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事迹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模工匠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劳模工匠事迹材料1 车间……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我们该怎么拟定事迹材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模工匠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1
车间里“焊花四溅”,身上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透过刺眼的焊枪弧光,时不时能看到电焊保护面罩后面一张认真专注的脸庞。他就是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钢构分公司焊工的张洪宇。
20xx年,进入中国十九冶高级技工学校就读高级焊工班;20xx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十九冶集团下属分公司从事电焊工作。今年30岁的张洪宇,是个90后,已经从业十余年了。
“焊接对手的稳定力要求非常高,也非常考验忍耐力和躯体承受力。”张洪宇一边告诉记者,一边不自觉地摸了摸手背上被焊花烫伤后的疤痕,“温度高达几百、上千摄氏度的焊花一旦飞溅到工作服上,可瞬间将其穿透,在皮肤上烫出水泡。留下疤痕是‘家常便饭’,这些都是技艺成长路上的‘礼花’。”
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在李仁全焊工大师工作室的带领下,张洪宇刻苦钻研、大胆创新,攻克多项工艺难题。
在成都金融城三期河东片区锦言大桥项目中,与以往不同的是,锦言大桥不仅结构复杂、焊缝较多、操作空间狭小,而且其首次采用Q420qd板材,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可借鉴的工艺。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作为焊工大师工作室成员的张洪宇,反复进行试验,最终从焊材、焊剂、层间的温度控制、焊接参数,以及操作方法的'选择制定了一套完整可靠的工艺,为后续的有序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填补了公司施工记录中的空白。
在成都市三环路扩能提升工程(三标段)项目中,钢箱梁跨度大、焊缝长、工期紧,内部大量的对接接头、坡口角接头、T型角接头等多种不同焊接位置,而且多种各类接头形式大多数要求熔透,焊缝要求级别高,因此如何保证钢箱梁焊接质量是该工程最大的难点。针对重重难点,张洪宇在以往的焊接工艺上进行了改进,从原来的手工焊接改变为焊接效率高焊缝质量稳定的埋弧自动焊。同时设计了合理、高效的工装胎具,使焊缝探伤合格率、外观成型又得以进一步的提高,从多方面对钢箱梁的焊接操作提供可靠的保障,确保焊接质量。
“我印象最深的是参与增援公司承建的G4216线屏山新市至金阳段高速公路溜筒河特大桥工程,该工程为上承钢管行架架拱,结构复杂,焊接难度大。”张洪宇回忆道,这些钢管市面上没有供货商,全靠自己焊接制作。业主要求达到一级探伤缝,外观成型宽度不能宽于20毫米、高度不能高于3毫米,且圆滑过渡。
“那时现场安装件较为恶劣,要一直保持弯腰蹲马步的姿势,蹲久了,腿也有些颤抖,但我不能停下。”为达到质量要求,必须要一次性完成焊接,一圈焊缝基本要4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洪宇一直坚守在一线生产建设,在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配套设施工程商贸大道主线桥钢箱梁工程、G5京昆高速公路绵阳至成都段扩容项目等多个工程项目中也有他的身影。凭着能吃苦的劲头,张洪宇逐步成为焊接技术能手,仅20xx年就拿下了郫都区第六届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一等奖、重庆“巴渝工匠”杯公路建设技能竞赛焊工组金牌,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劳动技能竞赛第一名等佳绩。
“现在,技术和材料更新换代很快,作为平凡的一名焊工,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取经,多多积累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焊接水平。”展望未来,张洪宇坚信道,“只要肯奋斗,人人都有出彩机会。”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2
徐XX所在的工厂是世界上最奥秘的工厂之一,地处中国秦岭大山深处,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火箭发动机都出自这里。
29年来,徐XX在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挂好每一个风钩,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道门都是风险时辰的紧急出口。
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徐XX的工作是给火箭的固体燃料实施微整形雕刻,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风险的工序之一。引燃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固体推进剂以火药为主,混合几十种特殊组分灌模浇筑而成,固化脱模后在表面精度和药量方面与实践需求总是会有些差距,需求修整。
但固体火药极其敏感,而且燃面精度要求非常高,雕刻整形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惹起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个雕刻过程绝不允许反复打磨刮削,不可逆的操作就全靠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0.5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但徐XX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精确测度出需求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经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思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雕刻过程中,徐XX一呼一吸都与手和刀的节拍高度分歧,以保持用力均匀。根据design要求,徐XX需求削除环口接近5厘米厚的火药,但他每一刀切下的火药却要控制在3毫米以内,一点一点为火药微整形。对于每个部位所用的刀具,刀具之间摆放的距离都有严厉的规定。
在配合徐XX整形的过程中,助手必须时辰称量残药的分量,一旦达到一定数量极有可能发生爆炸。徐XX要求每次切除500克火药后,必须装进预先预备的防静电袋里。对徐XX而言,为了本人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风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风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真实是太难了。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3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小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小展坚守生产一线24年,他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CRH380A型列车,曾以世界第一的速度试跑京沪高铁,它是XX向全世界推销中国高铁携带的唯一车模,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的一张国际名片。打造这张名片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高铁首席研磨师——小展。
486.1公里,这是380A在京沪高铁跑出的最高时速,它刷新了高铁列车试验运营速度的世界纪录。如果把高铁列车比作一位长跑运动员,车轮是脚,转向架就是他的腿,而小展研磨的定位臂就是脚踝。
初中毕业后,小展考上了铁路技校。没有想到的是,20xx年,他会被万里挑一,成为第一位学习380A型列车转向架研磨技术的中国人,小展对技术的掌控和精准把握,让日本专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小展说,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实事求是,想办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他说,要把这份手艺继续干下去,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
一心一意搞技术,不当班长不当官,小展似乎与当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小展说,我不是完人,但我的产品一定是完美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一辈子踏踏实实做手艺。
如果每一件中国制造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工匠,中国制造就能够跨过“品质”这道门槛,跃升为“优质制造”,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释放更耀眼的光芒。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4
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
内蒙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20xx年的竣工验收和运转表明中国拥有了目前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广,电压最高的在用特高压电网工程,王进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出工作的次要担任人。
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
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出工作收尾时正值盛夏,室外气温接近40度,恶劣天气条件是高空作业的天敌,事故概率会明显地添加,王进把组员留在地面上,独自攀高作业。从地面到塔顶接近60层楼的高度,王进要借助于886根攀爬脚钉徒手攀爬上去,普通人仅仅站在地面上观看这个过程都会心惊胆战。而王进的身体却能如蜘蛛普通悬在高压线上,更令人惊心的是,那可是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
王进是国家电网最优秀的检修工人之一,这位有16年工作经历的电工曾经爬过20xx多个高压铁塔了,但面对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路,各种严峻的新应战也让他悚然心惊。
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王XX在138米的高空脚板踩着的导线直径不足5厘米,并在一刻不停地晃动,王进在高空中行走的同时还要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等成绩。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此时他身上的全部配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这不是“达瓦孜”(“达瓦孜”是维吾尔族一种陈旧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指高空走大绳表演)一类的走秀,而是王进的工作。
少有人掌握的绝活
王进的绝活还不止于此。线路带电运转中,导线会发出电晕的声响,而王进仅仅凭耳朵听,就能判断出不超过两毫米细的巨大铝线哪里有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这个绝活在整个国家电网零碎中,也没有几个人能有。
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
在验收的同时王进还有一件大事要兼顾,制定安全进入特高压电场进行带电作业的预案,如果没有这样的科学预案便没有人敢在特高压环境下带电作业。
1000千伏特高压放电实验数据表明,几米之外的人会在瞬间被特高压感应构成的电弧化为灰烬。这样的应战非王进莫属,由于中国660千伏超高压电网,带电检修是王进和他的团队创造的。
在有数次的摸索和实验之后,王进选择了“秋千法”,“秋千法”带电检修可行性最高,但是对带电检修的工人应战也最大,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可能被强电流击中,后果不堪想象。
以铁塔为支点,身着屏蔽服的王进坐在兜篮里,像荡秋千一样,被绳缆吊着划过90度的圆弧之后,逐渐带电,从没电荡的过程中,经过电位转移棒,瞬间让操作人员身上,带上了660千伏的电荡到带电的导线上,在几百千伏的超高压电线下行走,让几百千伏的电压从屏蔽服流过。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5
郑继雷是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擅长焊接工作。18年的工作历练,让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一名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
自20xx年参加工作以来,郑继雷一直苦心钻研焊接技能和焊接专业知识,从生产一线开始干起。从最初苦练焊条电弧焊焊接锅炉开始,到现在开发焊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从生产车间焊工,做到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
20xx年底,郑继雷只身前往秦山核电站,完成产品安装调试,其中工作内容不乏组对、焊接、校形、装配,他成功参与完成秦山核电站更换顶盖的工作,得到法国客户的一致好评。
20xx年,在生产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科技进步项目产品中,郑继雷攻克许多焊接技术难题,涉及碳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钴基合金、蒙乃尔合金等材质焊接,并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难度很大的Ω型焊缝的问题解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用人工焊接方式成功代替了国外几百万的设备焊接。
20xx年至今,郑继雷推动三新技术引入,成功引入手持式激光焊接、管道密封焊接、管道焊接专机、机器人焊接应用等,在解决生产产能瓶颈的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其产品涉及的项目产值总额达7亿多人民币。
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郑继雷还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给徒弟和工程技术人员,前后带徒30余人,同时年均培训设计人员、质量人员、一线工人等100人次,为企业生产工作保驾护航,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后起之秀。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冰凉的钢铁上焊接出火热的人生,这看似遥不可及的事情,成为郑继雷的人生目标。拿起焊枪的.那一刻起,他就暗下决心,做工人就要做一名出色的工人,做焊工就做一名技术一流的焊工。他身上每一个被飞溅的焊花烫下的伤疤,都转化为在焊接技术道路上奋斗的动力。凭借敬业精神,他创造了突出的岗位业绩,从一名普通的电焊工成长为高级焊接工艺工程师,用高超的技艺完美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下一步,我还想尽量接触更多有挑战性的项目,争取更多的突破。”郑继雷表示,自己将在焊接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前行。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6
焊接技术千变万化,为火箭发动机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了,高XX就是一个为火箭焊接“心脏”的人。
高XX,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国营二一一厂特种熔融焊接工、发动机零部件焊接车间班组长,特级技师。
30多年来,高XX先后参与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关,出色完成亚洲最大的全箭振动试验塔的焊接攻关、修复苏制图154飞机发动机,还被丁肇中教授亲点,成功解决反物质探测器项目难题。高XX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多个奖项。
绝活不是凭空得,功夫还得练出来。
高XX吃饭时拿筷子练送丝,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学实验,他的双手至今还留有被严重烫伤的.疤痕;为了攻克国家某重点攻关项目,近半年的时间,他天天趴在冰冷的产品上,关节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戏称为“和产品结婚的人”。20xx年,高XX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高XX以卓尔不群的技艺和劳模特有的人格魅力、优良品质,成为新时代高技能工人的时代坐标。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7
张XX是个80后,但手里的活儿却让老师傅们竖起大拇指。他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总装二部围护系统车间电焊二组班组长、高级技师,主要从事LNG(液化天然气)船围护系统的焊接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是个明星工人,所获奖励无数:20xx年度中央企业职业技能大赛焊工比赛铜奖、20xx年第二十届中国焊接博览会优秀焊工表演赛一等奖,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建造难度最大的45000吨集装箱滚装船的建造骨干工人。
LNG船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为LNG船核心的围护系统,焊接是重中之重。围护系统使用的殷瓦大部分为0.7mm厚,殷瓦焊接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耐心和责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对肩上的重担,张XX不断地磨练自己的心性,培养专注度,潜心研究焊接工艺。为了攻破技术难关,他与技术人员放弃休息时间,日夜埋头图纸堆中,潜心钻研技术突破。最终,他主持的实验取得成功,得到专利方的认可,并用于LNG船实船生产,收到良好成效。
张XX特别注意经验的积累总结,国内没有现成的作业标准,他就不断摸索完善各类焊接工艺,先后参与编写了多部作业指导书,为提高LNG船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XX,是中国广大“造船工匠”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执着于国家海洋装备建设的奉献之歌。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8
在成都新航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楼车间钳工组忙碌的生产现场,丁跃兵给人的第一印象:瘦瘦的个子着蓝色工服显得十分精神,一双大大的眼睛专注着他手上的产品,似乎在与产品交流什么。
丁跃兵从重庆嘉陵技校毕业一晃就是25年,他也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技能大师。回首从前,他说自己从小爱钻研;展望以后,他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钳工就是以锉、钻、铰、配等手工工具为主,进行机器装备和零部件修整的工作。学习钳工专业的丁跃兵,在学习期间就表现得非常优秀。“其他同学要一个星期做出来的,我只要2至3天”。丁跃兵说,并不是自己比同学聪明,而是自己愿意去钻研,因此,丁跃兵也打下了“干钳工就是要锉一辈子”的念头。
参加工作以来,丁跃兵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自身各项技能水平,为公司在生产某零件及部件过程中多次解决疑难问题,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大幅提高产品的'良品率。他多次获得先进生产者和质量先进个人,并在工作中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及采纳。
在生产某35炮瞄具时,陀螺仪中最关键的部件——平衡支架,公司钳加工一直合格率在40%以下,但当时订单要求各项精度均保证在0.01mm以内,并且从年产15具一下上升到110具。任务重、严要求,面对摆在面前的困难,丁跃兵没有低头认输,而是硬着头皮上,他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短短一个月内把一套完整的加工方法总结出来,实现合格率95%,为当年完成该项任务贡献重要的力量和智慧。
干得好还要干得巧。在生产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这是丁跃兵成为技能大师的关键。在航空产品的钳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试制产品,需要清除两油路孔夹角交汇处的毛刺(孔径为4mm),普通刀具及工具无法施展,班组同事开始采取针筒挤压研磨剂方式,很难达到图纸技术要求,这样既没有效率也保证不了质量。
丁跃兵在仔细研究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后,决定量身设计一个负压喷砂装置,经过一天的努力和实践,成功制作了一套简易装置,加工出来的产品完美达到图纸各项要求,并且每件用时不到5分钟,这样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为后续生产相关类似产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这25年里,丁跃兵除了干好自己的事外,有什么新的想法、新的方案都及时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他还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及技术研讨会,与本公司其他技术骨干组建了“曹宗源工作室”,为公司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
丁跃兵说,“在这个岗位干了这么多年,真是有感情,从小爱钻研的我,能来这干这样一份工作,是我最大的幸运,我愿意锉一辈”。
劳模工匠事迹材料9
“学技术是其次,学做人是首位,干活要凭良心。”胡双钱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注脚。
胡双钱是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一位坚守航空事业35年、加工数十万飞机零件无一差错的普通钳工。对质量的坚守,已经是融入血液的习惯。他心里清楚,一次差错可能就意味着无可估量的损失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他用自己总结归纳的“对比复查法”和“反向验证法”,在飞机零件制造岗位上创造了35年零差错的`纪录,连续十二年被公司评为“质量信得过岗位”,并授予产品免检荣誉证书。
不仅无差错,还特别能攻坚。在ARJ21新支线飞机项目和大型客机项目的研制和试飞阶段,设计定型及各项试验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特制件,这些零件无法进行大批量、规模化生产,钳工是进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双钱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开始发挥作用。他攻坚克难,创新工作方法,圆满完成了ARJ21—700飞机起落架钛合金作动筒接头特制件制孔、C919大型客机项目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种特制件的加工工作。胡双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定要把我们自己的装备制造业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飞机搞上去。已经55岁的胡双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