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灭绝 恐龙 反思

管理员

摘要: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恐龙的灭绝》教学反……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

  今天上午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恐龙的灭绝》,学生三次令我刮目相看。事情是这样的:

  揭题后,要求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而且一边读一边画出可能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自读两遍课文后就交流,学生竟然都找对了答案。如,寒冷导致恐龙灭绝,没有太阳光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导致恐龙灭绝,另外还有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而导致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呵呵,学生今天让我刮目相看啊!

  “同学们,还有其他原因吗?”我问。

  “有。”

  “为什么?”“这是省略号。”嘿嘿,这省略号也被学生发现了,真是让我窃喜,再一次对他们刮目相看哇!

  我继续追问:“这是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不是。”“那这是什么呢?”我再次追问。“猜测。”学生答。嘻嘻,学生再一次令我刮目相看了呀!

  ……

  一节课上,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学生竟三次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是多么得难得啊!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行路别忘看风景”,这是我脑子中突然闪现出来的。是的,外出游玩儿的人,大多只顾着赶路了,错过了路边许多美丽的风景,忘记了外出游玩儿的目的。我们做老师的,不也时常忘记教育的目的吗?——教书育人,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只是一味地追求“命根”。仔细想来,真是糊涂啊!

  学生,一天能进步一点点,这就足矣。

  朋友们,行路别忘看风景啊!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2

  教学要求 :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自行解决读音问题。

  (2)、通过讨论、收集资料,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3)、通过朗读,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与关键

  1、认读、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教学挂图。

  2、讲画面内容,了解恐龙。

  恐龙:远古时代的一种体型庞大的食肉、食草动物,已灭绝。

  3、出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1)组成小组议恐龙

  A形状 }

  B饮食 } 以了解、收集的资料为主。

  (2)派一两人上台介绍对恐龙的认识

  4、、教师:大家对恐龙很感兴趣,现在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有关恐龙的)

  5、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恐龙的灭绝。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泛读。

  2、画出生字

  3、讲讲课文的大概内容

  课文讲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寒冷;二是撞击。但又不一定是。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

  2、限时自由拼读。

  3、组成两人小组对读。

  4、抽取四人上台领读。

  5、出示卡片测读。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

  2、讲识记要点:

  3、教师范写,写生书写。

  六、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出示一段话测读是否能读得正确、流利。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

  (1)课文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2)、课文又解决了什么问题?

  (3)、课文还有什么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另一种教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弄清每一段写了什么,提出问题)

  2、自由组成讨论小组解决问题。

  3、汇报。

  (1)、问题: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呢?

  (2)、解决:课文提出了几种说法?

  A、有一段时间,地球严寒,恐龙耐不住严寒,慢慢地消失了。

  B、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遮住太阳,食物减少,恐龙灭亡了。

  C、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使恐龙灭绝。

  D、流行传染病,恐龙全部死亡。

  E、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

  (3)、未解决问题:恐龙灭绝是个谜,至今还未解开这个谜。

  4、深入学习课文。(可由学生提出疑问)

  (1)、第4自然段的省略号说明什么?大家猜一猜。

  说明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很多,说不完。

  (2)、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此处可进行辩论教学)

  示例1:

  甲方:我认为寒冷说有道理,让人信服。

  乙方:我认为寒冷说没有道理,不能让人信服。因为也有很多动物没有皮毛,如蛇都能躲过严寒,而恐龙为什么不能?

  教师:予以鼓励并引导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要读出寒意。

  示例2:

  甲方:我认为行星撞击星球说有道理。

  乙方:我认为行星撞击星球说没有道理。因为那么多的食草食肉动物都能活下来,为什么唯独恐龙灭绝了?

  教师:说得对,大象的体重也很重,如今还活得好好的,可恐龙为什么就灭绝了呢?请大家一起读第3自然段,注意要读出恐怖。

  (3)、第3自然段的说法可以有其他得

  学生可补充恐龙灭绝的其他原因。教师相机引导朗读。

  (以上教学可援引资料与图片)

  5、结束课文,朗读第1、5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收集与恐龙有关的资料开个展览会。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3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关于科学知识的课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教学完《恐龙的灭绝》后,我对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先出示几张恐龙的图片让他们看,然后设疑: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从电影、书籍或者博物馆里,来回忆恐龙往日的辉煌呢?这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

  二、抓住重点词学习课文

  我们人类只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这一自然段学习时,我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字、词。强调在朗读时要着重读“两亿年“”短多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等词句。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自主选择适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读中感悟

  在学习2、3、4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抓住“十分寒冷”“严寒”等词语,结合恐龙自身的外形特点,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气的寒冷,它不能够抵挡住严寒而给冻死的这种说法和“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的蔓延”等多种猜测。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学习效果又非常好。

  四、拓展

  课后,我跟孩子一起观看了“恐龙的记录片”,他们兴趣盅然,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使孩子们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不过,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恰当,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另外,没有进行小组讨论,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不断的反思、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的课堂出现更多的亮点。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4

  《恐龙的灭绝》是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是科普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悠久历史,科学家猜测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灭绝之谜的疑问。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和7个带有生字的词语,会写词语“严寒”;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3、对恐龙灭绝之谜产生兴趣,并有继续探究的渴望。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由于科普说明文课文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往往会被我们肢解得只剩下知识的条条杠杠;由于叙述简洁没有多少感染力,又会被我们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生动而准确”。那到底该教些什么,怎样教,才能使本文的教学更具有语文味呢?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始终坚信着这么三句话:只要我多关注一些语言,学生就能多夯实一点基础;只要我多关注一些细节,学生就能多收获一点成功;只要我多关注一些方法的指导,学生就能多提高一点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体现科普文教学的语文味。

  一、注重教学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1、收集资料,激发探究心理。“恐龙”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然而恐龙却是生活中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更加引起孩子们的探究心理,从这个角度说,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用智慧的目光去观察、发现身边的科学,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极好范例。课前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学生对恐龙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播放影片,创设情景。上课伊始,就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观看大约两亿年前,恐龙在我们的地球上自由自在,盛极一时,“称霸”地球的情景。强烈的视觉效果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恐龙的庞大与不可一世。录象里恐龙活泼的形象跟现实中的不复存在,又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情感落差,激起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中去。

  3、动手操作,感受语言严谨。在第二种说法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动手排一排四个词语的顺序,让学生充分感受科普文章严密的逻辑性。

  二、关注字词学习,落实初读目标

  识字教学是低段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分散识字的同时,关注组词现象,揭示近义词的规律积累,让学生找找课文中的词语类似的词“躲避”“枯萎”“灭绝”“死亡”等从而使学生牢牢地记住生字。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愉快。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使学生对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巧释说明方法,品味语言精妙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把人类的历史和恐龙的历史进行比较,使恐龙灭绝之谜更是引起人们的好奇。所以我在教学时让学生关注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三四百万年”和 “两亿年”。尽管学生知道两亿年要比三四百万年表示的时间长,但是到底相差多少呢?学生没有概念的。把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比较,学生就明白,怪不得说人类历史跟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再让学生齐读这两句话。这样就淡化了说明方法的传授,可在学生心中已经留下了痕迹。

  同样,我们在教学科普文章时,更应该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怎么个科学等等。这篇课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语言,我在教学第2自然段抓住“突然“慢慢”等词的教学以及第三自然段排排词语的顺序感知作者一步一步推理等,都较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科普文用词的准确性、科学性,长期以往,将会加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并滋养学生精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还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宇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个性化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如在指导学生读好“严寒说”这一段文字时,出示冰天雪地的画面并且配以光风呼啸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地球突然变冷,恐龙无处藏身,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同情,让学生带着个体独特的感受来读好文章,这样的朗读指导还是比较有实效的。当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力求体现形式多样、注重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虽然我力求课堂的完美,一遍遍研读教材、修改教案,但是一节课下来还是留下了许多遗憾,有不少地方需要优化。

  1、识字教学过于单调。由于是分散识字,二三两个自然段的生字教学形式上有一些雷同,都是指生领读之后再记一记,虽然记得方法不一,有的用组词、有的找形声字等,但是趣味性还不够。我认为还可以在识字的趣味性、重点强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如猜字谜呀,(“萎”就可以用谜语法)演一演啊(“避”因为有走之儿就可以用演一演的方法)。

  2、整体感知时,可以适时归纳板书恐龙灭绝的说法,适时朗读某几个片段,以体现实效性。是否要在整体感知时归纳恐龙灭绝的说法,课前备课时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当时因为担心学生一下子归纳不出,所以就安排学生学完这段说法后再来归纳,这样可以水到渠成一些。其实有时候也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试一试。

  3、学生整体来说还算投入,但是仍有部分游离在课堂之外,学习气氛也不够积极。如何关注学生的学情,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都能认真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

  一堂好的课,不仅要精心的备课,设计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课,更重要的还需教师的'智慧,高超的分析、理解、处理教材的能力、合理的调控驾驭课堂的能力。虽然有遗憾,但是也要感谢遗憾,因为它让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5

  恐龙的灭绝,我本以为书上的种种说法已经很有代表性,很难再想出其他的原因了。不过试试看,也许能说出点什么呢。于是,我对学生说:“你觉得曾经是那么辉煌的恐龙家族灭绝的原因还有什么?”陈中杰说:“可能是其他星球撞上地球,发生海啸,把恐龙都卷到水里了。”尽管他不明白海啸是海底地震所引起一种灾难性的海浪。但猜想独一无二,又能联系当今社会时事,所以我对他大加赞赏。紧接着,杨文杰说:“可能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地震,使山崩地裂,恐龙掉到了地底下。”金正抄补充到:“而当时没有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前面刚学过《数星星的孩子》)”我听了,为学生的想象力感到骄傲,但地动仪是人类发明的,作为动物的恐龙不仅不会制造这种科学性极强又很精密的工具,又如何能使用呢?所以我又觉得很好笑。不过当然克制住了。只是说:“他们不知道哪里什么时候发生地震,所以逃脱不了地震的灾害,对吗?”有的学生说:“也许当时火山爆发,恐龙灭绝了。”李求乒说:“他们可能吃了一种有毒的食物,中毒死了。”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很有可能,不得不佩服他能想到这一点。雨菡说:“也许是有一次天气太热了,庞大的恐龙找不到水喝,渴死了。植物都枯萎了,恐龙又找不到吃的,饿死了。”有这种想法的学生真有逆思维,因为课文中的一种说法是:有一次,地球上的天气突然变得很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李求乒又说:“可能是因为恐龙之间相互残杀,最终恐龙灭绝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是个谜,因为很多的科学来往往是源于大胆的猜想。尽管今天学生的猜想没有考虑那么周全,但在课堂上我分明感到一些学生跳动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有时候觉得学生尽管可气,可无法掩盖他们的灵气。当老师的也许就是靠了这么一点点的对学生的欣赏而支撑他钻研繁难的教学吧。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6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文章第一自然段采用了做比较的写作方法,让我们明白恐龙(大约两亿年)比人类(三四百万年)在地球上生活的时间要早的多。通过图片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在中生代时期,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有着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可是在人类不断发展的今天,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我带领学生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的灭绝”的说法为线索,重点学习了课文第2、3自然段,研读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教学之后,我认真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地去投入、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一只只各式各样的恐龙让孩子根据它们的样子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一环节实际上还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服务的,接下来我又把图片中的一只只恐龙消失,目的就是让孩子理解“灭绝”的意思。对于词语教学和课文的阅读我采用直接检查的方法式,因为课文我课前布置孩子读过了,孩子应该比较熟悉,所以我就采用了略处理的方法,在课堂上花时较少。对于词语意思的理解我也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解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节省为了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口头概况能力

  在检查学生课文预习情况后,我安排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课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对于第一、二种原因的概况有困难,我引导的也不是很得法,对于孩子的这一种能力还需要平时不断加强训练。

  三、抓重点词学习课文

  在学习2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看画面想象天气的寒冷、从想象画面理解“十分寒冷”“严寒”等词语意思,结合恐龙自身的外形特点,思考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气的寒冷,它不能够抵挡住严寒而给冻死的这种说法,另外还抓住“突然”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对于第3自然段,我主要让学生自由学习,会排列5幅图片的顺序,就基本理清了事物之间的前因后果。

  不过,本节课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在指导学生理解“灭绝”“严寒”等词语时,未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概括总结,仅仅是一带而过。另外,在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恰当,写字时间不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只有不断的反思、发现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的课堂出现更多的亮点。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7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还应放在识字和写字上,重点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然后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交流识字方法,顺遍指导书写一两个字。反思这节课的不足:识字、写字的环节没什么创新之处,还是以前上课惯用的几个环节,学生也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也没能做到面向全体……感悟这一环节给人的感觉是很粗糙,不精细……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8

  恐龙的灭绝,我本以为书上的种种说法已经很有代表性,很难再想出其他的原因了。不过试试看,也许能说出点什么呢。于是,我对学生说:“你觉得曾经是那么辉煌的恐龙家族灭绝的原因还有什么?”黄帅说:“可能是其他星球撞上地球,发生海啸,把恐龙都卷到水里了。”尽管他不明白海啸是海底地震所引起一种灾难性的海浪。但猜想独一无二,又能联系当今社会时事,所以我对他大加赞赏。紧接着,吕好运说:“可能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地震,使山崩地裂,恐龙掉到了地底下。”樊灵鑫补充到:“而当时没有测量地震的地动仪(前面刚学过《数星星的孩子》)”我听了,为学生的想象力感到骄傲,但地动仪是人类发明的,作为动物的恐龙不仅不会制造这种科学性极强又很精密的工具,又如何能使用呢?所以我又觉得很好笑。不过当然克制住了。只是说:“他们不知道哪里什么时候发生地震,所以逃脱不了地震的灾害,对吗?”有的学生说:“也许当时火山爆发,恐龙灭绝了。”林小虎说:“他们可能吃了一种有毒的食物,中毒死了。”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很有可能,不得不佩服他能想到这一点。胡勇伟说:“也许是有一次天气太热了,庞大的恐龙找不到水喝,渴死了。植物都枯萎了,恐龙又找不到吃的,饿死了。”有这种想法的学生真有逆思维,因为课文中的一种说法是:有一次,地球上的天气突然变得很寒冷,恐龙耐不住严寒……林小虎又说:“可能是因为恐龙之间相互残杀,最终恐龙灭绝了。”

  恐龙灭绝的原因至今是个谜,因为很多的科学来往往是源于大胆的猜想。尽管今天学生的猜想没有考虑那么周全,但在课堂上我分明感到一些学生跳动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有时候觉得学生尽管可气,可无法掩盖他们的灵气。当老师的也许就是靠了这么一点点的对学生的欣赏而支撑他钻研繁难的教学吧。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9

  从发下新书开始,我就发现孩子对《恐龙的灭绝》这篇文章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班上为数众多的男孩子。平时也经常看见他们拿着恐龙的玩具在认真地玩。所以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们去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可以是故事、图片、玩具等等。孩子们兴趣盎然,看上去劲头十足,不停地讨论着。我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心中充满了期待,又夹杂着不信任。看明天吧!雷声大,雨点小的事太多了!

  第二天一早,我早早来到学校,检查孩子们的作业。开始的那几个,都没有完成,我不禁失望起来,想起了前几次类似作业布置后的惨状,心里哀叹:难道农村孩子的资料就那么难找,教师这样的教学准备工作就那么难以进行?可接下去的情形,却让我大吃一惊,心情也为之好起来。孩子们搜集的资料五花八门:有从幼儿园的书上找来的(原来幼儿园时就专门有一本介绍恐龙的书,非常生动和完整);有形象的玩具;有有趣的恐龙童话;还有一本《恐龙大世界》科学书,省去我好多内容的介绍,学生看了书就能明白很多科学知识;甚至还有一副恐龙骨架图。哦,我的孩子们,你们给孙老师带来了意外,带来了惊喜!

  我马上大大地夸奖了孩子们一番,瞧他们脸上那高兴的神情,我不禁为自己刚才的想法而脸红。我适时地请学生讲讲找资料的过程。没想到,一个小朋友为找到资料,翻了五、六本书,又征得姐姐的同意才完成作业,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让我感动。想想自己对学生的不信任,一些该查的资料因为开始几次的失败而没有进行下去,太不应该了。谁说我们的孩子不能去收集资料,那是教师对孩子不信任才说的话!让我们给孩子一片信任的天空,给孩子一片放手的天空!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0

  《课程标准》中指出,我们在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是想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1、兴趣是求知的源泉。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如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了大量的有关恐龙的图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光是简单的看,还要求他们看完以后还请他们用一句或者几句话来说说你最喜欢的那只恐龙,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来谈恐龙,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

  2、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生字词时,让学生先交流识字的方法后,再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去认识课文中的这些生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字教学学生是首当其冲的参与者,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环节。

  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学生是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对同一文本的感受也会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此在学生整体感知后让他们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在交流中,学生的理解更深刻了,体会更丰富了。

  3、教学着力体现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积累”的教学理念,适当让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两个句式训练,通过这个练习,培养学生有条例地说话。

  不足之处:

  1、第二环节安排识字教学,教师逐字进行分析交流,学得扎实,但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也占了不少时间,个人认为在形式上是否可多样化,如先让他们小组进行交流后再反馈。

  2、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后,针对学生兴趣取向,学其中的一部分即可,课堂上没有留点时间给学生写字,本课要写的字有9个,全都留到第二课时来写,效果会弱很多。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1

  《恐龙的灭绝》是新课标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是科普说明文,课文介绍了恐龙在地球上生活的悠久历史,科学家猜测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灭绝之谜的疑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文中介绍的恐龙灭绝的五种说法,还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对恐龙都非常感兴趣,不管是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全班交流汇报,说者都很尽兴,听者也是津津有味,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在拓展环节,我向学生推荐《蓝猫淘气三千问》——恐龙专题、《恐龙101问》、美国动画片《恐龙》,它更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课结束了,恐龙的话题还没有结束,相信孩子们还会继续探究下去。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2

  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从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和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出发,我以“课内得法,课外受益”为指导思想,抓住文本解读和延伸拓展两大版块,通过环环相扣的流程,进行探究性学习,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课内宝贵的时间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掌握开启知识殿堂的钥匙和开启门锁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文中介绍的五种说法,还要激发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不仅要让学生能够用书本中的语言来介绍恐龙灭绝的种种说法,还要能够以课本为例子,自觉地运用文中的段式来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说法。从以上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各种说法都非常感兴趣,不管是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全班交流汇报,说者都很尽兴,听者也是津津有味,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理想。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上必要的拓展是切实可行的,它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但如果大部分时间用来拓展而忽视对文本的解读,脱离语文学科的本位,一味地强调纯技术性的东西,一味强调课外拓展延伸。匆匆读完文本,就开始上网搜寻与课文相类似的材料,然后围绕材料进行交流。这样的语文就变质了。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课外拓展的资料,将它们糅合成一个整体呢?以上案例做了很好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汇报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感受课外探究的乐趣,领略科学的浓浓魅力;指名汇报的过程中,从易到难,提出不同的要求,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文本解读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将各种说法整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篇新的《恐龙的灭绝》,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

  总之,学生看作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个性的发展。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3

  《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文中列举了几种有关恐龙灭绝的说法,详略兼有。纷纭的说法,大胆的推测引发了学生对恐龙灭绝这个谜的探索。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特别是男生比较喜欢恐龙的,对恐龙也有很大的兴趣,在学生的兴趣之上,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集中精力去做,学与乐不可分。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知识”这一作业,因此导入新课时,先出示一些恐龙的图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来谈恐龙,“哗啦”许多只小手都举起来,争着想把知识说给大家听,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庞大、灭绝”。

  二、小组合作,品味语言

  语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过一个个例子学生自己品味语言,这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第一自然段学习时,引导学生抓住了“两亿年“”短多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等词句来学习。在教师示范归纳第一种说法“寒冷说”的引导下,学生小组合作归纳各种说法“撞地说、偷吃说、传染说、雄性说。”然后找出关键词,如躲避、耐不住、枯萎、哺乳动物、传染,体会恐龙灭绝的的原因。

  在指导学生读好“严寒说”这一段文字时,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冰雹肆虐,恐龙们身无遮挡,哆嗦着,吼叫着,蜷缩在一起……在想象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读出冷天的寒意、为恐龙的灭绝感到惋惜的情感。读“撞地说”一段时,边想象画面:行星撞上了地球,地球上一片黑暗,动植物渐渐地消失了……恐龙们饿得嗷嗷直叫,相互残杀……这种场景多可怕呀!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气读出恐怖的情感。这样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同情,让学生带着个体独特的感受来读好文章,这样的朗读指导还是比较有实效的。当然在朗读教学中我也力求体现形式多样、注重评价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学习整合资料,发散思维

  书上的种种说法已经告诉我们恐龙灭绝的种种可能,你还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什么说法?”我以为学生可能想不出多少答案来,没想到学生给我想到了很多答案,如:“可能是其他星球撞上地球,发生海啸,把恐龙都卷到水里了。”“可能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地震,使山崩地裂,恐龙掉到了地底下。”这些资料的得来,有的是查找资料得来的,有的是学生大胆想象出来的。虽然今天学生的猜想没有考虑那么周全,但在课堂上我分明感到一些学生跳动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

  上完课,感觉学生表现良好,师生配合默契,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在筛选资料时需要指导,评价的语言还要丰富一些。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好好地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使自己的课堂出现更多的亮点。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4

  《恐龙的灭绝》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组的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恐龙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今天送教下乡,我执教了《恐龙的灭绝》一课,从预设到生成,我深入地思考一下,有亮点也有诸多不足,记下自己的偶感,以期待自己的进步。

  提前接到通知是去乡下的学校上课,没有多媒体设备,只能上一节常态课。可是恐龙已经是不存在的生物了,有大部分的男同学都对恐龙有浓厚的兴趣,可还有很多同学不了解恐龙呢?于是我就预设了这样的导入:

  1、利用恐龙模型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恐龙模型)你们认识它们吗?(生回答同时板书:恐龙)你对恐龙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老师展示恐龙图片,并简单介绍恐龙的相关知识。

  3、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加上声情并茂的解说导入课题。

  师:我们刚刚看的图片是大约两亿年前,地球的主人,那时候地球上还没有人类,它们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请看课文的插图(140—141页)老师讲解并补充资料:你们看,这就是大约2亿年前的地球,到处都是恐龙,大的恐龙有几十头大象那么大,小的只有一只鸡那么大,它们有食肉的、有食草的、也有杂食的,你看,各种各样的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地上跑的,也有的在水中玩耍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地球上还有恐龙吗?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慢慢地灭绝呢?我们今天就一起学习课文《恐龙的灭绝》(补充板书:恐龙的灭绝)。(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后齐读课题)。

  这样分三步进行过渡,有图片有模型有情景有解说,虽没有多媒体的渲染,也很丰满,还没有脱离语文的本色。

  我个人认为一、二年级属于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还应放在识字和写字上,遵循的原则仍然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据此,我预设了如下的识字、写字的环节:

  1、请同学们打开书140页,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生字宝宝等着和你们交朋友呢?快去认识认识它们吧!(学生自己用自己习惯的、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生词)

  3、老师检查认读生词情况(出示生词卡片:齐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出示字卡:齐读、开火车读的同时组词、说话、说识字方法……)

  这四个环节中也是有梯度的,重点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然后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交流识字方法,顺遍指导书写一两个字。

  感悟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初步了解恐龙灭绝的几种说法,基于此我只是让学生自己读书用序号标出几种说法的序号,并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冻死说、饿死说、偷吃说、传染说、雄性说)并适当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还可能是什么原因让恐龙灭绝了呢?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识字、写字的环节没什么创新之处,还是以前上课惯用的几个环节,学生也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也没能做到面向全体……感悟这一环节给人的感觉是很粗糙,不精细……

  我在思考:低段的阅读教学若上公开课到底该怎么选择?是如这节课的设计一样既识字、写字也感悟课文?是专门识字、写字?还是上课伊始只是简单的复习字词的掌握情况,把重点放在感悟上?

  以上就是我对《恐龙的灭绝》这堂课的一点点教学反思,每一次磨课都让我有很大的进步,但困惑也总是接踵而至;每一次活动也都让我明白:想成为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是要靠勤奋努力的。知识的海洋太宽太阔了,我只采撷了大海中的几朵浪花,我还需乘风破浪,继续前行……

《恐龙的灭绝》教学反思15

  《恐龙的灭绝》这一课的科学性比较强,所以我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师生一起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出示一个小恐龙破壳而出的电影片段,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但是不光是简单的看,接下来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来谈恐龙,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理解“庞大”。

  二、抓住重点词学习课文

  我们人类只有三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在这一自然段学习时,我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的字、词。强调在朗读时要着重读“两亿年“”短多了”“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 ”等词句。在课堂上对学生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学会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应用信息、拓展信息, 能自主选择适自己探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不足之处:

  1.在认读完生字后,我虽然有这个意识,让学生把课文的句子读通顺。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不是做得很好。可以在指名的学生朗读后,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评点他是否读好,读不好的应该怎么改正,之后再读。这样一来就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朗读时困难的地方,再大家一起练读一下,可能效果更好;或者教师就必须范读,让学生学习。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依然是我教学中比较薄弱的地方,必须向有经验的老师认真学习。

  2.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后,课堂上没有留点时间给学生写字,本课要写的字有9个,全都留到第二课时去写了。

  3.在揭题“恐龙的灭绝”时,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灭绝吗?这样一问,学生就会去思考为什么用灭绝而不用死亡。“灭绝”就是永远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对“严寒”一词也没有讲到位,可以联上系上文中的“十发寒冷”来学习,让学生理解“严寒”不是一般的寒冷,而是十分寒冷,冷极了。

  4.整堂课中,教师的过渡语都不够通顺。可能是紧张吧,设计好的过渡语临场有些遗忘,导致教学偶有卡壳,这是很应该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