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时间:
管理员
分享
标签: 教学设计 课题 元素

管理员

摘要: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3《元素》教学设……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通用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及其存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由百余种元素组成”以及“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建立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以及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学习活

  动项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播放一段“补钙、补锌、补硒”的电视广告,提出问题:广告中宣传的钙、锌、硒指的是什么?

  学生观看,引起兴趣

  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很想知道食品或药品里的营养元素到底是什么。

  元素的概念

  1、复习提问

  (1)相对原子质量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2)有碳12,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呢?

  2、讲述:几种碳原子的构成情况

  碳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碳12

  6

  6

  碳13

  6

  7

  碳14

  6

  8

  几种氧原子的构成:

  氧原子

  质子数

  中子数

  氧16

  8

  8

  氧13

  8

  9

  氧14

  8

  10

  我们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同样把这些凡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3、设问:那什么叫元素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9页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并画出关键词句。

  4、讲述: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包括三个要素:(1)具有相同质子数;(2)同一类原子;(3)总称。

  这就说明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原子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5、讲述:元素的种类划分依据是“质子数”,与中子数、电子数无关,只要质子数相同,就是同一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就是不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6、讲述: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世界上已知的物质有3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

  1、回忆、思考并热烈讨论。

  (1)真实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1/12之比。

  (2)猜想。

  2、认真听讲、领悟

  3、回答: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4、领悟教师的补充讲述,识记元素的三要素。

  5、领悟理解元素的划分依据。

  6、感受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

  引导学生复习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巩固元素的特点、定义

  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设问:前面我们学过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现在又知道元素可以表示物质的组成。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2、讲解:原子表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元素表示的是物质的宏观组成。

  [投影展示]元素与原子之间的比较:

  原子元素区别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微观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那些及几个原子构成。如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联系

  元素的概念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3、总结并板书;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在于: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4、讲述: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构成”,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时一般用“组成”,对应关系如下:

  (1)物质由xx元素组成;

  (2)物质由xx(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3)分子由xx原子构成。

  1、思考,理解,记忆

  2、分析、讨论、回答:

  (1)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

  (2)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4、理解、记忆

  指导学生学习比较的方法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元素的应用

  1、设问:教材P59“讨论”——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在这两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变化?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2、讲解:第一个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分别由硫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生成物是二氧化硫,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第二个反应中,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生成物是水和氧气,分别由水分子和氧分子构成。可见,分子发生了变化。

  在第一个反应中,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硫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硫和二氧化硫中的硫都属于硫元素。第二个反应中,过氧化氢中的氧和水、氧气中的氧都属于氧元素,过氧化氢中的氢和水中的氢都属于氢元素。

  3、小结:可见,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元素也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讨论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而元素不变。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自主获取知识,让学生形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元素不变的观念”

  元素的分类

  1、讲述: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而组成这些物质元素只有100多种元素。这100多种元素也可以分成几大类。

  2、引导: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元素可以分成哪几类?

  [提示]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考虑。

  3、小结:

  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碳、硅、氧等

  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等

  1、了解

  2、阅读教材62页资料卡片合作探究。

  金属元素;“金”字旁

  非金属元素固态:“石”

  非金属元素液态:“氵”

  非金属元素气态:“气”头

  稀有气体元素:“气”字头

  3、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概括能力。

  元素的含量

  1、提问: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情况如何?记住前4位。介绍记忆方法:氧(养)硅(闺)铝(女)铁(贴),连起来的就是“养闺女贴(心)”

  2、设问: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分布情况又怎样呢?

  记住前4位:氧碳氢氮

  1、学生阅读教材60页

  记忆:氧硅铝铁

  2、氧碳氢氮

  培养自学能力

  利用诙谐、幽默语言记忆,激发兴趣,容易记住

  小结

  本节课要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化学变化中的元素观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学生回忆,巩固

  知识整理,条理化知识点。

  练习

  作业

  附:板书设计

  课题3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3、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改变

  4、元素的分类

  5、元素在各物质中的含量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候课

  请同学们挺直脊背,端正坐姿,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知识的挑战。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投影01】)

  二、先学。

  1.自学指导。(15分钟)【投影02】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P97-99的相关知识点,完成以下任务。

  (1)人体组成元素主要有哪些?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主要有哪些?

  (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5分钟后,比一比看哪些同学能很好的完成检测题。

  2.检查复习效果

  检测题P10012

  三、后教

  1.先交换课本后更正。

  请同学们仔细看这两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请举手。(指明优生更正)

  2.讨论:(先让优生兵教兵,优生讲的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

  评第一题:

  拓展: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评第二题:

  拓展:必须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四、当堂训练(15分钟)出示【投影03】,导学案P102-103

  必做题1-8选做题9-10

  五、精讲、点拨,更正、小结。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懂得一些生活常识。

  初步学会运用多种手段(特别是网络)查找资料,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获取有用信息;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二、重点和难点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即一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可现场上网的课件,随时上网查阅资料。

  2、调查市场上有哪些补钙、补锌、补碘、补硒和补铁等的保健药剂或营养补剂出售,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上课带来。

  3、收集几种不同品牌和不同产地的食盐包装袋、牛奶瓶(或牛奶袋),上课带来。

  四、教材分析

  课题2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着重叙述了组成无机盐的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钙、钠、钾),同时教材还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铁、锌、硒、碘、氟几种元素的生理功能。教材指出了微量元素分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三类,而必需元素也有一个合理摄入量问题,摄入过多、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这将使学生认识到,对含某些元素的营养补剂要科学地、辩证地看待。

  五、教学设计

  活动一:观察与思考

  屏幕投影学生观看三幅图片,思考病人得了哪种疾病说(或猜)出疾病名称。第一幅:;第二幅:;第三幅:。(根据学生回答逐一显示图片和疾病名称:粗脖子病、佝偻病、龋齿)

  思考你知道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吗引出课题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97~P101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多少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哪一种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哪一种这些元素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划分的依据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学生阅读和课堂交流)投影一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小结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过渡下面着重讨论钙、碘、铁、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投影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5~P97内容。并积极讨论:

  1.钙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你对钙元素的认识。交流汇报学生将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展示。(如果学生准备的资料不是很充分,教师此时可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现场连接到相关网站演示,同时告诉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

  角色扮演课前精心挑选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课堂上出其不意地演出如下一幕:一位“老人”突然从教室后走向讲台,在跨上讲台时,故意摔了一跤,“老人”痛得呲牙咧嘴地坐在讲台上,用双手捂住一只腿(作痛苦状),口里自言自语:“怎么又把腿摔断了”教师乘机提出如下问题: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自然地转入到怎样科学补钙上来。

  问题情景如何科学饮用牛奶你知道生产商用什么方法来保存鲜奶吗学生讨论后投影:喝牛奶的误区常见的有:

  ①饮袋奶、不加热。袋奶采用75℃左右的巴氏灭菌法,没有高温瞬间灭菌彻底,故袋奶中残留有细菌,因此,喝袋奶必须煮开了再喝。

  ②空腹喝牛奶。空腹饮牛奶会使肠蠕动增加,牛奶在胃内停留时间缩短,营养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因此,喝牛奶最好与馒头、面包、玉米粥、豆类等同食。

  ③食物搭配不当。牛奶不宜与含鞣酸的饮食同吃,如浓茶、柿子等,这些食物易与牛奶反应结块成团,影响消化。牛奶与香菇、芹菜、银耳等配合食用,对健康大有益处。

  ④饮奶时间安排不当。喝牛奶以每天早、晚为宜。清晨饮奶能充分补充人体能量;晚上睡前喝奶具有安神催眠功效。

  投影将学生带来的牛奶袋、牛奶盒和牛奶瓶等实物上的图案和说明文字投影到屏幕上。同时教师将收集到的琳琅满目的各种补钙品补充投影到屏幕上。

  问题情景阅读屏幕上情景素材:

  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含钙丰富而又易被人体吸收的奶及奶制品目前尚未走上大多数国人的餐桌,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国人饮食上通常是以含钙量很低的素食为主,基本上不能保证钙的供应。这种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使得国人缺钙确实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设问是否有一种既能照顾城镇,又能兼顾农村居民的补钙措施谈谈你的“金点子”。说说你选择这种措施的理由是什么。(分组讨论,达成共识)投影你我共识:

  ①安全、有效──安全第一。

  ②经济又实惠──买得起。

  ③生活化、长期化──每天都吃。

  补钙措施:食用钙盐(盐中加钙)。

  小结: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过渡那么,如果人得粗脖子病,又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呢(共同学习第二种元素──碘)

  2.碘

  交流展示碘元素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教师将其实物投影到屏幕上。投影碘有“智力元素”的美誉,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有25~50毫克(平均35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属于70余种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乏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具有影响肌体代谢、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的生理作用。因此,如果甲状腺功能异常,分泌激素过量或不足,势必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导致种种疾病的发生,如较常见的甲状腺问题。问题预防碘缺乏病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通过讨论得出补碘的有效途径是食用含碘食盐。

  活动二:讨论并交流

  1、你家里炒菜做饭使用铁锅还是铝锅用什么锅较好谈谈你选择的理由。

  2、教材P101练习与应用:根据你所知道的知识连线。

  3、通过对碘、钙、铁、锌、硒五种元素的学习,请你用一句广告词来反映其重要作用。要求通俗上口,特点鲜明,字数少。

  五、反思与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体会、方法)投影学生小结,屏幕投影。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有11种,它们占人体质量的99.95%。

  无机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还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物极必反,凡事都应有一个“度”,元素的'摄入不应过量。知道了怎样科学饮用牛奶。

  有些商品标签上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学会了怎样看商品标签上的信息。

  投影关注健康,珍爱生活,用科学把握生命。

  六、课外作业(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微量元素氟、钠和钾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并了解人体是如何摄取这些物质的。

  2、查阅资料,我国有哪几种主要的地方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3、对伊战争如箭在弦,武器核查仍在继续,战争给人们的创伤实在太多太多。1991年海湾战争中曾使用了贫铀弹。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贫铀弹对人体究竟有什么伤害对此你有何感想。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元素的概念;

  2、统一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的读法及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略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评:这样的复习提问不仅复习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

  新课引入:构成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不管构成哪种分子的氧原子,它们都有8个质子,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我们把这些氧原子总称为“氧元素”。同样把具有6个质子(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称为碳元素。此外,还有铁元素、氯元素、钾元素等等。

  〔板书〕一、什么叫元素?

  阅读元素概念的有关内容。(画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句):

  〔分析〕无论在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具有相同的结构。其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有8个质子。所有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的这一类原子,就统称为氧元素。所以说氧气、二氧化碳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同样硝酸铵分子、尿素分子中都含有氮原子,所以说它们都含有氮元素。

  评: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看书,画关键词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方法。

  强调:

  1、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数。

  2、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同一种元素。

  〔板书〕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2)元素组成物质。

  (3)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的。

  〔分析〕元素概念包括三个要素

  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②同一类原子

  ③总称,这就明确元素是一个建立在微观概念基础上的宏观的集合概念。

  也表明了元素只论种类而没有个数的特点。例如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大量水分子组成的。但却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也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分析〕世界上的一千多万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到月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元素仅有112种,这112种元素怎样组成形形色色的物质这是化学课长期学习的问题。这一百多种元素的差别,就是原子中核电荷数不同。

  〔板书〕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氧、硅、铝、铁、钙……………

  教会同学们会看“地壳里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图。记住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还可介绍宇宙、地壳、水、生物体、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指导阅读选学材料。

  〔板书〕二、元素符号

  〔分析〕目前知道一百多种元素,组成世界上成千上万种的物质。为了应用和交流的方便,化学元素除各国语言文字的名称外,化学上还确定了一套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在古代各个国家,甚至各人都自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元素。这样很不便于科学文化的交流。19世纪道尔顿用园圈内加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元素,但由于元素不断发现,这种符号也不能适用了。后来1860年世界各国的化学工作者大会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素。这种符号就叫做化学元素符号。

  (1)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氧、氢、氮、碳元素就依次用O、H、N、C来表示等。

  (2)若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可再附加一个小写字母加以区别。如C表示碳元素,Ca表示钙元素,Cu表示铜元素等。

  〔板书〕

  1/写法

  (1)1—20号元素是按质子数1—20排列的。

  (2)写法一大二小。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一大二小”的原则必须牢牢掌握,否则不仅达不到交流的目的,还闹出笑话来。如钴的元素符号是Co,如果写成CO,就不是钻元素而表示化合物一氧化碳了。

  评:把元素符号按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排列进行教学,这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后面,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化合价、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教学作准备,使学生初步形成“周期”的概念,为高中学习做铺垫。这种方法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掌握这些基本上能满足初中阶段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需要。

  〔板书〕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表示一个氧原子。

  练习:说明H、K、Cl、O、Al代表的意义?

  (3)系数:5个氢原子如何表示?

  练习:写3个氢原子,10个硫原子,5个铝原子……

  〔板书〕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分析〕元素和原子是属于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但它们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为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的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可将下表制成投影软片进行投影和讲解。

  [小结]

  本节课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熟记、会写会读27种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3、元素和原子的比较

  布置作业:P651、2、3、4

  教学反思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改革精神,贯彻了课改的内涵,也反应了《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教学后,学生只能对元素概念有了一个更理性的认识,但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认识到只有均衡膳食才能更好的维持人体的元素平衡。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难点: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三、设计思路:

  从补钙的生活经验,从电视中经常看到有关补钙、补锌和补铁等广告,以此为基础对于本课题内容应该不难理解。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时不够重视。

  四、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金搭档”广告视频

  【讲解与过渡】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是元素。(引入课题)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5,并出示下列问题:

  1.人体中常量元素有哪些,哪几种含量较高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什么

  3.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认识教材上图表的内容,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教师点评并讲解】人体中含量超过%的为常量元素,含量在%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讲解】氧、钙是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常见的主要有铁、锌、碘、硒等。【过渡】猜字谜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常量元素钙钠钾

  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

  有害元素铅镉汞(介绍水俣病痛痛病)

  课堂练习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O,C,H,N,Ca,P,K,S,Na,Cl,Mg微量元素(含量小于%):Fe,Zn,F,I,Se(硒)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常量元素:钙钠钾

  2.微量元素:铁锌硒氟碘3.有害元素:铅镉汞

  五、教学反思: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本节课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感悟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本节课的教学大量用到学生分组讨论,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确立三维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能够做出解释。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对新知识的体验与探索,将认知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中引导学生懂得合作、讨论与交流,实践与探究,查阅资料等多种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以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关键是让学生形成清晰的元素概念。在原子结构信息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点,然后导出元素概念;再次呈现两组原子结构信息,让学生练习,并巩固元素的定义;接着自学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通过阅读元素符号的表格,归纳元素的简单分类;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最后,通过字母组合游戏、元素与健康、物质中的元素组成练习来加深本节课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设计策略:

  1、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从学生存在的问题出发设计化学教学

  2、从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化学教学

  课题2元素(第一课时)

  导学案设计

  一、教与学目标导航

  1、教学重点:掌握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3、中考考点:元素的概念,常见元素符号记忆与书写,元素符号的意义。

  二、预习案

  ⑴什么是元素?找出元素定义中的关键词,并在书上圈划。

  ⑵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7的原子和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26的原子是同种元素吗?

  ⑶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结构中的()部分,与中子数有无关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不同。

  ⑷读课本73页图4-4,了解不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在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少,作物生长大量需要的元素是(),所以作物要施肥。

  (5)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三、教学案

  (一)自学质疑

  1、O2、O3、H2O、H2O2等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什么元素?

  2、O2、O3、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3、H2、H2O、H2O2等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原子,这些氢原子中什么是相同的?我们把质子数为1的一类原子统称为什么元素?

  4、什么是元素?原子的什么决定了元素种类?

  5、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100多种,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4位元素是哪些?生物中,海洋中含量较高的元素分别是哪些?

  6、图4-5中外国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想到了什么?

  7、书写元素符号的方法是什么?

  8、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9、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二)交流展示

  元素的概念

  1.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

  2.地壳中的前4位元素是氧、硅、铝、铁

  3.国际上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元素符号

  4.元素符号书写方法

  5.元素符号的意义

  6.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互动探究

  1.对比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四)精讲点拨

  1.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发生分裂),分子种类改变

  2.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发生分裂),原子种类不变

  3.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4.元素是宏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的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是微观概念,用于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即讲种类又讲个数。

  (五)矫正反馈

  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氧分子和氢分子构成的

  (六)迁移运用

  课堂练习

  (一)元素符号组合游戏:请把它们变为你认识的元素符号。

  ABCMN

  auelg

  (二)试找一找,下述哪些物质里含有相同的元素?

  氧气(O2)、水(H2O)、过氧化氢(H2O2)、

  二氧化硫(SO2)、氢气(H2)、硫粉(S)

  (三)身边的元素——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进补的广告,这里的锌指的就是元素,像这样的元素你还知道哪些?

  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篇7

  三维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知识与技能:

  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反应的化学性质。

  ③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②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毒性及杀菌消毒的作用,理解物质都有两面性,我们应把用好物质,使其为人类的发展服务。

  教学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氯气与水及碱液的反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和分析引导法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在1744年发现氯气的。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研究确认。

  [思考与交流]

  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结论]氯气的实验室制法:4HCl(浓)+MnO2MnCl2+2H2O+Cl2↑

  [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一、氯气

  1、物理性质:

  氯气是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易液化。

  闻气体的正确方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讲解]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

  [故事]因为Cl2有毒,在一战中,曾被德军制成毒气弹等化学武器用于战争。在战场上使得英法联军伤亡惨重。

  [讨论]假如你是一名士兵,当遇到由氯气制成的毒气弹顺风爆炸时,你认为可采用哪些措施进行防御?(①人躲向地势较高地方去。②防毒面具。③活性炭。)

  2、化学性质

  [自主探究]

  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

  [结论]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2Na+Cl2加载中...2NaCl

  [分析]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金属反应。

  [板书]Cu+Cl2加载中...CuCl22Fe+3Cl2加载中...2FeCl3

  [顺藤摸瓜]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请同学们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跟铝反应:。②跟镁反应:。

  [过渡]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4-3]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讲解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后,由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

  H2+Cl2加载中...2HClH2+Cl22HCl

  [现象]

  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气体。

  HCl是无声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HCl的水溶液叫做氢氯酸,亦称盐酸。打开浓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酸雾)。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思考与交流】通过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的燃烧反应,你对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结论】①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②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③所有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顺藤摸瓜]

  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P在Cl2里燃烧:

  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P+3Cl2=2PCl3(液体)

  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P+5Cl2=2PCl5(固体)

  ②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C+2Cl2=CCl4

  [小结]

  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Cl2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非金属直接化合。Cl2可用于合成盐酸,自来水常用它来消毒、杀菌。

  〖板书设计〗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剧烈的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反应:2Na+Cl2加载中...2NaClCu+Cl2加载中...CuCl2

  2Fe+3Cl2加载中...2FeCl3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H2+Cl2加载中...2HClH2+Cl22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