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优秀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优秀教案 离骚

管理员

摘要:

离骚 苏教版优秀教案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苏教版优秀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

离骚 苏教版优秀教案

  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苏教版优秀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

  教学重点:

  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

  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

  (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

  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介绍楚辞

  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出示资料: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 gēng yín )、降(jiàng )、揆(kuí)、肇锡(zhào cì)、重(chóng)、扈(hù)、辟芷(zhǐ)、汩(yù)、搴阰(qiān pí)、道(dǎo):通“导”向导

  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生自由朗读四分钟后,播放课文录音,提醒学生注意节奏的划分。

  明确:

  屈原创作的这种诗体叫楚辞体或叫骚体,兮就是一个标志。形式特点:1、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不整齐,每句字数可长可短,以六言、七言为主。2、每首诗的句数不受限制,可多可少。3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原来楚词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来,一般把有语助词“兮”的诗歌称为楚词。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

  二、赏析课文内容,走近人物形象。

  过渡语:看了项羽的《垓下歌》,我们再回过头看〈离骚〉。这里有一组图片,请大家从课文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诗句。

  明确:

  图片一二: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译文: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父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图片三: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译文: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

  图片四: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译文: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我好像赶不上啊,惟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图片五: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译文: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永无止境。只看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图片六: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译文: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

  讨论明确:

  1、出身高贵,降生时刻不凡,名字美好。2、器宇不凡。3、勤勉修行,自强不息。4、忧国忧民,鄙视小人。5、是君王的领路人。

  思考: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但现状就是小人不容,君王不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话不直接说,就可以换种方式说。那么屈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呢?

  明确:运用比喻句,即“移情法”,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如:用美人喻指楚怀王。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这样,用美丽的想像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小组讨论:

  对屈原这个人物形象,你认为又应有怎样的外貌和气质?请看三张图片,你认为哪张是你心中屈原的形象?并结合课文简单说下理由。(依次出示三张图片,一是打扮华丽的屈原,第二张是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形象,第三张是遭流放后愤怒忧郁的屈原)

  学生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三、探讨: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

  出示图片“屈原被贬离开国都”。文字资料: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离骚〉结尾: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小组讨论: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结合〈离骚〉来理解。

  小结:人应有尊严的活在世界上,用悲壮的方式告别世界不是弱者的行为,他们是唯美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能学朝秦暮楚,他们不能学孔雀东南飞,他们坚信:有时站着的死亡比躺着的生存更为可贵。屈原的一生是一首殉道者之歌。

  四、积累名句。

  出示资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布置作业

  背诵《离骚》,要背出情感和意韵,要背出自己的理解。

  拓展阅读:《离骚》课文简析

  第一节:

  长声叹息擦拭眼泪啊,哀伤人生多灾多难。我虽然崇尚美德并且约束自己啊,但是我早上进谏而到晚上就被废斥离间。

  屈原从事政治活动,是想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他的政治理想接近于儒家,要求统治者“圣哲茂行”,“举贤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楚怀王早期也曾想任用屈原,和他有“成言”,答应屈原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但怀王是一个庸懦无能的人,任用一批佞臣如上官大夫、靳尚之流执政,形成了一个腐朽的统治集团,排斥贤臣,他们伺机陷害屈原。他们对内搜刮无厌,政治腐败;对外贪图小利,听信秦国而和齐国绝交,失去外援,屡次被秦国打败。怀王后来竟听了他们的以谗言。他时刻忧念国家和人民的安危,“长太息以淹涕”,正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

  第二节:

  既因为我佩带蕙草(行以忠正)而受到斥责,又因为我采集香芷(美德善行)而加上罪名。这也是我崇尚的美德理想啊,即使我九死一生也决不改悔。

  诗人以身许国,坚决、顽强、奋不顾身地战斗,以“九死”、“体解”的大无畏精神来表示要刷新政治、挽救楚国危亡的决心。

  第三节:

  怨恨君王荒唐(糊涂;无思虑、茫然;放肆纵恣貌)啊,始终不能体察人心。奸佞小人嫉恨我的美德啊,说我好邪作乱就对我进行造谣诬蔑。

  诗人一心为国、为君、为民,别无他图,正是这样诗人“虽九死其犹未悔”至死不渝地为崇高的理想而献身。可是“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第四节:

  诚然,是世俗之人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不走正道。违背规矩追求邪曲啊,竞相以苟合取容于众人作为正当的法则。

  这是比喻时人反常妄作,违背正道,追随邪僻。诗人站在正义的一边,痛斥卖国贵族集团的荒淫无耻。

  第五节:

  我烦恼苦闷,忧愁重重啊,我在此时怅然失意。我宁可突然随着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能容忍做出小人苟合求容于世的样子呀!

  诗人忧郁不安,诗人感到孤独,诗人至死不渝,即使溘然长逝,也决不卑躬屈节,同乎流俗。

  第六节:

  勇猛的人超出流俗啊,自古以来就是这个样子。方和圆怎么能相合呢?思想志趣不同的人哪能相安无事呢?

  鸷鸟,不与众鸟同群,喻诗人忠贞自守,不同流合污。道不同不相为谋,泾渭是分明的。

  第七节:

  委屈自己,克制自己啊,饮恨忍辱。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这本来就是前代圣贤所嘉许的。

  诗人委屈着情怀,抑制着意志,忍受着归咎,忍受着耻辱,行清白之志而死忠直之节。

  第八节:

  诗人说,我悔恨观察正道没有看清楚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啊,趁着踏上迷惑之路还不算远赶快罢休。

  悔恨,是诗人自我反省。行则兼济天下,不用则独善其身。

  第九节

  让我的马车徐徐走在长着兰草的水边啊,让我的马车急驰在长着椒树的山冈。我入朝做官而不见用反而遭受忧患啊,如果退而不做官,我就回乡整理我未进仕前的服饰。

  初服,是指未进仕前的服饰,比喻诗人想退隐以行夙志。这就说明诗人即使退隐之后也还要继续培养自己的才德,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

  第十节:

  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啊,我要把洁白的荷花缝缀成下装。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本心的确是高洁的。

  诗人追求美好的理想,洁身自好,永远要保持崇高的品德。

  第十一节:

  把我头上的帽子加得高而又高啊,让我项下的环佩美好漂亮。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啊,只有我光明纯洁的天质却丝毫没有亏损。

  这形象地表明了诗人“其志洁,其行廉”的高尚情操。

  第十二节: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眼纵观啊,将去观察辽阔的四野八荒。环佩五彩缤纷何其众多啊,馥郁的香气更加显著。

  放眼世界,无边无垠,更衬托出诗人光彩照人、香气四溢的光辉形象。

  第十三节:

  人生各有各的喜好啊,而我就是习惯于修身养性。即使把我车裂了我也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可以受创而终止吗?

  这是诗人最后的誓言:“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为国为民,追求美政,坚持真理,献身理想,嫉恶如仇,洁身自好,刚直不阿,一身正气。铿锵有力,石破天惊,这是诗人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