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是唐代盛中之交的著名诗人。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那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诗,被称为“五言长城”。然而一个人的名气大,不等于他的名字就一定能被读对。犹如清代的名诗人赵执信,这……
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是唐代盛中之交的著名诗人。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那刘长卿的长,你读对了吗?
刘长卿是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擅长五言诗,被称为“五言长城”。然而一个人的名气大,不等于他的名字就一定能被读对。犹如清代的名诗人赵执信,这个“信”字大多数人读成“xin”,其实是要读“shen”的,他的名字来自《周礼》的“侯执信圭”,汉代的郑康成早就说“信圭”的“信”要读成“身”,一直到唐朝的《经典释文》还是说:“信,音身。”因此,赵执信到京城,人家把他名字里的“信”读成“身”,他就感叹道:“京城毕竟是京城,到底还是识字人的!”可见当时人大多也是将“执信”的“信”读成“书信”的“信”了的。
刘长卿的'“长”,主要有两个读音,表示长短的意思读如“常”,是个平声;表示大小的意思读如“掌”,是个仄声。“长卿”这个名字,来自汉朝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的字就叫“长卿”,长,表示排行的大小,因此,长卿的“长”要读成“掌”,是个仄声。古代人表示排行大小,或者用“孟仲叔季”,或者用“伯仲叔季”,孟、伯都表示大,汉朝人表示孟、伯的意思,还经常用“长”,比如汲长孺、韩长孺、韦长孺、司马长卿以及近代的史学家唐长孺,这些名字里的“长”都读如“掌”,是个仄声。
长卿、长孺的“长”,表示排行的大,都读成仄声的“掌”,不能读成平声的“常”,这个道理,可以唐人律师为例,比如杜甫《赠陈二补阙》诗中有一联:“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上联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下联是平平仄仄平,可见这个“长”字不读“常”,而应读“长”。再如王维《送严秀才还蜀》有一联云:“香草为君子,名花是长卿。”以格律而论,“名花是长卿”也是平平仄仄平,如果此句的“长”字读成“常”,便就不合诗律了。王维还有诗云:“献赋何时至,明君忆长卿。”按照格律,同样的道理,这里的“长”还是读成仄声的“掌”。
综上所说,唐朝诗人刘长卿的“长”,严格来说,应该读成“掌”,而不能读成“常”。当代,文字的读音是约定俗成的,大多数人把“刘长卿”的“长”读成了“常”,则不妨从众了。比如说以小龙虾著名的“盱眙县”,倘若大部分人读成了“于台”,相信以后的《新华字典》是必然会改变注音的。
刘长卿一生大事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88(唐贞元四年)前后。
刘长卿的作品
刘长卿在随州任刺史期间,写有9首诗,1篇文。这些诗文真实地反映其在随州的心情和处境。
淮南摇落客心悲,涢水悠悠怨别离。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这是刘长卿到随州第一年所作。其僚友虞某,调动工作,离任返京,刘长卿得到消息后,登汉东城楼抒发感想以寄僚友的。诗中表达了惜别之情以及叨恩未报白发先垂的人生感慨。
不敢淮南外,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抗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流余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这首诗是刘长卿在随州刺史任上所作。该诗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以及随州的处境。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大削弱,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军阀梁崇义割据襄阳。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淮西南节度使李希烈奉诏讨伐,大军进驻随州。随州人民“壶浆鹤发迎”,尚书吕某眼见随州“邻寇贼”,“有水火”而又“迫于征税”,写诗慰勉时任随州刺史的刘长卿,于是刘长卿作诗酬答。
该诗前四句表明自己积极支前,未敢懈怠,带病工作,对朝廷一片忠心。第三联:“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寓意极深,耐人寻味。表面上看,随州人提供军需,欢迎王师,是朝廷的顺民,正在为朝廷的讨逆战事作贡献。然而,纳税人衣裳褴褛,何乐之有?而夹道欢迎,担茶送水者,又都是一些老翁,那么,青壮年哪里去了?当然是充当兵丁役夫了。战争带给随州人民的贫困、灾难,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水流余断岸,烽至掩孤城”洪水消退之后,只留下断岸残滩,兵火之后,只剩下孤城掩闭,寥无人烟。哪有一点生气呢?“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拼死搏杀的士兵在秋风日落之间归合,一片悲凉,令人心碎。尾联虽托以赞扬,寄以希望。但整首诗毕竟写出了连年战祸民不聊生的实况,应该说是现实主义的好作品。
刘长卿在随州任刺史三年。由于时局动荡,战火燃烧,63岁的他只好离开随州,前往扬州去了。
现在随州城区烈山大道北段涢水饭店一带,是古随州城墙的北门遗址。唐朝在此城墙上曾建有谯楼,名迁仁楼。城门外护城河上有桥名迁仁桥。现今古城墙及护城河已毁,仅能在市消防支队院内见到城墙残址遗留。刘长卿任随州刺史的第二年,登迁仁楼感慨系之。写了一首酬子婿李穆的诗,全诗如下:
临风敞丽谯,落日听吹铙,
归路空回首,新章已在腰。
非才受官谤,无政作人谣。
俭岁安三户,余年寄六条。
春芜生楚国,古树过隋朝。
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刘长卿曾两次遭到贬谪,旅居各地期间多次遭到战乱,因此他有一部分感伤身世之作,也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中原一带荒凉凋敝的景象。如“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鸟雀空城在,榛芜旧路迁”(《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当苗税充百官俸禄》),以及《疲兵篇》、《新息道中作》等,笔调苍凉沉郁,内容具有时代特征。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他的集子10卷,《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同。据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有《唐刘随州诗集》11卷,为明翻宋本,诗10卷,文1卷。现在通行的如《畿辅丛书》本的《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的《刘随州文集》,都为这种11卷本。《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