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1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 一、检查预习、疏理结构、整体感知 1、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会不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6课《科利亚的木匣》……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1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
一、检查预习、疏理结构、整体感知
1、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就会不一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6课《科利亚的木匣》说的就是这么一个理儿。这可是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怀着期待的心开始今天的学习,来,齐读课题。
(学生精神抖擞地带着期待的神情读课题两遍)
2、游戏活动“认字走迷宫”,检查生活读音。
师:昨天,同学们都回家认真做了预习,课文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生:(很自信地):认识。
师(怀疑):我可不信,我要来考考大家。我知道走迷宫呀,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啦。今天我送给大家一件礼物就是玩一个“认字走迷宫”的游戏。注意听,迷宫里藏着许多生字,当它跳出来时,大家准确、整齐地认读两遍后,就可以继续前进。
(学生听了以后,脸上充满了好奇的神情,注意力很集中)
(课件出示“认字走迷宫”,学生认读生字)。
当读到“懂”、“匣”、“抢”字时,没读准。生字上跳出音节,请小老师来教读两遍,全班再齐读。
当读到“难”字时,先读课文里带字词语“难过”,再读生字。老师点明这是一个多音字,再请小朋友说出另一个读音,并组一个词。
3、游戏活动“魔方轻轻转”,检查验读准词语的读音。
师(高兴,神秘):啊哈,大家齐心协力走出了迷宫,你看,迷宫城的主人还奖给我们一个神奇的魔方。(课件出示)
师(拿出教具词语魔方):“小朋友们快看,神奇的词语魔方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现在,我们来玩第二个游戏——魔方转转转。转到哪个词语大家齐读两遍,读得正确、整齐。魔方转起来——”
(学生兴致勃勃地读词):冰鞋、斧头、手锯、免得、算术、仍然,在读“算术”和“仍然”时有困难,老师教读两遍。
4、默读课文,疏理结构。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课文都读得比较熟了吧!好,请大家默读一遍,读完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打开课本后,静静地默读,并思考)
生:课文讲了科利亚5岁的时候,埋下了他的“小木匣”,过了四年,又挖出了木匣,还从这件事中,获得启发,懂得了一个道理。
[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引导着,让他说清楚,说通顺,并板书“埋、挖、启示”。
这部分教学通过球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认字走迷宫”和“魔方转转转”来检查了预习中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通过默读全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来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去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二、学习“埋木匣”(课文第1、2段)
师(津津有味地):这个故事发生在科利亚的.故乡,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
科利亚和妈妈奶奶决定离开村子,到喀山城去躲避。临走时,妈妈把有些重要的东西放在大箱子里,埋在了地下。科利亚还小才只有五岁(同时贴出图片“小科利亚”,只会数10。那他是怎么埋他的小木匣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2自然段,划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学生读文,边读边拿起笔进行勾划。)
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并句段)
师(鼓励):哪个同学敢单独来读读这两段,看看能不能读得正确、流利
生读。
师表扬学生读准了几个多音字的和难读的词语。如“数”“盛”“小玩意儿”“铲子”。
全班也读读这几字和词语。
师(疑惑地):同学们自己再小声地读读,边读边想,科利亚一边埋木匣一边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生(读完后,认真思考、揣摩)
生:我觉得科利亚当时的心里是十分喜爱粉的木匣的
生:他心里想,这些心爱的小玩意儿,我是多么舍不得啊!
生:他要走时后,把所有心爱的小玩意儿,先装进木匣,还埋起来。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再体会当时科利亚心里想什么。(课文用红线划出“他……”)
生读,再想。
生:他心里想,我要把小木匣埋好,不要让别人发现了。
生:小木匣千万别丢了,以后我回来时,还要把它们找出来玩呢?
师:那你们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生:你看他还用脚踩实,所以我觉得他埋得很认真,是不想让别人了现了,把他的宝贝小木匣给挖走了。
师:是呀,科利亚是多么喜爱他的小木匣,埋得多认真呀!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一边读一边学着像科利亚的样子“埋小木匣”。(学生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一边读课文一边做动作,特别“埋、挖、撒”这几处,演得很贴切)
师:我想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科利亚埋木匣的方法,位置。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
生:他从家门口……
师(反问):几步呀
生:十步
生一边数数,师一边画线段图。
师:啊,终于把小木匣埋好了。他是多么高兴,多么激动呀!怎样读才能表现出科利亚的心情的变化呢?大家自己读读看。
学生开始练读,有的学生边读边停下来想想,有的学生边读边做动作,有的学生和周围的伙伴交流朗读。
师:现在谁来读好这段读,让我们都体会科利亚心情的变化呢?其它同学都要竖直耳朵,用心听听,看看他哪些地方读得好,能表现科利亚当时的心情。
请一生读,读得正确、流利,但没有什么感情的变化。
生:XX同学,你读得很流利,但是我觉得“挖呀、挖呀”应该读慢点儿,表明科利亚挖得很认真,挖得时间比较长了。
生:读“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要强调,读还是“没有找到”脸上这时应该现出有点焦急的神情,因为他当时心里想,怎么会没有呀,到哪儿去了呀。
生:当科利当最终找不到时,脸上应该表现出失望的神情到最后可以读慢点。
生:我认为还应该强调读“仍然”。
师:那再请一个同学来试试。(课件出示:标出“挖呀、挖呀”)老师有意请了一个朗读基础较好的孩子来读,起个示范的作用。
这个小女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还配合了合适的神情,动作,读完以后大家教自由地送给她掌声。
师:让我们大家一齐来读,相信也能读得更捧。
学生齐读,读得有滋有味,声情并茂。
三、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即第一次“挖木匣”
师: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到喀山去了。时间过得很过一晃四年过去了。你看科利亚长大了,个子长高了,步子也变大了,成为了一个英俊的少年(贴出大科利亚)。他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他们终于回到了故乡,妈妈迫不及待地来到原来埋箱子的地方,挖出了箱子,全都在,多让人高兴呀,而科利亚呢?那种激动,期待的学习更别说了,眼看终于要和分别四年的心爱的小木工加重逢了,可正当他兴冲冲的地开始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
生朗读第8段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这段,想想科利亚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们小声地反复读了几遍这段话,有的学生还动笔做了一些句划圈点。
生:刚开始的时候,科利亚分高兴、后来当木匣分找不到时就变得很着急了。
生:想到要挖到木匣了,科利亚多高兴呀,于是他动手开始挖,可是坑已经挖得很深了,咦,怎么没有了,他那个时候心里肯定有点着急,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还是没有,他泄气了,不高兴了。
生:不单是泄气,因为他无论如何找,都没有找到心爱的小木匣,该是多么失望啊。
师:同学们紧紧抓住了科利亚的动作来体会科利亚的心情,值得赞赏,使我仿佛边浮现了科利亚的当时挖木匣的情景。那大家把这段多读几遍。
四、练习第10、11、12段,第二次“挖木匣”
师:是啊,挖不到木匣,科利亚该多失望啊,正在这时候,小伙伴们围上来了,都朝科利亚说,他们会说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第9、10段。
师生合作朗读10、11段,生读人物说的话,师读旁白。
师:科利亚遇到问题时并没有放弃,开始思考问题出在哪儿,有没有解决的办法,他静静地坐在台阶上,摸着脑门想,突然他想起来,他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了吗?
生(高兴地):找到了
师:抽一生读科利亚说的话(课件出示)
师:大家起来读灾个好,看能不能读正确、读顺,(课件在“---------”下面划横线)
生读。
师:你读了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没有?敢于提问的小朋友是善于思考的小孩子,你有问题了让我们大家都来研究研究、讨论讨论。
生:“量”是什么意思?
生:用一种工具比如尺子来测量长度。
生:课文说是步子来量埋匣子的位置
生:为什么……大了一倍,应该……
生:我想知道“大了一倍”是什么意思?
师,提得好,只有弄明白“大了一倍”是什么意思,我们才能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让我们来的周围的小伙伴讨论讨论,看能不能结合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和其它学习分法让我们都弄明白这“大了一倍”是什么意思?
学生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开始讨论,各说各的办法。
生:举个例子来说吧,我第第五岁,我比他大了一倍,那就是十岁。
生:其实就是原来两个这么多,用手比划如果这是一步,大了一倍就是两个这么多。
生:我上台来画个图给大家看看,(上台)如果科利亚原来一台是这么长,“大了一倍”就应该两个这么多,就是这么长,(生虽然画得不标准,但是下面的学生已经弄明白了)。
师:经过大家的讲解,我好像也弄明白了,我也想举个例子来试试,仔细看,看我是不是真正弄懂了,(拿出一段绳子,对折,再放开)
如果这是科利亚的一步,那大了一倍就是两个这么多,对吗?
学生连连点头,回答“是”。
师:谁愿意上台与教师合作,我们再用图来表示科利亚第一次挖的情况呢?(老师请了一女生上台)
师:大家一起来数,一起来画,三个臭皮匠底一个诸葛亮。
师生共同画图,孩子们也在下面积极参与,动手动脚,指挥着。
师:咦,哎呀,科利亚走十步已经走过了,挖不到木匣喔。
生:应该往回走五步就可以了。
生:再画一段用,只退五步就可了以。
师(喜悦):看着孩子们,经过一番思考,科利亚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那你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大家看着板书的图示,并自己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科利亚以前挖不到木匣呢,如果用上“因为………所以”就更好了。
学生望着板书,自己叽叽喳喳练习说形了。
抽生说:
生:因为科利亚那时还小,步子也小,四年以后,他大了,步子大了一倍,应该量五步,他却走了十步,所以他刚开始时,没有挖到木匣子。
师:可事情的发展真的就像科利亚想的那样吗?走五走就能挖到木匣子,齐读12段(课件拿出来。)
师(喜悦):找到了吗?
生(喜悦):找到了。
师:课文里用哪个词说明了,事情发展的结果,和科利亚想的一样。
生:“果然”!
师(高兴):音乐响起来,你看九岁的科利亚真不简单,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找到了自己心爱的木匣,不但他很高兴,我们也跟着高兴,让我们再读读第11、12段感受科利亚的快乐吧。
师生齐读11、12段。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2
师: 上节课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来自苏联的——
生:科利亚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26.课科利亚的木匣。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看大家词语掌握如何?
开火车读词语
挖坑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 屋子 抢走难过 算术当初随便仍然 不管事敌人 台阶所以懂得
师:大家认得还不错,调整顺序还会读吗?
生:会
学生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1-3小节,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后说说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生:读1-3节。
师:这一部分讲了什么事?记得的同学,可以举手告诉大家。
生:讲了科利亚
师:谁来补充?
生: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情
生:讲了战争时期,妈妈在离家门口三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箱子,科利亚在离家门口十步远的地方埋下了木匣。
师:(出示上节课的表格)
人 物 科利亚 妈 妈
时 间 战争开始的时候 战争开始的时候
埋 木 匣 从家门口朝前走,数了十步埋下了木匣。 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
看来同学们学得不错。我们上节课用了比较的方法学习了妈妈和科利亚‘怎样埋木匣’。这节课我们也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学习挖木匣这一部分内容。默读课文4-12小节,画出写科利亚和妈妈挖东西的时间的句子,找出描写妈妈和科利亚挖东西的重点语句。
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师:谁来
生;他们是在法西斯被赶走以后挖埋藏的东西。
师:从埋东西到挖东西经过了多长时间?(差不多四个年头)板书;四年后
师:妈妈是怎么挖的?
生: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板书:妈妈 挖出了木箱
师: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谁来学学妈妈高兴的样子来读这一小节?板书:高兴
(女同学都来学妈妈高兴的样子读)
师:科利亚又是怎么挖木匣的?
生:“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挖呀挖呀……”
师:这是课文是第几自然段
师: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指名读
师:你们注意到了什么?
生:她的木匣不见了,很着急,怎么办呢?
生: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没有找到。
师:仍然是什么意思
生:还是没有找到的意思。
师:没有找着木匣心情怎样?
生:很着急
师:你能读出来吗?
一男生读
师:你不是科利亚的朋友,一点也不着急。
师:谁是科利亚的朋友,读得再着急一点。
一生读
师:同学们,老师听这位同学这么读“挖呀——挖呀——”(慢慢地读)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呢?
师:为什么?你自己说说。
生:因为他挖了很久
生:因为他挖了很长时间,挖得很慢
师:(第一个读书的孩子)现在你知道了吗?再读读
生读
师:读得很好,是科利亚的朋友,你们都是科利亚的朋友吗?
生:是
师:请大家在底下先练习下,等会儿看谁是科利亚最好的朋友。
生:学生自由练习
师:同学们,这时候,科利亚还没找到木匣子,你们替他着急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科利亚想呀想呀,(出示句子;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引导学生大箱子与木匣比较,哪个更贵重,得出木匣不会被敌人找到。)
练习: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师:你觉得科利亚想的有道理吗?是的,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最后他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因为读了11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师:科利亚说的.,你们听明白了吗?科利亚说的什么意思?
生:他长大了,步子也大了,少量五步,就可找到木匣了。
师:听明白了,听清楚了吗?谁再来说一说,我可没听明白
生:人会长大,步子也会变大。
师:因为时光在推移,事物也在变化。
师:现在科利亚有什么变化?
生:他长大了些
师:还有吗?
生:步子也大了些。
师:假如这个是已经长大的科利亚,这个是四年前的科利亚。走走看。(随机叫两位个子不同的学生上台演示。)
师:刚才大科利亚走了十步,就一直走到了哪里去了?
生:走远了
指名高个同学走五步。
师:为什么过去走十步,现在只走五步,就能找到木匣?
生:随着时时的推移,事物也在变化。
生:现在的五步与原来十步是相等的。
师:你看,他突然笑了,这个突然说明了什么?
生:科利亚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
师:科利亚突然想出办法,心情怎样?
生:很激动
师:你来读读激动的心情
生读
师:不够激动
师范读
又一学生读
师:我们和科利亚一起着急,一起高兴,我们先自己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呆会儿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请你
学生读
师:这位同学读到科利亚的心里去了,这些都是科利亚想法,刚才两位同学验证后,也证实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说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生读12自然段
师:重新挖木匣,结果怎么样?板书:第二次挖
生:果然找到了
师:心情怎么样?
生:很高兴。师板书:高兴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12自然段。
师:刚才我们记住了三个词语,分得清吗?
出示课件练习:
选词填空:仍然突然果然
1.气象预报说今天有小雨,下午( )下起了小雨。
2.小红思考了很久,( )没想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3.我正在路上走着,( )有人听到有人叫我。
师:当科利亚举着心爱的木匣子,他会对俏皮伙伴说什么?
生:我找到木匣子了!
生:太好了,我的木匣子!
师:谁来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读“科利亚高兴地说……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师;你能在这一段中找到最关键的一句话吗?(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周围的事情都在变化,
师板书
师: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方法也要怎样——
生:不一样
生:方法也要变
师:科利亚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有一个大人没理解,请看《刻舟求剑》
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事物有什么变化?在解决问题时,应采取什么策略?
生:以前人们盖的房子不高,现在人多了,盖的楼房很高了,可以住很多人。
生:以前没有火箭,现在就有火箭了
师:那么做事情的时候,方法能有什么改变呢?
生:以前都是走路学的,现在我们可以坐车去上学了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都在发生变化,有个小孩儿,买了件袄子,后来不能穿了,为什么?
生:原来的袄子已经短了
生:原来的袄子已经破了
师:不是衣服变小了,而是这位同学长大了。就像原来老师很瘦,现在胖了,那时的衣服都穿不了,事情发生变化时,该怎么办呢?
生:应该耐心等。
师:是,除了耐心,还应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学生再举例说明
师:今天的收获也不小,带着今天的收获一起来完成作业。
师:背最后一小节,并把它抄写下来。
板书:
26科利亚的木匣
四年后 妈妈 挖到了木箱 高兴
科利亚 走十步 没挖到 着急
想量五步 挖到了 高兴 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3
师:昨天,教师已经请大家预习了课文,大家做了没有?
生:做了。
师:下面老师写课题,大家也可以在下面写。
(师板书课题,边写边讲解)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一定产生了许多疑问,很好,今天,老师把科利亚了带来了,你们来问问他吧?
生:你为什么要埋那个木匣?
生:为什么你迈的五步有大有小?
生:为什么不选其他东西,而选木匣?
生:你是怎么想到埋木匣的?
师:同学真会提问,而且还很有礼貌,科利亚可愿意回答了。请大家打开课文第96页,答案都在课文里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科利亚都对你说了些什么?
(生读课文)
师:刚才,老师听到的是朗朗的书声,你们真是爱学习的孩子。
师:说说看,科利亚都对你说了什么?
生:法西斯打到他们村子里了。
生:因为科利亚把埋在地下,所以用小匣子里。
生:我懂得科利亚的木匣里装着许多小玩意儿。
生:他告诉我一个道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生:我明白他不服气小伙伴说的话,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师:你真细心。
生:我知道科利亚是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孩子。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知道了很多,那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生:你很聪明。
生:你很爱动脑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科利亚爱动脑筋,很聪明的。从课文中勾画出相关的句段,老师建议你们默读。
(生默读)
师:谁能把找到的读给听一听?勇敢点!
生:……小斧头、小手锯……
生:从铺上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生:……就向前走了十步,埋下了木匣。科利亚看见了妈妈的做法,就学着做,真聪明。
生:他会学妈妈,做得比妈妈还好。
师:我们来读一读,把科利亚的'聪明读出来。
(生读课文)
师:科利亚很聪明,你们也找到相关的句段,也很聪明。还有吗?
生:……现在我9岁了,……应该走五步。因为旁边的伙伴都没想到,他想到了。
生:他用手摸着脑门想,而没有去问妈妈,说明他爱动脑筋。
师:为什么科利亚一想就想到挖不出木匣的原因,看来,想是很重要的。那么,他到底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读第五到十八自然段,假如你就是科利亚,你会想什么?
(生读课文)
师:现在你叫什么名字?
生:我是科利亚,我想,这个小盒子是四年前埋的,现在已经是九岁了,步子也大了,就不应该是十步了。
生:我想,这个木匣是四年前埋的,每个人都会长大的,我的步子也会长大的,会比以前大两倍。
师:咱们班的科利亚真会想,那么想的对不对呀,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科利亚找到木匣子看出来,(读句子)
师: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语已经告诉我们了,从哪个词语看出来。
生:果然。
师:作者用词很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科利亚的想法,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们用学具把它埋木匣──挖木匣──找到了的过程摆出来。
(在黑板上摆学具,先摆上四年前埋的过程)
师:那么四年后挖木匣还能不能用这样的一个小方块做为一步呢?大家来摆一摆第一次和第二次挖的过程。
(学生在自己座位上试摆)
(一学生上台摆,摆得不对)
师:刚才我发现有一组同学摆得和别人组不一样,现在看黑板,有没有不同意见?
师:读第八到第十二自然段,他这种摆法对吗?(出示词语:仍然一倍不是……而是……果然)
(学生自由读)
师:他们这种摆法对吗?
生:第一次还应该再加上十块,第二次还应该加上五块。
生:我认为不对。
生:我认为是对的。第一次还应该再加上十块,因为他步子大了一倍。第二次还应该加上五块,因为他的五步比原来大了一倍。
师:谁还有疑问?
师:那第一次挖木匣和第二次挖木匣的想法变了没有?
师:他找到了木匣,也就挖到他的宝贝了,他高兴吗?同学们笑一笑,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师:还能从哪儿看出来他聪明?
生:今天我不光找到了木匣,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步子也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师:我留给同学们作业:思考科利亚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你是科利亚,你第三次会说些什么?如果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说明你读懂了。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4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将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故事的题目是(师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木匣是什么东西呀?
生:是木盒子。
师:你真棒。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通过知道的。
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通过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师:要读懂这个故事,必须先闯字词关,准备好了吗?先开哪列火车?
(生纷纷踊跃举手)
(师出示生字卡,生开火车读生字,读对的全班跟读,读错的指名帮助正音)
师:火车顺利地到达终点,有的火车还开得挺快的呢!现在我们把字娃娃带到词语 里来读读吧!
(师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词)
师:免得懂得的的应该读轻声,请同学们再把这两个词语齐读一遍。
(生读免得懂得两个词语)
(课件出示多音字)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或短语。
(指名读)
师:你们真棒!都读对了!老师送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
(师送给学生大拇指,全班齐读那三个词语或短语)
三、初读感知,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就请你们赶快打开书本,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就请你们在文中的空白处画上问题泡泡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2:还写科利亚找到了木匣。
师:科利亚什么时候埋下木匣?什么时候找到埋下的木匣呢?
生3:科利亚四年前埋下木匣,四年后又挖到了木匣。
师:很好!四年前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什么时候?
生4:战争开始的时候。
师小结、板书:战争开始 埋木匣
四年后 找木匣
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吧!
生1:老师,什么叫手锯?
师:老师这儿刚好有图片,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手锯图片)
师: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斧头冰鞋图片让学生认识。)
生齐答:斧头、冰鞋。
生2: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
生3:因为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里来了,东西不能都带走。
生4:法西斯是什么?
生5:是一座城市。
部分生答:不是。
生6:是一个人。
师:也不是。法西斯是德国侵略者的代号。
生7:这场战争是怎样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老师送你个大拇指。
(送给生7一个大拇指)
师:是这样的。这场战争指苏联的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苏 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生8:老师,我想提个问题。为什么科利亚走十步找不到木匣,妈妈走三十步却能找 到木匣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老师送你一个大拇指。谁能解答?
(送给生8一个大拇指)
生9:因为妈妈过了发育期,个子不会长高,步子也不会再变了。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同样送给你一个大拇指。
(送给生9 一 个大拇指)
生10: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改为科利亚挖木匣?
师:哎呀!连老师都不会想到提这样的问题。你可真会思考!
生9:老师。我知道。因为课文除了写科利亚挖木匣,还写到他埋木匣。如果以科 利亚挖木匣为题,那就不完整了!
师:真是了不起。老师由衷地称赞你们,问得好,答得妙,每人各得一个大拇 指。
(送给生9、生10每人一个大拇指)
(生情绪高涨,踊跃举手要求发言)
师:还有一些同学要发问,你们暂时把问题存起来,先帮老师解决个问题,行吗?
(课件出示: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师:自己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到小组内和其它同学交流交流。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三、突破重点,感悟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
生1:科利亚是通过认真思考找到木匣的。
生2:科利亚量了五步找到木匣。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科利亚是怎么思考的?
(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的内容,齐读)
师: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和我做个跨步比赛。谁愿意?
(生踊跃举手,点一名学生上台)
师: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请你按平时走路的步子向前走十步。老师也走十步, 下面的同学一起数。
(生和师一起向前走10步)
师:从刚才的演示,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1:老师十步走得比较远。
生2:老师的个子高,步子大,洁兵的个子矮,步子小。
师: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呀!科利亚就是这么想的。战争开始时,科利亚从家门口 向前走几步埋下木匣?
生齐答:十步(师用脚印演示)
师:当时他的'步子怎样?
生齐答:步子小。(师板书:步子小)
师:四年后,科利亚的步子怎样?
生齐答:步子大一倍,(师板书:步子大一倍)
师:所以现在只要走几步就可以找到木匣呢?
生齐读:五步。(师用脚印演示)
师:最后科利亚有没有找到木匣呢?
生齐答:有。
师:文中哪个词语说明结果和他想的一样?
生:果然。
师:很好。请同学们一起把第十二自然段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齐读)
师: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第十三自然段,齐读)
师:是啊,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师板书: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师:这个故事使我们很受启发。同学们愿意再来读一遍课文吗?
生齐读:愿意。
(生齐读课文)
四、联系生活,观察发现
师:我们的周围哪些在起变化呢?请同学留心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下节 课我们再来交流交流。
【自我反思】
这节课我上得轻松洒脱,学生学得开心自在。
我想问题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我设计了让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解疑,把提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致高涨,踊跃发问。分别提出一些意想不到且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令我惊喜。这不由使我想起传统教学,以前老师一问一答,学生围着老师的问题转,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的标准,学生的思维常常被束缚。可怜的孩子只能成为知识的接受者,没有争议,没有创新,不懂的问题只好珍藏在心里。
教师应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越来越成为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句话,让我回味无穷。
【同行评析】
这是《科利亚的木匣》第一课时的教学实录,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教师和学生都体验到了课堂生活的快乐。剖析这堂课,我们发现,这节课,有几个亮点值得一说:
首先,在识字教学上,能遵循三年级学生识字的水平、特点,让学生预习,通过等多种渠道,运用以前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培养自学能力。课堂上,教师采用开火车认字学词多音字重点提示的方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这样,真正做到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花的时间少,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在初读感知这个环节,安排质疑问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 ,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由于问题的存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以及精彩的回答,完全出乎老师的意料。在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心始终处于被激活的状态,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再次,在理解课文内容这个环节,以重点问题为线索,抓住重点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科利亚的木匣》篇幅较长,段落较多,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段讲解,所费时间多,效果也不好。这节课,林老师抛出问题: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通过讨论交流、引出重点段落(9~11),在反复诵读中,采用比跨步摆脚印的方式,知道了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并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总之,这节课,林老师始终用赞赏、尊重、呵护的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始终以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与教师平等相处,与文本进行自由的对话,在语文学习中感知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实录5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将会告诉我们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故事的题目是……(师出示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木匣是什么东西呀?
生:是木盒子。
师:你真棒。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通过知道的。
师: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能通过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
师:要读懂这个故事,必须先闯字词关,准备好了吗?先开哪列火车?
(生纷纷踊跃举手)
(师出示生字卡,生开火车读生字,读对的全班跟读,读错的`指名帮助正音)
师:火车顺利地到达终点,有的火车还开得挺快的呢!现在我们把字娃娃带到词语里来读读吧!
(师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词)
师:“免得”“懂得”的“的”应该读轻声,请同学们再把这两个词语齐读一遍。
(生读“免得”“懂得”两个词语)
(课件出示多音字)
师:谁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或短语。
(指名读)
师:你们真棒!都读对了!老师送你们每人一个大拇指。
(师送给学生“大拇指”,全班齐读那三个词语或短语)
三、初读感知,质疑问难
师: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内容,那就请你们赶快打开书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如果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就请你们在文中的空白处画上问题泡泡吧!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1:课文讲科利亚埋木匣的事。
师:有没有补充的?
生2:还写科利亚找到了木匣。
师:科利亚什么时候埋下木匣?什么时候找到埋下的木匣呢?
生3:科利亚四年前埋下木匣,四年后又挖到了木匣。
师:很好!四年前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什么时候?
生4:战争开始的时候。
师小结、板书:战争开始
埋木匣
四年后
找木匣
师:同学们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吧!
生1:老师,什么叫手锯?
师:老师这儿刚好有图片,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手锯”图片)
师: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斧头”“冰鞋”图片让学生认识。)
生齐答:斧头、冰鞋。
生2:科利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起来?
生3:因为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里来了,东西不能都带走。
生4:法西斯是什么?
生5:是一座城市。
部分生答:不是。
生6:是一个人。
师:也不是。法西斯是德国侵略者的代号。
生7:这场战争是怎样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老师送你个“大拇指”。
(送给生7一个“大拇指”)
师:是这样的。这场战争指苏联的卫国战争。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战争的胜利。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生齐答:明白了!
生8:老师,我想提个问题。为什么科利亚走十步找不到木匣,妈妈走三十步却能找到木匣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思考价值,老师送你一个“大拇指”。谁能解答?
(送给生8一个“大拇指”)
生9:因为妈妈过了发育期,个子不会长高,步子也不会再变了。
师:你的回答真精彩。老师同样送给你一个“大拇指”。
(送给生9
一
个“大拇指”)
生10:课文的题目为什么不改为“科利亚挖木匣”?
师:哎呀!连老师都不会想到提这样的问题。你可真会思考!
生9:老师。我知道。因为课文除了写科利亚挖木匣,还写到他埋木匣。如果以“科利亚挖木匣”为题,那就不完整了!
师:真是了不起。老师由衷地称赞你们,问得好,答得妙,每人各得一个“大拇指”。
(送给生9、生10每人一个“大拇指”)
(生情绪高涨,踊跃举手要求发言)
师:还有一些同学要发问,你们暂时把问题存起来,先帮老师解决个问题,行吗?
(课件出示:科利亚是怎样找到木匣子的?让我们来交流交流。)
师:自己再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然后到小组内和其它同学交流交流。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三、突破重点,感悟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
生1:科利亚是通过认真思考找到木匣的。
生2:科利亚量了五步找到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