸展开;推掌、举臂和弓腿动作要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13、云手
(1)上体左转,左脚尖外摆,右脚尖内扣,身体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同时左手由上向左、向下划弧至平举,手心斜向下;右手向下经腹前向右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内;眼看左手。
(2)上体慢慢右转,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右腿,右手经脸前向右侧运转,手心渐渐向右,左手向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右肩前,手心斜向内;同时左脚收近右脚,成小开立步(两脚内侧距离约10~20厘米);眼看左手。
(3)上体再向左转,同时右手向下经腹前向左上划弧至左肩前,手心斜向内;左手向左侧运转,手心翻转向左;随之右腿向右横跨一步,眼看左手。
(4)同(2)解。
[要点]身体转动要以腰背为轴,腰胯放松,不可忽高忽低,或左右摇摆;两臂随要的转动而运动,要自然圆活,速度要缓慢均匀;下肢移动时,重心要稳定,两脚掌依次着地再踏实,脚尖向前;眼的视线随左右手而移动;第二个“云手”,左脚并步时脚尖微向里扣,便于接下一动作。
14、左右揽雀尾
(1)上体微向左转,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跟轻提,右脚尖点地;同时左臂内旋于胸前平举,右手下落,臂外旋收于腹前,两手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2)上体微向右转,右脚向右前方迈出,脚跟着地,随即左腿自然蹬直,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同时右臂平屈,用前臂外侧和手背由下向前上弧形棚出,高与肩平,虎口向上,手指向左;左手向左下落于左胯旁,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前臂。
[要点]棚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分手、松腰、弓腿三者要协调一致;弓步时,两脚跟横向距离不超过10厘米。
(3)身体微向右转,右手随即前伸翻掌,手心向下;左手翻掌,手心向上经腹前向上、向前伸至右前臂下方;然后两手下捋,上体左转,双手经腹前向左后上方划弧,直至左手手心向上,高与左耳齐;右臂平屈于左胸前,手心向内;同时身体重心移至左腿;眼看左手。
[要点]下捋时,上体不可前倾,臀部不要凸出;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线;右脚在身体重心后移时保持全脚掌着地。
(4)上体微向右转,左臂屈肘折回,左手附于右手腕里侧,随即上体继续向右转,双手同时向前慢慢挤出,右手心向内,左手心向前,右前臂呈半圆形;同时身体重心逐渐前移成右弓步;眼看右手腕部。
[要点]向前挤时,上体要正直,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一致。
(5)右手翻掌,手心向下,左手经右腕上方向前、向左伸出,高与右手齐,手心向下,两手左右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左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上,右脚尖翘起;同时两手屈肘经胸下落于腹前,手心均向前下方;眼向前看。
(6)上势不停,身体重心慢慢前移,两手向前、向上弧形按出,掌心向前,手指向上;同时右腿屈膝前弓,成右弓步;眼向前平视。
[要点]向前按时,两手须走曲线;完成姿势时,两肘微屈,两手腕部与肩齐平。
(7)左腿屈膝,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左腿,右脚尖翘起;然后身体左转,右脚尖内扣,身体重心再移至右腿,左脚随上体左转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同时右手向左屈臂平举于胸前;左手向左划弧至左侧,再向下,向右划弧至右肋前,使两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眼看右手。
(8)同左右揽雀尾(2)解,只是左右相反。
(9)同左右揽雀尾(3)解,只是左右相反。
(10)同左右揽雀尾(4)解,只是左右相反。
(11)同左右揽雀尾(5)解,只是左右相反。
(12)同左右揽雀尾(6)解,只是左右相反。
15、十字手
(1)左脚蹬地,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然后左脚尖内扣,向右转体;右手随转体向右平摆划弧,与左手成两臂侧平举,掌心向前,肘部微屈;同时右脚尖随转体动作稍向外摆,成右侧弓步;眼看右手。
(2)身体重心慢慢移至左腿,右脚尖里扣,随即向左收回,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腿逐渐蹬直,成开立步;同时两手向下经腹前向上划弧交叉合抱于胸前,两臂撑圆,腕高与肩平,右手在外,成十字手,两手心均向内;眼看前方。
[要点]两手分开与合抱时,上体不可前俯;站起后,身体自然中正,头微向上顶,下颌稍向回收;两臂环抱时须圆满舒适、沉肩垂肘。
16、收势
两手向外翻掌,手心向下,两臂慢慢下落,停于身体两侧;然后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右靠拢,成并立步;眼看前方。
刘公岛作文400字14
如何练稳杨氏24式太极拳
练习杨氏太极拳想要做到稳,就要多加练习,太极拳运动时,虚实分明,气沉丹田,劲力充实,重心稳定。
走架时怎样做到“稳”?要做到稳,非下一番功夫长期锻炼不可。
要做到稳,有以下问题要解决好
①、下肢有劲,足掌趾如钩,落地果断稳实。
②、动作虚实转换得灵,前进后退均以腰为轴移动上体。
③、步型、步法正确。
④、掌握平衡,特别是一些独立动作。注意两手平衡的关系,要做到“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后,有左必、有右”。
⑤、意念适当集中。如“金鸡独立”,不能光把意念集中在单侧提膝挑掌上,在注意挑掌的同时还要“内视”另一掌在胯前的下按;并须将意识精神向上拔提,使“顶头悬”与“气沉丹田”相统一,做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这样,运动过程就能稳定。
修炼杨氏太极拳24式的五大口诀
学习太极拳最基本要素就是心静体松,周身轻灵,太极拳是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学习太极拳要内外协调一致。
1.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 。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心静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础,心静可以放松,排空杂念,打完整套拳法后,会感到心情愉悦。
2.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
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枰彼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3.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则自然沈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太极拳的气能通达全身,气能促进血液循环,疏松血液,补充身体营养元素,修复病灶。
4.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5.神聚
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
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沈。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结语:通过上述文章我们知道想要练稳杨氏24式太极拳,就要下一番功夫长期锻炼不可。掌握平衡,特别是一些独立动作。还有掌握杨氏太极拳24式的五大口诀,如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等五口诀。只有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刘公岛作文400字15
书云:后天地而生,而知天地之死;先天地而亡,而知天地之终。故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此自然之道也。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道者,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元气运于天地间。是以物极必反,福祸相倚。然老子之无为,庄子之自然,非是教人不事创造求成,否则胡来老子五千精妙,庄周三卷寓言?唯是创造不占有,功成不自居耳。是故先贤大哲体《道德》精妙,明《黄庭》《周易》之易理,集众家拳法之大成,创太极拳而声名不显。
太极
太极拳,道者之用。运元气于周身之内,进而行真元于天地之间;从无为而有为,有为而无为,进而有为而无,无为而有;炼精化气(炼血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从而臻至泯视生死寿夭,成败得失,是非毁誉,超脱一切欲好,视天地万物与己为一体,不知有我非我逍遥自在之至人境界。
拳理
夫无极者,混沌未分,阴阳混元一气。两仪者,阴阳两成,清浊分定。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此是时,阴阳似成非成,将分未分;旋流互变,动静交缠。太极拳,拳如其名。起势于无极,无阴无阳。进而身行意动,阴阳交缠。行拳时,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神意鼓荡,体态圆活。拳势连绵不断,阴阳交缠不止。及至终势,收于无极,泯于混沌。
起承
太极拳起于陈姓,传至后世渐分陈、杨、吴、武、孙五氏太极拳,至于其它名号太极者不知凡几。太极拳五大分支,陈缠、杨圆、吴柔、武正、孙开合;各有精妙,各成一家。五氏之内,高人辈出,拳势拳理著述甚详。其中,前辈王公宗岳、武公禹襄、李公经纶、杨公露蝉、陈公品三、孙公禄堂之著作真乃太极拳谱之圭臬。凡太极门中弟子,不可不精研之。
阴阳
太极者,阴阳将分未分之时也;然初行太极拳,一招一式不可不分出阴阳。何谓太极拳之阴阳?无他,正反云手耳。正手为阳,反手为阴;或可称阴阳云手耳。太极拳八门五步,各式拳势皆由此出。行拳之时,正反互变,阴阳交缠;步法转换,手法折迭;久后神意相融,渐进至太极境界。故以名之,太极门阴阳宗。
变化
太极拳各招式精妙,攻守兼备皆有其诀窍。独正反云手两式,既不可攻,亦不可守;且不见于其他内外各家各派,唯太极门独有,何也?曰:此二者,太极拳之纯阴阳也。太极拳杀场放对,攻守制敌;须阴阳互济,倚为表里;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用谋使诈,无所不用其极。唯此二式可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是故不能以之对敌。然此两式又为太极拳之根本。如纯以养生,精熟此两式则备矣。如以击技,须由此二者变化出,太极拳八门五步。
八门
八门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以阴阳云手解之。阴阳云手,非只手足分阴阳,身躯本身亦分阴阳。身躯内敛外绷为阳,反之外敛内绷为阴。由是,左手左足之阴阳,右手右足之阴阳及躯干本身之阴阳,是为三爻,从而阴阳三变而成先天八卦。
掤
掤者,外(手)阳内(手)阴,阳攻阴守,体驱外绷。是为离卦, 。离者,火也。机脱百变,炎火燎原。掤劲一出,动如火舌窜动,吞吐不定;两手互换,沾衣则顺势而燃,连绵不断,不尽不休。一旦得机得势,一发不可收拾,势要变成燎原大火。离者,亦为日也。掤劲亦要气势如日中天,坦坦荡荡,一身浩然正气。
捋
捋者,外阴内阳,体驱外敛;阳守阴攻,是以守为攻之法,卦相为坎卦, 。坎者,水也。流动无形,随圆成圆,随方是方。天下至柔莫若水,然水滴石穿。坎者,亦为月也。
捋劲也要如清辉明月,皎洁无尘,静夜无声。
掤捋二者,是为八门中基本两门正劲,势如水火,相生相克;亦如炎阳明月,缺一不可。
挤
挤者,双阳外封,体驱外绷,是以三阳齐出,饱满圆撑,为乾卦, 。乾者为天,似空非空,有隙则充;天意一发,无所遁踪,是以挤劲一出,势要应者肘之上,让彼挡无可挡,避无可避。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此劲之用,在于外劲无可借亦或身退无可退之时,以己力发出解困或者圆撑求变。务必内外一体,借无可借。
按
按者,双阴外闭,体驱内绷,是以三阴并来,气机沉雄,为坤卦, 。坤者为地,深沉雄厚,托载万物。是以按劲,力道向下,厚重沉雄;后劲绵绵,又有托载之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劲之用,关键在厚、载二字耳。
挤按两劲,为八门中另外两门正劲,仿如乾坤,一上一下,周身整劲。
掤、捋、挤、按四正手,合为先天乾坤坎离四卦。非正无以交兵,非奇无以制胜。用正为根基,用奇为变着。
采
采者,一阴一阳,上下两分,体驱内敛,四隅劲之一。为兑卦, 。兑者,泽也,水草交厝,土上而水下,视坚而实陷,是以采劲为一陷劲,运劲用谋出奇,着者立仆。
挒
挒者,双阳弹抖,中驱内绷,四隅之一。为巽卦, 。巽者,风也,是以挒劲如狂风迅疾;扫落叶,一扫空。
肘
肘者,阴阳凝收,中驱外敛,四隅之一。为艮卦, 。艮者,山也。发劲时,劲整如山,劲力亦如山;即使山在眼前,若着此劲亦要崩去半边。
靠
靠者,双阴以内,仅以体驱放阳劲击人。为震卦, 。震者,雷也。隐忍不发,一发必要如惊雷一声,震动天地。
采、挒、肘、靠四门隅劲,是为奇兵。兵法云,所谓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营而离之,并而击之是以沙场制胜。
平解先天八卦,乾坤坎离,南北西东,挤、按、捋、掤;此为正四门。震巽艮兑,靠、挒、肘、采;此为隅四门。人守中定,足踏太极阴阳鱼。
立解先天八卦,乾为上为首,挤劲内力上提挤出,而又有以上变下之意;坤者为下为丹田,按劲内力归于丹田,同时又有由下起上之意;坎离为左右,是以捋掤不离左右。兑巽为肩,采挒劲不离肩;艮震为足,肘靠闪进依脚步。腰胯圆转换阴阳,变化八门战八方。
辞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门互用也有此意。
五步
五步者,“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前进后退用阴手,阴臻极处阳始生;出击反击蕴其中。左顾右盼用阳手,阳到绝境阴回首,横击化打才轻灵。中定唯要阴阳合,阴阳和谐才两全。
诗曰:
前进后退反为先,
左右顾盼正相联。
阴阳和谐身中定,
圆融自在太极仙。
故吾太极阴阳宗弟子,修习世间各式太极拳时,不可不察各招各式之阴阳。身意体察各招式之阴阳乃习拳之根基。其后,更要体认各招式阴阳流变,动静交缠之机。太极拳,阴阳交缠互变也。阴阳已明为定式,正反流转是过式。转换折迭两仪变,道心惟微神意现。知其各式阴阳交缠之机后,进而可脱拳架之规范,各招各式随意转换,前招不接后招;左招不接右招;招招拳势皆在拳谱,然招招顺序又不见于拳架。与此更进一步,一招不似一招,式式都现拳意。至此太极拳已有小成。
攻守
太极攻守之道,先辈论述甚丰。前述六先贤之著作为吾太极门之典籍,吾宗弟子不可不精研之。门宗弟子欲以太极拳克敌制胜,仅习拳架者需达招招见于拳谱,式式次序不见于拳架之境界,方能散手放对;达至一招不似一招,式式皆现拳意之境,方窥杀场制胜之门径。否则,宜兼习太极散手、形意、八卦等诸拳以速其成。
杀场放对之时,神意不可凝滞,尤需活泼。行如水中之游鱼,动若天空之飞鸟,而心似井中明月,映照一切。一旦放对,心灵气势牢牢锁死对手,手中有人,目中无人。举手投足莫不毁心摧势。
阴阳者,太极之根也。一切神通变化,悉自具足。阴阳圆转是为守,生裂阴阳以为攻。放对之时,以自身之平衡破彼方之和谐,是谓发人拿人;及至生裂阴阳,贯阴阳之劲入彼敌之身,损彼之阴阳,伤彼之和气,动彼之筋骨,毁彼之气血,破彼之心法,夺彼之心志,一战而定。此是时,伤人违天和,摧心损寿禄,不可姿意为之。
杀场放对有胜有败,然吾宗弟子切记“输身输神不输心”。身意神意见功夫,功夫不到自然输。然心法心志不可摧不可毁。心法,体认世间万物(拳法)之境界也;心志,拱卫心法之坚持也;两者随生随长,坚定活泼。身意神意之败,是为小败。小败势能知耻而后勇,复益精进。心法心志之败,是为大败。大败易于损心伤气,精神颓唐,意气消沉,诸事俱废。但如能破而后立,败而后成,势必迅猛精进,脱胎换骨,别出机枢,另辟天地。然能做到此点者,何其少也。
练法
练太极,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始可意到。意到手随才可言法。再从有法入无法之境,始懂用拳。
练太极,首重神意。神是心神,意是身意。每出一拳,全身随之,心神合之。身意乃过往所有刻苦锻炼和实践经验之总成果。心止而神欲行,超乎思想之外,然若仅偶一为之,仍未是大家。只有每招每式均神意交融,拳法才可随心所欲。
有法为地,无法为天。有法暗含无法,无法暗含有法,是为天地人混合为一。亦只有人才能贯通天地,无法而有,有法而无。
所谓有法,就是循早已拟好之招式出手,即使临阵随机变化,也是基于特定的法规而衍生出来。无法则是不受任何招数成规所限,随心所欲的.出招而不落窠臼。然天有天理,物有物性。理法非不存在。只有当尔驾驭理法之时,譬如解牛之庖丁;牛非不在,而是他已晋入目无全牛境界,得牛忘牛,得法忘法。是以练拳最重拳意。但若有意,只落于有迹。若是无意,则为散失。最紧要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由有入无,由无入有,似有似无,出入于有无之间。于全身全意行拳之刻亦能觉察监察行拳之自身;神意身意,精神肉体;一分为二又是合而为一,似在非在。
庄周曰:材与不材,似是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力量。浮游乎万物之间,物物而不物于物,胡可得累耶!
所谓材不材,指的是有用无用,亦是太极拳有法无法,无法有法的精义,但此仍不足以形容太极拳的妙处,故似是而非,未免乎累,只有在千变万化中求其恒常不变,时而龙飞九天,时而蛇潜地深,无誉无毁、不滞于物,得法后而忘法,才可与天地齐寿,物我两忘,逍遥自在,由武入道;是为太极阴阳宗之本意。
附太极七诀等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能拨千斤动。手脚齐进竖找横,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双环一套十字生,十字四端皆弧形;唯有当中是实点,还要围绕环边行;十字交点一错位,四两千斤亦可乘;掌中乱环横竖找,乱环法术在于通。
本门太极功夫,出手招招成环。所谓乱环,便是说拳招虽有定型,变化却存乎其人。手法虽均成环,却有高低、进退、出入、攻守之别。圈有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正圈、有形圈及无形圈之分。临敌之际,须得以大克小、以斜克正、以无形克有形,每一招发出,均须暗蓄环劲。我以环形之力,推得敌人进我无形圈内,那时欲其左则左,欲其右则右。然后以四两微力,拨动敌方千斤。务须以我竖力,击敌横侧。太极拳胜负之数,在于找对发点,击准落点。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里何须愁?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万物都分阴阳。拳法中的阴阳包含正反、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等等。伸是阳,屈是阴;上是阳,下是阴。散手以吞法为先,用刚劲进击,如蛇吸食;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陷入,似牛吐草。均须冷、急、快、脆。至于正,那是四个正面,隅是四角。
临敌之际,务须以我之正冲敌之隅。倘若正对正,那便冲撞,便是以硬力拚硬力。若是年幼力弱,功力不及对手,定然吃亏。若是以角冲角,拳法上叫作:'轻对轻,全落空’。必须以我之重,击敌之轻;以我之轻,避敌之重。再说到'闪进’二字,当闪避敌方进击之时,也须同时反攻,这是守中有攻;而自己攻击之时,也须同时闪避敌方进招,这是攻中有守,此所谓'逢闪必进,逢进必闪’。拳诀中言道:'何谓打?何谓顾?打即顾,顾即打,发手便是。何谓闪?何谓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若是攻守有别,岂是上乘功夫?武功中的劲力千变万化,但大别只有三般劲,即轻、重、空。用重不如用轻,用轻不如用空。拳诀言道:'双重行不通,单重倒成功’。双重是力与力争,我欲去,你欲来,结果是大力制小力。单重却是以我小力,击敌无力之处,那便能一发成功。要使得敌人的大力处处落空,我内力虽小,却能胜敌,是为高手。
《十八在诀》
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圆撑。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十三字行功诀》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三前:手前、足前、眼前。 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於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双浮为病,只如漂渺,与轻不例也;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为病,偏者偏无著落也,所以为病,偏无著落必失方圆;半有著落,岂出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圆也。
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圆也。
夫双轻不近於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於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著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於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
然有方圆四正之手,表里精粗无不到,则已极大成,又何云四隅出方圆矣,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无形无象 (忘其有己),全体透空 (内外如一)。
应物自然 (随心所欲),西山悬磬 (海阔天空)。
虎吼猿鸣 (锻炼阴精),水清河净 (心死神活)。
翻江播海 (气血流动),尽性立命 (神充气足)。
熟记太极要诀,让您终生受益
大多数人打太极拳,是为了自己的心身健康。如果你要终生不渝的坚持打太极拳,如果你要打出功夫,打出养生效果来,你一定要熟记太极拳要诀,才能让你终生受益。太极拳要诀主要有:
1.心专:习练太极拳要高度专心入静用意,必须全神贯注,意念要灌到周身各个部位,乃至贯注至手中指指肚。
2.松柔:太极拳技击最大特点是“化打结合”,即“化解”与“打击”相结合。
3.轻沉:拳打起来一定要轻沉兼备,尤其是手要向上发劲时,腰胯必须松沉,即逢上必下,如金鸡独立,右手向上举,左胯就一定要下沉,好比是树要往高长,根一定要深扎。
4.培根:“打拳先培根”,这是太极拳的名言。
5.规矩:要尊重拳谱,细抠拳谱,使自己的拳打出来大小动作外形都要到位。
6.整劲:太极拳强调练拳要“周身一家”,劲要整。
7.丹功:太极拳所有动作的关键是丹田的枢纽作用,拳式周身一家,大小动作都要以丹田为枢纽。丹田运动也叫骨盆运动。
8.中正: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上身中正。一起式,便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颏里收,眼平视,头部端正。
9.平衡:打拳要强调三维平衡,上下、前后、左右均要对称平衡。手往前推,腰部命门就要向后撑,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这叫八面支撑。
10.螺旋:太极拳最大的特点是缠丝,四肢动作非逆即顺。
11.虚实:打拳锻炼,随时保持自身的.平衡,推手想方设法破坏对方的平衡。
12.开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欲开先合,欲合先开。
13.折叠:胸腰折叠,强调以丹田为枢纽灵活而有力的“正反相生”的运化功能,胸腰开合。
14.掤圆:棚劲很重要,打拳时周身要棚圆,而且要加大周身的棚劲,使周身表层各个部位都要有往外膨胀的感觉。
15.连贯:连贯性就是打拳时要连绵不断,一套85式拳打下来25分钟左右不要停,不要断劲。
16.节奏: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拳打起来要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节节贯穿,如行云流水。
17.呼吸:打太极拳要腹式呼吸与胸腔呼吸相结合。所谓腹式呼吸即吸气时小腹收缩,呼气时小腹膨胀,腹式呼吸的好处可以加大氧气的吸收和肺部浊气的排放。
18.懂劲:太极拳的术语是“内气鼓荡,外形饱满”。
19.功力:太极拳的劲力应具备阴阳互济、整体作业、顺逆缠丝、松活弹抖四大特征,其中特别是螺旋劲、弹抖劲和意念力、丹田力,又是它特殊的功力象征。
20.神韵:太极拳讲求拳韵、拳味、拳品。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一个人通过练拳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度、气质、情操和修养,这就是说你找到了太极拳的“太极味”和神韵。
如果要想达到神韵的境界,首先要懂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互济,阴阳和谐的道理;其次是守规矩,找规律,懂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