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易安不安优美散文 淘尽万个英雄汉,盛开一枝女儿花。北宋走向衰微的1086年,山东济南却诞生了一位日后冠绝千古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开头两句即为现代诗人臧克家为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所题楹联的上下联集句。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大概寓含安静、安逸、安稳之意,……
李清照易安不安优美散文
淘尽万个英雄汉,盛开一枝女儿花。北宋走向衰微的1086年,山东济南却诞生了一位日后冠绝千古的女词人,她就是李清照。开头两句即为现代诗人臧克家为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所题楹联的上下联集句。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大概寓含安静、安逸、安稳之意,但纵观其一生,却既不安分,又不安稳。
李清照出身名门,父亲李格非为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李清照深得家学渊源,十八岁时嫁给长大三岁的赵明诚,公公为赵挺之,任右仆射,是为宰相。无论娘家还是夫家,都是炙手可热的贵族之家,封建礼教的禁锢是很紧的,吟诗作赋,抚琴泼墨,怡情养性,当然是可以的,养在深闺,三从四德,则是必然的要求。
恬静娴淑,含蓄矜持,当是大家闺秀的风范。李清照却不,来看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小令不知确切地作于何时,但从动作举止和人物表情来看,所记少女时代的趣事当是无疑的。不管有人相伴无人相伴,沉醉,向晚方归,迷路,误打误撞,好一幅惊慌窘迫之态,虑事毛糙、嬉戏俏皮之野妹子形象,却也跃然纸上。
端庄内敛,沉稳典雅,应是贵族少妇的标配。李清照却不,她与赵明诚如胶似膝,琴瑟和谐,却有点“出格”了。她有一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这含苞欲放的花怎样呢?“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何其鲜艳!正因为如此,“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于是故意“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是花艳,还是人美?这种别出心裁、出人意料的夫妇逗乐,难为丈夫不说,也本应该是私密的,李清照却无遮无掩,一纸素笺把率性而为,刁缠撒娇的恩爱公开地秀到极致了!
李清照年轻时不按套路出牌,不安分,嫁入赵家之后不久,便是不安分加不安稳了。
因为党争,1102年李清照的父亲被罢官,1107年其公公、丈夫先后罢官。此后,他们夫妇二人在山东青州共度了猜书斗茶,花前月下,相从赋诗,共治金石的10年好日子。1121年赵明诚复出,但好景不长,因发生“靖康之耻”,北宋于1127年灭亡,他们随宋高宗南渡长江。第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南京)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也就是系着绳索偷偷从城墙上溜跑了,使得李清照开始对其心灰意冷。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李清照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连用刘邦、屈原和项羽三个人的典故,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
一个妇道人家竟然“不安分”得如同悲壮男儿,感时忧国,慷慨雄健,真是直压许多须眉了。1129年赵明诚在惊慌、抑郁、羞愧中染病去世。此时的李清照已经44岁了,更加地颠沛流离,苦楚备尝。
那个时代,程朱理学方兴,男尊女卑思想横行,女子改嫁和离婚均被视为有失廉耻,为全社会所诟病。但是,李清照却顶着世俗的压力,将两点都做到了,而且做得痛快淋漓!
丧失赵明诚之后,李清照希望有所依靠,能够安定下来。于是她被媒人“如簧之说”和“似锦之言”所迷惑,便在世人的唾沫中再嫁了张汝舟。
但不久,她又不怕连座,惊世骇俗地挣脱了这第二次婚姻。张汝舟也是进士出身,南宋时官右承务郎、监诸军审计司官吏。婚后不久,她发现张汝舟像一个市侩,虚情假意,经常拳脚相加,而且官职来源于谎报举数,实难同他安度晚年,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便经常予以虐待。李清照忍无可忍,便状告离婚。其时,妻子主动提出离婚诉讼之举可是要招来如潮的口诛笔伐的,但李清照顾不得了,而且同时检举了张“妄增举数入官”的违法行为,按照当时的刑法,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属实,也要判处徒刑两年。但李清照毅然决然打起官司,婚离了,李清照也入狱了,所幸她的亲戚翰林学士綦崇礼援手,入狱九天便被释放,结束了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
此后,李清照不屑与偏安江左又对其诟病的的南宋官僚们接近,更加贫困忧苦,流徙飘泊。她在南京城叛乱后虽然对赵明诚心生嫌隙,但毕竟共渡了近30年的美好与艰辛的生活,况且赵明诚未完成的《金石录》是可以传世的著作,于是便殚精竭虑,潜心编撰这部赵明诚未竟之书。后客死江南,至于何地,至今无有定论,享年72岁,也是据考证而得,并无确切记载。
如果说李清照年轻时不安分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青春天性的使然,那么,历经磨难后的李清照依然不安分,则是一种自觉的对家国变故的感怀和对封建礼教的抗争了。尤其是,她的再嫁和诉讼离婚在当时无疑是大逆不道,寡廉鲜耻,但在今天看来,她的离经叛道,却让她的精神风骨更加夺目!
也许正因为不安分,李清照才会在创作上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师古而又不泥古,涉新而又不流俗,另辟一门,高标一帜,卓然一家,独步一时。也许正因为不安稳,李清照才会在后期的创作中增添了一种昔乐今哀、沉郁悲凉的气息,却又有了忧时感愤、豪健刚毅之表现。
她以口语入词,“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都是通俗的口语,却并不淡乎寡味,松散无力,而是精警雅隽,语工意新,好似信手拈来,却增添了许多新鲜生动的情味。
她用白描手法写词,写离思凝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阶前花下,心系伊人,刻骨相思的形象,栩栩纸背。写孤寂失落:“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无穷悲伤一己吞咽的心态,令人一睹难忘。写惜春怜花,“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绿肥红瘦”,一“肥”一“瘦”,直抒胸臆,新颖传神。
她用叠字强化情绪,《声声慢》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14个叠字,节奏急促,情调凄婉,把悲秋自怜的情绪叠加到极致了,“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妙而谐律,出神人化,卓绝千古。
她写相思、怨别与离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谓情意深挚,夸张有格,婉转曲折,奇绝尖新,难以再找到第二个人和词能把“愁”绪写得如此精妙独到的了。
李清照文词绝妙,姿态百出,芳馨俊逸,精秀特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但若据此认为她只能写闺阁之乐、伤春怨别,那就大错特错了,饱受南渡离乱之苦的李清照还写出了一些突破了妇女的情意和感觉的限制,意境健举超逸的诗词,除了前面提到的豪迈的人杰鬼雄之词,还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何其雄浑豪放,义气干云。
清代戏剧家、诗人李调元的《雨村词话》云:“易安……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可谓真切中肯,一语道出精髓。
易安不安的李清照,终究用寂寞忧郁、凄凉低沉和雅致隽永、清俊疏朗以及豪放沉雄的诗词,将自己精炼熔铸成一如名号所示的一面清高净洁的镜子,映照出莺歌燕舞时的活泼华美、浓情相思,也映照出国破家亡下的物是人非、孤寂凄怆;映照出封建礼教的卑鄙龌龊、戕害人性,也映照出当权者和一些士大夫的道貌岸然、苟且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