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分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 “夕阳”是我国古典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意象,用来表现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研究意象对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
刘长卿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分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 “夕阳”是我国古典诗人借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个比较典型的意象,用来表现诗人的独特的审美情趣。
研究意象对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一个外来词,并且英美意象派诗歌恰恰是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而形成的。
《辞海》中把意象解释为:“1.表象的一种。即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2.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术语,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想融合的心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象,感物而生之意,包括艺术想象。明清后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①
“意象”一词第一次出现于王充的《论衡乱龙》。后来,陆机用过“情貌”一词来表达“意”与“象”的关系;“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
第二次明确使用“意象”一词是刘勰,刘勰在《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神思》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又在同一篇里揭示了作家文思的发生是“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是作家主观之意,“象”是客观事物之象,作家的主观精神与客观对象汇合交融,正是“意”与“象”契合的心理基础,精神居于胸间,耳目接触外物,语言用于表达,要是三者相互默契,那么本物的形象就可以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要是情意运行不畅,那客观物象就不能为我所用。《物色》篇中说“物色尽而情有余,晓会通也”,“意象”的重心是倾向“意”一边,而不在“形似”一侧。“刘勰悟到并揭示了‘意象’的一个新义:‘神用象通,情变所孕。’文学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象’,不是客观物象的直接移入,而是主观感情将客观物象摄入其中,重新孕育一番,创造出物我融合之新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不同于传统的,使用于哲学领域表达事理的象征性意象的情感性意象。”②
著名诗人王昌龄所著《诗格》也引进了“意象”一词:“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③“生思”与“取思”都直接联系到“意象”,“意”与“象”尚未契合,诗思便不通畅,此时诗人须将精神放松,潜心观照。
唐代诗人和诗论家直接论及“意象”,并且在理论上有更多阐述的是司空图。司空图在《缜密》中说:“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如:月亮、柳、草、兰、菊、春雨等。每一个不同的意象都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寄托了诗人不同的“意”和感悟。同一个意象也蕴涵着不同诗人的不同的思绪,即使是同一个意象在同一个诗人的不同的诗词里也表达着诗人不同的感怀。
一、刘长卿诗歌中多用“夕阳”意象的原因
关于“夕阳”这一意象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很多,但这一“夕阳”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却大为不同。刘长卿是唐代诗人中使用“夕阳”这一意象最多的人。刘长卿共有33首诗歌中带有“夕阳”这一意象。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中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贬睦州司马。终隋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谓为五言长城。皇甫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呼宋玉为老兵。”集十卷,内诗九卷。
刘长卿活跃在中唐的文坛上,中唐经过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盛唐时的繁华,辉煌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呈现出一种“日落西山,气息奄奄“的衰败景色。这对于成长于盛唐,在安史动乱中进入中年的诗人来说,给其留下的只能是繁华盛世的美好记忆以及由动乱所带来的刻骨铭心的永远抹不去的心头阴影,而且看不到唐王朝中兴的光明前景,有的只能是更多的失望和迷惘。因此,“夕阳”、“落日”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诗人所特有的一种犹如世纪末般的心灵情结,其中刘长卿最具有代表性。
“气骨顿衰”是刘长卿的诗风,这与他的身世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刘长卿少年是在嵩山读书,大约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开始进京应试,后天宝四载,七载再次赴京应试,均未考中。因此在《落地赠杨侍御》诗中说到:“泣连三献王,疮惧再伤弓。”写自己像卞和一样虽怀宝玉却不为人赏识而遭重创已成惊弓之鸟。据李肇《国史补》记载,天宝十三年(754),为应举刘长卿国子监学习,次年登进士第。安史之乱爆发后,刘长卿南下,流落赤州,扬州一带。至德元载(756),肃宗即位,刘长卿获苏州属县之长洲县尉之职。由于长卿为官正直不阿,遭诬陷入狱,后来遇赦出狱。上元元年贬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县)尉,虽未到任,却漫游江南。约于广德元年至大历初,入朝为殿中侍御史。大历四年,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为观察使吴仲孺诬奏犯脏,贬睦州司马。十四年迁隋州刺史。建中三年,因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作乱去官,闲居扬州乡村,约卒于贞元6年,他的一生曲折坎坷从而使他的诗作表现出冷暗的基调。
安史之乱不仅使唐王朝由开明盛世走向下坡路,而且也使得文士的精神风貌发生巨大的变化更使得诗歌的创作的感情基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盛唐气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气骨顿衰”。这主要表现为由盛唐崇尚汉魏风骨转向追慕清丽纤弱之风,由阳刚之美转向阴柔之美,有键朗的气骨转向悠远的韵致,有豪迈的气势转向幽隽的情调,由雄浑凝重的格调转向清空闲雅的意趣。 正是在这样的人生经历及时代背景下刘长卿偏爱描写“夕阳”、“落日”意象。
二、刘长卿诗歌中 “夕阳”意象的分类
纵观刘长卿诗作,其“夕阳”意象的象征、隐喻意义大致有这样的四种类型和艺术表现。
首先,“夕阳”与“朝阳”相对,夕阳象征着青春已逝、壮志难酬、时光不待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明年花发随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与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着相似的感怀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的惆怅。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到唐代发展到顶峰,唐诗被王国维称为“一代之文学”④而盛唐是顶峰的顶峰,是中国诗歌的典范。开元天宝的诗坛上群星璀璨,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一大批光照千古的诗人同时出现。他们的诗歌骨力遒劲、兴象玲珑、神采飘逸、平易自然,构成了盛唐最耀眼的色彩。这与盛唐的国力强盛、地域辽阔、君主开明、百姓安乐的`太平盛世有着很大的关系。
盛唐诗歌大多是抒发诗人自己的宏大志向,或是闲情逸致,或是山水风光或是边塞诗人风景等,而到中唐的“大历十才子”时他们的诗歌则充满了那个时代“衰微”的气息。刘长卿的诗作充分的体现了这一点。这种国运的衰微构成诗人潜意识的“夕阳”情节,故而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夕阳”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衰顿国事的忧虑,对不能中兴唐室的无奈,构成其诗歌的萧条、荒凉、冷落、凄清的意境,表现出一种冷寂、忧愁、惆怅和惘然的低沉情调。寄托诗人这样情怀的诗作有十首:
尔来多不见,此去又何之。华发同今日,流芳似旧时,洲长春色遍,汉广夕阳迟。岁岁王孙草,空怜无处期 。(《赠别卢司直之闵中》)
花县弹琴瑕,僬风载酒时。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陪王明府泛舟》)
山色无定姿,如烟复如黛。孤峰夕阳后,翠岭秋天外。云起遥蔽亏,江回频向背。不知今远近,到处犹相对。(《秋云岭》)
亭亭常独立,川上时延颈。秋水寒白毛,夕阳吊孤影。幽姿闲自媚,逸翮思一骋。如有长风吹,青云在俄顷。(《白鹭》)
夕阳山向背,春草水东西。度鱼诸峰出,看花几路迷。何芳问秦汉,更入武陵溪。(《奉陪郑中丞自宣州解印,与诸侄宴余干后溪》)
回首古原上,未能辞旧乡。西风收暮雨,隐隐分芒砀。贤友此为邑,令名满徐方。音容想在眼,暂若升琴堂。疲马顾春草,行人看夕阳。自非传持尺素,谁为论中肠。(《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难度。(《晚次湖口有怀》)
夕阳留古木,水鸟拂寒浪。月下扣舷声,烟中采菱唱。回首唯白云,孤舟复谁访。(《奉使新安,自桐庐县经严陵钓台,宿七里滩下,寄使院诸公》)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阳邃。虎啸崖谷寒,猿鸣桂松暮。裴回北楼上,江海穷一顾。日应千里帆,鸦归万家树。(《题武丘寺》)
春草连天随北望,夕阳浮水共东流。江田漠漠全关地,野草苍苍故蒋州。”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⑤
意象的分析对研究一首诗歌,研究一位诗人,研究中国古代诗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学与夕阳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常常渲染黄昏的落寞意趣。太阳的升沉把生命划分为生与死、阳与阴两个世界,黄昏就成为生命颓唐的象征,表现了迫近死亡的忧惧。
落日还有苍茫的历史意味。个人的往事,世事的变幻,古今的沧桑,夕阳成了历史残留物和见证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其次,刘长卿诗作中的“夕阳” 、“落日”意象象征着离别之清,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对友人的思念。刘长卿的此类诗作与李白的《送友人》“清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同样都表达了身在异乡之游子对家乡与故人的思念及对自身的浪迹天涯、四处漂泊的惆怅。
唐朝孟郊的《游子吟》通过对母子分别时母亲为儿子缝衣这一级平常的细节回忆,深味到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慈母对游子的笃爱之情。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亲切而纯真的感情,吟出了这首伟大母爱的颂歌。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感情上的强烈的共鸣。而刘长卿的表达送别之情的诗作中通过带有“夕阳”这一意象表达对亲人、友人的思念及家人、亲人的思念。夕阳西下的时候正是鸟儿回巢,劳作的人们回家团坐到一起的时候而身在异乡的游子却在夕阳西下的他乡如浮云一般飘来飘去,几多思愁,几多无奈。
刘长卿的诗作寄托这种情思的诗有十五首: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宰臣思得度,鸥鸟恋为群。远客回飞锡,空山卧白云。夕阳孤艇去,秋水两溪分。归共临川史,同翻贝叶文。(《送方外上人之常州依萧使君》)
寂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直道天何在,求客镜亦怜。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赴巴南书请寄故人》)
汉诸一孤雁,夕阳千万山。扁舟如落叶,此去未知还在洞庭间。(《秋桫江亭有作》)
双扉碧峰际,摇向夕阳开。飞锡方独住,孤云何事来。寒潭映白月。秋鱼上青苔。(《游休禅师双峰寺》)
门临秋水淹,帆带夕阳飞。傲俗宜纱帽,干时倚不一不衣。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南胡送徐二十七西上》)
独有西归心,摇悬夕阳外。故人丰章奏,此去论利害。阳雁南渡江,征骖去相背。(《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溪路漫冈转,夕阳归鸟斜。万艘江县郭,一树海人家。(《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洞庭何处雁南飞,江炎苍苍客去稀。帆带夕阳千里没,天连秋水一人归。(《清溪口送人归岳州》)
雨色新添漳水绿,夕阳远照苏门高。亦知到处逢下榻,莫滞秋风西上期。(《送贾三北游》)
再次,刘长卿诗作中的“夕阳”意象的寓意上升到对人生的变化无常、国家的兴衰成败、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的高度。表达出诗人的无奈及无限的感怀。当然,刘长卿没有达到苏轼的高度,也没有苏轼的旷达与胸襟。苏轼的《前赤壁赋》中写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而刘长卿诗作中则颓废色彩较浓。 这样的诗作有五首:
风景清明后,云山俾倪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清明后登城眺望》)
万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阳。旧游成远道,此去更违乡。草露深山里,朝朝落客裳。(《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夕阳帆杳杳,旧里树苍苍。惆怅山下,琼枝不可忘。(《送里端公赴东都》)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逢君从此后,背楚方东走。(《孙权故城下怀古,兼送友人归建业》)
西向看夕阳,瞳瞳映桑柘。二贤诚逸足,千里陪征驾。(《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
最后,刘长卿的带有“夕阳”意象的诗作也有几首是描写景色的,其中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中国古代的文人在封建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再加上社会的黑暗,很难有所作为。他们中许多人厌倦了世俗的喧嚣,就回归山林,与树木为伴,与禽兽为友, 让大自然的情趣来陶冶他们的精神生活,表现隐逸的独得之乐。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正是厌倦了官场的生活,从而归隐山林,寻觅隐逸生活的安逸恬静。其《饮酒》正深刻的反映了他的这种情怀。诗人在东篱下满手把菊,自得其乐之际,偶尔一抬头,“山气日夕佳。”把充溢于诗人心中的宁静恬淡推向及至,诗人的主观感受与无意中见到的客观景物和谐的结合起来,自身也成了夕阳的一部分,闲适心境与与夕阳中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脱离尘世的芜杂,自得一份超然。这里的夕阳不再是没落的象征,而被作者赋予了新的意蕴,人与自然达到了形神相契,物我两忘的最高境界,言近旨远,潇洒飘逸。“夕阳”就成为作家情感的寄托,“夕阳无限好”正是深刻的体现。隐逸之情在形式上也许有些不同,但在情感上却有本质的相同;追求一份超脱,享受无穷逸趣。宋代诗人林逋的诗中写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其寒烟”的诗句。夕阳之中别无它物,惟有袅袅寒烟萦绕半空。色彩平淡无奇。一轮夕阳映照着超然的作者,环境幽深清寂,与这位幽人断绝尘世,潇洒物外的恬淡心境正相吻合,隐逸之乐别有情趣。
刘长卿这样的诗作闲适自然,散发着超脱尘世的气息,体现出诗人不幕俗流,回归山林,独得宁静悠远的隐逸淡然之情。表达这种长卿情思的诗作有三首:
驿路收残酒,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送康判官往使新安》)
水对登龙净,山当建准寒。夕阳湖草动,秋色渚田宽,渤海人无事,荆州客独安。谢公何足此,来往石门难。(《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
元气连洞庭,夕阳落波上,故人烟水隔,复此遥相望。江信久寂寥,楚云独惆怅。爱君清口,弄月时棹唱。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自番阳还,到中寄褚徽君》)
由于所处环境和自己的身世的影响刘长卿带有“夕阳”意象的诗作多为表达时光易逝,青春易老,壮志难酬,思乡念人的离愁之苦和命运变化无常,而“夕阳”意象除表达这些情感之外,也表达了雄壮的气魄等积极的人生观。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
综上所述,将“夕阳”意象分为四类,同一意象寄托着不同诗人不同的情怀,同时同一个意象也表达着同一诗人的不同情感。“意象”,象同而意不同,同一个象经过诗人的意的浸透又折射出多种不同的情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