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临安 春雨 教学设计

管理员

摘要: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欢迎大……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1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

  1、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陆游29岁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免。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45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46岁入蜀从军至65岁被劾罢官;66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20年。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其中包括爱国思想的熏陶和艺术创作上的影响)然而陆游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中获得了增进艺术修养的启示,他在早年写诗的时候也曾仿效过黄庭坚、吕本中等江西诗人的风格,可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才力远远超越了江西诗派。他很快超越了曾几、吕本中等师辈的成就,并以明朗瑰丽的语言、奔放磊落的情调和江西诗风的作品区别开来。

  除了借鉴江西诗派以外,陆游还广泛地学习前代的优秀诗人。在陆游很欣赏的古代诗人有屈原、杜甫,国家多难,报国无路,共同的遭遇使陆游与屈、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于半壁江山,陆游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陆游非常苦闷,他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得到安慰和解脱。于是本质上属于写实性质的陆诗却时常需要借助浪漫幻想的表现方式,而李白那种独往独来、飘逸轻狂的人生态度和变化莫测的艺术构思也就成为陆游倾心学习的对象。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岑参和陶渊明也受到陆游的重视。在陆游心目中,岑参是仅次于李、杜的唐代大诗人。这显然是由于岑诗多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正与陆游所向往的从军生活情趣一致。当陆游退居山阴农村后,陶渊明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又成为他仿效的典范。兼收并蓄,杂去百家的学习态度使陆游从前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使陆诗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

  其中爱国题材的作品有: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金错刀行》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关山月》诗中假托一位老战士之口,痛责统治者一纸和议抛弃半壁江山、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无耻行径,倾诉了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这正是南宋中叶沉闷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流传,是一首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诗人将个人的遭遇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种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60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

  其中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有:

  《游山西村》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

  《临安春雨初霁》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

  《沈园》二首,写出诗人故地重游,怀想亡妻唐婉所做的爱情诗歌。陆诗中爱情诗的数量虽少,但此二首是难得的精品。

  2、重点作品

  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

  陆游的七言古体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既有李白的飘逸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形成独特的诗风。如《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晶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豪竹哀丝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陆游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一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体现出平易近人的倾向。如《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的七绝笔致流传,情韵深永,《剑门道中遇微雨》是其代表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悲愤的情绪出之以清丽流转的字句,情致深婉,颇有唐人绝句意境回归的迹象。

  五、本文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此时他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和书斋的闲适,寄托的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听录音,体会诗意,见PPT。

  学生自读,教师注意点拨。

  2、课文分析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七言律诗是陆游62岁在临安所作,诗中写了江南的春夜,通过杏花春雨,表现了临安的独特风光,抒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世情既然如此浇薄,何必出来做官?所以下句说: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是指卷面不高的绢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睛窗”,“细乳”即是茶中的精品。“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睛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3、课文难点讨论

  《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是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4、相关评论

  ①清末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②林景熙《书陆放翁诗卷后》,对陆游继承杜甫的传统给予高度评价:“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③明末袁宗道《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称赞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此外,缪钺《论宋诗》、《诗词散论》,朱东润《陆游传》,游国恩、李易《陆游诗选》,钱钟书《宋诗选注》,程千帆《宋诗精选》等都有对陆游及其作品的评论,希望学生可下阅读。

  4、翻译

  世态人情近年薄如纱,谁让我骑马到京城来做客呢?

  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

  闲来无事在卷面不高的绢纸上歪歪斜斜地书写草书,天晴了,在窗前品着茶中的精品。

  京城风气虽坏,但不能染黑我的素衣,赶在清明前我还可以回趟家。

  七、练习

  1、选择题

  下列哪首诗不属于陆游的七言古诗( )

  A、《秋兴》 B、《关山月》 C、《夜泊水村》 D、《长歌行》

  答案:C (七言律诗)

  2、填空题

  陆游字 务观 ,号 放翁 ,是 南宋 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与 杨万里 、 范成大 、尤褒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主要代表作有 《关山月》 、 《书愤》 、 《临安春雨初霁》等。

  3、翻译题

  请将“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译成现代文。

  译文:我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早就会听到深巷中杏花的叫卖声。

  4、简答题

  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

  “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场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家仇的伤感抒发的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自己的落寞情怀。

  八、研习与思考

  1、清人贺裳评价陆游诗歌曰:“一诗中必有一联致语,如雨中草色,葱翠欲滴。间出新脆之句,犹十月海棠,枯条特发数蕊,妖艳撩人。亦时为激昂磊落之言,颇有祢衡塌地来前,嵇康扬锤不辍之态。”(见《载酒园诗话》)请结合《临安春雨初霁》说说贺评是否切当。

  答:贺裳三句话分别针对诗歌的领联、颈联、尾联而发, 贺氏用比喻的方式道出了他读陆游诗歌的体会,抓住的是每一联最为突出的特色。其实每一联的内容和内含的感情并不如此单一。

  2、阅读陆游《游山西村》诗,并结合《临安春雨初霁》的学习体会,为这首诗写一篇赏析文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答:《游山西村》描写了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体者对和平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临安春雨》则将北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的生活与京华红尘的厌倦作对比,从而突出诗人对闲情逸致的追求。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陆游祠:?陆游祠为纪念两任蜀州通判的爱国诗人陆游而建,是除陆游家乡浙江绍兴外,全国仅有的纪念陆游的专祠。祠内仿明清建筑典雅别致,梅影婆娑,梅香如故,陆游爱国情操与傲梅风骨深寓其间。

  2、陆游自书诗卷,见PPT。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体味诗人思想感情。

  2.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由诗歌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

  2、在课堂笔记上誊抄原文,用有色笔批注阅读。

  3、写一篇不少于50字的读后感(文学短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点评本首诗歌: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诗歌中选择的意象及其与情感的联系等)”。

  (2)这首诗“怎么写的(思路、手法或者语言风格)”。

  (3)诗人“为什么写这首诗”。我们既可以写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观点,又可以写下我们读者阅读后获得的人生启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开学之初学过一首词,叫《鹊桥仙》,大家记得吗?它的作者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秦观深情款款的婉约词收割了一大波粉丝,其中有一位女粉丝,她是宋神宗时的宰相唐介的孙女。她痴迷秦观的词,在分娩前的晚上,她甚至梦见了秦观,因秦观字少游,她便与丈夫商量,给儿子取名游,字务观。这就是陆游名字的来由。

  一句话评价:在你印象中,陆游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他的诗文更多的是直白的表达激愤的情绪,今天这首如何?

  二、学习目标

  三、知人论世

  “绍兴初,某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爵齿,或流涕痛哭……会秦丞相桧用事,变恢复为和戎……志士仁人抱愤入地者可胜数哉!”

  ——陆游《跋傅给事帖》

  四、初读疏通

  1、指读(纠正字的读音。)

  2、批注展示——生、师对前面批注讲解的内容进行点评与补充。

  五、品读赏析

  1、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颔联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仅仅在于刻画春光吗?

  这两句不仅刻画春光。“一夜”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反衬了诗人落寞的情怀,显得含蓄深蕴,与全诗表达的感情一致。

  2、本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颔联表面上写尽江南春景的明媚,但用意还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表面上写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②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闲居无聊,不想沾染京都官场的恶浊,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六、研读探究

  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回答《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所选意象及情感表现重点上的差异。

  从意象上看《临安春雨初霁》中纱、小楼、春雨、深巷、杏花、矮纸、晴窗、细乳、茶、素衣等意象给人以清新闲淡的感觉,而《书愤》中中原、山、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衰鬓等这些有气势力度的意象给人以壮阔沉郁的感觉。《临安春雨初霁》意象以实为主,叙述现在;《书愤》意象以虚为主,回忆过去。情感上都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感情,但前者悲伤,后者愤懑。

  《书愤》如乔峰之降龙十八掌,虎虎生风,飞沙走石,气势逼人;《临安春雨初霁》则如张三丰之太极,看似行云流水,貌似平静柔软,却是暗流汹涌,不可阻挡。相比之下,后诗更催人泪下

  2、刘小川在《品中国文人》一书中这样评价陆游:“读陆游,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活得非常较真的人……当然不是去一味计较个人私利。”回顾所读的.有关陆游的文字,谈谈你对刘小川这段话的理解。

  七、回顾总结

  1、《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乐景写哀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对明艳春光的描绘以及无聊的生活的叙述,表现出诗人心中蕴含的无限愁绪。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时,诗人却只能过着“闲适恬静”的生活,这与诗人心中的壮志形成了明显反差,因此全诗充满结肠难解的郁郁愁情,表达了诗人的牢骚与感伤。

  2、理解性默写。

  陆游毕竟是陆游,他不会永久地停留在“闲”“戏”之上的。不久后他在严州任上,仍坚持抗金,并且付诸行动,他的绵绵“杏花春雨”,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发展成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疾风暴雨。

  陆游,站成了高高耸立在中华几千年历史上的一座爱国主义情怀的丰碑。

  八、作业

  1、背诵《临安春雨初霁》、《书愤》。

  2、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3、批注《李凭箜篌引》。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使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特点,理解并能够解析诗词中的意象、意境以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析,引导学生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提升他们独立解读古诗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把握诗中的意象,解析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对南宋时期历史背景和诗人陆游生平事迹的兴趣,为学习诗词创设情境。

  自主预习:让学生先自行阅读并朗诵《临安春雨初霁》,初步感知诗词的`内容和情感基调。

  文本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诗词,分析其中的主要意象(如“小楼一夜听春雨”、“矮纸斜行闲作草”等),探讨诗人如何借助春雨、明窗、研墨等景象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

  深化理解: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陆游在诗中寄托了何种情感,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延伸拓展:引申至其他同类题材的诗词对比赏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描绘春雨景象的小诗,以此来深化对《临安春雨初霁》的理解,并锻炼自身的诗词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反馈等方式,对学生在诗词理解、语言表达、情感体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让学生了解南宋临安城春雨过后的景象,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技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引导学生珍惜当下,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领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临安春雨初霁》的诗歌原文、相关背景资料、图片等。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了解南宋临安城的历史背景。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临安城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南宋时期的城市风光。

  (2)提问学生:春雨过后的城市景象是怎样的?你们喜欢春雨吗?为什么?

  (3)过渡到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描绘临安春雨初霁景象的诗歌——《临安春雨初霁》。

  朗读诗歌

  (1)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

  (2)学生跟读,尝试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

  (3)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水平。

  解读诗歌

  (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歌,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2)重点讲解诗中的名句,如“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描绘技巧和情感表达。

  (3)提问学生:诗人通过描绘临安春雨初霁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深刻的含义?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个春雨过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1)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临安春雨初霁》。

  写一篇短文,描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春雨过后的景象,并谈谈你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热爱大自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