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歌》小班教案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小班 教案 礼貌

管理员

摘要:

《礼貌歌》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礼貌歌》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礼貌歌》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观察图……

《礼貌歌》小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礼貌歌》小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礼貌歌》小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观察图片,试一试自己连起来说说图片。

  2、喜欢自己观察图片和有讲述故事的初步愿望。

  活动准备:

  图片、自制奖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观察图片的兴趣。

  1、教师用简单的要求直接导入活动。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讲讲故事,比一比谁的故事讲的最好听?

  2、观察图片、告知线索、揣摩故事情节。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够告诉三只小兔在什么地方?

  (2)告知线索,揣摩情节。

  狐狸、大灰狼、老虎可想吃着三只小兔,可是他们最后却悄悄溜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二、根据线索,讲述故事。

  谁想成为“故事大王”,就勇敢的上来讲一讲。

  三、讲述故事,整体感知老师编的故事。

  宝宝讲的故事真好,老师也来讲一讲,和你们比一比。

  四、颁奖典礼-----谁讲的故事最好听。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礼貌歌》小班教案2

  活动名称:艺术活动《好宝宝有礼貌》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按|X—|X—|节拍做拍手、拍腿的动作。

  2、通过活动,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在活动中能够大声地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好宝宝有礼貌》、喜羊羊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引导幼儿学念儿歌,理解歌词:

  (1)教师念一遍儿歌;

  (2)听儿歌《好宝宝有礼貌》。

  2、教师和幼儿一起配合念儿歌,如:教师念“小宝宝”,幼儿念“有礼貌”。

  3、教师和幼儿互换,幼儿念“小宝宝”,教师念“有礼貌”。

  二、中间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好宝宝有礼貌》这首儿歌还可以唱成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听一听。”

  2、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跟着老师按节奏念儿歌。

  3、师生分句轮流按节奏念儿歌。

  4、幼儿学唱歌曲:

  幼儿轻声跟教师唱歌。

  教师引导幼儿分句学唱。

  ——“你觉得歌曲中哪一句最好听?”

  学听前奏,幼儿听好前奏音乐齐声演唱。

  三、结束部分

  1、在幼儿熟悉儿歌的基础上,结合歌曲《好宝宝有礼貌》中的歌词,教师在每一句的后面加上后缀。如:幼儿念“好宝宝有礼貌”,教师念“有呀有礼貌”。

  2、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附:歌曲]

  好宝宝有礼貌

  1=D2/4

  稍慢

  31 3 | 5 - | 6 6 | 5 - | 6 5 | 3 1 | 22 3 | 2 - |

  好宝宝有 礼 貌,看 见 老 师问 声早;

  3 5 0 | 6 5 0| 6 5 2 3 | 1 - ||

  老师, 您早。老师您早。

  3 1 3 | 5 - | 6 6 | 5 - | 6 5 | 3 1 | 2 2 3 | 2 - |

  好宝宝有 礼 貌, 回 家 会 把手 儿 招;

  3 5 0 | 6 5 0| 6 5 2 3 | 1 - ||

  老师,再见! 老师再 见!

  评析:

  通过情景教学和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另外,教学不应局限在班级内部,而应带孩子到隔壁其他班级去做客,让孩子在与陌生伙伴的交往中锻炼交往能力,培养礼貌习惯。

  小班孩子从一入园就跨入了一个陌生的集体,认识许多成人和同伴,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活动增加,一些从未碰到过的矛盾和困难由此产生。3~4岁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根据这一特点,针对刚入园的幼儿不懂礼貌,不会使用礼貌用语,遇到熟人不愿主动打招呼,同伴之间不会友好相处等不良习惯,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社会课《宝宝有礼貌》,教幼儿学习日常礼貌用语,学习礼貌地和别人交往。帮助幼儿理解社会。考虑到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是在各种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感受而形成的。各种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也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催化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活动刚开始,我和孩子们对什么是“有礼貌的宝宝”进行讨论:问题刚提出,苏子轩小朋友抢着说:早上来幼儿园时要说老师早、老师好。我启发说:如果遇到熟悉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呢?孩子们接嘴说:也要向叔叔、阿姨、小朋友问早、问好。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们说得很好,但同时指出:在课堂上要举手发言,才是有礼貌的宝宝。接下来邢悦卿小朋友举手发言了,她说:放学的时候要和老师、小朋友说再见。……活动中间环节采用情景教学方式,使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出示喜羊羊毛绒玩具:“小朋友,你们好!”我引导说:“喜羊羊在问你们好,你们应该说什么啊?”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和大家一起说礼貌用语。孩子们很兴奋,齐声说:喜羊羊,你好。喜羊羊要走了:“小朋友,再见。”小朋友们主动和喜羊羊再见。我用喜羊羊的口吻表扬孩子们与人见面能主动问好,分手的时候主动说再见,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接着场景游戏:打电话。设置场景,我首先示范打电话:“喂,你好,……再见。”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请几个小朋友接电话。最后分组游戏,相互打电话,让幼儿在设置的场景中练习礼貌用语。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渗透礼貌行为。请中班老师来我们班作客,引导小朋友热情接待。孩子们为客人老师表演《开火车》、《小宝宝有礼貌》等节目。接着客人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客人老师“不小心”撞倒了胡心遥小朋友,客人老师连忙说:“对不起!”胡心遥说:“没关系。”就这样,孩子们在游戏中还学习了“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礼貌歌》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在老师的提醒下会正确使用。

  2、熟悉歌曲,初步培养幼儿节奏感,学习按节奏拍手。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一角布置一个熊猫的家,并请一名老师戴上熊猫头饰扮演熊猫。

  活动组织:

  1、教师通过讲述故事《有礼貌的小白兔》,启发幼儿学习故事中的“你好”、“再见”等礼貌用语,引起幼儿兴趣。

  师:“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名字叫什么?”“你们为什么喜欢小白兔呀?”“因为小白兔有礼貌,所以大家都喜欢它!”

  2、熟悉歌曲《礼貌歌》,并学会按节奏拍手,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师:“老师把刚才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请小朋友跟着音乐来拍手。”

  3、根据歌曲内容配上简单表演动作,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唱“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大拇指相向,按节奏两个大拇指互相点一点。

  唱“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时,左右手握拳在胸前相对,两个大拇指互相弯曲,作点头状。

  4、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你好”、“再见”礼貌用语的`正确用法。

  师:“我们去熊猫家作客吧!”“到了熊猫家我们怎么说?”“我们一起来表演《礼貌歌》给熊猫看吧!”“我们该回家了,跟熊猫说什么?”

  附故事:

  有一天,小白兔到熊猫家去作客,小白兔说:“你好”熊猫请小白兔吃萝卜,小白兔说:“谢谢!”于是,小白兔和熊猫在一起高高兴兴地搭积木,做游戏。小白兔要回家了,熊猫拉拉小白兔的手说:“我喜欢和你作朋友!”小白兔向小熊猫招招手说:“再见!”就回家了!

  附歌曲:

  1=C4/4《礼貌歌》

  编曲:岑肖

  5 3 5 3|1 2 2 3 1|3 3 5 5-|3 1 2 2-|

  你好你好亲爱的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无比

  5 3 5 3|1 2 2 3 1|5 4 3 2|1 - - -||

  再见再见亲爱的朋友我们将再见

《礼貌歌》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识书中出现的事物,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感受阅读的有趣。

  2.尝试将颜色与食物配对,学说“××不是××色的,××是xx色的。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自制立体大图书,各色香蕉,各色苹果,颜色操作板(紫色、红色、黄色、绿色},缕空图卡(葡萄、草莓、西瓜、樱桃柠檬),操作卡及色卡人手一份。

  2。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常见颜色,知道一些常见蔬果的特征。

  活动过程:

  魔术变一变,变出颜色来(引出话题)

  魔法语:咕噜咕噜变变变,变出美丽的颜色来。

  提问:变出了什么颜色?

  提问:想一想,你吃过什么东西是红色的

  小结:原来一种颜色能让我们想到很多好吃的食物,真有题

  分析:这一环节重点是让孩子感知色彩的'鲜艳,引出话题。利用有趣的魔法语,增加孩子对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反复聆听,鼓励他们尝试学说

  二、魔术变一变,变出食物来(观察辨别)

  1。第一次魔术(变出红色柠檬

  魔法语:咕噜咕变变变,变出好吃的食物来

  提问:哇,我们变出了什么好吃的

  提问:这个柠檬看上去有点怪怪的,奇怪在哪儿呢?

  小结:眼,原来柠檬不是红色的,柠檬是黄色的

  2。第二次魔术(变出橙色的草、紫色的苹果、黄色的葡

  魔法语咕咕变变变,变出好吃的食物来

  提问:我们变出了几个食物宝宝?这些食物宝宝穿错衣服了,我们一起来棒棒它们吧。

  提问:看它们错在哪儿了?谁愿意来帮它们换一换呢?

  追问草果只有红色的吗?(出示苹果一家,拓展经验。)

  小结:原来一种水果也会有很多种颜色,真有趣。

  3。第三次魔术(经验迁移)

  过渡:宝贝们,你们不仅能帮我变魔术,还把它们变得很源亮,后面还有许多食物宝穿错了衣服,要你们去帮忙。

  要求:(1)请你走到后面的小桌子旁一边念魔法语,一边变魔术哦

  记得要告诉它们正确的颜色哦

  验证:收集幼儿的操作卡并检验

  小结:原来,食物宝宝都有适合自己的颜色,在你们帮助下,它们都找对了颜色,可高兴了

  分析:为了落实第二条目标:尝试将颜色与食物配对,学说“××不是××色的”,这一环节由三次魔术演示贯穿始终,第一次在大图书中为红柠檬纠错→第二次在大图书中为绿萝卜、紫苹果、黄葡萄纠错→第三次请幼儿独立为水果纠错再集体验证。在一次次纠错中,孩子们巩固了“××不是x×色的,XX是X×色的”这一句式,提升了完整表达的能力。为了拓展动儿的生活经验,教师提供的材料并非一成不变,如:苹果有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甚至是黑苹果,鼓励幼儿表达关于苹果的生活经验,教师对幼儿的表达给予肯定。

  三、魔术变一变,变出故事来(完整欣赏绘本)

  魔法语:咕噜咕噜变变变,变出好听的故事来。

  数师一边翻阅大图书,一边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感受。

  小结:原来,周围世界是五颜六色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色,让我们仔细去找找周围还藏着哪些拥有美丽颜色的东西。

  分析:这一环节将幼儿之前的零散经验通过集体阅读大图书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引出了除水果以外,其他常见事物与色彩的关系,拓展了幼儿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继续阅读、探索周国世界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