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项脊轩志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项脊轩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课文项脊轩志教案1 教学目标: ⒈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
课文项脊轩志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课文项脊轩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文项脊轩志教案1
教学目标:
⒈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解题
⒈介绍作者和“唐宋派”
⒉介绍“项脊轩”
“项脊轩”是作者的书斋名,“项脊”是作者九世祖道隆所居之所,作者把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既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又有表示书斋狭小之意。
⒊介绍文体“志”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三、整体感知
⒈朗读课文,质疑解难
⒉知识点归纳
⒊编写结构提纲
明确:第一部分(1~4节):主体(18岁作)
第二部分(5~6节):补记(35岁左右作)
⒋思考:贯穿本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
四、具体分析
㈠析“可喜”
⒈作者写了哪些“可喜”之事?
明确:变化之可喜(焕然一新)
喜〈独处之可喜(悠然寂静)
景色之可喜(姗姗可爱)
⒉作者是怎样描写项脊轩前后变化的?
明确:
狭小明亮
破旧←-前―修葺-后-→幽雅
阴暗安静
※本节既然是写“可喜”之事,为什么要写项脊轩的“旧”呢?
明确:渲染衰败、阴冷的凄清氛围,为写“可喜”作反衬,说明作者对它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⒊这一节的景色描写极富诗情画意,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渲染项脊轩的清幽境界?
明确:①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小鸟时鸣;
②表现了作者的幽静、恬适和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感情。
⒋齐读、小结
紧扣题目,落笔即写项脊轩。作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主客观互相融合,造成一种艺术的气氛与意境,但作者着意处并不在此,写“喜”是为了映带下文,更好的写“悲”。
㈡析“可悲”
⒈作者写了哪些“可悲”之事?主要运用什么写法?
明确:诸父异爨
母亲早逝
悲〈祖母厚望〉细节(白描)
妻逝无聊
⒉明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评归有光的文章:“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感动读者,正是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的特色。请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对哪些细节描写体会最深。
明确:
人物 细节描写 人物特点 作者感情
诸父 东犬西吠…
鸡栖与庭 兄弟隔膜
天伦不再 家道败落
无限感慨
母亲 叩门扉曰 关怀爱抚 母爱难忘
【“余泣”】
祖母 阖门持笏 关怀怜
爱期待 遗教难忘
【“长号不自禁”】
妻子 问古事∕学书 快乐真挚 恩爱难忘
【“室坏不修”∕“亭亭如盖”】
※穿插名家评价: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林纾
⒊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欢愉惨恻”的情感。
⒋小结
作者围绕项脊轩,通过日常生活小事来追念母亲祖母妻子,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清梅曾亮评:“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五、归纳写作特色
选取生活琐事,撷取典型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感情。
六、全文归纳
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寄情,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借轩写人,借轩抒情。明末清初黄宗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评:“予读震川文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事无巨细,唯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课文项脊轩志教案2
教学目的:
1 学习常用实词和虚词“顾”“稍”“置”“去”“归”等的用法。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名词作状语)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庭变迁的感慨。
4 分析归有光散文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目标:解题,介绍作者, 读课文,讲解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本课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佳作。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把“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感人至深。
二.介绍作者:
归有光(1507~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因作者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本单元的《登泰山记》(姚鼐)与本文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解题:
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四.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㈠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渗漉(shènlù) 栏楯(shǔn) 兀(wù)坐 修葺(qì)
B 斑驳(bó) 异爨(cuàn) 老妪(yù) 汝姊(zǐ)
C 阖(hè)门 长号(háo) 偃(yǎn)仰 婢(bì)女
D 扃牖(jiōngyǒu) 呱呱(gū) 门扉(fēi) 象笏(hù)
㈡.断句练习:判断下列各句断句是否准确。
1.日过午/已昏 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3.鸡/栖于厅 4.吾家/读书久不效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6.述诸/小妹语 7.然/自后/余多在外
正确的是:1.3.5.7
五.讲解第一段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句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用来判断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具有什么属性或属于什么范围的句子。译文中,能翻译出“是”,相关内容一定做谓语。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表判断的词有:①也,用“……,……也”的句式,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②用“者”“也”表示,其句式为“……者,……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③用“者”表示,句式为“……者,……”,如“陈轸者,游说之士”;④用“是、乃、为、即、则、非、亦、必、诚、皆、本”等词语表示,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⑤不用标志,直接用主语和宾语组合,如“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2.“室仅方丈”中“方丈”一词是何意思?
答:“方丈”是一丈见方的意思,也就是平方丈。这个词也另外用来指佛寺或道观中主持住的房间,并借以指寺院的住持。
3.“使不上漏”、“雨泽下注”和“以当南日”中“上”“下”“南”几个方位词的用法是否相同?
答:“上”“下”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上面”“向下”;而“南”还是名词,做定语。
4.指出下列词语在各句中的用法。
①以
A 以当南日 B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 臣是以无请也 D 以啮人,无御之者
②胜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予观乎巴陵胜状
C 何可胜道也哉 D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E 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③时
A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B 小鸟时来啄食
C 秦时与臣游 D 谨食之,时而献焉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三五”表示“十五”。古人记时,往往以两个数字的乘积表示应有的数量。再如“年方二八”,表示为十六岁。“桂影”指月影,神话传说,月中有桂花树,所以用桂代月。
六.朗读本段,边读边翻译。
七.分析与板书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第二段:
1.“然余居于此”中“然”和“居”应怎样理解?
答:然,但是,表转折;居的用法是居住,作动词,它的其它用法还有: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③居官守法 ④二者必居其一
⑤昂其值,居为奇货 ⑥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意思:①经过 ②处于 ③当,任 ④占据 ⑤存储 ⑥坐
2.本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起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多可喜”转景入画,“多可悲”点人事兴衰。
二.分析第三段
(一)分析第一层
1.释义:
①先是:即“先于是”,在此以前。
②……为一:成为整体,“一”是数词作名词。
③“而”的用法:
A 墙往往而是 B 客逾庖而宴
C 呱呱而泣 D 而庭阶寂寂
E 某所,而母立于兹 F 余扃牖而居
释义:A修饰连词,“地” B顺接连词 C修饰连词 D转折连词 E“尔”,你 F修饰连词
④东犬西吠: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鸡栖于庭”是什么句式?
状语后置句式。栖,读音同“期”,居住,停留。
3.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答:写与诸父饮,后庭院一再变迁,家境没落,表现一个“悲”字。
(二)分析第二层
1.妪:老妇人。
2.乳二世:乳,名词做动词,喂乳。
3.“厚”的用法:
①先妣抚之甚厚 ②水之积不厚
③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④遂厚葬之
意思:①好 ②深 ③忠厚 ④优厚
4.“先”的用法:
①争先恐后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先妣尝一至
⑤先达德隆望重
意思:①前面 ②率先 ③在……之前 ④逝世的 ⑤前辈
5.“所”的用法;
①某所,而母立于兹 ②鱼我所欲也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所以动心忍性
意思:①地方 ②……的东西 ③被 ④用来……的方法
6.分析:试概括本层的主要内容。
答:本层简间接追述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三)分析第三层
1.束发:古人男子十五岁要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丁。
2.“过”的用法:
①大母过余 ②非寡人之过也
③过故人庄 ④有过之,无不及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从轩前过
意思:①看望 ②过失 ③拜访 ④超过 ⑤犯错误 ⑥经过
3.“若”的用法
①久不见若影 ②仿佛若有光
③噤若寒蝉 ④若夫乘天地之正
⑤不思而言,童子不若
意思:①你 ②像 ③像……一样 ④至于 ⑤比得上
4.“效”的用法
①吾家读书久不效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③斯用兵之效也 ④东施效颦
意思:①成功 ②任务 ③效果 ④效仿
5.“当”的用法:
①他日汝当用之 ②以当南日
③木兰当户织 ④今当远离
⑤旗鼓相当 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⑦安步当车 ⑧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意思:①一定②“挡”,遮挡③对着④将要⑤对等⑥把守⑦当作⑧如果
6.分析:本层写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写自己怀才不遇,表现了愧对亲人的思想感情。
四.读本段文句,指译难句,板书总结。(略)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分析最后三个自然段,并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分析第四段:
1.“故”的用法:
①轩东故尝为厨 ②公问其故
③温故而知新 ④西出阳关无故人
⑤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⑥此物故非西产
⑦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意思:①从前②缘故③旧的④老交情⑤所以⑥本来⑦仍然,还
2.“殆”的用法
①殆有神护者 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③思而不学则殆 ④丧失殆尽
意思:①大概②危险③“怠”,懒惰④几乎,差不多
3.分析:试概括本段内容。
答:本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和项脊轩四遭火灾未焚毁的往事。
二.分析最后两段。
1.“为”的用法:
①余既为此志 ②庭中始为篱
③吾从板外相为答应 ④轩东故尝为厨
⑤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⑥窃为大王不取也
⑦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⑧唯弈秋之为听
⑨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⑩为富不仁
①写②做③作④作为⑤被⑥认为⑦替⑧宾语前置的标志⑨是;呢⑩为了
2.“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答:归宁,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3.“书”的用法:
①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②书非借不能读也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④得鱼腹中书
⑤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⑥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⑦或凭几学书 ⑧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意思:①信件②书籍③文书④字条⑤写⑥奏章⑦书法⑧《尚书》
4.“余久卧病无聊”中“无聊”与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答:相同。这里指没有精神寄托。现代汉语也是指因精神不好而烦闷。
5.“制”的用法:
①增其旧制 ②其制稍异于前
③其牙机巧制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因地制宜
意思:①规模②式样③构造④控制⑤制定
6.正文与附记写作时间大约隔多久?
答:大约十六七年。35岁中举后即离开项脊轩定居嘉定;29岁时魏氏卒,故为文当在18岁,35-18=17。
7.最后一句在文中有何表现作用?
答:作者回忆妻子手栽的枇杷,睹物思人,表现自己内心无限惆怅的心情。
三.齐读附文,分析板书:
四.中心: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追忆了许多可喜可悲之事,写出了对这座百年老屋的亲切感受,也写出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功业未就的忧愤心情。
五.写作特色:文风朴实,感情真挚,叙事曲折,自然动人。
1.景物描写富有诗意(第一段)
2.细节描写真实感人(老妪与我的交谈)
3.骈散结合的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抒情效果(如描写景物的句子)
六.作业
1.读文。
2.归纳词性活用的词、特殊句式、通假字。
3.完成一词多义的练习作业。
课文项脊轩志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3.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三、教学原则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思为主攻、练为主线。
四、教学思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成语,并以这个成语为谜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面:衣锦还乡。谜底:归有光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名作——《项脊轩志》。
(二)诵读品味
1.教师范读1、2段。
2.一名学生朗读3、4段,齐读5、6段。
要求:体味文中蕴涵的情感,找出文眼。
(三)学生分段译读课文
1.把握重点字、词、句。
活用词:雨泽下注 乳二世
古今异义词:比去,以手阖门 或凭几学书 已为墙
通假字:而母立于兹
一词多义:室始洞然 然睹促织 輮使之然也
2.学生分段口译课文,教师指导。
3.结构线索:
(1)修茸前后的.不同风貌。
(2)轩的变迁和家人轶事。
(3)补写丧妻前后轩中情形。
(4)写轩中的枇杷树。
项脊轩的变迁作
线索:--------------
作者的悲喜情感
(讨论:喜什么?悲什么?以哪种情感基调为主?)
4.文章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如何表现?请具体分析。
5.抒情技法:
(四)课堂练习(投影展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比去,以手阖门 大母过余曰
比比皆是 愿枉车骑过之
纳比笼中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比得软脚病
2.谈谈《项脊轩志》的抒情艺术(课后形成书面分析)。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