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历史故事 哲理

管理员

摘要: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12个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12个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1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当数咸阳城外的鸿门宴。楚汉相争,项羽在鸿门设下饭局,宴请刘邦。他有大把的机会杀掉对手,结果呢,先是项庄舞剑,后是樊哙闯帐,接着是张良献玉,终于活生生放走了对手。如果那次饭局上项羽的心再狠一点,就没有汉朝了,历史将完全变成另外一副面孔。

  一顿饭成就一个朝代的事情,还发生在晋朝。那时西晋覆亡,士族大家渡江到了江南,群龙无首,坐以待毙。还是曾经当过朝廷重臣的王导有主意,在建邺郊外新亭的士大夫饭局上,他对哭哭啼啼的大臣们说:“哭什么啊,我们应该帮助皇室恢复神州嘛。”在他的倡导下,大家拥立了晋元帝,才有了东晋。

  王导经常有饭局。还记得西晋石崇夸富,让美人劝酒,谁不喝就杀那个劝酒的姑娘的事吗?那天死活不喝导致三个姑娘被杀的强人,叫王敦,是王导的堂哥,而当时王导就坐在王敦旁边。目睹三个女孩被杀,王导很不落忍,劝王敦喝酒,王敦说:“他杀他家的人,和我有什么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肯定知道鸿门宴,所以他为保长治久安,宁可错杀大将,也不放过嫌疑。他听了谣传,说以后有个姓武的人要夺他天下,便暗暗留了心。有一天吃饭,喝着小酒,酒令是说出自己的小名,结果大将李君羡说自己小名叫“五娘子”,引起了皇帝的猜疑。后来,李世民终于找了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把李君羡杀了。李世民当然没想到,真正改变历史的人,正在他的宫中藏着,他都没怎么正眼瞧过她——武才人,后来的武则天。

  到了宋朝,饭局依旧起着改变历史的作用,不过文明了些,吃饭不带杀人了。宋太祖请石守信、高怀德一干大将吃饭,边吃边和他们探讨如何避免失眠,最后把失眠的原因归结到担心“黄袍加身”重演上。大家都是明白人,赶紧交权。“杯酒释兵权”以后,宋朝的基业稳固下来,唐末几百年来的'内乱才算停止。

  到了宋真宗朝,还有一次惊心动魄的饭局,不过这顿饭只有一个人吃,而且是吃给别人看的。当时辽兵大举入侵,宋真宗无奈亲征,被宰相寇准连哄带劝地带到澶州督战。寇准夸口五天解决战事,宋真宗不放心,派人盯着寇准——寇准在城楼上饮酒下棋、歌舞欢宴呢。这饭吃得城下的辽兵心里含糊,最后答应了讲和条件,结下澶渊之盟,辽宋之间获得了近百年的和平。

  很多人念叨宋朝的好,说宋朝不杀文人,文化昌明、经济繁荣,饭局也不那么严肃。

  说一个浪漫的饭局吧。在宋朝,有那么一个冬天,一帮文人出去玩,遇到大雪封路,回不去洛阳城了。他们派人去向上司——洛阳留守钱惟演请假。天黑了,钱惟演居然派来了女演员和厨子,并带话说,你们踏实玩吧,多写点好诗就成。

  这些在大雪中吃喝快活的人,包括欧阳修、梅尧臣、谢绛、尹洙等人。他们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人,当然也是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

  历史就在各种各样的饭局中向前走去。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2

  央视主播张泉灵之前在微博上讲了这么一件事:“给儿子讲的《三国》终于到了斩颜良诛文丑的段落。儿子问:颜良文丑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答: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儿子又问:曹操杀了吕伯奢之后就算坏人了对吧?我答:是。于是儿子的终极问题出现了:关羽一好人为什么要帮一个坏人杀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的人呢?”网友在下头就这个话题众说纷纭,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我们该怎么给小孩子们讲历史。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史本身厚重且充满质感,十分复杂,缺少一定的人生阅历积淀和学识修养,根本无法体会其中微妙之处。而小孩子的思维简单,惯以好人/坏人来做简单的善恶二元分类,非黑即白,以此去了解历史,自然是疑窦百出。

  我小时候也干过类似的事。上中国古代史,老师讲到大泽乡起义,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后来被暴秦镇压云云。我举手提问:“农民起义的都是好人,为什么会失败了呢?”那时候我看的动画片、漫画书还有一些主旋律电影电视,最后都是正义获得了胜利,所以我觉得大泽乡起义也该有一个辉煌的结局才对,居然会失败,实在是不可思议。

  老师听到这问题,有点发愣。最后他给出的答案是:“好人不一定胜利,坏人不一定失败。一个好人失败了,却可以给其他好人做出榜样。”虽然当时我似懂非懂,但现在回过头去想,在小孩子的理解范围内,这答案算是最好的了。

  小孩子认知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偏差,例子有很多。比如孔融,小时候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脑子里的印象一直是个温文儒雅谦和善良的大叔。后来我读了史书才知道,这哥们儿其实是个尖酸刻薄嗜酒如命的主儿。《关云长》里姜文演的`曹操有句台词:“孔融这个人,让梨他肯,让酒他是决计不肯的。”小时候家长给我们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总要加一句:“你们可要学习孔融这种谦让的精神呀。”你说万一哪个小孩子真去翻了史书里的孔融,还学起他的做派来,那可怎么办呀?

  我其实有个略显极端一点的看法,没必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不一样,价值观可以言传身教,历史观却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让一个小孩子去“树立”历史观,就像骑着自行车上高速一样荒唐——没那排量啊。给小孩子讲的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对错,而是好玩,所以别掺杂太多说教,单纯讲故事就够了——讲得有趣,他们就会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主动了解;多多地了解,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树立了历史观,再来分辨对错也不迟。

  当然,如果是面对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个更简单的办法。比如张泉灵在文章开头碰到的问题,就可以这么解决:把孩子叫到身边来,语重心长地说:“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就得从曹操和颜、文二人的上司袁绍的关系说起。而要说清曹、袁渊源,就得先说董卓——董卓为什么要进京呢?这就得先谈谈党锢之祸以及西北军阀与诸羌关系演变……”——讲到这里,小孩子多半听得不耐烦直接走人了,你也就得了解脱。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3

  赵简子是春秋后期的牛人,据说孔子都对他望而生畏,止步于黄河南岸,没敢去晋国。从他考察儿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此人的志趣和作风。

  赵简子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上,你们去找找吧。”儿子们骑上快马,上山寻找,一无所得。一个地位最低的、婢女生的儿子叫毋恤,最后回来,却告诉父亲:“宝符找到了。”赵简子说:“呈上来。”毋恤说:“我从常山上俯瞰山那边的代国,代国就是我们的囊中之宝啊!”赵简子毫不犹豫,废了原先的太子伯鲁,立毋恤为太子,这就是赵襄子。

  赵襄子比其父更加蛮横狠毒。

  赵简子一死,还在服丧期的赵襄子,就亲亲热热地请来代王及其僚属,进行友好访问。招待他们宴席时,赵襄子安排每人后面站着一个厨师伺候,厨师们用硕大的铜勺子为他们斟酒。当代王和僚属带着对襄子的感激之情,仰脖子喝酒时,厨师们一起动手了:他们挥起铜勺子,猛击代王和僚属的脑袋,代王和僚属瞬间血肉横飞,陈尸灯影,代国的整个精英阶层瞬间化为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杯盘与陈尸共狼藉,酒水与血肉同淋漓。

  然后,赵襄子挥兵伐代,精英阶层完全丧失的代国一片混乱,毫无抵御之力,于是代国并入赵家版图。

  这是历史的大叙事,为历史讲述者们津津乐道。

  但是,打动我的却是这大叙事中的一个小细节。

  被赵襄子的铜勺子击碎脑袋的代王,正是赵襄子的姐夫——代王的夫人是赵襄子的亲姐姐。弟弟开疆拓土了,姐姐则在一夜之间丧夫亡国。而且,弟弟不仅让姐姐夫死国灭,还陷她于不仁不义之境。姐姐面临的不仅是自身命运的悲惨,还有感情与道德上的两难:一边是相亲相爱、琴瑟相谐的丈夫,一边是手足之情、家族代表的兄弟。丈夫死了,麻木不仁,不为夫报仇,是无情;向弟弟复仇,损害娘家家族利益,是不义。

  赵襄子倒没有这种纠结,他坦坦荡荡地派使者去接姐姐归国。

  没有道德感的人,自然也没有来自道德的痛苦和纠结。没有来自道德的痛苦和纠结的人,也就没有道德负担和道德顾忌。没有道德负担和道德顾忌的人,常常就显得果断和有力。

  悲惨的是,这种果断和力量,往往又为俗人所赞美和崇拜,为众多历史讲述者所津津乐道、啧啧称赞。

  是的,恶在很多时候比善显得更有力量。

  战国时代,就充斥着这种无道德甚至不道德的力量,它们强大到操纵了历史的进程。对这种力量的赞美和崇拜,鼓噪到淹没了人们的良知。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道德也有力量。这种力量往往在细微之处、在宏大叙事的疏忽之处,悄悄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改变着历史的成色,决定着历史的性质,创造着历史的正面价值。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一历史大叙事下的小细节。

  姐姐面对着弟弟派来的接她归国的使者,掩面悲泣。旷野上,姐姐与使者做片刻休息。环顾破败的江山、兵燹过后的家园,姐姐悄悄拔出头上的簪子,在石头上悄悄地磨砺。

  末了,她收泪站起,手握锋利的簪子,以令人猝不及防的动作,一下子扎进自己的喉咙。

  来不及阻拦,那位使者呆立一旁。

  深为这人间悲剧所震惊,目睹这世间的冷酷,对人性、对人间深感绝望的使者,在姐姐的尸首旁默立良久,最后,拔剑自刎,跌倒在她的身旁。

  代人哀怜代王夫人的不幸,把她自杀的地方称为“磨笄之山”。

  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记叙了这样一个细节。知道司马迁为什么伟大了吧?

  一个史学家,一个历史的书记员,他不仅看到了历史上那位叱咤风云、永垂史册的.弟弟,还看到了那位柔弱的跌倒荒野、埋没于荒草的姐姐。他不仅听到了弟弟的金戈铁马之声,还听到了姐姐悄悄的饮泣之声。

  在一帮大人物为权为利斗得你死我活时,一个弱小的女人,纠缠在仁、义之间,不能自解,只好自尽;一个不知名的使者,为这样的一个女人感动,不能自释,又随之自尽。读史至此,只有一声浩叹!

  透过历史天空中遮天蔽日、攻城略地的刀枪剑戟,让我们看见那根细小的闪着凄光的簪子。

  透过历史长河中熙熙攘攘争权夺利的帝王将相,让我们看见这位柔弱的悄悄泣血的姐姐。

  这位姐姐的血,这位不知名的使者的血,是一个民族最干净的血,最高贵的血!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光荣,最后的力量。

  你可以欣赏铁血的历史,但是,不要忘了,还有泣血的历史。

  五千年,有帝王将相的伟大事业,也有他们留下的宏伟的王陵和宫殿,但是,如果我们的良知还醒着,就能在深夜听见——还有孟姜女这样的妻,代王夫人这样的姐,在荒野中低低地泣诉。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4

  在美国各大学,有一本被广泛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该书由康奈尔大学著名历史学教授马利·贝思·诺顿主编,由休顿·米夫林教科书出版社出版。

  当年,就在书稿付梓之际,诺顿接到美国中央情报局不准出版的通知,理由是:“在大学历史教科书中使用了一张敌国宣传部门拍摄的有损本国军队形象和士气的照片,无疑会对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不良作用,而下一代的教育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轻率的决定,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恶果。所以,您必须无条件放弃使用有损于军方形象的照片。”

  原来,诺顿在教科书靠前的一页中,使用了一张照片,并附有文字说明:“1950年冬天朝鲜战争中,中国士兵押解美军战俘”,照片来源是“中国新华通讯社”。这张照片中,押解美军战俘的中国士兵正气凛然,而被押解的美军战俘则个个垂头丧气。

  诺顿回应中央情报局:“我认为,这张照片绝不是‘中国新华通讯社’的伪造之作,从中国士兵正气凛然的气概和美国军人不甘失败的颓丧画面中,已经十分清楚地解读了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不能为了掩盖真相,对下一代实行心灵控制,只有勇于正视历史,才是对下一代真正的负责和爱护!”

  鉴于诺顿的强硬态度,美国中央情报局只好将此事报告给时任总统的小布什,并很快得到他的答复:“如果你们不赞成使用那张照片,那你们完全可以另起炉灶,拿出自己的版本来,只要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可,能让历史教材形成生动活泼的多元化局面,就是一件大有益处的事。”

  中情局对总统模棱两可的'答复大为不满,又另辟蹊径对休顿·米夫林教科书出版社施压,要求删除那张照片,同样遭到拒绝:“掩盖真相只能说明心虚,如果硬要删除,顶多是教科书的面貌有所改观,但历史不能更改。我们的职责就是组织优质书稿出版,至于书中涉及的关乎国家机密和脸面的事情,还要劳烦你们去找作者交涉。”

  中情局只得再去找诺顿,但态度已经明显软了下来,一再哀求诺顿不要使用那张照片,但仍被毫不客气地拒绝:“说白了,你们不让使用那张照片的目的,无非是害怕世界舆论指责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一些违反《日内瓦协定》的做法,比如没有根据起码的人道原则善待自己的战俘。如果真是这样,那当初不要这样做就是了,既然已成事实,又为什么不敢面对呢?”

  事情僵持了一段时间后,最终以诺顿的胜利而告终,历史教科书《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于2006年5月如期出版,并在此后多次再版延续使用至今。

  马利·贝思·诺顿说:“只有实事求是地尊重历史,历史教科书才称得上是货真价实,也才能起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示作用。”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5

  晋惠帝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不爱读书,不学无术,整天只懂吃喝玩乐,不务正业。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太子司马衷即位当上了皇帝。一年夏天,惠帝与随从到华林园去玩,他们走到一个池塘边,听见里面传出咕咕的青蛙叫声。惠帝觉得很奇怪,于是便问随从一个雷到众生的怪问题:这些咕咕乱叫的青蛙,到底是官家的青蛙还是私家的青蛙?对这个雷人的怪问题,那个随从也到还算反应快,张口就说:“在官家池塘里叫的,就是官家的青蛙;若在私家池塘里叫的,就是私人家的青蛙。”

  王僧虔是南朝时期的书法家,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宋文帝曾评价说王僧虔的字“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其书法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在书法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较高的造诣。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喜欢书法的人,当上皇帝后,书法雅兴不减。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王僧虔来朝,君臣之间进行书法比赛,看谁写的'字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忖度王僧虔是否因自己是皇帝而又奉承的意思,于是进一步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呢?”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么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你可真会妙答,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

  对于不符合常规的怪问,采用不符合常规的回答才是最妙的回答,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跳出常规,往往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6

  春秋时期,晏子手下有个官员叫高缭。他在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一直以来都很小心,为人也非常谨慎,为官三年以来从来没有犯过错。

  可是突然有一天,晏子没有任何原因就把他辞退了。

  晏子左右的人觉得很奇怪,对晏子说:“高缭为你做事已经三年,从来没有办错事,你不给他奖励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将他辞退,似乎太过分了吧。”

  晏子说:“我是一个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头,必须用墨斗来弹,用斧头来削,用刨子来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和缺点,但是如果别人不给予提示的话,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缭呢,他在我身边足足三年,看见我的过错,却从来不说,这对我有什么好处?所以,我就把他辞退了。”

  哲理点拨:一个正直的人应该既不讳疾忌医,也不专做“好好先生”,而应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7

  同样的事,也曾上演在明代大画家沈周身上。

  有一次,沈周花费巨资购买了一部古书,他手不释卷,时常翻阅。

  有一天来了一位客人,无意中看到那部古书,大为惊讶,问道:“这部书怎么会在先生这里?”

  沈周看着他,不明所以。

  客人迟疑了一下,说道:“这部书一直是我家珍藏,遗失了很长时间,没想到今天从您这里又得以见到。如果您不介意,我想将它赎回。”

  沈周问:“你说此书是你家祖传,可有什么证据?”

  客人回答说,在某卷某页,曾记有某件事,应该还在的.。

  沈周拿过书,翻到那儿一看,果然有此事,于是,他把书奉还。

  客人虽然再三追问,沈周也没有说出卖书者的姓名。

  事后,也没有去呵斥卖书者的偷窃之举,更没有追讨损失。

  因为懂得有所不为,韩愈和沈周同时选择了放手。

  而这,让他们超越了所有艺术的伟大,他们的人格达到了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8

  晏婴,即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以能言善辩著称于世。高缭是其宰相府中的一名官员。平日里,高缭做事认真,凡是吩咐给他的任务,他保证按时保质的完成。和同僚之间的关系相处的也很好,对待晏婴也是十分尊敬,从来不会背着晏婴说他一句坏话。

  高缭在宰相府三年虽然没有太大功劳,但是也没有什么过错。同僚们还是很认可他的工作能力的。这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官吏政绩和能力的日子了。高缭和同僚们都认真做答,高缭心想自己在宰相府的人缘不错,政绩也不差,况且对待考核也准备充分,一定不会被罢官或者降级的。于是就轻轻松松地参加完考核,考完后和同僚们喝酒放松去了。在酒桌上,还有几个拍高缭马屁的人频频给高缭敬酒,说:“您这次考核一定成绩优异,晏大夫一定会给您升职的。”还有的说:“您人缘这样好,将来一定能得到重用,说不定能当宰相呢!”这些话说得高缭心里美滋滋的。回家后不断想像着,自己升官发财的那一天,并盘算着升官后该置办几所大宅子,多买些珍贵的补药和吃食,改变一下目前还不太富裕的生活。

  可是,不久考核的结果公布了,高缭在被罢官之列。这可大大出乎高缭和其它同僚的意外。高缭想一定是晏婴弄错了,同僚们也为高缭叫冤,纷纷表示要为高缭讨个说法。于是几个平日里和高缭关系不错的人就去见晏婴,为高缭求情。他们对晏婴说:“高缭在宰相府为官三年,从来没有说过您一句坏话,任务也认真按时完成,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过错,为什么要把他辞掉呢?”晏婴说:“辞掉他,正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我的坏话啊。”官员们不解,难道不说您坏话倒是错事了?晏婴继续说道:“我这个人就像一根弯弯曲曲的木头,需要斧头削,刨子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可是,心里很是感激,亲自接见了郭文,对他很是客气,还赏赐了他不少的金银财宝。郭文更是趁此机会拼命的.奉承皇太后,并且表达自己对朝廷的一片忠心。皇太后见他这样忠心耿耿,就许诺说将来一定要给他一官半职。郭文心中窃喜,可嘴上还是说:“太后,小人没什么本事,书读的也不多,不能胜任啊。”皇太后越听他贬低自己越觉得此人是个人才。不久,皇太后就和皇帝唐文宗说了郭文一家的事,要求皇帝给郭文赐个官。唐文宗也是个大孝子,看到母亲这样欣赏郭文心想一定错不了,于是就派郭文去某地做了县令。

  朝中的大臣们听说了此事,纷纷议论,大家都说郭文用两个女儿换了个县官做,不合朝廷礼法。于是工部侍郎柳公权对唐文宗说:“皇上,凡是朝廷命官,都必须是经过严格考核的人才,绝不能采用不正当的途径任命啊。”唐文宗有些为难的说:“寡人知道,可是郭文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都献给皇太后,皇太后很欣赏他,而且皇太后还亲自接见了郭文,说他是个德才兼备的人,我也不愿违背皇太后的旨意啊。”柳公权说:“皇上,即使郭文有再大的本事,没有经过考核就任命他官职,人们也会说他是沾了两个女儿的光啊。”唐文宗面有难色,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想,柳公权说的不错,可是也不好违背皇太后的意愿啊。柳公权看到唐文宗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就说:“皇上,古人云,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说,在经过瓜田地的时候不要弯腰提自己的鞋子,当走到李子树下的时候不要抬手整理自己的帽子,以免人家怀疑你是在偷瓜摘李啊。”唐文宗听到这,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心一横,也顾不得皇太后高兴不高兴了,毅然罢免了郭文的官职。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9

  申不害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执法家,在韩国当了十五年的宰相。

  有一天,国王韩昭侯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实行法制真是不容易呀!”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申不害振振有词地说,“执行法制,首先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有功的人才给赏,有才能的人才就封官。而您呢?虽然制定了法律,却经常私下接受那帮亲戚宠臣的请求,徇情枉法,却要让别人去执行法律,那当然就不容易了。”

  昭侯红着脸点头说:“承蒙先生指教,从今以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执行法律了。”

  过了一些日子,申不害的堂兄来到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申不害就到国王面前说情,想讨个官衔。

  韩昭侯低头不语,好一阵才说:“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所教给我的吧?我是违背先生的教训,开个后门破坏法制呢,还是听从先生的教训,不开这个后门呢?”

  申不害听了满面羞惭,伏地请罪。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10

  晋国的中行寅面临大敌,家族就要被人灭亡了。他急忙找来给自己负责祭祀的太祝,准备问罪处罚他。

  他怒气冲冲地询问太祝:“你为我祭祀,肯定祭品不肥厚,斋戒时也不诚心。结果现在触怒了天上的神灵,导致我亡国,你为什么要这样呢?”

  太祝简回答道:“原来的君主行密子,只有十乘车。可他并不觉得太少,只是担心自己的德行不够,生怕有一点儿过错。现在您已经有了战车百乘,您却不仅不担心自己的没有道义德行,只是嫌战车太少。您就知道多造战车战船,这样势必增加了对百姓的赋税。

  赋税劳役一多,百姓自然不满意,对您诅咒责骂。而您以为真的光靠向上天祈祷,就可以为家族带来福运吗?民心不服,上下都背离您,咒骂您,您也会灭亡。您只指望我为您的祈祷祝福,然而全国都咒骂您,我一个人的颂扬祝福能比得过全国人的诅咒责骂吗?您的家族面临灭亡难道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吗?我又有什么罪过呢?”

  中行寅听了太祝简的`话感到万分羞愧。

  中行寅行将灭亡不去寻找自己的原因,反而责备太祝。他哪里知道,其实他灭亡恰恰是因为自己的贪奢引起民心不满。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11

  汉顺帝某年,苏章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在审理积案的时候,发现收受贿赂的清河太守,正是他以前最要好的.朋友。

  一天晚上,苏章备下酒菜,请来那位老朋友。两人一边喝酒,一边畅叙旧情,十分欢乐。

  这位清河太守的心里,原来是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摸不透苏章对自己犯罪采取什么态度,这下好像石头落了地,他长嘘一口气,得意地说:“人家头上只有一顶青天,独独我头上有两顶青天啊!”

  苏章正色说:“今晚我苏孺文请你喝酒,是聊尽私人旧谊,明天冀州刺史开堂审案,却是执行公理正法。”

  第二天,苏章正式开堂,果然对这个清河太守按刑进行了论处。

  哲理点拨:在友情与正义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以维持正义为第一原则。

  历史故事中的小哲理 12

  公元前684年春天,齐国重兵进犯鲁国。

  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大将曹刿与鲁庄公坐一辆战车来到长勺迎战,到了长勺安营扎寨。

  第二天,探子回报:齐军旌旗森严,刀戟如林,一派杀气腾腾,准备厮杀的样子。

  果然,齐将首先下令进军。刹那间,鼓声动地,杀声四起。鲁庄公正准备擂鼓出营迎战,曹刿拦住说:“主公且稍安勿躁,时机未到。”

  齐军数万大军冲到鲁营寨前,见鲁营没有反应,好像没有要出兵的意思,于是便平静下来。稍过一阵,齐军又战鼓大作,可是曹刿仍阻止鲁军出战。

  待齐军三鼓擂过,曹刿才回头对庄公说:“时机已到,可以出击!”

  庄公下令擂战鼓出寨迎敌,方才鲁国兵将只见齐军骄横的气焰,早就憋着满腔怒火,此时一听战鼓擂响,便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呐喊着掩杀过去。齐军猝不及防,顿时大乱,漫山遍野地溃逃。

  鲁庄公大喜,便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说:“不行。”

  说完后他跳下战车,仔细观察着泥地上齐军的脚印和车辙,又站在车栏上远眺一番,随后说:“可以追击了!”战役结束,鲁国大获全胜。

  班师回朝的路上,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得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打仗依靠士兵的勇气,齐军擂一鼓的时候,士气正旺,第二鼓有所低落,第三鼓则精疲力竭,而我军严阵以待,士气却逐渐充盈,所以能够战胜齐军。同时,齐国是大国,其将领狡诈多端,我们要防备他们佯装败走,埋下伏兵,因此我要观察一番,发现齐军车辙狼藉,旌旗靡乱,这是真正败逃的`迹象,所以才下令追击,一举击溃。”

  哲理点拨: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要看清对手的弱点,然后再采取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