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春酒的教案实录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春酒 课文 实录 教案

管理员

摘要:

课文春酒的教案实录  【案例背景】  学期初,教研室发出通知,将在三月底进行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要求各校以省农村初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内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为主题,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初评学校优质课。城北中学是我的联系学校,参加他们的校本教研活动……

课文春酒的教案实录

  【案例背景】

  学期初,教研室发出通知,将在三月底进行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要求各校以省农村初中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内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为主题,进行校本教研活动,初评学校优质课。城北中学是我的联系学校,参加他们的校本教研活动是我的工作职责。三月初,我与教研组长商议,要以此为契机,尝试一种新的校本教研形式──“一人多轮上课”:确定一篇课文,全组教师同步备课,经过集体研讨,优化教学方案,然后由一位老师进行多轮上课,精心打磨优质课。

  沈优鸿老师成为了这个活动的主角。她很乐意。她认为,这既是挑战,又是机会,接受任务意味着锻炼与成长。毕竟一个能挑战自我,不讳疾忌医的教师才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沈老师选择了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下册的课文《春酒》。经过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反复修改设计方案,3月28日上午第二节课,在多媒体教室,她进行了第一轮试教。下面以课堂“剪辑”的方式呈现教学现场:

  师:“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出示幻灯片)这是作者琦君所说的一段话,多么感人呀,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对故乡、亲人师友、童年的怀念。那么同学们知道作者的根在哪儿吗?

  生:作者是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故乡在浙江温州。

  师: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的根,万水千山隔不断那幽幽思乡情!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看看她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去品尝那甜美的春酒!

  ……

  师:读罢此文老师产生了一个疑问,作者在文中说是“今年,我也如法炮制,泡了八宝酒,”既然是如法炮制那又为何不是“道地家乡味”呢?

  生:因为作者用的是美国货葡萄酒,而不是小时候家乡自己酿的酒。

  师:家乡味是什么?

  生:美好的回忆。

  师:说得多好。我们看儿子怎么说:“你用的美国货葡萄酒”。儿子似乎不领情。那么如果你是母亲,听了这话后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

  师:那么什么是春酒的“家乡味”?你能在文中品尝出春酒的“家乡味”吗?

  请大家 以“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的句式对家乡味作进一步探究。

  要求: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抓住关键字词品析。(出示幻灯片)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准备在全班作汇报发言。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我的童年乐趣。我找的句子是“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了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醉仙呢!”

  师:你能抓住关键字词作具体的品析吗?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品出童真、童趣的。

  ……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乡邻的和睦融洽(或“热情好客”)。 ……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母亲的施(或“乐善好”)。 ……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阿标叔的淳朴善良。……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出了节日的热闹喜庆。 ……

  ……

  师:“春酒”已不仅仅是春酒了。春酒是记忆中家乡的味道,是作者思乡情结的寄托!它里面融入了乡情,亲情,民俗,童趣。春酒是一根红线,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故乡,春酒是一份牵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春酒更是一壶佳酿,醉了母亲,醉了“我”,醉了乡邻,更醉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记忆中的故乡总是那样的美,逝去的一切也总是那么的珍贵。这一切曾经撩惹起多少游子感伤或甜美的心绪啊!思乡之情成了游子们的共同心声。台湾诗人余光中就是其中的代表,一首《乡愁》道尽了游子的心声,深受读者欢迎。(出示幻灯片)

  生:齐读《乡愁》。

  师:这首诗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表现“思乡”的主题,和本文作者以春酒为载体来突显“思乡”主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表现抽象的情感。

  ……

  初次研讨:

  课后,语文组进行了研讨。沈老师进行了说课反思:《春酒》的主旨是思乡,作者用一种洗净铅华的笔调絮絮诉说着对自己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该教学生什么内容?在教学上又该如何设计?我反复阅读文章,觉得文章最打动人的是细节。我决定抓住这一点,在课题“春酒”和主旨“思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于是,确定教学目标为:

  1、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3、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俗人情来表达思乡这一主旨。

  目标确定后,就对教学作了这样的设计:用琦君自己的话引出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通过品读精彩语句,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并用余光中的《乡愁》来拓展延伸,最后再列举古往今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课后再留一个作业:阅读琦君的作品,并推荐给其他同学。

  自己觉得这节课,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但是,总感觉时间很紧,所以,我自己讲的很多,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有一个困惑,需要大家帮助: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很多,这些教学内容怎么取舍?

  组里的老师进行了评议。大家认为,这节课颇有创新意识,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但是,有些教学环节的安排也不太合理:在第三个教学环节“品读精彩语句,感受细节描写”时,让学生以“在春酒里,我品尝到了……….”这种整齐的句式对春酒的家乡味进行品味,会造成学生的思维定势,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观点,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个性化体验。

  作为活动的策划者,我先对沈老师的困惑作了解答:要抓住文章最生动的细节进行品读,比如描写我和母亲的细节,不仅要再现形象,更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如果面面俱到,找出所有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当然就会出现“越俎代庖”的情况。

  接着进行鼓励: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且内容正确,并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师想教的与在课堂上教的基本一致,学生学的与老师教的也趋向一致。按照王荣生先生的标准,是一节“好课”。

  然后坦言:它离“优质”还有距离。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她和组里的教师共同思考,并要求修正教学方案,在下午进行新一轮的教学:

  1、要注意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从效果上看,这是教师在朗诵,学生在看表演,然后也就是把学生已经知道的“这个台湾作家是温州人”说一说,至于那“幽幽乡情” “魂牵梦绕”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就此引出课文的朗读,是谓“整体感知”,就显得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切实把握的反馈。因此,需要对开讲导课的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2、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关于“家乡味”的讨论,是研读文本的切入点。先行的设计中,是在讲了“真正的家醅”后,再研究“家乡味”的。课堂上,当学生已经感悟了“家乡味”就是“美好的回忆”时,教师本该在“说得多好啊”后,引导学生把回忆的内容,美好的所在,揭示出来的,但是,这个环节,教师关注的是预设的教学方案,心不在焉的肯定后忽视了“生成”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放弃了进入文本的最佳契机,实在可惜。这个教学细节,反映了教师教学机智的问题,也反映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分裂”。

  3、要摒弃教学组织形式化: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现场的“新宠”。对上课老师来说,采用它,可以博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美誉,冠上“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美名,对学生而言,可以自由一下,轻松一刻,颇受欢迎。因而,大凡公开课,几乎是每一节都有合作学习──讨论。这堂课场面热闹的大讨论,也是教师为制造看点而刻意安排。我认为,语文学习更多地与人生经验有关,更多地与悟性禀赋有关,因此更提倡个人体验和独立思考。只有在独立阅读中有一定难度,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才有必要提交小组讨论,而且要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品读富有“家乡味”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纯属个性化的学习,没有合作的必要性。要忍痛割爱。教学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

  4、要考虑拓展延伸的必要性:

  与小组合作一样,“拓展延伸”也成了新课堂的“标志”,是教师们热衷的环节。《乡愁》的引入,固然与文本的主题相关,游子的乡思情结是一样的。但是,学生能在一两分钟的时间里,理解这意象的“异曲同工”之妙,读懂余光中那份沉甸甸的乡愁吗?这个环节,看似使课更有宽度与深度,实则是个摆设,去掉这个环节,不仅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留出时间,让学生在深入感知文本后,对文章进行“情读”和“美读”;如果教师想在课堂求新出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须知:“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更有拓展性。” 建议对文章最后两段文字进行重点解读,使这节课有深度。

  反思研讨后,沈老师利用上午第四节课和午休时间,再三斟酌,反复修改,形成了新的教学设计。下午第一节课,在教室,进行了第二轮试教。下面仍以课堂“剪辑”的方式呈现教学现场:

  师:有人说:“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看一本旧的相簿,一张张泛了黄的相片,都承载着如许沉厚的记忆与怀念。”下面,我们就来翻一本名为《春酒》的旧相本。配乐,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有哪些旧照片在大家的记忆中定格?是用哪些文字“拍摄”的?还有张新照片……

  ……

  师:我们就在《春酒》中好好品尝它的“家乡味”吧。要求大家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并抓住关键字词品析。建议大家采用:“在春酒里,我品尝到了………。”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

  生:在春酒里,我品尝到了母亲慈爱。我找的语句是: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师:你能把母亲对我的关心、慈爱用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读。

  师:不错,重音处理得好。老师觉得“但是你呀”的“呀”字也很有讲究,可以把声音延长。老师也想读一读。 ……其实母亲在说这句话之前还说了一句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师:母亲为何得意?

  生:酿制了与众不同的八宝酒。别人的春酒里没放八宝。

  师:此处还可以看出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

  生:聪明能干..........

  师:是啊,我的母亲确实兰心慧质,那么母亲的得意劲用哪个字表现?

  生:“哟”字。

  师:大家把两句话连起来,一起读一下,体会语句中所包含的不同情感。

  ……

  生:“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我在这个句子里,品尝到了乡邻的和睦融洽。我能够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点一下酒”说明邻里之间关系是亲密随和,温馨融洽的。

  师:对啊,从另一侧面也可以看出小姑娘怎么样呢?

  生:小姑娘很讨人喜欢,活泼可爱。

  师: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

  生:“靠、点”这两个动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生:“舔一舔,才过瘾”在这儿我还能感觉小姑娘很机灵,可爱,还有向长辈撒娇的味道。

  师:说得真好,请大家来朗读一下,要体现小姑娘的活泼可爱,读出情感。

  ……

  师:作者的思乡之情在文中哪句话上得以充分体现呢?

  生:最后一句:“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师:作者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其情感基调和前文一样吗?

  生:不一样,前文的情感基调是轻松、明快的 ,而现在更多的是沉重、无奈。

  师:请大家先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再请学生作示范读,然后全班齐读。

  ……

  【再度研讨】

  课后,全组教师又集中在一起,先由沈老师进行说课反思:《春酒》一文的语言没有任何雕饰,平淡质朴,但平淡中见隽永,质朴中见真情。要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历其事、如临其境。力求让学生做到“用我的声音触摸你的灵魂”!自己觉得这节课有些环节做的比较好,学生语言品味十分到位,比如:在朗读时,一学生认为:“补气、健脾、明目的哟!”这个句子中的“哟”该拖长调(升调)来表现母亲的得意劲,而另一学生则不同意这样的读法,认为这和母亲的个性不符,以拖长调(降调)处理更适合。这些个性化的朗读体现了学生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个性化再创造。

  组内教师评价比较一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更趋合理,教师在课堂上组织调控更娴熟更有效。语言品味比较好,进步显著。

  在大家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我谈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这是节真正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对词句的理解和掌握,渗透着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交织着语文方法的把握与学习。这样的课已经是“优质课”了。当然,教学总是遗憾的,它总有不完美之处。我着重就“读”的设计谈以下建议:

  有些作用不大的手段和环节要割爱:比如配乐,只是为了营造课堂的某种情调,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造成干扰。而朗读也要和教学内容“配套”,如果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就安排默读为好。不同的阅读形式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更适宜于个体的阅读;而朗读在发音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更适宜于背诵;所以,这节课的“配乐朗读”与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就显得不“搭配”。其实,速读,可以很快地把握全文思路,了解文章大概内容,适宜于像《春酒》这样比较好理解的文本。

  此外,这节课上“读”的环节安排不合理之处还有: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采用的是“大家一起”“集体朗读”的方法。须知“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默雷特”,虽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文本感情的.把握基本达成一些共识,但是落实到具体的语句,个别的词语,学生的理解还是会有不同,所以,采用自由读,可以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能够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而集体朗读,具有相互暗示和提醒的作用,恐怕难以真正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当然集体朗读,对提高记忆的效果有一定的好处,这种方法更适宜于要求背诵环节。此外,指名朗读能够准确表现个别同学朗读的质量和对文本感受理解的程度,适宜于这个环节的教学,以达到检查、示范、比较的教学目的。

  不管怎么说,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感悟,加强朗读,是要肯定和提倡的;为了使正确的理念能有更好的效果,我们要认真去研究和探索读的有效形式。

  【案例思考】

  上课教师:语文阅读的教学设计,从教学方面来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作出的精心安排。可以这样说,没有有效的教学设计,就不可能保证有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过去我的教学设计,只注重教学前设计,一旦教学预设完成,就万事大吉。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课堂地位应是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过程必定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预设的教学在互动、对话的教学情境中,也必然遭遇“不确定性”的伏击,作为教师要灵活处理课堂的生成问题。因此教学前设计即教学预设要设计主问题、教学板块,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搭建平台,还要重视教学中设计即教学生成。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发现学生的需要,从而调整原先的教学流程,根据不断变化的教学情境再选择、再决策、再设计。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然而”课无完课”,教学总是遗憾的,对于已成“历史”的课堂还需要我们去反思,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科学,这样的课堂是否受学生欢迎等。语文教学设计也只有本着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组织课堂教学,才是新课程下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我愿在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中,继续进行“教学现场”的研究,在这样的研究中感悟教学的规律真正学会教学,获得发展。

  教研员:城北中学是我的“联校”单位,平时交流频繁。这次,我“策划”这个“一人多轮上课”“教学现场”研讨活动,并全程参与,同步反思,感触良多:

  就活动本身来说,它并不特别新颖,也是以课例为教学研究载体,活动的主角把主观的、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理想的“平面蓝图”“演示”为客观的、带有个性特色的、现实的“立体场景”;所有的参与者,“聚焦”这个教学现场,在教学思想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共同研究教学设计与教学呈现的合宜性,研讨出从课文本身、从老师所长、从学生已有的语文实际出发的富有独特个性的教学方案。通过多轮上课,使活动的主角,在这个“教学现场”中,真正学会教学;让其它教师,参与活动全过程,在这个“教学现场”中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仔细观察、理性分析,从而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艺术等问题,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提高研究活动的实效性。

  再说,语文课堂情境是极为复杂的。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透视课堂,它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从社会学角度看,它呈现的是人际交往的画面;从文化学角度看,它呈现的是成人化(教师为代表)与少年文化的互相沟通、整合的画面;从心理学角度看,它呈现的又是师生心理不断冲突、调适的画面。一个教师文化底蕴、专业水平、教学经验、教学理论的积淀,都会在课堂上张显。这样,原本更多考虑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符合课改形势下学生发展的需求的“课程的语文”教学预案,会带上教师个性的风采,这就意味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进行了转化和提升。课堂又是动态不居的,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料一切。“一个人两次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变化与“不测”挑战着教师,使“多轮”上课更有研究价值,也使这样的教学现场具备了生成的特点,呈现的教学问题往往是个性与共性的“糅合体”,使研究的意义不断建构与升值。

  这次活动沈老师很努力,备课、上课、说课、听评课、修改、再试教、再说课、再修正、再上课、反思、写教学实录,没完没了,她都很乐意,积极加上虚心,使原本一个普通教师,成为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二等奖得主,获奖层次与骨干教师同列,确实可喜。而这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城北中学校本研究与奉化市进修学校初中语文“研训一体化”活动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