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创立的儒学的阅读题及答案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
孔子创立的儒学的阅读题及答案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指孔子的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这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内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便是孔子儒家理想的“大同社会”。
B、孟子的“法先王,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学的“重仁”主张。
C、孟子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主张,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儒家士人的修身准则。
D、孔子提出的克制自己的贪欲、遵守秩序和法度的“克己复礼”的主张,是“隆礼”的具体体现。
E、孔子崇尚中庸之道,认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不偏不倚、处中间状态,这样才是最好的。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要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绝对不能缺少礼治。
B、孔子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具有相互扶持的本能,互相关爱,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
C、孔子发展了先哲遗留的“允执阙中”的闪光思想,形成了儒家“尚中道”的辨证思想。
D、孔子创立的儒学所涉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
14.请你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的“孔子思想中的智慧”在文中所指的内容,并分别指出它们在构建社会中的作用。(4分)
15.2011年10月11日在南海区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了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两辆小汽车碾压而期间18个路人“视而不见”、后被一个拾荒阿姨出手施救的“小悦悦事件”。请结合孔子儒学中有关“重仁”的论述,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4分)
试题答案:
12.A、C(A、陶渊明的是道家的小国寡民思想,不是儒家的大同境界。C、文中并无论述到修身的内容,不合题干要求。)
13.D(“重仁”在原文中并无“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之意。)
14.在文中指的是儒学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重仁”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人有了仁爱之心,才能有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尚中道”指的就是崇尚中庸之道,只有得持中的要义,才能执持事物之质,社会富足、天禄长存。
(答出三点内容得1分,照抄原文句子谈作用得1分;用自己的话具体解释其作用2分。大意答对即可。)
15.孔子在“重仁”的论题中强调要重视仁爱,即人与人之间要互相扶持、关爱(在他人有难的时候伸出救援之手)。(1分)这样才能(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大同”社会(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1分)18个路人缺乏爱心(不仁),所以才那么冷漠,人人都像他们那样便没有办法形成牢固的人类社会。(1分)拾荒阿姨充满爱心,热心帮助他人,假如每个人都像她那样,社会便会变得美好和谐;(1分)
(“重仁”的解释1分,作用1分;结合“(重)仁”评析18个路人、拾荒阿姨,各1分。大意答对即可。如果评论其他内容,如司机等,没有涉及到“仁”,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