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散步我做主教育随笔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户外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午间散步活动,大班老师普遍觉得幼儿兴趣不高,散步时经常遭遇尴尬。 小王老师让孩子们两个两个手拉手排成两列长队去散步,并且一再强调:“跟牢前面的小朋友,两个两个走,不要掉队……
快乐散步我做主教育随笔
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户外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午间散步活动,大班老师普遍觉得幼儿兴趣不高,散步时经常遭遇尴尬。
小王老师让孩子们两个两个手拉手排成两列长队去散步,并且一再强调:“跟牢前面的小朋友,两个两个走,不要掉队!”说完,她就拉着第一位孩子的手开始往前走。穿过草地,经过大型玩具,小王老师回头对后面的孩子说:“看,树叶都飘落下来了。”有几个孩子开始嘀咕:“没劲,要不给我们玩会儿吧!”小王老师回头说:“吃过中饭不能玩,还是散散步吧!”说完继续往前走。此时,几个男孩忽然停下来,等到前面孩子已经离开一段距离,这才冲过去。一名孩子跑得急了,把前面的孩子推倒了,于是告状声、哭泣声此起彼伏。小王老师重新整理队列,生气地说:“两个朋友手拉手,说了那么多遍了,好了,今天我们不散步了。”孩子们依然我行我素。小王老师很生气:“好了,以后不带你们散步了!”结果,好几个男孩大叫:“哇,太好了,老师,那给我们玩其他的吧!”小王老师真是哭笑不得。
这种情况许多大班老师都遇到过:“散步前,我提了要求;散步中,我也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可孩子为什么还是不喜欢呢?”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孩子不喜欢散步的关键原因还在于老师忽视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这一价值取向。散步中,无论是路线的规划,还是内容形式的设计,孩子都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尤其是老师一再强调的“两个两个手拉手”等规则,和大班孩子“活泼好动,喜欢自主活动”的特点极不相符。如此被动又无奈的散步,孩子们怎么会喜欢呢?
正当我们苦思冥想寻找大班午间散步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一段话给了我们启发,“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既然大班幼儿是喜欢自主的,那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的这一特点,把午间散步的自主权交还给他们,让他们在自找规划、自我管理中感受午间散步的快乐有趣。于是,大班自主式午间散步拉开了序幕。
散步路线我规划
又到了散步时间,我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的散步和以前不一样,你喜欢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孩子们的表情半半信半疑:“真的吗?”我肯定:“当然!”
得到我的确认后,教室里热闹起来。“去小树林,早上我看到枫叶红了,很漂亮啊!”“去健康小路,走起来痒痒的,可舒服啦!”……
“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那我们到底去哪里呢?”“今天去树林,明天去山坡!”可有人反对:“不行,树林经常去,今天不要去了!”没想到,马上有孩子说:“我们投票,想去哪里的人最多就去哪里。”这个方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家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哪些地方大家都想去、哪些地方大部分人想去,然后制定路线。
一周以后,我们还结合值日生制度,把班级中的孩子分成5组,每天轮流设计“午间散步”路线。当轮到这一组的时候,这一组的组员早早聚在一起,统计意见,规划路线,还给其他孩子做精彩推荐。
正当我为调动了孩子们对散步的.兴趣而洋洋得意时,问题出现了。“其实我挺想去小农场的,可是大家都不想去。”“小山坡上,男孩冲得特别快,要是能休息会儿多好”……
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仔细一想,大班的孩子更希望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啊。行,那就试试分组散步吧!
“大家说的部有道理,那我们就让喜欢去一个地方的人分成一组去散步吧,不过分组散步也有分组散步的规则哦,大家觉得要注意什么呢?”
分组散步的规划很快就制订好了。首先,推选一名“队长”,队员要听从队长的指挥;其次,散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规定时间到了,各小我们也复习了看的方法。
趣味活动大家选
分组散步的第三天,竹林里的争吵声吸引厂我。“我就是喜欢钻来钻去!”“我要去竹楼!”原来是竹林散步组的6个孩子产生了4种意见,真让队长左右为难。这该怎么办呢?
我用提问引导幼儿:“散步中可以玩什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同伴都玩得开心呢?”“玩点兵点将,大家部喜欢,而且不激烈。”“我们去小路上爬行、赤脚走走,还可以比赛呢!”“自己来安排,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我继续提示:“看来,我们的队长要给队员们安排大家都喜欢玩的活动哦!”这下,队长们有的和队员商量后,以投票的方式选择得票率最高的2~3项活动;有的干脆告诉组员,“你们自己安排活动吧”。
接下来的日子,矛盾少了,我们看到孩子们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玩玩手指游戏、说说话,有的拿出玩具来组装,有的则晒晒太阳,偶尔还互相按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孩子们的活动情况,“放手不撒手”,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兵小将一起来
分组散步的活动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也吸引了,隔壁班的孩子。“联谊散步”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了。孩子们向同龄朋友介绍着:“等会我们去小农场,我们一起找蚯蚓吧!”孩子们还吆喝:“队长,今天我的新朋友说想玩对对碰”……
在和同龄朋友的交流、游戏中,午间散步洋溢着更浓厚的快乐。当和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散步时,大班的孩子们俨然“大哥哥”、“大姐姐”,对小班的弟弟妹妹呵护备至,拉着他们的手,关切地提醒他们走路要小心,带领他们共同去探索发现新事物,让他们一起参与自己的游戏。
“老师,散步时间到了!”如今,午餐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期盼着出去散步。从讨厌散步到爱上散步,孩子们的这一变化真让我感慨万千:看来,教育无处不体现着尊重和平等。我们在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一日生活的安排才能在实现孩子自主、快乐的发展中得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