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复耕 撂荒 工作简报

管理员

摘要: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到简报的场合不断增多,简报是指我们日常就一个题目而简单向听众简述报告内容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简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  为有效……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人们运用到简报的场合不断增多,简报是指我们日常就一个题目而简单向听众简述报告内容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简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

  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加快恢复撂荒地生产步伐,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连日来,殷汇镇沧埠村积极谋划,多措并举,盘活土地资源,有序推进耕地撂荒整治行动,保障群众的“粮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宣传。为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成立了由村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同时,充分利用村广播、张贴宣传标语、微信群、入户走访等方式深入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各类惠农政策等,让群众认识到撂荒地复耕的`重要性,认识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了解耕地保护补贴“谁种谁补,不种不补”的原则,增强群众耕种撂荒地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有序复耕复种。

  精准开展排查,摸清任务底数。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确权和国土“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村撂荒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排摸。摸排过程中,对撂荒地的`位置、承包关系、面积、撂荒原因、撂荒年限、土地现状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到组到户到地块的工作台账,摸清撂荒地“家底”,为整治撂荒地打牢坚实的基础。

  坚持分类施策,统筹推进整治。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区域和目标任务,根据撂荒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研判,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和措施。对有劳动力的农户动员其自行复耕复种,对整户外出、无劳力户及弃耕农户由村级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复耕复种,用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切实把撂荒地变为“致富田、丰收田”。截至目前,共整治撂荒地38亩,计划用于种植玉米、大豆、薯类等农作物,撂荒地复耕复种正在有序推进中。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2

  又是一年春光好,天水大地处处都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图景。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切实守住耕地红线,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去年以来,我市农业农村系统边排摸、边整治,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37万亩撂荒地披上了“绿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该如何有效利用耕地资源,让撂荒地变为丰收“粮袋子”,为农民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我市正在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

  春耕正当时撂荒地里农事忙

  春风吹过天水大地,处处都是耕耘播种的欢歌。4月初的武山县鸳鸯镇,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机器轰鸣,随处都是村民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开着旋耕机在耕地,有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起垄覆膜,忙碌的人群和银白色的地膜绘出了一幅独特的春日乡村图景。

  “这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老人又不懂农业机械,所以一些土地就没人种了。”费山村驻村干部杜子龙说,今年村上与农户签订了协议,采取代耕代管的方式对撂荒地进行开垦。

  通过进行代耕代管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村集体经济的实力,还能通过整治将撂荒地改善为良田,并且能吸纳农户务工增加收入。“我们初步计划在这块区域种植粮食和中药材,如果发展得好,村民看到收益后想自己种,那村上将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他们如果不想自己种,村上可以继续代耕代管,为群众支付租金,并吸纳他们务工。”杜子龙说。

  鸳鸯镇副镇长李福海表示,要扎紧耕地保护的“篱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撂荒,鼓励复耕复种,让“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焕发新活力。

  随着近日天气转暖,像武山县鸳鸯镇这样的春耕春播图景在我市随处可见。目前我市春耕生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各乡镇积极组织部署,掀起了撂荒地整治高潮,让“农忙曲”奏响在田间地头。

  秦州区杨家寺镇科学规划、精准发力,组织人员深入农田地块摸底统计,走村入户宣传撂荒复耕复种以及产业扶持等相关惠农政策,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复种。同时,镇政府还积极引导合作社或种植大户对成片的撂荒地进行开垦种植,规模化经营、连片打造,实现撂荒地“变废为宝”。

  甘谷县磐安镇则是坚持集中整治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义务覆膜志愿服务行动,调运大型机械对集中连片区域进行集中耕种。同时,组织镇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播放录音、发放公告及告知书等方式,对群众开展政策宣讲,动员农户对分散撂荒地及时进行复垦复耕,以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产量“只增不减”。

  “为切实守住耕地红线,稳定粮食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我市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各类文件精神,抓住稳定粮食生产这个核心,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构建工作合力,分类施策,有序推进撂荒地整治。”天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我市各县区相继出台整治撂荒地措施,“沉睡”的土地已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如今,在我市山野阡陌之间,火热的春播春耕工作已进入尾声,那些充满希望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中正在孕育,乡村振兴的春风也将迅速吹绿天水大地。

  机械化助力跑出农业发展“加速度”

  为遏制耕地“撂荒”现象,挖掘保供潜力,去年1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自那时起,全市消除农村撂荒地的战役彻底打响,而在这场战役中,农用机械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前种地全靠肩挑背扛,一些山地路也不好走,没有牲口的家庭要种地确实费事儿。但现在不一样了,产业路修得好,旋耕机能直接开进田间地头,一台机器一上午就能耕十几亩地,不仅速度快,而且地翻得也深,种啥都长得好。”说起农业机械的好处,秦州区齐寿镇村民何平连连称赞。

  连日来,齐寿镇对区域内闲置、撂荒土地进行地毯式排摸,并在摸清耕地撂荒底数的基础上,动员镇村社三级力量积极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

  “撂荒地整治用的都是大型机械进场作业,但由于很多荒地长时间无人管护,野草和灌木较多,影响了机械使用。”齐寿镇政府一干部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撂荒地整治效率,村干部拿起镰刀、锄头与群众一起上阵除草,除过草的荒地在大型机械进场作业时很快就翻耕一新,为粮食作物的种植做好了前期准备。

  如今,利用旋耕机翻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在我市一些乡镇就连覆膜、喷洒农药也已实现了机械化。

  “双垄沟播玉米覆膜技术能结合玉米生理特性与自然降水规律,通过集雨和保墒措施的技术,使有限的水资源在玉米种植上得以有效利用,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秦安县兴丰镇阳刘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撂荒地被翻耕后即将种上玉米,为了提前保墒,覆膜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开展中,只见一台覆膜机在翻耕好的田地里来回穿梭,一会儿工夫已经覆了好几垄。

  武山县桦林镇寨子村曾有不少撂荒地,后来村里发展起了水果玉米种植产业,不仅让土地有了生机,也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甜”。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寨子村的水果玉米不仅成为富民的主要产业,还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从翻耕到覆膜全都是机械完成,就连喷洒农药也是用无人机。

  “以前种地靠一头老黄牛,20多亩地要耕一个月才能翻完。现在都是用机器来种,村里的合作社有大型拖拉机、铺膜机,一天就能种20亩地。另外,机器还能点播、施肥,就连秸秆也是机器收割后打包成饲料,除了掰玉米,其他全部实现机械化。效率高,收益高,人也更加轻松。”寨子村村民闫富荣感慨地说。

  随着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步伐的加快,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家住秦州区天水镇的胡金全是一名农机手,近段时间随着天气转暖,到处掀起春耕热潮,他每天都很忙碌。

  “为了更好地开展作业,政府不仅给我们有购买农机的补贴,还专门组织大家进行了技术培训,现在是农业生产旺季,活都已经排到半个月以后了。”胡金全说,农业机械化不仅解放了农民的劳动力,也让自己实现了增收致富。

  让土地“生金”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而土地则是发展农业产业的'第一要素。《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平原地区撂荒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丘陵地区撂荒地宜粮则粮、宜特则特。

  该如何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撂荒地资源,让土地发挥其应有价值,助农民增收,促农业发展?清水县草川铺镇冯山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冯山村地处高寒阴湿地带,光照时间长、无霜期短,曾因野生动物侵害等多种原因,村里很多土地被撂荒,村民们也纷纷外出务工。后来,因当地气候适宜种植蚕豆,加之野猪不喜食蚕豆,冯山村一些村民便开始种植蚕豆。

  起初,冯山村的蚕豆收获以后会统一销往河北等地,但2020年蚕豆市场行情不好,出现了滞销。后来,村里的代办冯旭东与村委会商议决定办蚕豆加工车间,延长产业链实现增助农收。如今,蚕豆加工车间的建成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还每年能为村集体分红3.6万元,为村里10户家庭分红9000元。

  随着村里发展起了蚕豆产业,冯山村的土地也变得炙手可热。“去年村集体经济流转复耕了600多亩撂荒地种植蚕豆,取得了良好收益,今年村里要继续开耕1000亩撂荒地种植蚕豆和万寿菊,合作社也打算流转2000亩地。”冯山村村支书冯建新说,撂荒地整治后不仅能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能作为试验田探索出更多适宜当地发展的农业产业。

  随着蚕豆产业的快速发展,草川铺镇也在不断扩大蚕豆种植规模。去年全镇共种植蚕豆3700亩,年产量达700多吨,今年全镇计划种植10000亩,预计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蚕豆产业的经济效益正在稳步提升。

  “每亩蚕豆产量能达到400到500斤,按照每斤2.5元计算,每亩地能产生收益1000多元,之前村民因为担心卖不出去,种植面积小,现在村里有了加工车间,各村也都承担了蚕豆种植任务,群众种多少合作社就能收多少。”草川铺镇副镇长张晓翼说,因为不愁销路,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今年就有不少村民打算将撂荒地复垦后种蚕豆。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昔日的撂荒地变成了如今的“致富田”。冯山村蚕豆加工车间负责人冯旭东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增加检验设备、人员等,进行蚕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然后利用线下线上销售渠道,真正将“草川蚕豆”品牌做起来,开拓标准化生产和网络销售新局面。

  深挖土地潜力,助力乡村振兴。可以说撂荒地整治激活了农业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通过开展撂荒地整治,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3

  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是西和县政协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5月19日,西和县政协组织部分市县政协委员到苏合镇,参加“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协商议事会议,围绕撂荒地整治和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工作落实。

  西和县苏合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2021年底,根据省“三调”办反馈图斑和镇村干部摸底情况,苏合镇共有撂荒地3326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6。7%。撂荒地整治势在必行。

  协商议事前,市县政协委员现场观摩了苏合村撂荒地整治点和上蔡梁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泰华山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建设情况。随后,委员们参加在苏合镇政协协商议事室召开的协商议事会议,与苏合镇党政领导、辖区合作社负责人代表就撂荒地整治、复耕复种和农业产业发展进行协商讨论,大家结合工作实际畅所欲言,议事主题鲜明、建言有理有据,会场气氛活跃。

  苏合镇党委书记卢小鹏说,今年以来,苏合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要求,坚持把撂荒地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镇之力高位推动撂荒地整治,截至4月底,全镇累计整治撂荒地3218.7亩,复耕复种撂荒地3218.7亩,为全镇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县政协委员何建功建议,撂荒地整治应分类施策、强化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要保持定力,持续推动,久久为功,要以为民的担当、魄力和情怀,精准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努力降低农业发展风险,让更多的`人种粮有利可图、产业发展有所作为。

  县政协委员孙伟伟提出,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多宣传报道,引导更多人关注撂荒地整治、关心粮食生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西和县农兴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启说,苏合镇上蔡梁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整治撂荒地380多亩,修复灾毁农田320多亩、整修农路3公里。基地建成后,可吸纳周边农户240余人就近临时务工,生产周期内预计农户人均增收达到3500元,能有效解决疫情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有序衔接乡村振兴。

  大家表示,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是守牢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协商议事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对推进撂荒地整治、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会后将立足各自实际,切实发挥所长,积极建言献策,多渠道争取支持,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协商结束后,参会人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了表决。苏合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要求镇政府积极衔接、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强化撂荒地整治资金保障,加大农路修复力度,引导外出青年回乡发展产业,规范种粮补贴发放,跟进农业保险支持,推进协商成果变为工作实效。

  苏合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工作站站长、政协协商议事会主席柴文祥表示,协商议事活动“商”出了实效,“商”出了共识,将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协商议事活动,聚人心、聚合力,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4

  为有效改善农村土地撂荒现状,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段时间以来,魏岭乡扎实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进一步遏止土地撂荒势头,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为乡村振兴助力。

  来到魏岭乡沈家岭村撂荒地整治现场,平整荒地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在旋耕机等农业机械的作用下变成平整的`良田。一些已经平整好的土地被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苗覆盖,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与蓝天、白云、绿树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魏岭乡以农村撂荒地整治为抓手,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沈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汪崇贵说:“今年撂荒地整治工作启动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整治工作。同时,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积极性。”

  魏岭乡结合实际,对全乡8个行政村撂荒地进行认真细致地排摸工作。乡村干部对照“三调”未耕种图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精准登记撂荒耕地信息,全面掌握辖区内土地撂荒情况,为集中整治撂荒地打牢了坚实的基础。并采取“一月统计一次进度,每周对账销号”的方式,统筹推进整治工作,针对各类撂荒地块提出整改建议,助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目前,魏玲乡已累计整治撂荒地200余亩。

  魏岭乡将进一步巩固耕地撂荒整治成果,在产业培育中统筹谋划,为有效衔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真正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5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为切实解决土地撂荒,防止耕地“非粮化”,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金家镇党委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撂荒耕地整治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将撂荒耕地整治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的大事来抓。我镇多次召开动员会、专题会、推进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要求包片领导与驻村干部明确整治完成时限,掌握耕地撂荒整治情况并下村督导协助撂荒耕地整治工作,全力推动金家镇撂荒耕地整治行动扎实开展。

  二是加大宣传排查,营造浓厚氛围。各村通过村级广播、移动小喇叭、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宣传。积极引导群众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撂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激发群众种地热情。同时各村迅速深入田间地块对撂荒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摸排,将撂荒土地逐一登记造册,做到数字准、底子清、情况明,建立专项整治台账,为集中整治打牢基础。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提高治理效果。认真分析耕地撂荒原因,把握重点环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积极抢抓农时,统筹组织劳力、机械等资源,加快复耕复种进度。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6

  近年来,太平镇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握实米袋子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中取得新成效。

  几年前,太平镇部分耕地因为劳动力转移和自然条件变化等原因,出现了连片撂荒弃耕问题。去年以来,太平镇积极宣传撂荒地复耕复种政策,推行撂荒耕地经营权托管服务,试点对撂荒耕地免收3年租金,以“农机合作社代耕+农户自耕”方式逐步解决连片耕地撂荒问题。

  现场会上,太平镇农办主任黄作雄介绍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基本工作情况和相关经验,镇领导符国洪、崔祺斌、温盈春就进一步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提出要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下一步,太平镇党委、政府将继续抓好复耕复种生产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压实责任,为农户耕种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复耕复种工作顺利进行,让撂荒耕地“活”起来。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7

  今年以来,先锋镇认真贯彻上级要求部署,通过试点示范、政策支持、激励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农民撂荒土地整治复耕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压紧压实责任。一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以动员会、专题会、推进会形式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及时推动工作落地落实。二是制定印发了《先锋镇撂荒土地整治工作方案》,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机制。

  统筹协调到位。先锋镇坚持“分类施策、综合治理”的原则,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撂荒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因村制宜,分类施策。一方面鼓励和引导有耕种能力的'群众复耕复种,另一方面动员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代耕代种,解决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的撂荒问题。

  强化宣传教育。结合《仪陇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体,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恢复荒地耕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增强爱惜土地、种好土地的自觉性,激发农民群众种地热情,引导群众有序复耕复种。

  发挥榜样作用。在翻身村建立面积百余亩的示范点,为全镇撂荒土地整治树立了标杆样板,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村民整治撂荒地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为实现“荒地变良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打下了有效基础。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8

  4月8日,我局召开了惠东县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推进会,各镇(街道、区)分管领导、农办主任等参加会议,县委农办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小明同志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永茂同志通报各镇(含街道、区,下同)早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目前完成情况,并对早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补助申报方法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迎检台账编制方法进行培训指导。

  会上,根据当前各镇政府(含街道办、管委会,下同)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完成情况(据统计,截至4月8日,全县20xx年早造撂荒耕地复耕备耕面积已达10996.13亩),对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且完成任务进度快的高潭镇、宝口镇、吉隆镇,给予通报表扬;九龙峰、安墩、多祝、白盆珠镇任务重,完成进度较慢,给予通报批评。

  会议强调,一是耕地撂荒问题是市委乡村振兴专项巡查反馈意见中一项重要的急需整改的问题,各镇政府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参会的.各镇分管领导会后要迅速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会议内容,接下来县政府还将对进度偏慢的几个镇召开“小灶会”推动工作;二是各镇要建立挂图作战图,采取强有力措施,复耕一块,核销一块,全面完成县下达各镇的复耕复种任务;三是各镇要加强交流学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先进经验,通过印发简报、新闻媒体报道等方式加强宣传,以点带面,营造良好氛围。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9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管理和保护,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加快推进农村撂荒耕地复耕,提高耕地利用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xx年10月23日,城北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李堪远到和家村委会指导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

  李堪远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了撂荒地整治工作情况,并就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

  李堪远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基和命脉。要下大功夫,出硬举措,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经统计,城北乡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2831.63亩,截至20xx年10月24日,撂荒耕地复耕种植早稻面积480.143亩,晚稻面积287.6亩,其他粮食作物面积628.83亩,其他农作物面积1435.057亩。已投入撂荒耕地复耕资金811110元,开展巡查、督查次数143次,出动检查406人次,较好完成了省市县下达的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任务目标。

  李堪远强调:一是乡、村两级切实担负起解决耕地撂荒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对解决撂荒耕地这一重大问题的.组织领导,充分认识撂荒耕地复耕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作为,层层压实责任,把恢复撂荒耕地生产作为助推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二是要加强常态排查,及时掌握了解耕地撂荒动态情况。建立档案台账,准确掌握撂荒耕地具体位置、类别、面积、撂荒年限等基本情况,实行网格化动态管理,做到复耕一块,销号一块。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0

  今年以来,景泰县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确保现有耕地应种尽种,为农民致富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撂荒地里孕育新希望

  初夏时节,景泰县草窝滩镇北面的兰飞农场里,绿油油的玉米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姿。另一边,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深翻后的土地开出一垄一垄的“黄土花”。经验丰富的老农说,再经过浇水、覆土,土壤变得疏松后就能种油葵了。

  景泰属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干旱山区土地撂荒严重。部分偏远山区的`村庄移民搬迁至灌区,原居住区域耕地多年无人耕种,也成了撂荒地。

  记者从景泰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景泰县承包地确权面积104.74万亩。根据核查统计,实际撂荒地14.81万亩(包括盐碱地1.2万亩、降雨量在200毫米以下的旱地2.58万亩、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0.2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撂荒8.75万亩。

  撂荒地整治刻不容缓。景泰县出台《景泰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景泰县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6个督导专班,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盯住抓、部门乡镇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一地一策”推进撂荒地整治

  在掌握撂荒地底子的基础上,景泰县认真分析撂荒原因,紧盯整片撂荒等重点区域,精准“把脉”,提出“复耕复种一批、集中流转一批、代耕代种一批、兜底托管一批、改善提升一批”,“一地一策”激活土地要素。

  一条山镇现有耕地64566亩,其中撂荒地2689亩,主要分布在兰化农场、兰炼农场、兰石农场、长风农场等33个驻景农场,土地盐碱化严重。

  针对驻景农场管理现状和农业发展实际,一条山镇建立了撂荒土地电子台账,绘制了耕地撂荒地分布图,通过多重手段“盘活”土地资源,让闲置多年的土地重焕“新生”。

  一条山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刘光英说:“我们对农场没发包出去的地,集中划片,流转给合作社或者是种植大户进行集中整治。对盐碱比较严重、排水还不够畅的地,由镇政府牵头,对土地进行深翻、晾晒,打磨之后种植石叶草等比较耐碱的作物,逐年逐步进行改善,有效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

  长风农场负责人郝龙告诉记者,长风农场前几年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弃耕600余亩土地。排碱渠现在已修好,土地碱化有所好转,他们响应政府撂荒地整治政策,对内号召职工进行弃耕地复耕,已经种植了300余亩,剩余弃耕地对外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据了解,截至目前,一条山镇已整治撂荒地1628.21亩,占撂荒地总数的61%。在主体复耕方面,已对接农场总公司三联景泰农牧公司,5月份开始试种石叶草。

  复耕复种正当时

  田家勤力作,蓑笠事春耕。景泰县各乡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整治撂荒地政策,利用春耕时机,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微信群,多层次全覆盖宣传《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让农民既明确土地经营权利,又明白保护耕地义务。

  同时,景泰县大力推行耕地保护补贴、产业扶贫、农业产业扶持等国家涉农惠农政策与耕地种植直接挂钩,做到“谁种补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激发农户种地热情;对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动员农户“谁的孩子谁抱”,将耕地交由亲友代耕代种,避免耕地撂荒;对无人耕种的撂荒地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整治托管,整治后返还给农户或流转给经营主体。

  此外,景泰县把土地规模化、标准化经营作为撂荒土地复垦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旱变水”工程,兴建各类调蓄水库,将撂荒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结合,对积极参与撂荒地复垦、流转面积大的经营主体,在流转费用优惠、奖补资金申报、项目争取上给予支持。

  截至目前,景泰县通过整治改造、土地流转、村集体收回等措施,已整治撂荒地11.43万亩,整治率达到77.18%,复耕复种4.62万亩。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1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撂荒现状,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快恢复撂荒地生产步伐。近期,楠竹村周密部署,鄂州市民政局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成立了楠竹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组。全面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对撂荒弃耕土地的承包人、地块名称、面积和撂荒年限、边界等基本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统计,全面排查,建立台账。

  召集党员、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划片区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撂荒土地整治,增强村民爱惜土地的自觉性。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进行复耕复种,为促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楠竹村村位于沼山镇,面积约4.5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地带,有水田560亩,旱地450多亩,林地约30亩。由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的原因,90多亩的农田一直撂荒多年。

  如何让“沉睡”的撂荒地焕发生机,有效减少耕地撂荒,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政策,保证粮食生产,鄂州市民政局驻楠竹村第一书记严斌开和楠竹村耕地撂荒整治工作组四处奔走联系,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与村两委就撂荒地处置方案多次召开研讨会。逐户核查,逐块登记撂荒地的承包户及位置、面积、类型等信息,建立管理台账。90多亩的农田眼看着撂荒,每块田之间长满荒草野树,甚至连田埂都分不清了。楠竹村主要做法是推行两委托一兜底,采取引导分散农户向撂荒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其将土地委托给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能手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生产服务主体,由经营主体或生产服务开展农业生产,约定盈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和农业生产服务主体等分红比例,对其他原因人撂荒的耕地由村集体兜底整治。即由村民将撂荒地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与鄂州市鑫业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签订撂荒地复耕复种流转协议,再由鄂州市鑫业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托管给第三方种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促成鄂州市鑫业农作物种植有限公司与第三方达成撂荒地复耕复种流转协议,以促进撂荒地再利用,在实现粮食增收的同时促进绿色生态健康发展。对没有签协议撂荒田地由村委会牵头整治复垦,并动员群众自行耕种,由农机服务队提供耕作服务,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据保守统计,90多亩水田一年预计可为农民增加11万斤稻谷的收入。该举措体现了“村集体整合集中+生产托管”的农业生产托管模式,能够有效集中土地资源,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将分散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同一品种进行统一种植管理,促进节本增收。此外,农户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经济社,与经营主体开展合作经营,有助于实现利益分配。在此过程中,乙方发挥自身优势,提供订单生产业务,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促进撂荒地再利用。

  在楠竹村的'撂荒地里,大型机械和村民正在进行开荒复耕作业。挖掘机在前面清理撂荒地上的大型障碍物,翻耕机紧随其后对土地进行翻耕。村民们对翻耕后的土地进行复种,一粒粒种子带着希望即将播撒进了田地里,把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变为“希望田”。楠竹村驻村第一书记严斌开说,经过全面动员,预计楠竹村所有撂荒土地得到全面复耕复垦,春耕耕作面积达90%以上。为提高村民种粮积极性,鼓励村民把撂荒土地重新种起来。驻村工作队主动放弃周末与家人团聚时间,和村委会干部一起,走进村民家中、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零距离向村民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及时帮助村民解决春耕生产中的难题。得知一些农户人手不够,迅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协调生产,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千方百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坚决落实“不误农时”的要求。用实际行动推动农业生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干部、党员群众和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在劳动中访民情、解民意、谈生产、讲政策,因地制宜开展农技指导服务,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用坚守初心和实际行动激励了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和增收致富的信心,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书写美丽新篇章。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2

  仓廪实,天下安。为进一步提高耕地利用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安全,河东镇多措并举,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压实责任,明确目标、细分任务、加强宣传,着力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不断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

  高位推动,压实责任。河东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示范引领,加强宣传。一是要求镇村干部组织召开村小组长会和户长会议,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群众积极投入复耕生产;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宣传标语、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相关政策规定,提高群众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的重视度和政策法规的知晓率,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三是宣传和鼓励对15亩以上连片撂荒地进行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在全镇推广太和村的.土地流转做法,向各村传带复耕复种工作经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复耕工作。

  靶向发力,分类施策。河东镇根据不同撂荒耕地状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是鼓励农户自行复耕复种,落实好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政策。二是积极动员种粮大户、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流转撂荒耕地,落实复耕复种。在原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奖补基础上,对集约连片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种粮大户增加200元/亩的一次性补助;鼓励村级经济合作联合社等经营主体依法流转撂荒耕地,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动乡贤、社会能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撂荒耕地认耕认种等。

  完善设施,高效服务。许多撂荒耕地长期无人管理,杂草、杂树丛生,道路不通,人员、机器难以进场工作,面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复垦难度大、成本高、农民种植意愿不强的情况,河东镇结合本镇的财政情况,筹集资金30多万元,通过开展水利、电力和道路等基础设施修缮、拓宽机耕路、撂荒地表平整除杂等,减少村民自行复耕成本,进一步提高村民复耕的积极性。同时,河东镇积极邀请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专家到镇开展水稻栽培技术培训,及时为各村提供水稻种植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推进撂荒水田复耕复种工作,提升全镇水稻种植水平。

  下一步,河东镇将持续推进和巩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及种植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行先进经营模式,激发农民种地积极性,进一步巩固撂荒地整治成果,助推乡村振兴。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3

  为有效改善农村土地撂荒现状,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段时间以来,魏岭乡扎实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进一步遏止土地撂荒势头,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为乡村振兴助力。

  来到魏岭乡沈家岭村撂荒地整治现场,平整荒地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在旋耕机等农业机械的'作用下变成平整的良田。一些已经平整好的土地被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苗覆盖,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与蓝天、白云、绿树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魏岭乡以农村撂荒地整治为抓手,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沈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汪崇贵说:“今年撂荒地整治工作启动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整治工作。同时,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积极性。”

  魏岭乡结合实际,对全乡8个行政村撂荒地进行认真细致地排摸工作。乡村干部对照“三调”未耕种图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精准登记撂荒耕地信息,全面掌握辖区内土地撂荒情况,为集中整治撂荒地打牢了坚实的基础。并采取“一月统计一次进度,每周对账销号”的方式,统筹推进整治工作,针对各类撂荒地块提出整改建议,助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目前,魏玲乡已累计整治撂荒地200余亩。

  魏岭乡将进一步巩固耕地撂荒整治成果,在产业培育中统筹谋划,为有效衔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真正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4

  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县关于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工作部署,今年以来,河头镇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形成了连片稻田的“绿色田园”风光,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复耕主体今年迎来早造的大丰收。

  统筹部署,建立“三大机制”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工作部署,河头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统筹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分级推进制”,对全镇疑似撂荒耕地1359.31亩进行全覆盖摸查,根据地理位置、周边交通、水利条件等情况将疑似撂荒耕地分为难复耕、可复耕地块,分类逐级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对可复耕地块优先开展复耕行动,确保实现100%复耕;对难复耕地块因地制宜完善水利、交通、农业设施等方式逐步推进复耕。经摸查显示,我镇复耕难度大面积883.32亩,可复耕任务面积475.99亩。层层压实责任,建立“每周通报制”,定期组织召开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专题会议,通报各村(社区)复耕工作周度进展,层层压实属地责任,同时充分利用镇班子成员驻村(社区)工作机制,由镇分管领导和各驻村团队具体抓复耕工作,加强对各村(社区)复耕工作的督促和指导,确保全镇上下统一思想,推动各村(社区)形成你追我赶的耕地复垦热潮。加强政策宣传,建立“平战转换制”。在农闲时通过大喇叭、悬挂横幅、走访入户等方式宣传复耕利好政策;调查了解群众在复耕中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形成助耕工作台账,有效调动群众复耕积极性。在农忙时通过举行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现场推进会、组织开展复耕主题党日活动、落实复耕财政奖补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员志愿者参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通过建立“平战转换制”,确保撂荒耕地宣传氛围全年无间断,时时有热点,推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全镇人民的共识。

  支部引领,破解“三大难题”

  各村(社区)党总支部充分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多措并举化解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难题。破解不愿复耕难题。多渠道筹集资金为集中连片撂荒耕地清表,截至目前各村(社区)共开展集中连片撂荒耕地清表619亩,有效为农民减轻复耕工作负担。破解农用设施不足难题。深入了解各复耕地块的`地理区位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农村劳动力存量等条件,积极筹措资金修建水渠、农用小桥、机耕公路等基础设施,据统计,近年来,全镇修建机耕公路超过6000米,改造提升农田水利10多处,修建农用小桥8座,覆盖农田面积达8000亩。破解复耕低效难题。积极探索“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方法,联动合作社、企业、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公司(合作社)+耕地+农户”的模式,有效推进5家企业、本地农户和种植大户认领助耕共900余亩。料坑村党总支部牵头,发挥联农带农优势,探索建立“支部+企业+农户”的产销体制,推动标准化花生油加工厂——金田粮油顺利投产,有效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花生,推动本地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花生油加工厂今年带动群众新增种植花生300多亩。

  强化保障,做优“三大服务”

  群策群力,做优助耕服务。镇党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联合各村(社区)党总支部、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春耕助耕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老人、困难群众等群体助耕水稻、花生、玉米、茄子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有效联农带农形成复耕热潮,推进复耕工作纵深发展。截至目前,今年共开展助耕志愿服务活动24次。部门牵头,做优技术服务。镇农办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大讲堂、发放农业指导手册等方式加强农户种植技术指导;发放捐赠的助农化肥、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政策性农业(种植类)保险等提高农户种植效益;加强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发布,极端天气24小时值守监督机制等提高农户灾情应对能力,减轻农户因灾致困现象。党员带头,做优丰收服务。7月份,镇村党员干部、志愿者通过开展“助农丰收,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纷纷走进村里,走入田间,深入群众,如在步郎村为留守老人收割水稻、在料坑村帮农户拔花生、在楼下村集体挖番薯、在河仔口村为合作社采摘和运送茄子等,切实为农忙分不开身的农民减轻耕作负担,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开展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全面守住耕地红线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据各村初步统计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河头镇有效推进撂荒耕地复耕591.98亩,种植水稻7180亩,花生约20xx亩,玉米100亩,豆类、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种植230亩,产量可观,原本抛荒弃耕的土地转身变成了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田园,原本弃耕的农户、企业、合作社实现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行动以来的一轮大丰收。

  下一步,河头镇将下最大决心、以更大力度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复耕复种任务,为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河头力量。

撂荒耕地复耕工作简报15

  为进一步加强耕地承包管理,规范耕地承包流转行为,近日,宁国市中溪镇组织科技特派员到辖区各村开展“送法下乡之抛荒治理”宣传。

  工作人员通过组织村民开展“抛荒治理”培训、入户发放资料等方式宣传《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惠农政策,并积极为村民解答涉农政策等疑难问题。同时以奖代补提高耕地抛荒治理积极性,动员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对抛荒耕地进行复垦复种,着力解决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确保抛荒耕地全面“清零”。

  此次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20余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法律意识,更有利于保护好、利用好耕地资源。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中溪镇将持续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土地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