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饮酒》原文欣赏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梁实秋 饮酒 原文 欣赏

管理员

摘要:

梁实秋《饮酒》原文欣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美文吧?美文是指不带实用目的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带有实用目的去写作,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实秋《饮酒》原文欣赏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梁实秋《饮酒》原文欣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美文吧?美文是指不带实用目的专供直觉欣赏的作品,带有实用目的去写作,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美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梁实秋《饮酒》原文欣赏美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

  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下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若不及时知止,可就难免玉山颓欹,剔吐纵横,甚至撒疯骂座,以及种种的酒失酒过全部的呈现出来。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里的卡力班,那个象征原始人的怪物,初尝酒味,觉得妙不可言,以为把酒给他喝的那个人是自天而降,以为酒是甘露琼浆,不是人间所有物。美洲印第安人初与白人接触,就是被酒所倾倒,往往不惜举土地界人以交换一些酒浆。印第安人的衰灭,至少一部分是由於他们的荒腆于酒。

  我们中国人饮酒,历史久远。发明酒者,一说是仪逖,又说是杜康。仪逖夏朝人,杜康周朝人,相距很远,总之是无可稽考。也许制酿的原料不同、方法不同,所以仪逖的酒未必就是杜康的酒。尚书有“酒诰”之篇、谆谆以酒为戒,一再的说“祝兹酒”(停止这样的喝酒),“无彝酒”(勿常饮酒),想见古人饮酒早已相习成风,而且到了“大乱丧德”的地步。三代以上的事多不可考,不过从汉起就有酒榷之说,以后各代因之,都是课税以裕国帑,并没有寓禁於徵的意思。酒很难禁绝,美国一九二○年起实施酒禁,雷厉风行,依然到处都有酒喝。当时笔者道出纽约,有一天友人邀我食于某中国餐馆,入门直趋后室,索五加皮,开怀畅饮。忽警察闯入,友人止予勿惊。这位警察徐徐就座,解枪,锵然置于桌上,索五加皮独酌,不久即伏案酣睡。一九三三年酒禁废,直如一场儿戏。民之所好,非政令所能强制。在我们中国,汉萧何造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此律不曾彻底实行。事实上,酒楼妓馆处处笙歌,无时不飞觞醉月。文人雅士水边修禊,山上登高,一向离不开酒。名士风流,以为持螫把酒,便足了一生,甚至于酣饮无度,扬言“死便埋我”,好像大量饮酒不是什么不很体面的事,真所谓“酗于酒德”。对于酒,我有过多年的体验。第一次醉是在六岁的时候,侍先君饭於致美斋(北平煤市街路西)楼上雅座,窗外有一棵不知名的大叶树,随时簌簌作响。连喝几盅之后,微有醉意,先君禁我再喝,我一声不响站立在椅子上舀了一匙高汤,泼在他的一件两截衫上。随后我就倒在旁边的小木园上呼呼大睡,回家之后才醒。我的父母都喜欢酒,所以我一直都有喝酒的机会。“酒有别肠,不必长大”,语见《十国春秋》,意思是说酒量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不必成正比例,壮健者未必能饮,瘦小者也许能鲸吸。我小时候就是瘦弱如一根绿豆芽。酒量是可以慢慢磨练出来的,不过有其极限。我的酒量不大,我也没有亲见过一般人所艳称的那种所谓海量。古代传说“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王充《论衡·语增篇》就大加驳斥,他说:“文王之身如防风之君,孔子之体如长狄之人,乃能堪之。”且“文王孔子率礼之人也”,何至於醉酗乱身?就我孤陋的见闻所及,无论是“青州从事”或“平原都邮”,大抵白酒一斤或黄酒三五斤即足以令任何人头昏目眩粘牙倒齿。惟酒无量,以不及於乱为度,看各人自制力如何耳。不为酒困,便是高手。

  酒不能解忧,只是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暂时忘怀一切。即刘伶所谓“无息无虑,其乐陶陶”。可是酒醒之后,所谓“忧心如醒”,那份病酒的滋味很不好受,所付代价也不算小。我在青岛居住的时候,那地方背山面海,风景如绘,在很多人心目中是最理想的卜居之所,惟一缺憾是很少文化背景,没有古迹耐人寻味,也没有适当的娱乐。看山观海,久了也会腻烦,於是呼朋聚饮,三日一小饮,五日一大宴,豁拳行令,三十斤花雕一坛,一夕而罄。七名酒徒加上一位女史,正好八仙之数,乃自命为酒中八仙。有时且结伙远征,近则济南,远则南京、北京,不自谦抑,狂言“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高自期许,俨然豪气干云的样子。当时作践了身体,这笔帐日后要算。一日,胡适之先生过青岛小憩,在宴席上看到八仙过海的盛况大吃一惊,急忙取出他太太给他的一个金戒指,上面镌有“戒”字,戴在手上,表示免战。过后不久,胡先生就写信给我说:“看你们喝酒的样子,就知道育岛不宜久居,还是到北京来吧!”我就到北京去了。现在回想当年酗酒,哪里算得是勇,直是狂。

  酒能削弱人的自制力,所以有人酒后狂笑不置,也有人痛哭不已,更有人口吐洋语滔滔不绝,也许会把平夙不敢告人之事吐露一二,甚至把别人的阴私也当众抖露出来。最令人难堪的是强人饮酒,或单挑,或围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万计要把别人灌醉,有人诉诸武力,捏着人家的鼻子灌酒!这也许是人类长久压抑下的一部分兽之发泄,企图获取胜利的满足,比拿起石棒给人迎头一击要文明一些而已。那咄咄逼人的声嘶力竭的豁拳,在赢拳的时候,那一声拖长了的绝叫,也是表示内心的一种满足。在别处得不到满足,就让他们在聚饮的时候如愿以偿吧!只是这种闹饮,以在有隔音设备的房间里举行为宜,免得侵扰他人。

  菜根谭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醺”的趣味,才是最令人低徊的境界。

  欣赏:

  温文典雅,含蓄简练,深得中国传统笔记小品的精髓。睿智渊博、不动声色的幽默调侃,来自英国随笔散文的熏陶浸染;融会贯通,浑然天成,无雕琢文字、卖弄学问之迹。

  梁氏小品文背后有其独特的文学趣味和人生姿态,那就是强调文学独立价值非功利的审美趣味。强调典雅、优美的生活态度。梁实秋小品文的“趣味”具体表现在有意回避现实政治、社会的热点题材,以旁观姿态打量和揭示人生;善于觅取俗世人生的趣味:多以日常琐屑的物事为题,把卑微琐屑的日常人生艺术化;同时具有博雅的知识和见解,并富幽默感。

  影响梁实秋小品文的因素主要有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情调及笔记小品的影响,英国随笔的影响,或许还有现代林语堂“论语派”闲适幽默风格的影响。

  “闲适”也是包括梁实秋在内的诸多畅抒性灵的散文小品家的共同作品特色。林语堂对人生的揶揄和调侃中充溢着闲适,周作人于苦茶品饮中飘荡着氤氲的闲适气息。但林语堂的闲适多在人的内心格局中徜徉,似乎游离了生活的深厚根基而显得空疏无力;周作人的闲适则是一种“假闲适”——假托闲适的心境,流连自然光景,超脱生死恐怖,以淡化“恐怖与悲哀与疲劳与倦怠”的心情,其间渗透着太重太浓的忧惧意识,根本上还是一种愤懑与不满,不过与“痛苦流涕的表示不同”罢了。而梁实秋则不同,他的“闲适”有别于周作人浸润着苦和涩的“气味”,而是一种珍视生命,看重人生,尽情展示人性、玩味生活的遣趣和寄兴。在周作人对人生和世界“忧与惧”的反面,我们看到了梁实秋对人类短暂生命的无尽爱恋和善意品味。周作人的闲适如老庄,是看透世相的冷笑,梁实秋的闲适则如陶潜,是垂青人生、人性的温和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