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献《省心杂言》原文及翻译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省心 原文 翻译 李邦献

管理员

摘要:

李邦献《省心杂言》原文及翻译  《省心杂言》是宋代李邦献所著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邦献《省心杂言》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简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家瑞。为政之要,曰公与勤。成家……

李邦献《省心杂言》原文及翻译

  《省心杂言》是宋代李邦献所著的文言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邦献《省心杂言》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简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无暇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家瑞。为政之要,曰公与勤。成家之道,曰俭与清。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非圣贤不能。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己待人,君子人也。坐密室如通衢,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谗言巧,侫言甘,忠言直,信言寡。多言则背道,多欲则伤生。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译文】

  做到少说话、慎重地交朋友,可以避免懊悔和忧烦屈辱。无暇的玉石可作国宝,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儿子是家中的吉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勤政无私,成家立业的关键在于节俭清和。听到别人的赞扬能谦虚,听到批评心里感觉高兴,除了有道德的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财宝有用尽的时候,忠孝才是享用不尽的。与人和睦相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才是君子行为。心胸宽广,大公无私,可以避免过失。谗言说得乖巧,諂媚的话甜蜜,忠诚的话直率,真心诚意的话不罗索。话多了有失,欲望多了容易伤生。揭别人短处不是直率,帮助人做恶不是义气。

  人物介绍

  宣和七年(1125),直秘阁、管勾万寿观。绍兴三年(1133),夔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五年(1135),特追职名。二十六年(1156),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又直秘阁、两浙西路转运判官。乾道二年(1166),夔州路提点刑狱。六年(1170),兴元路提点刑狱。官至直敷文阁。

  著作

  著有书籍《省心杂言》。原始于在宋有临安刊本,题为林逋撰。或又以为尹焞所撰。至宋濂跋其书,则谓逋固未尝著,焞亦因和靖之号偶同而误,皆非其实。而王佖所编《朱子语录续类》内,有《省心录》,乃沈道原作之文,必有所据,当定为沈本。陶宗仪《说郛》录其数条,仍署为林逋所作,迄无定论。

  今考《永乐大典》,俱载是书,共二百馀条,盖依宋时椠本全帙录入。前有祁宽、郑望之、沈濬、汪应辰、王大实五序,后有马藻、项安世、乐章三跋,并有邦献孙耆冈及四世孙景初跋三首,皆谓此书邦献所作。耆冈且言曾见手稿,而辨世所称林逋之非。其说出于李氏子孙,自属不诬。又考王安礼为沈道原作墓志,具列所著《诗传》、《论语解》等书,并无《省心杂言》之名,足证确非道原作。宋濂遂因《朱子语录》定为道原,其亦考之未审矣。其书切近简要,质而能该,於范世励俗之道颇有发明。谨厘正舛误,定为李氏之书,而考证其异同如右。

  赏析

  人生智慧与处世哲学

  李邦献在《省心杂言》中,以简洁质朴的文字,探讨了人生中的浮沉与心境的安顿。他通过“简言择交,可以无悔吝,可以免忧辱”等语句,告诫人们在交友时要慎重选择,以免因交友不慎而带来悔恨和屈辱。同时,他也强调了孝悌、忠孝等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在处世哲学方面,李邦献主张以和为贵、宽以待人。他认为,君子应和颜悦色地与众人相处,以宽容之心接纳他人,以恕己之心待人。这种处世哲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少冲突和矛盾。

  修身养性与内心平和

  《省心杂言》中多次提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李邦献认为,心境不清明就无法领悟正道,志向不坚定就无法成就事业。因此,他强调要清净心智、坚定志向,以修身和立业。

  同时,他也提倡内省与自律。通过内省,人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并及时加以改正。这种自我反省和自律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

  忠言逆耳与人性洞察

  在《省心杂言》中,李邦献对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指出,谗言和巧言佞辞总是甜美讨好人心,而忠诚正直的言辞却常常显得直率尖锐,因而少有人愿意听信。这种现象揭示了人性中的一大矛盾:人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听起来动听、符合自身利益的谗言,而忽视逆耳忠告的深刻益处。

  同时,他也强调了真正智者的品质。真正的智者应具备克制自身浅见的智慧,摒弃甜美的谗言,珍惜那些出于善意的真诚直言。这种对真理与虚伪的辨别能力,是智者所必备的品质。

  预防重于补救与修身先于行善

  李邦献在《省心杂言》中还提出了预防重于补救、修身先于行善的观点。他认为,与其在犯错后弥补,不如平时谨慎反省、防微杜渐。这种预防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避免错误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同时,他也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只有先修身养性、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在做善事时保持内心的清明和坚定。这种修身先于行善的观点,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