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锦瑟 李商隐 主旨

管理员

摘要:

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  李商隐,晚唐诗坛的创作主将,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成就直追盛唐大家,代表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 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观点的几点商……

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

  李商隐,晚唐诗坛的创作主将,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歌成就直追盛唐大家,代表了晚唐诗歌创作的最高艺术水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 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观点的几点商榷意见

  历代学者和评论家们对于李商隐《锦瑟》一诗的创作主旨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咏物说、悼亡说、自伤说、爱情说等几种观点。虽然各种观点皆有自己的论证,但笔者总觉得不够全面和准确,都有一些可待商榷之处。持咏物说者,仅凭诗名《锦瑟》和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就简单地推断为该诗乃咏物诗,显然比较武断。根据全诗所表现出的充沛情感和迷离意境,这绝不是一首咏物诗所能解释的,因此咏物说显得非常苍白。持悼亡说者,根据古人对断弦之说的理解(古代男子的妻子先夫君而去世,该男子即被称之为“断弦”),认为古瑟本为二十五根弦,而此诗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则表明作者写这首诗是悼念自己的亡妻王氏。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该诗的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似与悼亡之说有所冲突。既然李商隐如此深刻地爱着并怀念着自己的亡妻,为何会有“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感慨呢?显然难以自圆其说。持爱情说者,以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句出发,认为此诗是李商隐怀念昔日恋人所作。但细品此诗,发现该诗绝非爱情诗所能简单定位的,此诗所发散出的深沉生命之思在颔联和颈联中有充分的体现。持自伤说者认为此诗乃李商隐自伤身世之作,为自己一生的仕途郁郁不得志作一首无可奈何的悲歌,持此说者主要是结合李商隐一生的仕途遭际而得出的结论,虽有一些道理,但笔者认为,仍然不能简单地以自伤身世来概括此诗的创作主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关于《锦瑟》创作主旨既往研究的主要观点,或过于简单,或以偏概全,或难自圆其说。孟子曾提出“知人论世”的著名文学研究观点,笔者先从李商隐的人生经历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试图解开《锦瑟》一诗创作主旨的谜团。

  二 李商隐其人、其世、其仕、其情探究

  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李商隐自称与大唐王朝皇室同宗,经学者张采田考证,确认他是唐代皇族的远房宗室,但是李商隐和唐朝皇室的这种血缘关系已经相当遥远了。李商隐数次在诗歌和文章中申明自己的皇族宗室身份,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的利益。其高祖、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职位。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李商隐少有文才,16岁时即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并入其幕府。大和六年,李商隐随令狐楚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他的作品虽不多,但已形成自己一定的风格。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胆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漩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明显宽广,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地。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漂泊天涯的人生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党成员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制。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谋求到远方的幕府去安身立命。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偃蹇坎坷的仕途,使诗人饱尝人生变幻与世态炎凉之味,对于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与体味,后期的诗风变得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锦瑟》即为李商隐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李商隐的爱情生活,也被许多研究者关注,部分原因在于李商隐的某些无题诗中,表现出一种扑朔迷离而又精致婉转的感情,容易被人视为丰富的爱情体验的表达。在李商隐的一生中,除了妻子王氏,还与初恋情人荷花、洛阳富商之女柳枝、女道士宋华阳等女性有过情感的交集与纠葛,这些情感的体验无疑会在诗人的作品中有所表达与体现。

  李商隐的一生与中唐以来所形成的特殊政治生态――党争密切相关。李商隐被夹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其一生的政治前途几乎都毁于牛李党争之中。李商隐聪颖自负且秉性敏锐,对于人生与红尘感悟颇深,这都集中体现在他的诗作之中。同时李商隐也是一个情感丰富与细腻的才子,情感生活的快乐与痛楚、甜蜜与纠结也一定会体现在他的创作中。

  三 《锦瑟》真正的创作主旨――生命之思的高度凝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知,《锦瑟》一诗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诗人在历经了宦海沉浮与人生沧桑之后,思想变得极为复杂与老成,体验变得极为透彻与深刻,情感变得更加沉淀而超脱,这些特质体现在创作上,诗人晚年写诗不再追求出语新奇,也不再追求壮怀激烈,更多的是凝练、圆融、飘逸,看似语淡,其实内蕴极其丰富,体验极其深刻,而《锦瑟》一诗则突出体现了诗人晚年诗风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锦瑟》一诗不是简单的悼亡诗,更不是普通的咏物诗,也不是一首爱情诗或者感伤身世之诗所能概括的,《锦瑟》真正的创作主旨是作者一生对于生命感悟与思索的投射,它可谓是诗人李商隐对于生命之思的高度凝聚。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首联看似突兀,其实包含了诗人对于生命与人生无比深刻的体验与感悟。这把锦瑟上的每一根弦与柱,似乎都凝结着诗人的历历往事,凝结着诗人生命中所有的快乐与悲伤,凝结着诗人曾经的荣耀与沉沦,凝结着诗人深深的怀念与浓浓的情思。“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两句借用庄周晓梦与古蜀国帝王杜宇的典故,既写出了诗人对于生命与红尘的留恋与执着,也点出了人生的虚幻与飘忽。“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两句,有一种别样的凄迷之美。诗人用南海鲛人泣泪成珠和蓝田日暖良玉生烟这两则典故,来表明人生与红尘中所有美好的事物往往是那么的可望而又不可及,同时,世间一些看似美好事物的背后凝结着许多痛苦甚至眼泪。“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含蓄而内蕴深刻。晚年的追忆与少年的惘然相互交织,令人无限感慨。其实不仅仅是少年时曾经有过的惘然,即便是作者历经人生沧桑之后,对于生命、对于红尘,依旧是怀念中浸染着怅惘,这是所有善于思考生命的人所共有的亘古不变之慨。在这一瞬间,笔者似乎听到了庄子、陶渊明、苏东坡、曹雪芹、王国维等无数大师对于生命所共有的感慨。

  深刻而浓郁的生命之思,让笔者领略到了李商隐《锦瑟》一诗真正的内涵,它凝聚着诗人对于生命极其丰富而复杂的体验,也是诗人真正创作主旨之所在。

  李商隐《锦瑟》诗歌赏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古瑟有弦五十条。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

  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赏析】:

  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五十弦,《 史记·封禅书 》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 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 。望帝的传说见《 寰宇记》说 :“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子规即杜鹃。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珠”、“玉 ”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此情 ”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