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1 金坛市薛埠中心创……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你所见过的报告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1
金坛市薛埠中心创建于19XX年,现有六个年级,二十四个班级,在校学生一千零六十一名,教职工九十五人,其中中轻年教师占80%以上,本科毕业占76%,中学高级教师5人,各类专业教师齐全,有六位专职体育教师。学校领导重视,能按照要求,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课堂、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而且学校正努力把跳绳打造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强调跳绳(花样跳绳、合作跳绳)为体育课堂常规练习项目。通过学校推广,教师引领,现在,学生跳绳花样越来越丰富,很多合作跳绳项目也都能很好的完成。
在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我校努力做到
1、明确培养目标,落实实施计划,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抓课堂主旋律,体现校本特色,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将教材内容和校本课程相结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益。
3、开展课余体育,延伸校本课程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到操场上来,到文体活动中去。在体育活动的安排上,充分体现校本特色,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特长的展示,活动的满足。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教师自觉学习理论知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思考自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5、扎根于平时,根植于广大教师之中,教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融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教科研由此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健全组织,强化管理,明确了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地位和意义
在体育教育的组织管理上,学校机构健全,领导重视,构建校长室领导——教导处管理(德育处、教科室协管)——教研组落实的三级管理网络,形成了由学校分管领导和教导处总负责,体育组具体实施的工作架构。
加强学校传统特色项目的管理工作,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全体师生统一了认识,明确了目标,进而在此基础上有序地开展活动。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要求、有措施,分管领导能主动学习活动实施的有关文件,及时将相关的政策传达落实到位,并经常性的深入课堂,指导活动的开展。体育老师人人是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主力军,个个要做好计划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学校每年对教师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表彰。在学校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教育氛围。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保障了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和开展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和开展工作,学校配备体育运动场地、器材,教育经费有保证。今年学校以改建为契机,启动学校体育设施的'改、扩建工程,增加场地,叠加设施,拓宽运动空间。目前,我校的场地器材符合江苏省教育装备要求。
三、加强培训,大兴科研,提高了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成效
学校把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能力强、团结向上、热心于体育、艺术的专业师资队伍作为体育教育的中心环节来抓。在学校的重视下,体育组的全体教师,经常参加新课程培训和各级各类教师业务培训,每两星期进行一次体育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探讨体育教学的问题,提出教学的新思路,交流教育心得体会,提高体育反思的能力,并不断提高学历层次。我校体育组是个学习型、互助型的团队,有6位体育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人,本科学历5人,达到体育教育特色学校的要求。同时,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注重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参加教师在职培训、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及教学研讨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注重钻研业务,探索教材、教法,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写出多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市、区、校刊物上发表,另外, 陈香娟 老师主持申报了常州xx规划课题研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促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研究; 于攀 老师申报金坛市小课题《新市民子女体育课堂习惯的培养》; 朱俊杰 老师申报金坛市小课题《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行动研究》。
体育组的老师们除担任日常课堂教学外,各自还是体育2+1的辅导项目:篮球教练、乒乓球、羽毛球队教练、田径教练、健美操教练等,为特色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我校“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开展更促使学校体育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自觉地进行钻研和学习,每位教师都基本掌握了一项自己本专业以外的体育艺术技能。体育教师们更以积极的心态投身校本教研研究,实现教学的高效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和教育科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更好的开展体艺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四、瞄准课堂,关注课外,丰富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项目的内涵和外延
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各位体育教师能按照教育规律认真组织好教学和培训,并做好相应的考核评价工作,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不管他们有没有体艺专长、天赋,每个学生都有接受体艺教育的权利。学校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为他们在体艺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因此,我校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硬软件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不同类别的项目。
五、聚焦校本课程建设,着力打造学科特色品牌
1、教材有机整合,充分渗透学科德育
近年来,在学校总的指导思想和要求下,教师通过开设公开课、研讨课、课题研究等途径,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制定了学科德育渗透方案,指定了健美操、柔韧、羽毛球、跳绳等单元计划,形成了校本特色的课程教材。
2、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为契机,形成教研组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彰显体育特色学校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顽强的进取精神。每年举行一次体育文化节,以竞技性、智力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内容有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跳绳踢毽、冬季长跑比赛等。加强日常体育活动的管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校、年级、班级等分层组织的体育活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依托资源,开设丰富的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学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通过挖掘体育教育资源,发挥学校体育传统项目优势,开设特色体育项目健美操、跳绳等。
七、利用各类各级工作载体,屡创佳绩
在此期间,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先后被评为XX---XX年常州市学校体卫艺工作先进集体、常州市优秀教研组,分别在XX年、XX年、XX年体艺2+1项目经验交流会暨学校体育论坛上被评为优秀组织奖、第二届金坛市优秀教案会查优秀组织奖。期间多位老师的论文获奖、教案获奖,多位老师在省市刊物上发表与专业有关的论文。体育组的老师们在抓教学的同时,加大运动队的训练力度和兴趣小组的辅导,田径队在XX年全民运动会和XX年市运会中分别获得第六名、第八名的好成绩,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均在市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成绩。
当然,面对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并不因此沾沾自喜,相反,我们清醒地意识到了自身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体育教育是一项需要不断追求的精神和敢于超越的勇气的事教研业,相信在经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承传统,发扬团队精神,在体育教育探索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力争使阳光体育校本课程实施在我校生根开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2
我校严格按照《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以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规范我校课程实施行为,促使我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一、课程理念
学校成立了新课程实施与开发领导小组,制定了新课程理论学习制度,利用学校例会和教研组会议积极领导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人人都有学习笔记和心得,同时通过校园网、学校展板、家长会积极向家长宣传新课程知识,我校有多篇新课程实施报道先后在邹平教育信息网进行报道。学校提出“全力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的办学思想,形成“遵奉传统与善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新时空整合”的校园文化特色,构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校园文化内涵。
二、课程开设
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实施方案,我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与音体美等课程,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要求的周课时数开设,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数的现象;深挖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努力开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根据我校发展规划,制定了学校课程方案,目标明确,内容有特色,符合学校所在地与学生的`实际,有管理措施,有时间保证。积极组织《安全教育》等地方课程实施,同时学校成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京剧知识》《身边的植物》《儿童陶艺》《经典诵读》等十余种校本课程开发和利用。体育方面,举办了XX春、秋季运动会,学校又举行了踢毽子、跳绳比赛,并成立了书画、剪纸、舞蹈、书法等25个艺术苑。每个艺术苑的开展都有详细的记录和相应的资料,参加学生100%,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督促活动开展情况,每学期末的艺术节上学校都会组织展示活动,如合唱、舞蹈、器乐、书法、演讲等。在县、镇六一节、镇九九老人节等活动中参与演出,精彩的表演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资源
学校重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配备了专职任课教师,加强教师培训,通过考核条例激励教师去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学校为充分协调利用各种资源,教师人手配备一台手提电脑,充分发挥班班多媒体的作用。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家长会,在家长会的召开形式上,学校实行了改革,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特点,不定期的召开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会,并聘请县镇人大代表为为学校的监督员,成立专门办公室,定期开展座谈会。学校还组织教师走进学生的家庭,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和家长做促膝探讨,了解社会对课程改革意见和建议,不仅共同解决了思想情况,同时对于学生的教育也达成了共识。
四、课程实施
学校注重教研组建设,成立了语文、数学、综合、艺体综合四个教研组,学期初即制定教学计划,并围绕计划开展活动。各教研组以年级为单位定期进行集体备课活动。为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实行先周备课制度,每月进行一次业务材料检查。学校实行网络备课,充分利用教研组资源,发挥同学科教师的集体智慧,把智慧的结晶发送到网上进行资源共享,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十一月份,为促进有效教学在我校开展,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公开课活动,活动中教师精心备课、上课,利用教研组活动进行评课,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为了督促老师们上好每一节课,学校实行了半分钟候课和推门听课制,切实做到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针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讨,“同上一节课”等主题活动时的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结合上级活动安排和我校实际,相继开展了“文明班级”“感恩教育”“经典诵读”等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手抄报、黑板报、墙报、诗配画等形式开展得有声有色。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3
一、概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县教育教学正沿着正常的轨道良性运转。自20xx年秋季,我县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和培训工作运作良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我们中学组分为两个小组,其中每个小组一行7人,于20xx年10月13日至23日,分别深入东宝中学、时家店中学、亨通中学、太平川中学、安口镇中学、和平中学、驼腰岭中学、凉水中学、姜家店中学、三中、二中、朝完中、柳河九中和柳河十****14所中学,进行了有关教育教学情况的调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查教案、下课堂听课、评课与交流、结果反馈的形式。共听课280节课,查教案约140余本。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七年级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教研制度的落实情况;我们对全县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充分地认识到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全县各中学新课程的实施基本启动,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所了解,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新课程实施已初见其形。通过调研了解到,基层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们身上的压力很大,困难和困惑同时尚存,但是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积极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成绩与问题也同在,现把有关的调研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二、主要成绩
1、从新课程的启动至今,近一年半时间,历经三个阶段:学习阶段;通识培训阶段;实施尝试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的运作展示出来的成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部分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教材有了全新的认识,并积极地投身于新课改的尝试中去。
(2)部分学校的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积极尝试教学方式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热情和积极性。
(3)大胆尝试利用新的评价体系进行施教,能够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入手,努力探索学生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过程管理。
(4)“新课程、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尝试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上倡导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创新。(5)教师的角色有所转变。由原来的课程规范的复制者、知识的施予者、分数的评判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教学的交往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
(6)课堂上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能尊重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能够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
(7)教学设计有所突破,能够自觉地改变原有教案格式的约束,认真学习和准备,巧妙设计教学,适应于本校特点与个性发展。
(8)作业能做到详批详改,作业量足,作业本整齐规范,批改次数多。
(9)实施新课改的进展程度直接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事实证明,哪个学校领导重视,积极地深入课堂,学校的课程改革就搞得好;
哪个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就不肯行动起来。
三、实施新课程给教师们带来的困惑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是初次尝试,一些新的理论与操作无法使教师们正确认识和适应,出现的困难很多,困惑也很多。具体表现为:
1、经过假期培训,在开始使用新教材的时候,教师们有较高的热情,可是过了一个半月后,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尤其是担心期末考试时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既影响自己在学校、家长、社会中的地位,又影响自己评优、评职等切身利益,于是又加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走原来的“老路”,用原来的方法教学了。
2、新一轮课程改革要从“某某年起”,似乎课程改革只是起始年级的事,与其他年级无关。难道是因为起始年级用的是“符合课改”的新教材,而其他年级还用老教材,所以才会新旧有别,所以课改就该是起始年级的事,而与其他年级无缘,那么其他年级的教师就该理所应当地不参加培训,不进行学习和研究。
3、新一轮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于是新教材相应地编排了一系列有利于操作与实践的活动,诸如“动手做某某实验”、“访问某某工厂”、“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资料”等等。然而,经过听课调研,尤其是农村中学,实际的做法是在黑板上“做实验”,从口里“变颜色”,在黑板上“上网”------培养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能力成了空谈。
4、个别学校没有把新课程当回事,安排接受培训的教师参差不齐,有的教师经过培训后被“调整”到初三,而一大部分没有经过培训的教师在“实施”新课改,必然是用老办法来尝试新课程,其结果是不伦不类。
5、实验教师在尝试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同事的认同和家长的理解,总是说:“那样教不行,学不到什么知识”或是“某某教师上课管不住学生,班上闹嚷嚷的,纪律差,影响其它班学生的学习。”等。
6、要考虑课改的具体成效,关键还要看师生在教与学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就目前而言,通过调研,多数教师和领导仍停留在观念是否转变的问题上,至于教学方式的变革仍无从着手。
四、存在的问题
引起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不利因素有很多,例如:学校内班额过大的问题;政府投入不到位的问题;评价体系滞后的问题;教学的内部硬件设备滞后的问题;中小学衔接差的问题等等均属于课程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一些因素是因为认识不足或是具体实施过程中方法不对路所导致的。具体表现为:
1、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师资配备比较薄弱。初中的师资缺编严重,各校的非主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有的素质较好的教师改教主科,代课和改科的教师比较多,而这一部分教师一般都安排在七年级任教,再加上学校领导较多地考虑近期的教学效应,增强了初三师资的配备力度,从而加剧了七年级教师师资相对薄弱的趋向。
2、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换还不到位。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多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去探索发现、交流讨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在调研听课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教师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仍无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课程标准新了,教材新了,但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在用传统的方法实施新课程。教师讲得较多,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较少,挤占了开展小组活动和讨论的教学时间,从而淡化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剥夺了学生自己亲自去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机会,又落入了应试教学的误区。
3、观念转变亟待解决,师资培训应当始终如一。通过调研和检查,有近1/4的教师未参加培训,其授课状况不言而喻,仍旧是走老路。有的教师确是“邯郸学步”教案草草几行,只写写程序。一个教案可以推而广之用于全册。不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三维”的思想无从查找。个别教师畏难和抱怨多于勇气与思辨,应付多于积极,守旧多于创新,浮躁多于研讨。
4、教师的素质仍需亟待提高。有些教师教学时,还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驾驭教材,多数教师照教材讲教材,尤其是“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只单纯地教给学生某些结论,不能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只掌握结论,而忽视了结论背后的丰富事实,对结论的`发生、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不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教学,而是照搬现成的教案教学。
5、学生的主人翁感没有得到体现。课堂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老师转,学生总是处于从属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给家长学习”、“为老师作题”的怪念头,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创造有利于教与学双方达成平衡的双边活动机会,没有改变学生“独立学习”和不会学习“的现状。
6、有些课改教师缺乏上进心,不愿花精力钻研,教学中缺乏创意。教师的惰性心理是课堂教学不精彩的一个主要原因。有的教师总觉得自己课改的课和原来的课差别不大。课改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虽然内容浅显了,知识点少了,难度降低了,但这并不说明教师的课好上了,如果不投入地去挖掘,那就觉得一节课内容太少,没什么可讲的,也没什可学的。
7、有的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新课程的认识,将着眼点仍放在升学率上,部分学校的教师没有参加培训,对于新课程理念没有认识,导致用老办法实施新课程。有的教师有为难情绪,不敢放开手脚来做。
8、有的学校三大主科搞得较好,忽视其它学科课程的实施,以至于学科教学不能同步实施。
9、传统的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教师既谋求“革新”,同时又不能“弃旧”,而陷于迷离状态。多数教师在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但缺乏对教学方式变革的正确认识,使“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流于形式。
10、缺乏对教学设计的正确认识,教案依旧遵循着老教案的格式,缺少教师自主思考的空间,缺少课后的教学反思。
11、课程资源不能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支撑课改。实验室不足,实验室中的仪器和药品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导致许多简的演示实验都不能完成。教师的创造性不强,消极地对待课改。
五、建议与策略
1、加大对各学校领导的管理与培训力度,使之迅速掌握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方法,只有领导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带领教师们搞好课改,才能指导到位。
2、支持和鼓励教师们学习,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转变方面。采取“走出去”和购买一些课堂实例的光碟等学习的方法,多让一线教师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开拓自己的视野,转变观念“他山之石,可以改玉”。使教师们尽步入实施新课程的轨道上来。
3、课改的培训,应贯彻始终,不能一劳永逸。应象大连甘井子区一样,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同时教师的评优、晋级等项挂钩。
4、应尽快构建教师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要通过期末试题的导向性,促进教师的教学。认教师们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尽快探索出适应于本地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5、教研员应多参加国家、省、市级新课改的培训,以利于充实自己,更好地进行指导,否则“闭门造车、孤芳自赏”,无法同真正意义上的新课改接轨,导致指导上的偏差。
6、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关于新课改的专项资金,来促进新课改的实施,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开展各项专题研究与学习。
7、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教研部门一些倾斜政策或权限,才能增大其指导力度。否则,教研部门前面指导,指导后教师们仍然我行我素。组织的培训,教师参加也行,不参加也行。
8、改变教案的书写格式,给教师们创设一个自主的空间。
9、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的监控,对于“老三室”的利用不能放松;鼓励教师学习和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真正使课堂教学的形式丰富起来。
10、在教学实验中,努力搞好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把好的经验积累起来,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以丰富自己的教育思路。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4
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60余年建校历史的农村小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驱动下,学校广大教师深入学习实践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在师资吃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确保学校教学硬软件设施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真正发挥硬软资源的功效与价值,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探索征程中,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问题和因素,现将自评报告简要整理如下:
一、关于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提升教师课程实施素养、全面提升课堂效益及推进素质教育成果的先决条件,学校重视对教师课程理念的培训与指导,借助政治、业务学习及新浪教学博客的丰富平台,向教师渗透课程理念的光辉思想,并且通过有力的教师评价制度让教师自发自主地参与研究和学习新课程理念,再力求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大比武、教学研讨月”等形式给教师以展示课程理念、运用课程理念的舞台,较为全面地提升了学校广大教师的实施水平。
学校围绕课程理念的学习实践活动,大力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在评为“泰安市AAA文化校园”的基础上,学校利用宣传走廊、教学楼各楼层、教师办公室、各班板报等一切可以宣传新课程理念的阵地,及时迅捷地宣传新课程,让师生愉悦地走近新课程,共同享受新课程带给师生的成长乐趣。从办学理念在大厅的彰显,至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总结档案的积累,无不渗透着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实施科学探讨的劳动结晶。
存在问题: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推进与实施中,缺乏创新,对于有效资源的开发仍需强化研究,广大教师学习实践新课程的力度需要加强,在评价制度与方案中尽量体现人文化的元素。
二、关于课程开设: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研究教师特长、挖掘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确保开全国家课程,努力开设地方课程,特别是结合学校特色精心制定学校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开发印制的《小学生经典读本》授课已经达到40余课时,《小学生写字读本》正编撰之中。课程资源是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胚胎,而教师素质是推进实施的重要核心,学校充分考虑到教师自身的特长,安排教师工作岗位,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实施课程理念的能动性,课程改革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初见绩效。
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教师队伍吃紧,不能充分地让课程资源成为师生学习的良好媒体,课程的开发数量偏少,特色性不浓,兼职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压力与困难重重。
三、关于课程资源:
学校是我镇龙头小学,教师队伍配备相比较为齐整,且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5岁左右,这对于实施新课程有着深远积极的影响。学校办学条件比较规范,有图书室、实验器材室、体育器材室等专用室硬件,且各专用室档案管理比较规范,家庭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特别丰富实效,校外资源的开发同样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大困难。
四、关于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中最为核心的因素,学校认真结合上级文件精神,拟定有效的教学研究计划,组建完善的教学研究机构,成立了学校教科室、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等机构,确保新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学校由学年教科研计划出发,定期开展主题较为明确、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且培养教师善于钻研、勇于创新的专业发展理念和意识,不断赢得了一些优秀的教科研成果,课题实验“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赢得了循序渐进的发展,目前学校有6位教师被授予“泰山教坛英才、泰山教学新星”称号,有数10位教师被授予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称号。
学校向课堂教学要效益求质量,教导处做好课堂教学的评价与指导,要求积极渗透新课程的思想,教学设计体现新内容新目标,结合全区“素质教育双高工程”强化各科训练题组的设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力求让教师达到始终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平等动态和谐的生成,且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学校常规主题教育常抓不懈,班会、周一升旗、学生集会等都成为常规教育的有效平台,德育教育^电.影展播更是学校进行集中的思想启迪与亲情德育教育的有力阵地,主题教育活动有序和谐的发展,目前学校正结合全区十好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卫生主题月”与“纪律主题月”活动,学生的卫生、纪律习惯得到明显提升。学校坚持做好十好成果展评会,每学期一届“小制作绘画展”,成为学生展示创新能力的最佳舞台。
学生课业情况学校始终做到不越红线,确保各年级学生健康和谐的成长,从在校时间至学生睡眠、从校节假日至年级作业内容,从作业量至学校教辅资料,尤其是阳光体育大课间的落实,我们始终倡导“学生快乐成长,师生愉悦共享”的理念。
存在问题:课堂教学研讨需要进一步探讨有效的形式,让教师自动自发的参与课程改革及教学研讨,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活动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和方案,更要达到抓恒久、恒久抓,力争再出新成果,极个别教师存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5
我校全力贯彻关于课程实施的各项文件精神 ,扎实有效地对课程实施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不断地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现把我校课程实施水平自查报告如下:
我校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44人,教职工24人,学历达标100% 。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反思。对于新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使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 在课程开设方面,我校认真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设置与开发。
1)国家课程
我校严格按XX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综合实践和音体美课程都有专职的教师,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地方课程
针对不同的年级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我校按照省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的要求,选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有《国防教育》《国学启蒙》等都能够符合XX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教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3)、学校课程
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充分利用合理的资源,编撰《传统节日教育》作为学校校本课程。
3.教师队伍建设上,充分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老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
4.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有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5. 强化体育锻炼,确保阳光活动。
我们知道体育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鼓励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了师生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我校的做法,:①每个学习日确保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校针对课表安排课外活动内容,如果当天班内无体育课,课外活动时间班主任将带领学生们进行体育活动。有效的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锻炼时间。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的课间为全校性大课间活动,由学校统一组织,统一安排活动内容。
三、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成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单元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评语进行;单元考查是等级制,并且有试卷分析;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作为评价或奖励教师的唯一标准。对于地方课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语为核心,让学生树立起了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重不安排上课。作业部置,一、二、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并且教师的作业布置必须经过学科组长的审批,方能执行。
四、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符合省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没有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的现象。
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们孜孜以求的不断探究和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课程改革之路越走越稳!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6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学校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自评领导小组,根据学校自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自查自评工作,自评小组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自查自评,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撰写了自评总结,并对学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意见。先将我校自查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
1、课程改革,观念先行。首先是教育者观念上积极而主动的更新,在传承传统教育理念的同时,反思和创新,积极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迅速改变持久的教育“惯性”,惟有这样才能适应和推进新的课程改革。我们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两套教科书,改变一下考试方案的问题,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一场涉及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及教育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我校建立健全了课程理念的学习制度,为每位教师配备了新课程理念学习笔记,并通过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安排外出培训、鼓励个人研修等多种渠道,使全体教职员工明确了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不更新教育观念,不提升办学理念,就办不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来。
2、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宣传。学校通过校会、教师会、家长会等各种会议及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及时全面的向师生及家长宣传新课程理念,让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我们注重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报道,通过召开家长会,印发告家长书,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举办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及家长宣传课程改革,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会”纽带,让家长感受课改,认识课改,支持课改,营造一个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形成教育合力,携手并进,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认真落实新课程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
学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教学内容和课程难度。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含综合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开设国学经典阅读、写字和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三四五年级开设国学经典阅读、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微机课和传统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传染病教育。
三、优化课程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按照按照课程方案要求配齐、配足各门课程专(兼)职教师,学校有音乐专职教师2人,美术专职教师2人,体育专职教师3人,科学专职教师1人;学校有教师43名,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32名,大专学历10名,教师学历达标100%;学校教师中级职称29名,初级职称13名。
2、学校建立健全了教师聘用制度及教职工考核细则,鼓励教师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学校高标准装配了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实验室、音乐、美术、书法、劳动等功能教室。学校投巨资上了校园网,实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目前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一个,微机、实物投影仪、液晶显示器等配套设施齐全。同时各室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各种借用使用记录。
4、学校注重对家庭教育资源及校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资源及校外自然和社会资源的开发计划和活动方案,并能按照活动方案开展好活动,注意活动中材料的积累,并能针对每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四、认真做好新课程的落实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学校建立健全了各教研组织机构及教研制度。学校各教研组每学期初便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教研活动计划,确立教研目标。同时,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记录详实的教研活动。学校多人次在上级组织的教研论文、公开课、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我校广大教师在教研室的.指导下继续深入推广“生本教育”、
“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等实验。结合学校每学期制定的实验实施方案,开展好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学习和对教师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和集体观看各种录像资料,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活动,使教师对实验的目的、任务、组织和步骤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实验的顺利实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收到显著的效果。
2、贯彻落实《桓台县小学教学管理细则》,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优化各项管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学校本学期进一步完善了备课、上课、听课、作业、作业批改、业务学习、教研组等各种制度,广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同时要求教师不得随意缺课、旷课、不得随意组织合堂教学。
(2)、学校进一步突出检查指导管理。学校实行了校委会领导分年级负责制,每位校委会成员具体负责一个年级的教学管理工作,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同时各分管领导根据学生年龄不同特点及年级出现的各种不同问题,及时召开级部教师会及学生会,共同分析研究各种问题及改进措施,使各年级的管理都有所提高。同时学校注重了教师业务理论的学习,要求教师认真学习记录国家新课程计划和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资料,并根据学习情况,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要求各教研组每周至少拿出一小时的统一学习时间集体深入研究,理解精神实质,不断更新观念,以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同时学校重点抓教师的备课,学校实施“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首先要学习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在学习的基础上钻研教材,明确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同时深刻理解本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掌握;然后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了解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然后撰写出教案。在下周集体备课的
时间,一起来研究交流个人备的教案材料,相互交流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知识疑难的地方等,然后由备课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个人备课,以自己的理解备出详细的教案。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教师更深入地钻研了教材,准确地把握了教材的前后联系,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极大程度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灵活运用合理教学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加强常规管理,落实班级日常工作考核制度、升国旗奏国歌
制度、学生值日值勤制度、每周主题班会制度,制定完善了五好小公民细化标准,并印发到全体学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2)、结合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律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将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外进行宣传报道。
(3)、以“乡村少年宫”建设为载体,成立了口风琴、葫芦丝、腰鼓、古筝、棋艺、剪纸、十字绣、乒乓球等各种兴趣小组,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4、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按照小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6小时的要求,我校对学生在校时间作了具体规定:学生早上到校时间:8:00;
上午在校时间:8∶15—11∶45;下午在校时间:1∶55—16∶25(夏季2:25—4:55)。
学校对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做出具体规定,保证学生在课间、节假日和寒暑假的休息,指导学生自主地支配好课余时间。保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正常、高质量开展;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在体育课有足够的运动量;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从生活、学校、学生实际出发,以校园田径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为载体,锻炼健康体魄,陶冶高尚情操,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学校和教师不占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及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和学科竞赛。
(2)、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小学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4、5年级课外作业量不超过40分钟,双休日作业,可以适当增加。提倡布置分层性、活动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得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保证小学生每天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3)、进一步规范教学用书征订行为,杜绝盗版教材流入学校,学校不通过非法渠道订购、印制教材。禁止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由,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其它学习用品。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不存在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购买各种名目的复习资料、学习辅导资料等问题。
五、积极改进课程评价方式,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1、学校组织的考试实行等级制评价,测试题目能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重视能力考察,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学校、班级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学生成绩排列名次,学校实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袋。学校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考核细则,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或奖惩教师的唯一标准。
2、学校重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制定了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通过等级、标志性成果、描述性评语等形式来表达。
六、学校特色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之一。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课程,渗透到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心理咨询室,由专职心理教师管理;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定期组织老师们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并开展心理教育的心得交流和比赛;各班坚持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班会;充分利用学校网站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等。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7
根据鲁教基字[20xx]23号文件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精神,我校认真研读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并依据指标对本校课程实施水平科学地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课程实施水平评价工作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制订详细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和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每位教师充分利用周六学习和自学时间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建立相应的业务学习笔记,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将新课程理念宣传到家长中去。
二、开齐课程,上足课时,课程资源满足需要。
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我校按照相关要求,开齐所有课程,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配齐所有课程教师,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因部分教师是非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到位。
学校图书、器材、器械、场所等设施均达省二类标准,均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在使用各类设施过程中,均制定相关制度,并及时做好使用记录和相关活动记录。
三、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我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制度,并根据教研计划,定期开展各级各类教研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和举行公开课、优质课。
在课堂教学中,全体教师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施教过程中,注意过程与方法的落实,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业批改及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是一项长远艰巨的工程,该项工作仍需下大力气,进一步抓好。
四、健全规范办学长效机制,培养品学兼优学生。
我校始终将学生的养成教育放在首位。通过班队会、升国旗等形式,利用重大节日和传统节日,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道德教育,并积极开展以调查、探究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逐步养成。
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取消任何形式的考试排名,采用等级评价制度,严肃作息和作业布置制度,严禁任何形式的补课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阳光健身活动,保证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锻炼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健全,体质状况良好。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8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坚持素质教育方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增强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狠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七年级地方课程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开心教室》、《感知民族精神》(下学期),校本课程为《四会课程》;八年级地方课程为《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发明与设计》、《弘扬民族传统》(下学期)、《走进生物》(下学期),校本课程为《用爱心擎起文明的天空》、《走近科学》;九年级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农村大舞台》。这些都能够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教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2、教师队伍建设上,在配备上我们虽然无能为力,但努力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教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相平衡。
3、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部分老师的教研论文发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教室上课,备课上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联系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有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的落实了素质教育目标。
三、 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单元考查、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作他用。对于地方课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已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作业布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作业。
四、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
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我们孜孜以求的不断探究和反思,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管理,分析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此才可使素质教育之路越走越稳。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9
回顾过去几年多来的新课程实施,我们精心组织,扎实工作,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和青教通字文件要求,为迎接市教体局对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我校依据评估方案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开展。
1、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根据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多次召开了学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会议。对我们如何扎实开展课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部署。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常指导并抓落实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拟定课改工作方案,制定相关制度和措施,组织指导开展课改工作。为使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做到课改领导成员职责明确到位,分工合作。并定期召开课改工作例会,确保课改动向、交流课改心得,每学期以语数为专题,搞两次有代表性和指导性的新课改的教研活动,指导讨论课改工作。此外还成立了课改指导小组、校本课程研究小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从组织上保证了课改的顺利推进。
2、开展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成员“随堂听课”活动。
正副校长坚持经常性随堂听课,了解真实的课堂教学现状,掌握课改工作实施情况;同时紧扣课改精神和要求,对新的课程标准、新教材及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及实验教材的能力。注意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热情,增强教师课改的工作信心,调动教师参与课改工作积极性,为全面课改工作顺利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管理
1.为确保学校顺利且有效地实现课程实施,我校制定了明晰的新课程理念学习制度,以集体与自学相结合为学习方式,每位老师做到学习有记录,并通过理论测试、论文撰写及课堂实践等形式作为检查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对于新出炉的课程理念,学校通过会议、网络等渠道进行宣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能够紧紧围绕先进的教学理念,施校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最大努力地体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确立了符合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有自己学校规划、工作计划和总结。
2.严格按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综合)设置课程。开齐了国家课程科目,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严格遵守统一的作息时间。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四~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课、劳动技术教育课,三~六年级开设英语课,都能够符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设置的要求。虽然在师资上,还不能够有专职教师,但与从前相比,实在是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3.教师队伍建设上,在配备上我们努力发挥现有教师的作用,每位老师都兼代多门课程,保证了开齐课程。教学设施配置上正逐步完善,力争与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衡。
4.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做到了教研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计划有针对性,便于操作;定期开展主题明确、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一部分老师的教研论文发表,参与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评选。
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采用市区小学课堂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为中心,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分层次培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设置和批改有记录分析,及时矫正。学校同时开展了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活动,又班会、校会、升国旗制度,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家乡、安全、道德法制等活动,有效地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三、学校的课时及作息时间安排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设置课时。一、二年级每周26节课,其他年级30节课。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只留有语文、数学书面家庭作业,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保证学生有9小时的睡眠时间。
四、学校课程实施效果
课程实施,重要的着眼点是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求,并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强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注重开发利用学校和本地区的各种教育资源。我们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兼顾结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走向社会,学会理解;学生在体验失败、挫折和成功中得到锻炼;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与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等教育效果。
五、课程评价、考试、作业情况
围绕课程标准,我校在对学生评价上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内容上分成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过程评价主要有课堂表现、作业、写字、学习态度等构成平时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期末以书面考查、口语表达构成期末综合成绩,记录以等级进行。学校结学生采用等级制,不排列名次。学生的成绩只是作为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依据,不做他用。对于地方课程,学校也制定了相应得评价方法和标准,为每个学生建立了评价档案,评价结果都以等级形式表达。各学科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课业完全依照省标准执行,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双休日与其他法定节假日从不安排上课。作业部置,讲巩固也求实践,严格遵循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布置业。
六、教材与教辅资料使用
一切教材和教辅资料,均由上级主管部门做主,学校从未私自给学生订买任何资料,教师更无向学生摊派或强迫性地推销教辅资料。
七、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情况
1.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每学期将学生的学习状况通知家长,注重过程性评价,为了协调同学与学校与家庭的.一致性,设立了学校家庭联系栏,便于学校将学生在校表现通知家长,家庭把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反映给学校,有利于共同协作。
3.对学生终结性评价,要全面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体现学习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目标,部分学科开卷考试,如音、体、美、劳、部分学科采取笔试加实践的考试方法,如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班级不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按考试成绩给教师排队,给学生排名次。
通过本次自查,我们清楚地看到,我们学校的新课程实施工作和其他兄弟学校一样,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一系列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为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新课改”所需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育投入是否相匹配;自由、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运用是否实用有效,制订的教师、教学、学业评价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真正发挥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等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完善与总结。
课程实施水平自评报告通用10
一、总体目标
1、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3、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具体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能够调动和运用基本的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对题目要求作答。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地理信息。 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地理坐标的判断和识别,不同类型地理数据之间的转换,不同类型地理图表的填绘,地理数据和地理图表之间的转换,基本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要点。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课程内容
一、综合社会实践
1、滕州五中学校平面图测绘
2、官桥镇周边环境调查
3、“绿色地球”宣传周---废旧电池收集
4、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调查
5、官桥文化旅游初探(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古薛河遗址、掌大遗址、毛遂墓、孟尝君养士遗址、丰山遗址、十字河遗址)
二、乡土教材
课程实施
地理学科课程实施以地理教研组牵头成立的学生社团“绿野协会”为载体,教师指导进行。校内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组织滕州五中学校平面图测绘、 “绿色地球”宣传周---废旧电池收集、学校水资源浪费情况调查。校外活动官桥镇周边环境问题调查、官桥文化旅游初探(涉及北辛遗址、薛国故城、古薛河遗址、掌大遗址、毛遂墓、孟尝君养士遗址、丰山遗址、十字河遗址周边地理环境的收集整理,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自行设计过程实施课题。
课程评价
1、学生参与度的评价标准
2、学生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标准
3、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评价标准
通过对学生出勤的.考核,学生学习纪律和参与程度的考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能否主动查阅资料等各方面的综合,最后给出学生的学习等级。
课程认识
一、学生实践活动有利于的地理的课堂教学
1、学生的实践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对校园平面测绘有利于学生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深刻。
2、 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调查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且能够结合课本知识提出有益的改进方案。
3、 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
地理高考的难点,等高线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知识等都有了迁移和发展。再如学生根据对学校的测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4、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例如学生对官桥周边环境调查、五中平面图的测绘,废弃物的调查,不但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化学知识、数学知识、美术知识、语文知识相联系,而且使学生的测量、计算等技能得到发展,撰写论文使语文写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实践活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积极意义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部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正确态度的养成。