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战略读后感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读后感 战略

管理员

摘要:

蓝海战略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蓝海战略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想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何为蓝海战略吧?其实如果把它翻译为:另辟……

蓝海战略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蓝海战略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想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何为蓝海战略吧?其实如果把它翻译为:另辟蹊径,可能就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有理解困难了,但也许那样它就抄不热了吧——这个市场好象很奇怪,一个创新且有智慧的概念不一定会被抄热(如陈祥星博士的著作《股东、经理、人力资本——有限公司治理的永恒主题》中提出的“管理利润”概念,我个人认为是相当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但一个古老的概念翻个新花样,进行一下名词创新,可以很快被抄的很热很热(如蓝海战略,六顶思维帽,现在又进行了名词创新了,叫“水平思考”)。

  言归正传,继续读后交流:书中引入的蓝海概念是与红海对应的,所谓红海就是现今存在的市场空间,在这个市场上,企业进行着血腥竞争,企业流的血把海染红了,所以叫红海;而蓝海是现今还不存在的产业,是未知的市场空间,等待人们去另辟,因为还没有人开辟过这片海洋,所以它是原色:蓝色。

  你可能会想,哪里还有蹊径等我另辟啊?作者指了个方向:从和对手竞争现有客户,转向开垦“非客户”这块处女地——别总盯着现有市场争的你死我活,要满足现有客户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他们付更少的钱,取得更大的效用,这种客户把许多企业的血都快放干了,海都染红了。

  谁都想开发非客户啊,怎么做呢?该书教你四步动作:1、找出现有产业供需要双方都认为理所应当的元素,看看需要剔除些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放弃现有市场或降低成本);2、看看哪些元素可以降低标准;3、看看哪些元素需要增加标准(另辟蹊径,吸引非客户);4、看看要增加哪些新元素。——说起来好象挺容易——然后把这四步动作画在一张称为战略布局图的二维坐标图上。图画起来挺费劲的,就请同志们翻一下书吧,我不画给大家看了。但在这里,我有一个特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人家善于包装概念和形成工具,这个图,其实就是拉成直线的雷达图。洋咨询使用了一下雷达书,把许多企业整的一愣一愣,连写年终总结和同事对比优劣都用雷达图呢;而该书把雷达圈拉成一条直线(直线有利于增、减相关点,就是前面说的增加、或剔除元素),就又把咱全国人民搞的一愣一愣,真牛啊!——这种牛咱们真要学——纵使百年陈酒香,怎敌十米曲巷深,多冤啊!

  以上是读第一章的感想,第一章是介绍蓝海战略;第二、三章分别是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看来看去,就是一些企业另辟蹊径,创造成功的案例,和一些企业没辟成功的案例。其中成功者另辟蹊径的奇思妙想的确让人赞叹,让人称奇,但是我想,他们没有一个是遵照蓝海战略想出这些好主意的,而是蓝海战略作者研究了他们的案例,总结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另辟蹊径,放弃别人做烂了的,做别人没做的——如此而已。这是一个前后顺序的问题,如果这些成功者是遵照蓝海步骤想出好主意,另辟蹊径成功的,那这一战略工具应很有说服力了;但如果该工具只是总结了一些前人成功的经验,那就需要在心里多嘀咕两句了。我嘀咕一阵后得出的想法是:不知道当下的企业家们遵照蓝海战略教的四步动作是不是真的能开辟蓝海,只知道想另辟蹊径者千千万,成功者鲜,而把成功者的经验归功于另辟蹊径,似乎逻辑上似乎不那么成立。

  点滴愚见,恐多有不妥,欢迎切磋

  读完《蓝海战略》一书之后,受益良多,对固有的思维方式冲击很大。

  “红海”“蓝海”在战略上进行区分,让我们的眼光不再仅仅停留在原来认为必须攻克占领的堡垒上,我们可以“无中生有”,通过一系列创新、炒作,引导、开发消费者新的需求,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实际上,我们已在运用《蓝海战略》,比如我们推出塔扇系列。资本的本质是追求利润,随着“蓝海”的发现、占领,竞争者的跟进,“蓝海”也会变成“红海”,而原来的“红海”也有可能转化为“蓝海”。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可以引导的,市场空间无限大,总会存在“蓝海”,只是缺少“发现”。

  企业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冲锋陷阵的枪弹,才是企业的根本。在“红海”中取得领先份额,才是真正的王者,提升核心竞争力,不逃避、直面竞争,并最终取得竞争者的尊重,才是用兵的正道、王道。个人认为“蓝海”是剑走偏锋,是“奇”道。奇正结合,方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