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可能性》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可能性》教学设计1 ……
《可能性》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可能性》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能性》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教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某些事件可能发现的机会,并学习有关的统计内容。这是在学生进行过简单的统计和己经初步认识某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基础上安排的。教材让学生摸球的实验,引导学生先估计,再实验,从实验中发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在此过程中,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记录数据。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探索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中,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做出简单判断和适当的解释。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活动准备:每组各3个大小相同黄、白球,一个不透明塑料袋,一条蒙眼睛的带子,一个正方体,由正方体上分别两面写上(1、2、3)红、白颜色的小棒各4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人
师:今天,老师要带每小组到数学乐园去玩个痛快,高兴吗?还要评出合作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二、展开活动,探究问题
1、活动一:瞎子摸球。
学生从装有3个白球,3个黄球的袋子里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再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1)向学生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估计白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3)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分工合作。
(4)小组内交流: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
(5)汇报交流:根据你们组统计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活动二:掷骰子。
学生把两个面上写“l”,两个面上写“2”,两个面上写“3”的小正方体抛30次。
(1)说明活动要求。
(2)学生完成表1后由小组长收集,另外三个小组的数据填入表2。
(3)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4)汇报交流。
3、活动三:放小棒
在袋子里放4根小棒,怎样放才可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a、任意摸一根,不可能是红小棒。
b、任意摸一根,可能是红小棒。
c、每次任意摸一根,摸50次,摸到红小棒和白小棒的次数差不多。
(1)学生依次按要求先在小组内讨论,再验证小组内的说法。(在口袋里放小棒)
(2)汇报交流。
三、活动总结
l、由学生评出本次活动中完成得较好的小组给予奖励
2、说说你在这次快乐的活动中知道了什么?
《可能性》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98-9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可能性》教学设计。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难点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学准备:
教具:红、黄、绿三色转盘、红色转盘、装6个红球的1号口袋和装3个绿球3个黄球的2号口袋
学具:红色、黄色纸牌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教师出示一张由红、黄、绿三色组成的转盘,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可能”来回答。接着出示一张红色转盘并提问:“指针转动后,会停在那里?”引导学生用“一定”来回答。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就像玩转盘一样,有时能确定,有时不能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揭题: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活动一:老师这儿有两个神秘的口袋,1号和2号,每个口袋里有6个球。老师请12个小朋友分两组来摸,看谁能摸到代表幸运的红球。在摸的过程中引导“怎么第一组的小朋友个个那么幸运,每人都能摸到红球呢?这两个口袋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哪个小朋友敢猜一猜?打开口袋验证。并小结:1号口袋里全是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红球,2号口袋里没有红球所以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可能性》教学设计》。(板书:一定 不可能)
继续观察2号口袋里面的球,想一想,任意摸一个,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板书: 可能)
活动二:小朋友,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交流结果。下面我们继续来玩游戏。打开课件竞猜一栏,玩举牌游戏。1、一定能摸出黄色的'球。2、可能摸出黄色的球,可能摸出红色的球。3、不可能摸出黄色的球。
活动三:选取生活中的事例来做一下判断。
1、下周五会下雨吗?
2、今天是4月2日,明天是4月3日。
3、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科学家。
4、因为破环了环境,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
活动四:讨论
1、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
2、什么事情可能发生?
3、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学以致用,内化提高
1、箱子里要放4个球,摸到黄球有奖,该怎么放?
2、学校要在4月1日---4月17日之间安排两天开运动会,根据天气情况,你觉得安排哪两天最好?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作业:练习册自练自测
《可能性》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统计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盒、扑克牌、各种颜色的球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一张7和一张8,洗牌后抽出一张)请同学们猜猜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
师:为什么意见不一样呢?这张牌有几种可能?(慢慢翻开另一张牌展示一下)现在能告诉老师,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吗?为什么?
2.小结展题
师:刚才的第一次猜牌因为不能肯定它是7还是8,所以结果有两种可能,(板书:可能),当老师已经展示另一张牌是7,所以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一定是8,而不可能是7。(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请学生打开课本)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1)(屏幕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大家说说自己喜欢表演什么节目呢?
师:同学们喜欢表演的节目真多,我们就分成唱歌、跳舞、讲故事和其他四种节目类型吧。怎样确定由谁表演哪一种节目呢?请同学们观察第104页主题图后说一说方法。
(2)感知不确定事件。
讨论交流:如果用抽签的方法,每人抽一次,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师小结:用抽签的方法,每位同学抽到的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3)感知确定性事件。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呢?(表演自选节目)
小结:每位同学能表演自己一定喜欢的节目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它只有一种结果。1.超级竞猜(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一定、不可能
师生共玩游戏,拿出一号盒。学生摇动盒子,随便抽出一个球,教师猜。(再揭示老师猜对的原因:盒里全是绿球。)还能抽出其它颜色的球吗?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全是绿球,所以抽出的一定是绿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
学生从二号盒里摸出绿球抽奖(指几人摸都不中,引导猜想:二号盒里根本没有绿球。)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绿球,所以不可能抽出绿球。
师小结:当我们完全确定抽出来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就要用一定、不可能来作判断。(板书:完全确定)
(2)体验事件的.不确定性:可能
师:既然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抽出绿球,那么同学们就不可能中奖,觉得这样的抽奖有意思吗?怎么解决?(把1号盒的绿球放进去)
师摇动,请学生上台抽,抽之前问:他从里面抽出一个球就一定能中奖吗?为什么?
小结:现在2号盒里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的球,那么,我们摸到的球就有四种可能,能确定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吗?(板书:不能确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学生抽,实际体验)
(3)可能性的综合体验。
小组讨论,学习例1。
2.小小判官(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小组学习例2,再选题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要求:个人思考,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3.看书质疑。
三.活用知识,点拨深化。
1.你说我说大家说。
刚才我们大家都学会了用这么多词来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谁想得又快又多。(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2.聪明小画家
师:今天这么高兴,老师准备在我们班上办一个画展,请看要求,小组合作,涂好了把它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吧!比比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好!
(学生涂好了展示,全班评价)
4.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猜猜他(她)是谁?老师每提示一次,学生就可以猜一次。
5.游戏总结,选出冠军小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感觉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个游戏?有什么收获吗?
再过两个星期我们学校要举行校运会了,你们觉得我们班会赢吗?
赢得比赛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但是,比赛结果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我们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结果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能性》教学设计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高度社会化,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处理,出现许多决策问题需要人们去分析、评价,统计知识及其方法已渗透到了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的策略分析方面,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统计知识已作为数学教育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经。北京市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结合生活实例、通过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渗透有关统计的初步知识,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可能性》一课是数学教材第四册第十单元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的概率知识主要是以直观为主的。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亲自实践、体验,在游戏中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奠定基础。
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体现课改新理念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这几只小螃蟹要进行一场跑步比赛,它们都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不信你听!(课件)你们说说谁能得第一?(个别发言)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场次的比赛中,每一只螃蟹都有可能取胜,这就是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来体会可能性。
二、活动体验,自主探究
(一)师生共同体验“一定”,“不可能”
1、我们先来做个摸球的游戏:(出示一个口盒都是粉色球)
师: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谁来摸一个给大家看看?(指名到前面)
(1)你们猜猜他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球?
(2)你说说你有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摇一摇,不能偷看)
(3)我也想猜猜,你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的。(生拿球)给我点鼓励
(4)谁还想摸?你摸出的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5)我猜一定还是粉色的。
(6)谁还想来试试?
(7)你知道这个盒里的小秘密了吗?(指名)想不想验证一下(一个一个拿)
小结:正像你们所说的,这个盒子里都是粉色的球,任意摸一个,摸出的一定是粉色球。(板书:一定)
2、师:在这个都是粉球的盒子里,有可能摸出你们刚才所说的黄色……的球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正因为这个盒子里没有黄色……的球,任意摸一个就不可能是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二)小组合作,体验“可能”
师:在我们摸球的同时,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摸球,看看他们是怎么摸的?(录象)
师:看明白了吗?做这个游戏时应该注意什么?
不能偷看(一会儿在做游戏时,大家都来做监督员,互相监督,不能偷看。)
结果怎么办?组长要做好记录。摸到红球就在红球那做个标记……
你们都等不急了吧,在组长的位子里也有这样的一个盒子,请静静的快把它拿出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按顺序摸球,请把结果填在表一中。(小组活动)
师:我们统计一下,你们组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按组说)
师:观察每组摸到粉球和黄球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几次,黄球几次,我们一起算一算。
师:我们全班同学一共摸到粉球……次,摸到黄球才……次,你想到了什么?
师:盒子里两种颜色的球到底有几个,你想知道吗?请组长把球拿出来,数一数。(3粉1黄)把球收到盒子里
总结:刚才我们同学真了不起,盒子里粉色球的个数多,我们摸到粉色球的次数就多,所以就说,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大(板书)
相反:黄色球的个数少,摸到的次数就少,所以说,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板书)
师:请你想一想,盒子里有10个粉色的球,1个黄色的球,摸到粉球的次数会怎样,摸到粉球的可能性呢?
如果有20个粉球黄球还是1个,这时怎么样?
如果盒子了全是粉色的球,怎样呢?
师:大胆的想像如果盒子里粉球黄球的个数同样多,那摸到粉球、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师:你们猜的对吗?我们来验证验证
请组长在盒子里放上同样多的粉色、黄色的球,可以是2粉2黄,也可以是1粉1黄。多余的球怎么办?把摸球的结果记录在表2(小组活动)
师:观察每组摸球的次数,哪个组摸到球的次数比较相近,看着结果,你想说些什么?一起算出全班摸球的次数,全班摸出粉球……次,黄球……次,你想说什么?是不是像刚才记录的那样相差的很多?
总结:当粉球、黄球个数同样多时,我们摸到两种颜色球的次数非常相近,可能性也是相近的。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可能性的问题,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还有些事情是不能确定的。下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
2、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你能说说吗?
3、这节课每名同学都能开动脑筋,学到了新知识,那谁最聪明,谁的反映最快呢?我想利用旗子做个小测试,谁愿意参加这个测试?请你快速快速的拿出旗子。
小结:看来你们的反映的都很快,反映能力都很强。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摸球游戏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好多事物具有可能性,希望你们在学习上勤动脑勤思考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了“联系、发展的游戏情境”,使全体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试验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课后将成败进行了反思:
1、我认为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小螃蟹赛跑、神秘的盒子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计算全班共摸到两种颜色的球各几次时,渗透了怎样计算更简便。
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当然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倾听学生发言时,还不够耐心,有时有抢话的现象。
2、板书可采用图文结合,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更具体形象地做到表达的有效性、条理性。充分让学生有意识地获取和读懂板书,形成合理的质疑。
3、课上有些问题的思考价值不高,如“我这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都有可能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没有依据的猜测,在提问时应少叫几个学生回答。有些问题没有什么思考的价值发,如:“拿出来的球怎么办?”
4、应该增强个别环节的实效性。第二次合作摸球,应该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在摸球的次数上也可增加,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索中更深刻的体验到当两种球的数量同样多时,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是相近的。这样能使知识自然的有所升华。
5、“偶然性”提出的时机不够准确。可以在分析完全班总体情况之后,再回到个别有问题的组,提出“偶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会更明白。
《可能性》教学设计5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等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到足球场,足球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出示足球比赛主体图)你们知道足球比赛是怎样决定谁开球的吗?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几个准备走棋的同学正在为谁先走而犯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红说的游戏规则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
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
3、练习二十第3题
通过转转盘,该男(或女)生先来抛骰子。下面,我请男生用长方体的骰子,女生用正方体骰子掷。这样是否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
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为这学生准备了大量教具,包括情境图、主题图、做一做及练习2的转盘,长方体及正方体的骰子、同学们也都准备了硬币。由于准备充分,且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6
第1课时:可能性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抛硬币,让生猜想哪个面可能朝上?生: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 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猜想
出示四个转盘:图
猜测:转动①号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②③④号呢?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板书 :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2)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各做10次实验。
(提示分工:一人转转盘,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其他人再转;小组学生轮流填表。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
(1) 汇报,全班交流。
2、 纸杯感受事件可能性有大小
(1)猜想:抛出纸杯后,纸杯落地可能出现的情况。同桌交流并回答。
(2)实验验证
每人重复做5次,并记录表中。投影出示
(3)、汇报交流。
(4)、师生小结。
3、摸球感知,进一步了解可能性
(1)、出示盒子:出示问题:(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
分组实验加以验证、结论。
(2)、讨论: (课本76页)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先让学生看清楚箱子里放的球的颜色和个数。
① 填表 ②小组实验 ③结论。
三、巩固练习
P76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列举出来并验证。
四、评价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摸球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 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中的不确定现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
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从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初始选取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新年联欢会的生活情境,运用联欢会上的`游戏活动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生活中的实例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二)以学生试验操作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平台。 教材通过设计抽签、摸棋子等活动,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不确定现象中寻找规律,有利于让学生深入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年龄段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思维方式是以形象直观为主,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能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较短,喜欢在游戏当中学习。但是合作意识较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地引导。
(二)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应有一定的经验;对于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应有一定的理解;应具备一定的试验探究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能正确判断生活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进行描述。
(二)数学思考
1.经历猜测实践验证的试验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
2.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合理阐述自己的观点。
《可能性》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重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教学难点:学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关键: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探索新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故事,请大家静静的来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古老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这样一个规定,凡是被关进监牢的人都要用抽签,由上天来决定他的生死。怎么抽呢?在一个盒子里放入两张纸条,一个写着死,另一个写着活,抽到死就砍头,抽到活就释放。有一次一个大臣受人陷害,被关进了大牢。第二天就要进行抽签了,你们说说他的命运会如何呢?
(出示故事录音)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大臣可能会死,也可能没有死。
师:你觉得这位大臣死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生:这位大臣死的可能性是1/2
师:也就是说,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摸球的游戏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究竟用哪些数来表示。(板书:摸球游戏)
[设计意图:采用“生死签”的故事情境导入,在学生回答“这位大臣明天的命运如何时”;学生有可能回答“大臣有可能死,也可能是生”,“大臣生或死的可能性为一半”;“这位大臣生的可能性是1/2,死的可能性也是1/2”等等。这时,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说法的简洁性,得出可能性的大小最好用一个数来表示,从而揭示课题。]
二、共同探究新知。
(出示5个盒子,分别是2个黄球,2个白球,1个白球、1个红球,1个白球、7个红球,7个白球、1个红球)
1、活动一:用数字表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1/2”。
师:如果我把刚才这位大臣活的签用黄球来代替,用白球代替死的签,那么你会选择哪个盒子代表大臣的抽签命运呢?
生:取第三个盒子就行了。(1个白球、1个黄球)
师:同意吗?
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黄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是多少?
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黄球,黄球的可能性是1/2。
师:你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使用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思考起来会感到非常有趣,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进一步加深对以前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1、活动二:用数字表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0、1/8、7/8”。
师:刚才我们拿了第3个盒子,从盒子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1/2,那么还有4个盒子,如果从这些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黄球,你说,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大呢?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①信封,小组讨论和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分别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刚才我们了解了从盒里摸出黄球的可能性,除了从盒子知道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还可以知道谁的可能性呢?
生:还可能知道从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那么从盒子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种可能性和起来为1。
师:只要知道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另一种球的可能性就可以求出来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是在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分析,为了让学生体验客观事件发生存在着可能性的大小,我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学习的空间,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来体验“猜测与验证”的过程,感受到事件发生结果的确定性,“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可能性是1”的数据来表示;“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可能性是0”的数据来表示,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用分数来表示。]
1、活动三:自由想像放球的个数,探讨从盒子里任意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几之几?
师: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黄球的可能性除了用“1/2、7/8、1/8”的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外,你还可以怎么样放球,表示从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②信封,小组讨论和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由空间,他们想怎么放就怎么放,一边放,一边说出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既对新知识的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和探讨中,我们了解到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分数。
师:还有吗?
师:表示一定能发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1”来表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用“可能性是0”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回到引题故事,问大臣的命运会如何?
师:到了第二天,大臣的命运会如何呢?请听。
(故事录音)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说有人趁法官司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把其中“生”的字条改成了“死”,你们猜一猜他明天的命运会如何呢?
师;现在大臣生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生:大臣生的可能性是0。
师:生的可能性是0,那么死的可能性是多大呢?
生:大臣死的可能性是1。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继续来听一听,大臣是否真的死了?
(故事录音)
他经过了一个晚上的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到了第二天,他来到抽签现场,他明知道是两张都是死,他从中抽一张,然后在嘴中念念有词说:“小纸条呀,小纸条,我的命运都记托在你身上了!让我们同生共死吧!”说完,就把纸条吃到了肚子里面了。这时候大法官可着急了,说:“那可怎么办呀?”其他的官员说:“我们可以看看另一张纸条就知道,他抽的是哪一张了!”最后终于重获自由了。
师:大臣终于还是重获了自由。
[设计意图:是前面故事的延续,形成一条教学主线,“生死”签的改变等同黄白球的变化引起可能性大小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内,表示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1)公鸡生蛋的可能性是()。
(2)从4枝蓝铅笔中随意摸出1枝,摸出红铅笔的可能性是()。摸出蓝铅笔的可能性是()。
(3)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7个白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标有1-10的小球放在一个小袋里,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小于3有可能性是()。
[设计意图:是选择性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巩固用不同的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3、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猜一猜遮住部分有几个球?
[设计意图:是通过“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4、“你说,我做;你做,我说;”说出我摆的东西的可能性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你说,我做;你做,我说”,搭建一个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的平台。]
四、全课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可能性问题有什么新的认识?
(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给自己一个梳理知识的机会,通过提示性的引导,让学生连贯的概括出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可以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可能性》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04~105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统计与概率”中统计初步知识在一、二年级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并且概率问题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预知,即确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学习者能否主动建构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取决于原有的认知结构里是否具有清晰可同化新的知识的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稳定情况。由于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设计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把“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件”定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猜测、实验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反思追问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感知“可能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有没有玩过转硬币的游戏?
生:玩过或没玩过。
师:转硬币游戏,印有钱数的这面为正面,老师贴上了白色表示,印有国徽的这面为反面,教师贴上红色表示。在转动硬币之前,请同学们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老师转动这枚硬币,等硬币不转倒下后,猜中的算赢。观察…….再来一次。
师:你发现硬币每次朝上的面都是正面吗?
生:不一定
师:对,因为硬币有正反二面,所以每次转动硬币后,可能出现正面朝上,也可能出现反面朝上,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为更具童趣的“转硬币游戏,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探索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二、游戏探索——理解“可能性”
1.游戏一:“一定”。
摸奖箱中的乒乓球全部是6个黄色的乒乓球(学生不知道)。
(1)猜测。学生随意摸球,老师猜它的颜色。(老师都能够猜对。)
(2)推想。老师每次都能猜对乒乓球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因为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乒乓球。)
(3)验证。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盒子里装的都是黄色的乒乓球。(验证自己的推想。)
(4)分析。因为盒子里装的全都是黄色的乒乓球,所以继续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一定还是黄色的乒乓球。(板书:一定)
2.游戏二:“不可能”。
师出示另一个摸奖箱,里面是6个白色的乒乓球(学生不知道)。
(1)游戏规则:从箱子里任意地摸出一个乒乓球,如果为黄色,就赢。
(2)体验。让学生从箱子里任意摸球。
(3)推想。为什么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而且有那么多的同学摸,都没能中奖呢?
(4)验证。打开箱子,倒出乒乓球,让学生看到箱子里面根本就没有黄色乒乓球。
(5)分析。因为箱子里面没有黄色的乒乓球,所以从箱子里任意摸一个,而且随便摸几次都不可能摸出黄色的。(板书:不可能)
3.游戏三:“可能”。
师:要怎么样才有可能摸出黄色的乒乓球呢?思考一下,然后跟同桌交流,看谁想出了好办法。
指名让学生回答后,当着学生的面从摸奖箱中拿出3个白色的乒乓球,放入3个黄色的乒乓球。
(1)猜测。任意摸一个,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一定能中奖吗?
(2)推想。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乒乓球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中奖?(因为箱子里的乒乓球既有黄色的,还有白色的。)
(3)体验。让学生实际摸一摸,摸中黄色乒乓球的记下名字,让他选奖品,下课时发奖。
(4)分析。因为箱子里装的乒乓球不只是黄色的乒乓球,还有白色的,所以任意摸一个,既可能会摸出黄色的,也可能会摸出白色的。(板书:可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猜测——推想——验证”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发展。从“一定”到“不可能”,再到“可能”,随着乒乓球的变化可能性逐渐增大,也让孩子初步感知“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走进生活——应用“可能性”
1.设计抽奖。
设计要求:在箱子里放4个球(其中白球和黄球的个数由学生确定)。摸一次,凡是摸到黄球就有奖品。
你会怎么设计呢?说说你的理由。
(可能出现的情况:4个黄球,一定得奖;3个黄球1个白球,得奖的可能性大;2个黄球2个白球,得奖和不得奖的可能性一样大;1个黄球3个白球,得奖的可能性小;4个白球,不可能得奖。)
(设计意图:这个抽奖活动的设计是对“一定”“不可能”“可能”的一个综合应用,但又不是上面游戏环节的重复,而是一个逆向的装球训练,并且渗透可能性的.大小与各种球的个数有关,从而促进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2.拓展应用。
刚才我们通过一些游戏,知道了“一定”“不可能”“可能”这几种情况,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几种情况。
(1)在下面的句子里填写“一定”、“可能”、“不可能”。
太阳( )从东方升起。
时间永远( )停止。
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爸爸的年龄( )比我小。
摸彩票( )中奖。
(2)判断下面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3天后下雨。
太阳从西边升起。
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和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2)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事情吗?(先和同桌说说,再指名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让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正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观。)
3.梳理小结。
追问:现在你能谈谈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认识吗?
(设计意图:再一次追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反思和小结,从而提升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4.课堂作业。
课本p108页练习二十四1、2、3。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统计与概率”的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以“猜测——推想——验证”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一定”、“可能”、“不可能”是3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中不仅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事例,同时还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真正做到了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2.操作活动实质化。本节课有多次操作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活动前的猜测与活动后的分析,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可能性”的概念。如果忽视了这两点,上出来的课也许就成了“体育活动课”,而有了这两个重视,活动才具有了价值,从而将操作活动“从形式引向实质”,操作才具有了思维价值,活动才具有了“数学味”,上出来的才是“数学课”。
3.学生学习自主化。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综观整节课的环节设置,我们在努力追求一种简约化的课堂教学(整节课由三个大环节“故事引入”、“游戏探索”、“走进生活”组成),便于教者把握。但是这种简约又不是一种简单,譬如:课的主体部分设计了多回合的摸球游戏,看似简单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游戏的背后都有明确的目标。摸球这样的游戏活动设计:一是课前准备不多,可操作性强,二是活动设计新颖有趣,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活动设计环环相扣,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四是游戏活动结果浅而易见,便于学生回答问题。整节课的设计我们在努力追寻教学目标的全方位达成,同时又想让教学变得简单些,这节课不需要投影仪,也不需要多媒体课件,简简单单就可以把课上得扎扎实实,这就是我们的追求——追寻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境界。
《可能性》教学设计9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做游戏,好吗?我们还设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个小组中,哪个小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来玩第一个游戏,猜猜礼袋里装着什么?
学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问:一定是吗?(不一定)
小结:也就是说,现在你们只能是猜测,可能会是。。。,也可能会是。。。。,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摸球游戏
1.用一定来描述摸球的结果,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谈话: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学生上台并指导摸球:先搅几下,摸一个,拿出来。放进去。搅一搅,再摸一个,拿出来
引导: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红球呢?(生猜测:里面都是红球)同意他的.猜测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请XXX把里袋拎出来)
小结:对了,你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装的都是红球,那我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是?(红)一定吗?(板书:一定)
2。 谈话:你们也想来玩摸球游戏吗?好,请组长拿出袋子。不过,在摸球之前先讲清楚摸球规则:由组长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搅几下,然后任意摸出一个,并告诉你们小组的同学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记录,依次传给其他组员摸,明白了吗?就让我们比一比哪组合作得最好?开始吧!
(让学生分组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摸球情况:每组派代表说一说,你们一组摸到了什么球呢?(黄球和绿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颜色的球?(黄球和绿球)
组长倒球验证,(师作出摸球的动作)轮到我摸了,我从这个袋里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黄,绿)一定吗?(不一定)那要怎么说?(可能是黄,也可能是绿)(板书:可能)
提问:那能在这个袋子里摸到红球吗?为什么?(板书:不可能)
3。小结:通过摸球游戏,我们发现如果袋子里都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如果袋子里有黄球和绿球,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绿球。但不可能是红球。
三、实践拓展
1.练一练。
(1)(出示装有2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瞧,在这个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一定黄球吗?那会怎样呢?
(2)(出示有2个绿球和3个红球的袋子)那从这个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黄球吗?为什么?
(3)(出示装有5个黄球的袋子)这个袋子呢?为什么?
小结:让我们来看看现在各小组的得星情况,问:猜一猜哪组有可能夺得今天的最佳合作奖?那这一组一定会是今天的冠军吗?对!在比赛还没有结束前,我们每个小组都有可能获胜,大家可要继续努力啊 ! 2.装球游戏。
谈话:前面我们玩了摸球游戏,接下来我们要来装球,根据老师出示的要求,请先在小组内讨论,应该放什么球,不应该放什么球。讨论好了请组长把小篮里的球装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装球活动,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说说你是怎么放的?放3个5个都可以吗?
师表扬,说的好,只要全部是绿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绿球。
(2)任意摸一个球,不可能是绿球。该怎么放呢?(学生讨论,放球,师巡视)
谁愿意来说一说?这么多放法都对吗?只要怎样?(不放绿球)
交流: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绿球,应该怎样装?装球时是怎样想的?
小结: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有很多种装法,可以装一种、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种颜色的球,但是不能装绿色的球。
(3)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绿球。
(每次装球后,请组长把透明袋举起,展示本组装球情况,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装球,老师相机引导、鼓励)
3。转盘摇奖活动
1、猜测:(师出示红黄蓝三色转盘)观察转盘,有几种颜色?想一想,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会指在哪里?能肯定吗?那应该怎么说?(转盘停止转动后,指针可能会指着红色,可能会指着黄色,还可能会指着蓝色。)
2、体验:是不是真的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刚才装球最快的那一小组的小朋友上来,请你们轮流拔动转盘试试看,
4.联系生活。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玩一玩、猜一猜、说一说,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游戏中的各种情况,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也有些事情可能会发生。下面请小朋友们举例说说!
小结: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冠军是哪一组?那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四、总结谈话
1、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问题,你学得开心吗?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2、回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调查一下,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或一定会发生,一星期后举行一个交流会,比比谁讲得多讲得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10
特色与亮点:
学校是公平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当中,这是一节以公平为素材的课,主要有以下几处特色与亮点:
1本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获得知识。
2在设计活动时,给学生给出活动目标,即让学生明确通过活动,学到那些知识和技能,获得那些体验,得到那些发展;其次选择的材料是学生容易获得的,符合学生心理特证和年龄特征的,整节课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个性发展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
3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通过亲身活动,感受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4突出了课堂的公平性,达到公平教育教学的目的。
课前分析:
本节课是以公平为素材的课,因此在本节课上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为学生营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2提高课堂参与均等机会;3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堂提问均等性;4提高课堂公平进程。
【材料一】:一个袋中装有10个黄球和10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求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摸出黄球甲胜,摸出红球乙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材料二】:如图转动转盘,球转盘停止后指针停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和空白部分的可能性,如果停在阴影部分甲方赢,停在空白部分乙方赢,这个游戏公平吗?
【目的】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活动一】
摸球
【活动二】
转盘游戏
【目标】
1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
3感受公平的重要性。
【时间】
40分钟
【材料】
1两种颜色的玻璃球各10个。(黄色10个,红色10个)小布袋一条。
2游戏转盘一个。
3活动记录表各两份
第---------组
猜测数据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实际操作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总结
第---------组
猜测数据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实际操作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活动过程】
1分组活动。
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均衡分组,力求公平。
2第一组;做摸球活动。先猜测把猜测结果填入下表,然后摸球各成员每人摸出一球后观察颜色后放回小球并搅匀布袋中的小球,下一位摸球。将小组各成员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纪录在下表。
第---------组
猜测数据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实际操作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第二组:转盘游戏活动。先猜测结果填入下表。然后各组成员每人转动一次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观察指针停在那个区域,并把结果纪录下表。
猜测数据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实际操作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3交换活动场地。第一组做转盘游戏活动,并根据猜测实际操作填表。第二组做摸球活动,并按照猜测,实际操作填表。
4根据上表纪录,在小组内讨论可能性,并说出理由,填可能性一栏。并讨论为什么和我们猜测的结果一样或不一样呢?
5各组展示两次活动的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猜测结果和实际操作结果是否一致?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若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游戏公平吗?
7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在三轮摸球过程中,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与球的总数有什么关系?
指针停在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8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9评介与总结。
【案例反思及说明】
1本活动旨在是参与者通过亲手实验,从随机事件中发现规律,从而建立真确的可能性的直觉,体验感受可能性的稳定性。
2随即现象结果的出现是偶然的,出现一个结果事先无法预料,但在大量的实验中它明显出现规律性————稳定性。
3本活动中,布袋中虽然所放红球数量和黄球数量虽然相等。但三轮摸球的纪录也不尽相同,摸球的次数越多红球出现的可能性和黄球出现的可能性就越稳定,依此做出的推断就越准确。
4本活动中,虽然在转盘上,黄色区域的面积占转盘总面积的八分之六(即四分之三),但指针并不一定都停在黄色区域,但随着转动转盘次数的增多,指针停在黄色区域内的可能性就越稳定。
5本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知道只有可能性相等时,这个游戏才公平。
《可能性》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 104 页~ 105 页《可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和简单实验,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结合自己的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做出判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教学难点: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去正确判断事情发的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具学具准备:正方体盒子;乒乓球;抽签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硬币,和同学玩猜硬币在左手还是右手的游戏。教师伸出左右手,让学生猜,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硬币可能在左手里,也可能在右手,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初次体验“可能性”,直接感受到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然后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体验可能性
1、创设“庆祝元旦”的情景,体验“可能”。
2、开展摸球活动,体验“一定、不可能”.
体验一: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黑色口袋和乒乓球,和同学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教师先让学生猜口袋里装的是什么,然后摇一摇主学生摸一个,学生看到了摸到的是黄色的,然后放进去,再摇一摇让学生再摸一个,又是一个黄色的,第三次摸之前先让学生猜一下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同学生都会一口同声说出是黄色的,摸出来验证一个果真是黄色的。这时教师问如果我们一直重复这个游戏的话,结果都是怎样的呢,学生会答出,结果是一样的,都摸出黄色的球,接着问,为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板书:都是黄球一定)
体验二:教师再拿出一个口袋,把白色的乒乓球放在里面,让学生来摸球,猜球。教师问,从这个袋子里有没有可能会摸到黄色的球,学生回答不可能,老师接着问,为什么不可能呢,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板书:没有白球不可能)。
三、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请同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同学认真听,看谁说的又对又多。然后各组总结选出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2、请你当判官,让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判断几种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现象并说说理由。(课本105页例2)
( 1、地球每天都在转动; 2、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 3、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4、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 5、地震的发生; 6、太阳从西边升起。)
3、举手活动
(1)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左手。
(2)让大家一定不可能看到左手。
(3)让大家一定可能看到右手。
(在轻松愉快的举手活动中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知。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颁发“爱学习、会学习小组奖”,将“可能性”的研究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使学生把学习兴趣延续到下一节课。
板书设计:
可 能 性
可能 一定 不可能
《可能性》教学设计12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兔子家族正在运动场上举行长跑比赛,推选出的6名运动健将个个雄心勃勃,想取得胜利,你们猜猜谁能得第一?(指名回答)要是再来一场比赛呢?
是呀,在不同的比赛中,每一只兔子都有可能取得胜利,这就是可能性。
(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动脑体会可能性。
二、小组游戏
师:接下去我们一起玩摸球游戏。每个小组里都有一个袋子,袋子里放有4个白球,2个黄球。摸球要求如下(小黑板出示):
1、每组4个人,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白队和黄队。
2、每次摸一个球,摸球时不可打开袋口看,摸完后再放回袋中。
3、每组的2人中,一人摸球,共摸30次;一人记录,把结果记录在练习纸上。
4、摸到白球次数多的算白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的算黄队赢。
师:按这样的游戏规则,你们猜一猜谁赢的可能性大一些?
学生游戏。
同学之间交流结果。
三、引导探究
1、师:现在我要给赢的队颁奖,你们有意见吗?
2、黄队为什么不同意?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师小结:黄队认为袋中的黄球个数比白球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反之,白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所以,这个游戏规则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于这样的分析,大家同意吗?
4、学生发表意见:比赛要公平,取胜才光荣。
5、你们认为怎样修改这个游戏规则,比赛才公平?
(小组讨论,修改规则)
6、集体交流得出:在袋中再放入2个黄球或拿掉2个白球,使白球和黄球的数量一样多。
7、学生根据新的游戏规则重新开始游戏,并统计结果。
8、活动反思:通过刚才两组摸球游戏,你对游戏的公平性有什么认识或想法?在刚才的合作过程中,你们小组有没有什么好的做法或不足?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1-3题
2、阅读资料。
学生先自己阅读再交流体会。认识到:随着实验次数的不断增加,正反面向上的次数会越来越趋向于相等,硬币正反向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五、课堂总结
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或体会。
反思:
本节课我以游戏贯穿整堂课的探究新知中,使学生在好奇、有趣的情感体验中有序、有效地完成了新知的探究、尝试应用的学习任务。
1、实践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往往会记忆深刻。因此,我在这节课中创设兔子赛跑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摸球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摸球的实践活动中,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才会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发现并解决。
2、课堂上时间分配比较合理,学生参与面广,游戏的广度深度符合学生的特点,整堂课气氛活跃,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虽然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数学的思维方法还是要渗透的。在第一次师生共同摸球时,就渗透了一些摸球的方法:摇一摇,不能偷看,为后面的小组实践打下了基础。
4、尊重相信每位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探索空间。
5、数学学习是充满这观察与猜想的活动,因此,运用观察、猜想这些策略是非常有价值的,本课的摸球游戏是按“现实情境--猜想--实验――验证猜想——分析原因”这一数学思考的线索展开的。经过两次的循环,帮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数学认知,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及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⑵会用几分之一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使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⑵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⑴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⑵初步通过做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几分之一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长方体、正方体、小旗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引出新课
1、师生谈话,引出活动: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班同学让我带来了他们最喜欢的游戏,想必你们也喜欢。
2、布置游戏规则:全班学生按性别分成两个组玩摸球游戏,每组各摸10次,摸到黄球多得那组赢。
3、每组各派一名学生摸球,其他学生统计组员摸到黄球的次数。
4、师生讨论,揭示课题:可能性
教师揭秘,师生讨论:这样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二、提出猜想,活动验证
1、观察例1足球比赛开场情景图,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师生谈话,引出足球比赛,学生观察,并发现足球比赛中的数学问题。
2、师生讨论,提出猜想。
师:你认为用抛硬币的方法确定谁先看公平吗?为什么?
师生讨论,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出抛硬币的实验。
3、活动:抛硬币
⑴活动一:教师示范抛硬币,学生观看教师抛硬币的方式,记录硬币落地时正反两面朝上的情况并展开讨论。
⑵活动二:学生抛硬币。
要求:每4人一大组,2人一小组,每小组抛10次,并做好记录,完成4人大组的汇总表,注意抛硬币时要保持大约20厘米的高度,用力要均匀,一人抛硬币,小组成员要注意分工合作,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完成得最快(限时3分钟)。
4、收集并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⑴分析整理大组数据,并制成统计图表。
⑵分析观察数据,并针对数据特点展开讨论。
5、展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情况
⑴学生观看统计图表,发现硬币正、反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正、反两面出现的可能性。
⑵讨论:如果数学家罗曼诺夫斯基再抛一次,会是什么结果,怎么表示。
6、小结:用抛硬币的方法确定谁先看是比较公平的。
7、列举生活中用抛硬币决定先后顺序的例子:乒乓球、网球等比赛的开球。
三、游戏激趣,拓展运用
1、动手设计,探究公平
⑴巧改转盘,玩转盘,
出示转盘,完成教材第99页做一做和教材第100第2题。
⑵巧改骰子,体验公平
出示长方体骰子,完成教材第100页第1、3两题。
⑶回顾运用
2、重温摸球活动,设计公平的摸球活动。
四、总结全课,揭示课题。
《可能性》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教材P110—111
教学目的: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可能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过程:
练习二十四
第8题,掷骰子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进行方法同第6题。
第9题,[1]通过有趣的抽签游戏,让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用“最不可能”和“最有可能”说一说其他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0题,猜一猜
[1]猜硬币在哪个盒子里。
[2]简单统计猜测情况。
[3]揭示结果
[4]说说为什么猜错的比猜对的多。
第11题
开放题,学生会有多种涂法,只要涂色后正方体的`红面比蓝面多就可。
小组合作,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情况,在全班交流。
第12题
让学生设计一个,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反思:
《可能性》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活经验
(一)游戏1: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教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2.教师打开没有硬币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二)游戏2: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教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
2.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面朝上。
3.教师揭示结果。
(三)揭示课题。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教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告知学生),放在桌上,选三名学生依次上来抽签,并分三步分析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逐步完成研究报告。
剩下卡片张数
确定
不确定
3
2
1
1.桌上有三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一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三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让第一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跳舞)
2.桌上剩下两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二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请说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此时有两种可能发生的结果)
(2)进一步分析:他不可能抽到什么?能确定吗?(由于舞蹈已被第一名同学抽走,因此能确定第二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跳舞。)
(3)让第二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假设抽到朗诵)
3.桌上剩下一张卡片时的抽签情况。
(1)让学生分析:第三名同学能确定抽到什么节目吗?为什么?(由于舞蹈和朗诵都被抽走,可以推断出剩下的卡片是唱歌,因此能确定第三名同学不可能抽到舞蹈或朗诵,一定抽到唱歌。)
(2)让第三名学生抽签,展示抽到的结果,填写报告单。(抽到唱歌)
剩下卡片张数
确定
不确定
3
可能抽到唱歌、跳舞、朗诵
2
不可能抽到跳舞
可能抽到唱歌、朗诵
1
不可能抽到跳舞或朗诵;一定抽到唱歌
4.对照研究报告分析、总结。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抽签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得出事件发生有时是确定的,有时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如果是确定的,可以用“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如果不确定,可以用“可能”描述;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与剩下的卡片有关等。
(三)游戏巩固,丰富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
教师拿出抽奖盒(事先准备好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中的抽奖盒),规定:抽到绿色棋子为中奖。
1.抽奖比赛,大胆猜测。
(1)教师选两组学生依次在左边和右边抽奖盒抽奖,中奖人数多的为获胜。
(2)猜一猜:左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右边盒子里放的什么棋子?
(通过学生在左边盒子里摸出的均为红色,可以猜到左边盒子里都是红棋子;学生在右边盒子里摸出的有红、黄、蓝、绿各色棋子,可以猜到右边盒子里有红、黄、蓝、绿棋子。)
2.教师展示抽奖盒中的棋子,验证猜想。
3.分析提升。
(1)小组讨论:为什么左边盒子没人中奖而右边盒子有人中奖?
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出左边盒子里面均为红棋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因此不可能中奖;右边盒子里有绿棋子,因此可能摸出绿棋子,就有可能中奖。
(2)课件出示“做一做”,学生回答问题并分析下述问题。
①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为什么?
分析:在左边的盒子里装的都是红棋子,所以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右边的盒子里有红棋子,所以可能摸出红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红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红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②哪个盒子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哪个盒子可能摸出绿旗子?为什么?
分析:左边的盒子里没有绿棋子,所以不可能摸出绿棋子,“在左边的盒子里不能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在右边的盒子里有绿棋子,可能摸出绿棋子,但不一定能摸出绿棋子,“在右边的盒子里摸出绿棋子”这个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③如果在右边盒子任意摸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分析:右边的盒子里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棋子,所以摸出的棋子颜色有红、黄、蓝、绿这四种可能的结果。
(四)联系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课件出示教材第49中“生活中的数学”,了解身边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2.学生举出其他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创设“联欢会上抽签”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感知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接着让学生亲自参与“抽节目”的活动,逐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通过对研究报告的分析,学会用“不可能”“一定”和“可能”来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并能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然后借助摸棋子游戏,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最后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理解,学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事件是否可能。(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
(1)三天后下雨。 ( )
(2)爸爸的年龄比儿子的年龄大。( )
(3)小明跑完100米只用了2秒。( )
(4)地球绕着太阳转。 ( )
2.以学生说一说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1、2题。
(二)综合练习
1.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第47页第3题,学生交流答案,并说说为什么。
2.以学生独立完成的形式完成教材下题,学生展示不同答案。
【设计意图】练习分了两个层次。其中基础练习主要是巩固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并能列举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综合练习则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学生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希望大家今后能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可能性,我们还将进行深入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使学生自主回顾本课的主要内容,归纳本课获得的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总结则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对全课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