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范文 高中的时候,看过茶馆的话剧,那个时候觉得老舍先生的东西还真是意识流啊,情节太零散,找不着主旨,后来问我娘,我娘说,老舍的东西可不就是看不懂么,于是我就对老舍的东西死了心了。谁知道后来我家黄磊拍了四世同堂的电视剧,于是想说拿本书来恶……
老舍四世同堂读后感范文
高中的时候,看过茶馆的话剧,那个时候觉得老舍先生的东西还真是意识流啊,情节太零散,找不着主旨,后来问我娘,我娘说,老舍的东西可不就是看不懂么,于是我就对老舍的东西死了心了。谁知道后来我家黄磊拍了四世同堂的电视剧,于是想说拿本书来恶补一下。
老舍在序里面写,这本书是他写的最好的一本了,等到看完了全本,我着实的认同这一点,真的是一部很好的小说。 其实在最开始描述整个大家庭状况的时候,小说还是挺平淡的,小羊圈里的人物也挺多的,甚至都记不清都有谁,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几乎每个人的命运都得到了交代,并且结合着他们的家境,性格,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可是又紧密相连的故事。
而老舍对于北平人,或者说是老北京人的描述,是非常到位甚至传神的,那种慵懒,自在,风雅,还带一点不想生事的懦弱,都是北平人,那些沦落了的皇族底下的人,那些在皇城根下土生土长的人们,在炮火和压迫之下,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一类是吃日本饭,做日本官,想方设法飞黄腾达的汉奸们,另外一类是抛弃了琴棋书画奋不顾身战斗的钱先生们。 应当说,钱先生在四世同堂这部小说里面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就像冠晓荷大赤包是汉奸的代表性人物一样,钱先生是一个由儒雅平和的老先生,变身成为战斗机一样对敌人冷酷的革命者,在北平这样一座死城里,因为有了这些钱先生们,才使得一部分人的心还活着,也正式因为有钱先生,抗战的最后才会有高第等人的觉醒和反击。
书中的男主人公,瑞宣,起初的时候我总觉得他太过懦弱,虽然他有思想,有理智,有气节,可是也许是在几千年的'家庭观下,他走不出那个家庭的牢笼,去为更加伟大的事业奋斗,而他那种文人特有的,对于名声的执着也是让我有写不齿的,尤其是在书的快结尾,老三瑞全让他去做老师,鼓舞学生的时候,他却为了怕别人当他是汉奸而想要拒绝,好在最后瑞宣还是做了他该做的事情,成为了另一个钱先生。
老实说,虽然在书的前半段,北平沦陷了,日本人用一种可笑又可恨的策略来统治它,但可能是看过关于抗战的东西太多了,心中还是没有心潮澎湃的感觉,但是到了后半段,尤其是天佑死的时候,心中的不甘和恨却被一层一层的激了起来,因为他是那么一个,跟斗争、反抗等字眼毫不相关的人,他是老老实实的生意人,甚至是想要忍辱偷生就可以了的人,却被日本人逼死了,死的那么冤枉和不体面。
到最后,抗战快要胜利的时候,本来以为不会再有人死了,这个时候,一个家庭里面最象征未来的妞子死了,因为不肯吃共和面,其实开始这个小女孩不肯吃的时候,我还觉得她娇生惯养和不懂得体谅,可是当妞子饿死了,我才发现是自己怪错了,孩子并没有错,错的不是那些发给人们共和面,还不许老人孩子去领粮食的日本人么?
最后说说祁老爷子和韵梅吧,这两个人,在一个大家庭里必不可少的当家者和操持者,恰恰是在旧社会里面最应该顽固不化和传统的人,但是这部小说里却不是,我常常因为祁老爷子对瑞丰的瞧不起,或者是韵梅的深明大义感到惊奇,虽然总觉得他们在书中的戏份并不多,可是却又觉得是缺一不可的存在,所以再后来,当瑞宣终于承认韵梅是他的好媳妇,是他该相亲相爱的人的时候,我也感到了欣慰。
通读全书,由最开始的平淡,到被压迫,到爆发,到最后的胜利,其实是一部血泪史,写出了一些人认识到自己的过程,也有一些如李四爷、长顺一般身不由己但又明白事理的人的结局,在危难中,是最能见到一个人的本质的,当北平人里冠晓荷越来越少,钱先生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就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