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全诗赏析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全诗 寄情 李白

管理员

摘要:

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全诗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代寄情,楚词体  李白  君不来兮,徒……

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全诗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白《代寄情楚词体》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代寄情,楚词体

  李白

  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⑴。

  云阳一去已远⑵,隔巫山渌水之沉沉。

  留馀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⑶。

  朝驰余马于青楼⑷,怳若空而夷犹⑸。

  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

  使青鸟兮衔书⑹,恨独宿兮伤离居⑺。

  何无情而雨绝⑻,梦虽往而交疏。

  横流涕而长嗟⑼,折芳洲之瑶华⑽。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⑾。

  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

  注释:

  ⑴《楚辞·九辩》:“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⑵《子虚赋》:“于是楚王乃登阳云之台。”孟康注:“云梦中高唐之台,宋玉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也。”王琦按: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云阳”乃“阳云”之误为无疑也。

  ⑶曹摅诗:“薄暮愁人心。”

  ⑷《楚辞·九歌》:“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⑸《楚辞·九歌》又云:“君不行兮夷犹。”王逸注:“夷犹,犹豫也。”

  ⑹沈约诗:“衔书必青鸟,嘉客信龙镳。”

  ⑺《九歌》:“将以遗兮离居。”

  ⑻傅玄诗:“昔君与我兮形影潜结,今君与我兮云飞雨绝。”雨绝:一作“两绝”。

  ⑼《楚辞·九歌》:“横流涕兮潺湲。”

  ⑽《楚辞·九歌》又云:“采芳洲兮杜若。”王逸注:“芳洲,香草丛生水中之处。”又《九歌》:“折疏麻兮瑶华。”王逸注:“瑶华,玉花也。”谢灵运诗:“瑶花未堪折。”李周翰注:“瑶花,麻花也,其色白,故比于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⑾刘琨诗:“夕阳忽西流。”

  ①楚词体:文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之《离骚》为代表。这类作品,富于抒情成份和浪漫气息;篇幅、字句较长,形式也较自由,并多用“兮”字以助语势。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词体”,又名“骚体”。

  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 不作飞空之落花

  原诗写闺妇思念伊人,这两句乃殷殷寄语——我对你,愿作连根同死之秋草,生生死死不作那来无影去无踪随风飘荡的落花。情发于中,思念殷切,寄语明志,以示坚贞不渝。比喻贴切,韵味悠长。

  译文:

  你不来啊,让我思绪千万,怨恨深深,独自行吟。

  你一去云中阳台就不返,远隔巫山千重浪。

  绣被丝衾上染满了你的体香,夜晚睡觉时总让心愁肠断。

  次日清晨早起,骑上骏马就朝青楼奔驰,心恍惚啊犹豫,最终没有进去。

  我们深隔浮云啊不能相见聊天,惆怅不尽啊满怀忧郁。

  想请青鸟给你捎信,别离独居的滋味真难受。

  天公为何如此无情?而使我们云雨断绝,仍然可以梦见你,可是很少交流。

  只见你泪流满面,连连叹息,我在鲜花开满的沙洲采一握白色鲜花给你。

  你却目送远去的飞鸟,望着西去的夕阳哀怨不断。

  我宁愿与你一同死去,就像那连根同死的青草,也不愿意独自留在人间。

  鉴赏

  诗以言幽微之情,或许流源于西汉董仲舒、东汉何休的“公羊学”(专力发挥《春秋》的“微言大义”),或者说导源于《春秋》,故而最忌浅白,特别是涉及政治,涉及抱负者,更常隐喻于香草美人幽人怨妇,或者也是屈原楚辞滥觞所致.故而即便如李白这位“此天上谪仙人也”也不能免俗。李白具有盛唐时代文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故而有着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但仕途不得畅意,终身依人而存,“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可谓自诉悲哀之情矣,《代寄情楚词体》亦是这种幽情寄托。

  创作背景:

  诗以言幽微之情,或许流源于西汉董仲舒、东汉何休的“公羊学”(专力发挥《春秋》的“微言大义”),或者说导源于《春秋》,故而最忌浅白,特别是涉及政治,涉及抱负者,更常隐喻于香草美人幽人怨妇,或者也是屈原楚辞滥觞所致.故而即便如李白这位“此天上谪仙人也”也不能免俗。李白具有盛唐时代文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故而有着恢宏的功业抱负,所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就是他最执着的人生信念。但仕途不得畅意,终身依人而存,“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可谓自诉悲哀之情矣,《代寄情楚词体》亦是这种幽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